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封建社會中最有氣節(jié)的王朝,尤其“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歷代明朝皇帝莫不遵循。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是具備雄才偉略的明君外,其他的14位皇帝也并不都差。之所以后世認為明朝奇葩皇帝比較多,是因為滿清在編纂《明史》時,對明朝存在一定程度的故意抹黑。接下來,本女子和大家分享下個人看法。
清朝為了證明自身的正統(tǒng)性,編纂前朝歷史時故意抹黑
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政權,當時中原地區(qū)的主要人口也都是漢人。而清朝的建立者是少數民族滿族,它的前身是曾經的金國女真族,女真族后來被蒙古族打敗,皇太極在位時將后金改成了大清,女真族改名成了滿族。滿清政權為了統(tǒng)治漢人,必須先要在思想上改變漢人,他們不僅采取“剃發(fā)易服”這種舉措,而且在編纂《明史》時對前朝故意抹黑,給天下人營造出“明朝君主昏庸無道,大清掌管天下是順天應人”的觀念。眾人熟知明朝的蟋蟀皇帝、煉丹皇帝、木匠皇帝比較奇葩,但他們之中也有明君,只不過個人愛好被無限放大。
除了明太祖和明成祖外,明朝還有這些明君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fā)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guī)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明宣宗朱瞻基,就是所謂的“蟋蟀皇帝”,但他在位期間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停止用兵交趾國。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實行休養(yǎng)生息,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他勵精圖治,知人善任,開創(chuàng)了"仁宣之治"。同時,他也是 杰出的書畫家,翰墨圖書,極為精致。
景泰帝朱祁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兵敗被俘,朱祁鈺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勵精圖治,重用于謙等人,取得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擊退瓦剌的入侵,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
明憲宗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于謙的冤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朱見深能夠寬免賦稅、減省刑罰,使社會經濟漸漸復蘇。
明孝宗朱佑樘,他繼位后,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開創(chuàng)了"弘治中興"。
明世宗朱厚熜,就是“煉丹皇帝”, 在位早期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chuàng)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后期雖然好道教,不侍朝,然而依然牢牢掌控著朝廷官吏,可以稱得上是位有作為的皇帝,而非影視劇情演繹的那樣昏庸無能。嘉靖帝在位期間鞏固了明代的統(tǒng)治,為"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礎。
明穆宗朱載垕,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 但也因為沉迷媚藥,也服這些媚藥助興,導致荒于政事?傮w上,明穆宗寬仁大度,勤儉愛民,留心邊陲之事,處理都恰到好處,可以稱之為明主。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期間,任用賢臣,革除弊政,積極改革,罷除礦稅、榷稅,撥亂反正,重振朝廷綱紀。
明朝的這些皇帝,功過皆有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間誅殺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但他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
明神宗朱翊鈞,親政后,勵精圖治、生活節(jié)儉,有勤勉明君之風范,開創(chuàng)了“萬歷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歷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執(zhí)政后期荒于政事。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強征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
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后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生活節(jié)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但他生性多疑,剛愎自用,錯殺大臣,在他的手上明朝走向了滅亡。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朱由檢于煤山自縊身亡,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的這兩位皇帝基本上就是昏君
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繼位的第8年才親政,他寵信太監(jiān)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又在1449年獨斷專行,御駕親征,導致“土木堡之變”,數十萬將士被殺,自己被俘。被弟弟接回國后,發(fā)動“奪門之變”,廢明代宗為戾王,殺名臣于謙和名將范廣,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復位稱帝。雖然他釋放建文帝后代,廢除宮妃殉葬制度,但他后來又聽信讒言,重用奸臣,導致民間爆發(fā)了數十萬的流民起義,讓景泰時期恢復的國力再度受創(chuàng)。
明熹宗朱由校,所謂的“木匠皇帝”, 在位期間太監(jiān)魏忠賢與客氏專權,制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導致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激起民變。遼東后金對明朝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在閹黨策劃下,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被殺,遼東戰(zhàn)局陷于重重危機。
在明朝這些皇帝中,有所作為的明君還是占大多數的,昏君很少。而且我統(tǒng)計發(fā)現,明朝皇帝中有不少都是先皇的第三子繼承了皇位,頗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