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是封建社會中最有氣節(jié)的王朝,尤其“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歷代明朝皇帝莫不遵循。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是具備雄才偉略的明君外,其他的14位皇帝也并不都差。之所以后世認為明朝奇葩皇帝比較多,是因為滿清在編纂《明史》時,對明朝存在一定程度的故意抹黑。接下來,本女子和大家分享下個人看法。

清朝為了證明自身的正統(tǒng)性,編纂前朝歷史時故意抹黑

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政權,當時中原地區(qū)的主要人口也都是漢人。而清朝的建立者是少數民族滿族,它的前身是曾經的金國女真族,女真族后來被蒙古族打敗,皇太極在位時將后金改成了大清,女真族改名成了滿族。滿清政權為了統(tǒng)治漢人,必須先要在思想上改變漢人,他們不僅采取“剃發(fā)易服”這種舉措,而且在編纂《明史》時對前朝故意抹黑,給天下人營造出“明朝君主昏庸無道,大清掌管天下是順天應人”的觀念。眾人熟知明朝的蟋蟀皇帝、煉丹皇帝、木匠皇帝比較奇葩,但他們之中也有明君,只不過個人愛好被無限放大。

除了明太祖和明成祖外,明朝還有這些明君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fā)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guī)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明宣宗朱瞻基,就是所謂的“蟋蟀皇帝”,但他在位期間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停止用兵交趾國。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實行休養(yǎng)生息,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他勵精圖治,知人善任,開創(chuàng)了"仁宣之治"。同時,他也是 杰出的書畫家,翰墨圖書,極為精致。

景泰帝朱祁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兵敗被俘,朱祁鈺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勵精圖治,重用于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

明憲宗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于謙的冤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朱見深能夠寬免賦稅、減省刑罰,使社會經濟漸漸復蘇。

明孝宗朱佑樘,他繼位后,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開創(chuàng)了"弘治中興"。

明世宗朱厚熜,就是“煉丹皇帝”, 在位早期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chuàng)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后期雖然好道教,不侍朝,然而依然牢牢掌控著朝廷官吏,可以稱得上是位有作為的皇帝,而非影視劇情演繹的那樣昏庸無能。嘉靖帝在位期間鞏固了明代的統(tǒng)治,為"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礎。

明穆宗朱載垕,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 但也因為沉迷媚藥,也服這些媚藥助興,導致荒于政事?傮w上,明穆宗寬仁大度,勤儉愛民,留心邊陲之事,處理都恰到好處,可以稱之為明主。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期間,任用賢臣,革除弊政,積極改革,罷除礦稅、榷稅,撥亂反正,重振朝廷綱紀。

明朝的這些皇帝,功過皆有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間誅殺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但他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

明神宗朱翊鈞,親政后,勵精圖治、生活節(jié)儉,有勤勉明君之風范,開創(chuàng)了“萬歷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歷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執(zhí)政后期荒于政事。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強征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

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后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生活節(jié)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但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錯殺大臣,在他的手上明朝走向了滅亡。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朱由檢于煤山自縊身亡,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的這兩位皇帝基本上就是昏君

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繼位的第8年才親政,他寵信太監(jiān)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又在1449年獨斷專行,御駕親征,導致“土木堡之變”,數十萬將士被殺,自己被俘。被弟弟接回國后,發(fā)動“奪門之變”,廢明代宗為戾王,殺名臣于謙和名將范廣,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復位稱帝。雖然他釋放建文帝后代,廢除宮妃殉葬制度,但他后來又聽信讒言,重用奸臣,導致民間爆發(fā)了數十萬的流民起義,讓景泰時期恢復的國力再度受創(chuàng)

明熹宗朱由校,所謂的“木匠皇帝”, 在位期間太監(jiān)魏忠賢與客氏專權,制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導致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激起民變。遼東后金對明朝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在閹黨策劃下,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被殺,遼東戰(zhàn)局陷于重重危機。

在明朝這些皇帝中,有所作為的明君還是占大多數的,昏君很少。而且我統(tǒng)計發(fā)現,明朝皇帝中有不少都是先皇的第三子繼承了皇位,頗為有趣。

最佳貢獻者
2

您好,我是小殷說歷史,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科技等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給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明朝不管是皇帝也好,還是這個朝代也罷;旧隙細ёu參半,很多人說他啥都不如清朝,很明顯這是別有用心的說辭。眾所周知最偉大的皇帝便是朱元璋朱棣父子,一個治隆唐宋,另外一個遠邁漢唐。明朝中后期的許多皇帝,除了崇禎皇帝之外,很難有在勤政方面能夠和朱元璋父子相提并論。

第一:最被低估的成化帝朱見深

很多人認為明史對許多皇帝的評價很公正,其實也不然。評價朱元璋父子還算客觀,可是朱見深在明史里變成寵幸宦官,萬貴妃的一代昏君,這明顯有點過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明史的影響,都抹黑了對朱見深客觀的評價。在他統(tǒng)治時期西南一度爆發(fā)叛亂,東北清太祖的先祖董山向明朝邊境挑釁,成化帝派遣大軍壓境,幾乎將建州女真徹底滅種,史稱“成化犁庭!

第二:在位時期倒數第二短的洪熙皇帝朱高熾,本事很大

1:朱高熾在位短短十年,他的能力很強

很多人讀明史歷史,談起永宣盛世,往往想到的是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這祖孫二人的功績沒的說?纱蠹覅s往往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洪熙皇帝朱高熾。早在朱棣起兵奪天下的時候,就是朱高熾守衛(wèi)北平,打退了朝廷軍隊的進攻。

2:懂得恩威并重,在位期間廢除了朱棣時期的一系列國策,改善民生

當上太子后施行的是仁政,和朱棣的國策背道而馳。明成祖一度有廢除他的想法,經過再三考慮還是讓他當后世之君。不過他施行不等同于像朱標父子一樣仁柔懦弱。有一次官員朝拜他的時候,禮數不夠。他沒有說話,身邊的衛(wèi)士趕忙打了他幾下。后面褒獎了那名衛(wèi)士,對這位官員也沒有給予責罰。恩威并重,嚴厲和獎賞并存,是一代明君的作風。

第三:讓人無限詬病的大明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

1:明朝滅亡的責任不能全部推向朱由檢

很多人把明朝的滅亡歸根到崇禎皇帝朱由檢身上。我認為這對他很不公平,要知道他雖然能力不及祖父和哥哥那么厲害。可其在位十七年一直勤勤懇懇處理朝政,我們看歷代的亡國之君,沒有一個在勤政方面可以和他相媲美。

2:亡國之君里面最勤政的當屬崇禎,沒有之一

可是他這么努力,到了他繼位的時候全國各地爆發(fā)了農民起義,東北的女真金國到了后面的滿洲清國,一步步蠶食明朝國土。他想中興大明,可是他剛妄自用,反復無常,生性多疑的性格在這期間展現的淋漓盡致。可能和以前的經歷有關,在崇禎十七年,即使朱元璋朱棣父子在世,也挽救不了明朝的衰亡。

3:崇禎不是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

直到現在很多人對崇禎肯定的越來越多,有人說他并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明朝黨爭,天災不斷,末年瘟疫,內憂外患等因素困擾下,最終把他逼向了絕路。

以上便是小殷說歷史的原創(chuàng)回答,有不同意見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喜歡我的可以點贊關注和轉發(fā)哦!

3

洪熙皇帝雖然在位時間極短,但起到了從武功到文治的傳承,結束了永樂年間多年對外作戰(zhàn)的狀態(tài),開啟了洪宣之治;

宣德皇帝應該是一代明主,三楊主政大明王朝盛極一時;但對后代教育不夠,大好局勢差點兒毀于一旦,因此說一個人在成功但教育上失敗,也是不成功的;

正統(tǒng)皇帝典型的富二代,紈绔子弟,要不是于謙這個中流砥柱險先將王朝葬送,不過于謙最后仍然被正統(tǒng)皇帝化名天順皇帝給予報復致死;

景泰皇帝完美的詮釋了什么叫做權利的味道會讓人欲罷不能,借助土木堡之變在極其不愿意的情況下強行被推上皇位,在享受到權利的滋味后欲罷不能,廢掉他哥哥正統(tǒng)皇帝的兒子立自己之子威太子,可千算萬算,自己的兒子還是夭折了,一病不起被老哥成功翻盤,搞得連祖墳都埋不進去,也是來去一場空!

天順皇帝明朝唯一二次登記的皇帝,不說了!

成化皇帝最出名的應該是萬花叢中我只愛那個老女人,這絕對是真愛,因為萬貴妃一走,成化皇帝也追隨而去了,不過成化皇帝剛開始還是做過一些事情的,也算是個有一定作為的皇帝吧,只是后期估計是沒兒子的原因感覺沒有希望所以朝政比較昏聵了,知道自己有兒子后沒幾年也就掛了,挺為以前皇帝感到悲哀的,看不到自己后代到底優(yōu)秀不優(yōu)秀,但成化皇帝的這個兒子那是相當不錯,也是我最佩服的皇帝,估計大部分人做不到他這個樣子!

弘治皇帝他也許不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但絕對是歷史上最鐘情的皇帝,這點歷史上任何皇帝都不會做到,一輩子后宮只有皇后一人,這品格,我只想說服了!弘治皇帝開創(chuàng)了明朝中興的局面,這么專情的人做什么都不會太差!但可能因為自己小時候吃苦吃多了,把自己的獨子寵壞了!

時間有限,先寫到這里!

4

惠帝:從此天涯無覓處。

仁宗:奮二代之余烈,開盛世之先河。

宣宗:文景之治不過如此。

英宗:他廢除了殉葬制度,卻幾乎兩次讓龐大的帝國為他陪葬。

代宗:逆轉乾坤的蓋世英雄。坑害兄弟的卑鄙小人。他們曾經是兄弟,他們曾經是朋友。

憲宗:pua的受害者,姐弟戀的依靠者。

孝宗:封建時代帝王文治的頂級模板。

世宗: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圣智昭靈統(tǒng)三元證應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不過活了一個甲子。

穆宗:沒有存在感的中興之主。

神宗:自張居正死后再沒有人可以在思想上接近他。他是時代的孤獨守望者。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光宗:作為人是不幸的,作為皇帝是幸運的。繼位一月崩,起碼留給了東林黨把自己在史書上塑造成明君的空間。

憙宗:他看透了這個世界,所以做一個避世的工程師。

思宗:在干活的同時確實應該多思考一下,畢竟只埋頭干活是不行的。

5

成化皇帝。弘治皇帝。正德皇帝。萬歷皇帝填寫皇帝還是比較不錯的,都各有各的功勞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