1

任何的生命的存在,我相信都是天命所為,有其為必有其用。只是大小好壞不同而已。

能一統(tǒng)華夏,造就傳承400多年的大漢,就是劉邦的天命。因其命才成其才。他有高于常人的智商、情商、膽商。更有高超的權(quán)謀之術。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fā)揮部下的才能,寬厚仁愛,性格十分開朗,他為人豁達大度,不拘一格的用人。有高超的戰(zhàn)略眼光和布局能力,胸懷大志、腹有良謀。

有對全局的掌控能力,對權(quán)力和軍隊的駕馭能力,對時機的洞察能力,判斷力和悟性。會用勢、造勢,能當機立斷,干凈徹底,做什么都很到位,一點也不粘糊。判斷力極強,也敢拍板,而且豁得出去。敢拿生命去豪賭。

劉邦更知人,懂得人情人性,既知道人性中的優(yōu)點,也知道人性中的弱點,最大限度地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又能孤立敵人各個擊破,終于運天下于股掌之中。

歷史上少有的出身低微的開國皇帝,一般人無法比擬!

最佳貢獻者
2

劉邦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其認識現(xiàn)實并接受現(xiàn)實的能力。

劉邦是一個徹底的現(xiàn)實主義者,在認識現(xiàn)實方面他雖然沒有張良厲害,但是也是很強的。至于接受現(xiàn)實的能力,那就是幾千年來無出其右了。

劉邦的一生處處可見他對這種能力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1.釋放囚徒,落草為寇。

劉邦初期作為泗水郡的一個小亭長押送徒役去驪山,結(jié)果半路上徒役不停地逃跑。想到估計到了驪山徒役快跑沒了,劉邦果斷的把徒役全部放了,讓他們逃命去,而他自己也躲到山里當土匪去了。

認識現(xiàn)實——押送任務幾乎失敗


接受現(xiàn)實——放人逃跑

一般人能做到劉邦的這樣嗎?不過這才剛剛開始。

2.約法三章

劉邦本來很好色,在攻下咸陽后,面對秦國幾代積累的財寶和無數(shù)的美女后,流連忘返,準備住下開始享受。

結(jié)果在張良一番勸解后,馬上醒悟,對這些財富美女紋絲不動,退軍到霸上。然后約法三章,不讓自己的軍隊劫掠,安撫秦人民心。

這接受現(xiàn)實的能力多厲害。范增就是從這一點看出劉邦這個人不一般。

3.拋兒棄女

《史記.項羽本紀》: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

意思就是:(彭城之戰(zhàn))漢王(劉邦)在路上遇見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他們帶上車,一塊兒西逃。

楚軍騎兵追趕漢王,漢王感到情況危急,就把孝惠帝、魯元公主、推落車下,滕公夏侯嬰每次都下車把他倆重新扶上車,這樣推下扶上有好幾次。

滕公對漢王說:“雖然情況危急,馬也不能趕得再快,可是怎么能把他們?nèi)拥裟?”就這樣,姐弟倆才得以脫險。

虎毒還不食子了,但這對劉邦而言不是問題。這么緊急危險的情況下,劉邦毫不猶豫的拋兒棄女,這事沒幾個人能干的出來吧。

認清現(xiàn)實并迅速接受現(xiàn)實采取行動,這可謂做到極致了,但還沒結(jié)束。

4.封韓信齊王

漢四年(前203),韓信降服且平定了整個齊國。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反復無常,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zhèn)撫,局勢一定不能穩(wěn)定。為有利于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

正當這時,楚軍在滎陽緊緊地圍困著漢王,韓信的使者到了,漢王打開書信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幫助我,你卻想自立為王!”

張良、陳平暗中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很好地待他,讓他自己鎮(zhèn)守齊國。不然可能發(fā)生變亂!

漢王醒悟,又故意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張良前往,冊立韓信為齊王,征調(diào)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面對韓信的威脅,被項羽包圍的劉邦暴怒,但是在張良陳平提醒后,立馬轉(zhuǎn)變想法,變臉之快,讓人對劉邦情緒管理的能力肅然起敬,這背后也是能接受現(xiàn)實,迅速糾錯的強大能力。


5.鴻溝和談

在楚漢戰(zhàn)爭的后期,劉邦和項羽打了這么多年,都有點累了,于是以鴻溝為界劃分勢力范圍,各自退兵。

按照約定,項羽帶兵開始撤退。劉邦也想返回關中休養(yǎng)生息。

結(jié)果張良和陳平馬上進諫說現(xiàn)在是漢強楚弱,是消滅項羽的最好時機,所謂乘你病拿你命。

劉邦一個激靈又醒悟了,馬上撕毀剛剛簽訂的和平協(xié)議,帶兵追擊項羽,并最終在垓下徹底消滅項羽。

這又是劉邦能夠迅速認清現(xiàn)實并接受的典范。

上邊這幾個事情,放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要三思而行或者不愿做的。但是劉邦都幾乎沒有猶豫的迅速執(zhí)行,沒有多余的拖泥帶水的束縛。

基于現(xiàn)實,忠于現(xiàn)實,完全以現(xiàn)實情況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的能力古往今來有比劉邦強的幾乎沒有。

而這也是劉邦最后能消滅各路敵人,建立漢朝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這種能力也是他非同一般的厲害之處。我認為,這是劉邦之所以最后能夠成功的最大優(yōu)點。

劉邦的這種優(yōu)點也值得大家的學習,為自己的事業(yè)助力。


所謂讀史使人明智,鑒以往而知未來,歷史是不斷重演的,歡迎關注@公子北海 ,挖掘歷史中蘊藏的智慧,助力個人事業(yè)發(fā)展。

3

如果你看史記,你把史記上的東西,當正史看,那么劉邦沒有優(yōu)點。

因為《史記》是漢朝官方史書,所以很多人認為司馬遷寫的就是真實的,實際上,為了突出皇權(quán)的神圣性,故意把劉邦寫的不堪,因為這樣不堪,這樣無能的人能做皇帝,那一定是天意了,

實際上,歷史上所有的開國帝王,能在亂世取得天下,都有很多相同的優(yōu)點,比如不拘一格的用人,高超的戰(zhàn)略眼光和布局能力,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對全局的掌控能力,對權(quán)力和軍隊的駕馭能力,對時機的洞察能力,會用勢、造勢,有寬廣的胸懷,有容人之量等等。

當然,高于常人的智商、情商、膽商更是必不可少的。還要有高超的權(quán)謀之術。

試想一下,在劉邦集團內(nèi)部,不說驕兵悍將,就是像蕭何、陳平、張良這樣的智謀之士,哪一個是好駕馭的?而拉攏的其他集團,如英布、張角、彭越等,哪一個又是善類?沒有比別人厲害的6動力,別人憑什么服你管?就因為你更流氓?很無賴?還是臉皮夠厚?

拿韓信來說,韓信是什么人?一個無名小輩,只會高談闊論,一天兵都沒當過的人,先在項羽陣營,做過郎中,后做逃兵,來到劉邦陣營,這樣的人,劉邦敢讓他做自己軍隊的最高長官,官街高于自己的沛縣嫡系,陣營里地位僅次于劉邦和蕭何、張良,誰敢這樣做?

這就好比你帶著一群人建立一個數(shù)萬人的大公司,突然來個初中畢業(yè)的人,只上過幾天班,跟你吹了幾次牛,你就讓他當你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跟著自己打天下的人屈居其下。誰敢?

4

作為平民出身的皇帝,劉邦在后人眼里,算是一個口碑不錯的人,當然,他也“兔死狗烹”地殺功臣,但相對于同樣平民出身而大殺功臣的明太祖朱元璋來說,后人對劉邦的評價已經(jīng)算是可以了,他雖殺功臣,但也有不少優(yōu)點,為人所稱道。

可以從人們的評價之中,來觀察劉邦的優(yōu)點。謀士酈食其曾說:“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钡贸欠鈱,得國封疆,這說明劉邦很大方,愿意并主動與人分享勝利果實,不像項羽一樣,戰(zhàn)勝而不予人以功,得地而不予人以利,誰會甘心情愿替他賣命?那些謀臣悍將之所以追隨劉邦、項羽,都有所途,所以,出手闊綽、做人大方的,當然更受人歡迎,人家也愿意冒死跟隨。

韓信評價劉邦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边@說明劉邦善于帶隊伍,有政治家的素養(yǎng)和格局。確實,劉邦不太會打仗,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那是韓信的長處,劉邦的長處則是善于指揮這些大將,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讓他們能自作主張,不必瞻前顧后,給他們充足的后勤保障,不必擔心沒有后援,因此,韓信戰(zhàn)必勝、攻必取,劉邦的作用其實也不可忽視。

東漢荀悅說:“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八載之間,海內(nèi)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shù)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荀悅總結(jié)劉邦的優(yōu)點是“雄俊之才,寬明之略”,說明劉邦有雄才大略,胸懷寬厚,做人英明,這種人往往能走得更遠,坐得更高。

有趣的是,朱元璋也曾評價說:“項羽南面稱孤,仁義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遜,濟以寬仁,卒以勝之!敝煸翱偨Y(jié)劉邦的成功之道,是“承以柔遜,濟以寬仁”,他認為劉邦之所以能當上皇帝,關鍵是寬厚而仁義。

不過,朱元璋雖然對劉邦的寬厚仁義敬佩有加,但他自己卻恰恰因為刻薄狠毒而為后人所詬病。

5

劉邦的優(yōu)點有很多,否則,像他這種無才無德的人,也難以成就大事。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劉邦究竟有哪些優(yōu)點?

劉邦的人緣很好,這在他貧苦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你看他在當泗水亭長的時候,頂頭上司蕭何對他很關照,他無論惹了什么事,蕭何基本上都能給他擺平。

還有劉邦在起義之后御用的司機夏侯嬰,也是劉邦貧苦的時候結(jié)交的朋友,那時候的夏侯嬰是個郵遞員,只要路過劉邦管轄的地盤,他就會去找劉邦小酌幾杯。

當然樊噲了,曹參了,這些人和劉邦的關系也不錯。這些和劉邦不錯的人中,尤其是盧綰一直跟著劉邦是出生入死,即使劉邦下地獄,他也跟定了。

你看劉邦有這么多人跟隨,這說明他是一個很靠譜的,可以干大事的人。

當然只有人緣好,也是難以成就帝王霸業(yè)的。

那么劉邦還有哪些別人沒有的優(yōu)點呢?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就是劉邦最大的優(yōu)點。

可以這么說只要他認可你,即使你是殺人犯,他也不會懷疑你會對他不忠。

這一點從陳平的身上可以看出來。

劉邦用陳平的時候,陳平是在項羽這邊投靠過來的,而且還是項羽這邊的高干子弟。

陳平一到劉邦這里來,劉邦就給他安排了一個肥差,那就是干監(jiān)軍的工作。

就是因為這個工作,陳平得罪了周勃和灌嬰。

這兩個人可是劉邦的心腹大將呀,他們兩個人對陳平不滿,就跑到了劉邦那里去告陳平的黑狀。又說陳平勾引他嫂子,道德敗壞。又說陳平三心二意,今天跟項梁,明天跟項羽,后天又跟劉邦了。還說陳平利用職務之便,貪污銀兩。

總之,爆的都是陳平的黑料。

劉邦剛開始聽說這些事的時候,也是覺得陳平這個人真的不咋地。

但是,他最后還是任用了陳平,因為他用的是陳平的才,至于陳平偷沒偷人,貪污還是沒有貪污,這都是小事。

你看,就這一點劉邦已經(jīng)勝過了很多人。

這要是擱在項羽那里,陳平早就被拉出去砍頭去了。

劉邦的優(yōu)點還有就是他十分的大方,出手十分的豪爽。只要你立功他就給你相應的提拔和獎賞,這就是將士們給他賣力的原因。

我們還是拿陳平來舉例子。

陳平說要要一筆黃金,去離間項羽那邊的君臣關系。

劉邦連問都不問,一出手就是十萬黃金,他告訴陳平,我只要結(jié)果,至于銀子你是如何花出去的,怎么花的,我不問。

看到劉邦這胸襟了吧,他之所以能稱帝,是有原因的。

能屈能伸也是劉邦的優(yōu)點,你看當年彭城大戰(zhàn)的時候,劉邦被項羽打了一個底朝天。真的是沒兵沒將了,但是,他從來不氣餒。只要人不死,大不了從頭再來過。

就是劉邦因為能屈能伸,所以,他才又一次的東山再起了。

這一點項羽和劉邦一比,就差遠了。

項羽只是垓下敗了一次,就受不了在烏江自殺了。

還有劉邦能識人,能用人,你看他用韓信就是一個例子,劉邦在拜韓信為大將軍的時候,韓信可是一個無名小卒呀。

可是,劉邦從來沒有懷疑韓信的能力,而是把全軍的性命都交給了韓信。

劉邦若是做不到用韓信的話,他也就得不到天下了,你說對不對?

當然劉邦的優(yōu)點還有很多,我們就不過多的列舉了。

6

劉邦從一個沛縣泗水亭長奮斗到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其身上有著許多常人無法企及的優(yōu)點。個人認為劉邦的優(yōu)點有以下幾個。

1.人緣好,廣結(jié)四方友人。劉邦雖出身于農(nóng)家,喜歡結(jié)交朋友,為人大度,他起義的時候有三千子弟響應,很快就攻下沛縣。

2.能審時度勢,能屈能伸。劉邦率先攻入了咸陽,但卻自知無法打過項羽,便主動退出咸陽,率軍退到了灞上;當年項羽分封諸侯時,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3.沉著與冷靜。項羽擺鴻門宴,宴席上劉邦憑借著過人的沉著與冷靜,順利的逃了出來,全身而退。

4.禮賢下士,知人善任,集思廣益。蕭何,韓信,張良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圍繞在劉邦的周圍,為他獻計獻策,這當中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劉邦能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深知人才是成大事之關鍵。

5.機敏過人。劉邦深知生命是成大事之本錢,一遇到危險,打不過就跑或者服軟,貫徹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精神。

劉邦從一介平民到開國帝王,這樣的成就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在劉邦眾多的優(yōu)點中,個人認為其“審時度勢“與“知人善任”這兩個優(yōu)點最為突出。

7

謝邀。劉邦作為一個老流氓,卻能以小吏身份成為皇帝,而且建立中國第一個得到多數(shù)人承認的帝國(大秦帝國不得人心),自然和他的優(yōu)點分不開。這里篇幅有限,無法具體回答,我們就簡要做個歸納。

首先,劉邦長相很帥。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長得帥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其他條件相同,長得帥是可以占很大便宜的。

其次,劉邦為人很大氣。史記記載,劉邦“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眲畈⒉皇歉缓,他家庭里面大哥種田,二哥經(jīng)商,他自己收入并不多?墒牵杖氩欢嗟娜,能夠樂善好施,慷慨大方,這是很不容易的。只有舍,才能得。劉邦未來能收聚人心,不得不說和這個有關。

其三,劉邦知道民間疾苦,知道民眾需要什么。別看他是個老流氓,對政敵陰險毒辣,但是作為一個楚人后裔,他卻能夠在秦國的大本營關中約法三章,得到關中父老的擁戴,從而使自己成為秦楚兩系的正統(tǒng)。在楚漢戰(zhàn)爭中,相對于項羽到處屠城,劉邦所到之處安撫民眾,還專門建立制度,把戰(zhàn)死的士兵安葬歸鄉(xiāng),這些都使他得到了軍民的擁護。

其四,劉邦非常善于用人。這個就不必多說了,不光是漢初三杰蕭何、韓信、張良,實際上張良的替補陳平,韓信的替補周勃,這些拿出來都能橫掃天下的。而且這些人不少都是從項羽那邊倒過去的。劉邦這一手比項羽漂亮多了。當然,會用人并不是一味寬容,劉邦該給的時候給,該狠的時候毫不放松,這樣才能成就大業(yè)。

其五,劉邦懂得政治斗爭,利用形勢,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天下反秦的時候,他順勢起兵;項梁復立楚懷王,他果斷倒戈投奔;項羽分封諸侯時打破了舊六國的傳統(tǒng),劉邦就反過來尊奉義帝,保留諸侯的實力,以及冊封彭越、韓信,促使他們一起圍攻項羽。但等到天下初定,他又立刻開始對異姓諸侯王大開殺戒?傊,政治斗爭水平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對手。

最后,劉邦自己的實踐才能也不錯。雖然打仗不如韓信,但他在楚漢時期至少也能排進前十。秦亡前,劉邦帶領一支偏師躍進千里,最后第一個打入關中,這可不是光靠忽悠能做到的。

總之,劉邦這個老流氓,確實具備各方面優(yōu)點。以鴻門宴為起點,在劉邦進入漢中后,就算再給項羽一次機會,勝敗不會有所改變。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把這兩句話做到極致的就數(shù)劉邦了。

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這叫做知人者智,知人善用。

項羽曾經(jīng)何等勇決,為何后來荒唐得熱衷于”錦衣夜行“?拿破侖曾經(jīng)何等明斷,為何會慢慢退化成一個魯莽的蠢材?希特勒曾經(jīng)何等狡詐,為何漸漸變得猶如一個精神病患者?

因為這些無雙雄杰在一片贊美之聲中,逐漸失去了對現(xiàn)實、對敵人甚至對自己的正確認知。事實上,無論一個人多么天才,如果他連自己的優(yōu)劣都不了解,那他的判斷力和一個真正的蠢材又會有什么區(qū)別?

劉邦這個人,追求的從來不是“我比你強,我比你聰明,我比你能干”之類的虛名,而是“怎樣做對我更有好處”。事實上,能夠始終保持這種本能行事的人,古今中外,屈指可數(shù)。

這叫做自知者明

而且,劉邦最厲害的是知道什么叫最關鍵原則,一個東西他多么眷戀喜愛,只要與他的關鍵目標—權(quán)力發(fā)生沖突,他就會迅速拋棄。

所以,秦王宮的美女被置之腦后,親生兒女被丟棄車下,仇敵壅齒獲得諒解,陸賈書生被視為新原則創(chuàng)立者。

取舍是世間最難的東西。取舍之間,考驗的不僅僅是能力,而是人性的本能。劉邦戰(zhàn)勝了這種本能。

至于社會大眾,人間春色,兒女情長,虛榮面子,又有幾人看破?又如何做得了取舍?

總結(jié):中華封建王朝兩千年,兩千年啊,只有兩位布衣皇帝,并且劉邦得天下還是最快的,僅用7年,只有李唐比肩。兩千年,能出多少個牛鬼蛇神,草莽英雄?

最后,只有兩人,以布衣之身,登上九五。

網(wǎng)絡小說都不敢這樣開主角光環(huán),卻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們的歷史里。

就一個字,服。

9

其實,劉邦這個名字是他當了皇帝以后取的,在此之前他叫劉季,放到現(xiàn)在大概就跟”劉小毛“(季就是排行老小的意思)差不多,劉小毛這個人出身雖然不高(村官出身),卻很會交朋友。收小弟,而且自始自終,包括劉小毛最艱難的時候,這些人也始終沒有變節(jié)。這在弱肉強食、人心不惑的楚漢亂世,是非常難得的。

劉小毛既沒有項羽帥,也沒有項羽神勇,讀書打仗也差了項羽好一大截,他怎么會有如此大的魅力讓如此多人為他出生入死矢志不渝,這倒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我認為大概有這么幾點:

第一:劉小毛是個很幽默很有意思的人。

我們舉幾個例子。

史書記載,劉小毛當上村官(亭長)后,卻一點官樣子沒有,經(jīng)常和衙門里的同僚、長官們,嘻嘻哈哈的開黃腔,講冷笑話,這樣一副玩世不恭的嬉皮士模樣,卻反而比韓信那整日苦大仇深的衰臉受歡迎多了。

史書還記載,劉小毛在沛縣酒店里吃飯,是從來不用付錢的,通常只是象征性的記個賬,到了年終,酒店老板們總是將記錄劉小毛酒帳的竹片通通折斷銷賬。

為啥?因為劉小毛交游廣闊,又幽默善談,極能調(diào)動酒桌氣氛,這可正是酒店里求之不得的攬客活招牌。

而劉小毛這討人喜歡的交際能力與恢弘氣度,也讓抗秦義軍總盟主項梁對他十分欣賞,一見面就慷慨增援他精兵五千,強將十人,搞得其他前來投效的義軍首領十分眼熱。

第二:劉小毛仁厚愛人,出手大方。

劉小毛具備了一個江湖老大應該具備的所有優(yōu)點與手腕。他愛護小弟,也能容忍小弟身上各種各樣的缺點,只要肯跟他混的,但凡他有肉,就絕不會讓小弟喝湯,但凡他有褲子,就絕不會讓小弟光屁股——這叫做有錢一起花,有妞一起泡,有江山一起坐——劉邦稱帝后,功臣封侯者共一百四十三人,乃歷朝歷代之最,連他自己也不無得意的宣稱:“吾與天下賢士、功臣,可謂無負矣!”當然,這個“無負”前提是你不能威脅他老大的位子,否則他會跟你立刻翻臉,不管你從前跟他有多好的交情,也不管你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他都會將你打入地獄,一點兒不帶猶豫考慮。

第三:劉小毛心胸豁達,知錯能改,從不認死理。

人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劉小毛的肚子里,能開航空母艦。

劉小毛心里很清楚,論才能,論學問,論打仗,他沒一項能拿高分,充其量只比普通人強那么一丁點兒,根本不夠看。

那么怎么辦,老大能耐不大,萬一某件事兒做得不對頭,豈不是要被小弟笑話,這面子可要往哪里擺喲?

劉小毛的答案是沒關系,面子值幾個錢,面子能換來成功,換來江山么?

所以劉小毛的做法就是虛心接受意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錯就錯了,改了就好,改了就是好孩子,改了就是好老大。

劉小毛是無知的,也是無恥的,他就算要干些不光彩的事兒來也從來不臉紅,帶著一股可愛的痞氣和賤氣。然而無知者無畏,無恥者無敵;無知又無恥,他就是世間極品、東方不敗。

因此,小弟們都愛跟著劉小毛混,就圖一個“才有所用”。小弟們通常都是能耐大膽子卻小的,但是劉小毛能耐小膽子卻大,他敢借用小弟的能耐去豪賭一番,贏來錢大家一起花,這對小弟們來說,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至于老大是不是無知且無恥,這并不重要。

以上三個優(yōu)點,正是項羽所不具備的。項羽當老大憑借的是他的偶像氣質(zhì)和英雄魅力,但是這兩樣東西不能當飯吃——我們都知道,偶像歌手往往都是曇花一現(xiàn)的,出來的時候很火,可是粉絲們一旦熱情與新鮮勁兒過去,他們就很容易變心。

我們不妨來打這么一個不恰當?shù)谋确剑⒆幽晟贂r都夢想著自己能嫁一個才華橫溢的翩翩公子,但是隨著小女孩長大,她們最后嫁的往往是老實愛家的普通宅男,因為過日子比所謂浪漫更加重要。

當然,宅男最后說不定也會變心,因為這世上的男人都一樣,有錢就變壞,劉小毛后來當了皇帝也變壞,他殺了很多功高蓋主的小弟,這是后話,且不提。

最后,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出色的小弟,你是愿追隨劉小毛,接受他的面包提著腦袋跟他一起干;還是愿意追隨項羽,餓著肚子仰望偶像,靜靜的獨守傷悲默數(shù)你的淚呢?

說了那么多劉小毛,其實這個稱謂并不合適,劉季起事的時候已經(jīng)快50歲了,屬于項羽父親輩的人物,咱們應該叫他劉老毛。

事實上,劉老毛不僅贏得了蕭何韓信張良等小弟的誓死追隨,他還曾贏得了純情猛男項羽的珍貴友情。

史書上記載過,項羽和劉老毛在項梁楚懷王手下協(xié)同作戰(zhàn)的時候,兩人是曾結(jié)拜過兄弟的。可見項羽對劉邦,與對韓信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項羽看不起韓信,因為韓信做過胯夫,人格有污點;但他從來沒有看不起劉邦過,并且就算在日后的爭天下過程中也對其處處留手,這正是因為二人曾經(jīng)結(jié)下過深厚的戰(zhàn)斗情誼。

原因,就在于劉邦這個人很幽默很有意思很好相處,而且他有一點也很對項羽的味兒,那就是他的江湖氣、豪俠氣還有敢于放手一搏的沖天膽氣——這便是項羽最欣賞他的地方。

所以,即便兩人之間有互相看不慣的地方,但這并不足以阻礙英雄與英雄之間的情誼。

10

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話題,但我發(fā)現(xiàn)對此話題有興趣的朋友不多,如果換成:孫有什么優(yōu)點?馬上就會有烏壓烏壓的扯蛋文和扯蛋人,其實我也是其中一員,開個玩笑,重在參與嘛。

簡要寫幾句:

劉邦的優(yōu)點,其實沒那么高深,也不是什么優(yōu)點,論文化估計也就初中水平,但其人從小就在社會基層跌打滾爬,說他是地痞流氓有點不雅,但在社會基層學習和積累的實用處事之術及底層人與人很現(xiàn)實的關系之道,是其他知識分子所不俱備的,劉邦做事放得下身段,下得了狠心,下得起狠手,文也略通但不如張良,武也能帶兵但不如韓信,建設管理不如蕭何,經(jīng)濟運作上基本不在行,但就是有一大邦人圍著他轉(zhuǎn),成就了大漢王朝,主要原因及條件因素如下:

l、平臺。

劉邦曾任亭長,是個小老板,小圈圈小平臺,斬蛇之后聚了一大幫人有點老板做大的架勢,人越聚越多就成大平臺了。

2、羹主。

凡來者都是奔著分一杯羹而來的,盡管開始是空頭羹,但精英們不傻,看準了下的注,知道你這個平臺好,打的旗號又正道又響亮,將來一準能成,劉邦就是這個平臺的臺主,也是羹主,大家前來入股投資,希望將來分紅。

3、秩序:破壞舊秩序、建立新秩序、整合成大秩序。

推翻暴秦,對外收拾收并名路武裝開創(chuàng)漢朝之后對內(nèi)整肅整合各派精英,賞之罰之,罰之賞之,幾回動靜之后,大秩序初定矣。

4、利益。

不用多說。

5、矛盾。

隨著外部矛盾的消除,內(nèi)部的矛盾就岀現(xiàn),劉邦和屬下一起打下天下后,由于集團內(nèi)產(chǎn)生新的矛盾,劉邦只有消除這此矛盾才能使大漢朝穩(wěn)定。

6、收殺。

貫穿劉邦一生,收用人才,利用人材,控制人才,消除威脅隱患之人材。曾當著韓信的面幾奪兵權(quán),真的是拉得下臉,項羽要煮劉父時,邦要分一塊肉,心何其堅忍及狠。張良在成功后隱退,蕭何裝糊涂,其他人要么乖乖的,這是古代王朝通病,也是必然的結(jié)果。

劉邦是偉大的人事管理家,和麾下龐大的英雄豪杰一起開創(chuàng)了大漢王期集團。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