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春秋時產生百家爭鳴的原因,后面再單獨分析民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和春秋時有相似之處。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原因
1,戰(zhàn)亂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
自從西周衰落,天子大權旁落,淪為擺設。引發(fā)各諸侯國彼此之間為了獲得更多勢力范圍的互相征戰(zhàn),百姓流離,生活困苦。使人們開始反思自身,有什么方法可以建立起統(tǒng)一的秩序,消弭戰(zhàn)爭,結束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國家能夠休養(yǎng)生息。
2,開放和包容的文化范圍
春秋時代是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思想上沒有桎梏束縛,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沒有密布眼線的文字獄。言論自由,人們反思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形成各種不同得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自己能解決當下社會問題的信念。諸侯國的國君也經常邀請各個流派來講學,并且給與很高規(guī)格的禮遇。
3,諸侯的爭霸為賢才提供了舞臺
“士農工商”的士這個階級,就是在春秋這個時期出現(xiàn)和活躍在各個諸侯國的舞臺。最開始西周的學校是官辦,普通人是沒有資格去上學的。后來孔子開創(chuàng)有教無類的私人講學之風,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求學的權利。這些人有了學問后,有理想有抱負。要用所學的知識獲得更大的社會地位,正好諸侯間戰(zhàn)亂不休,都在想招攬更多的人才。于是這些學有所成有抱負的就奔走各國,宣傳自己的學說理論。這些人就成了中國龐大“士”階級。各個流派的學者,在各個諸侯國都想證明自己理論的優(yōu)勢和獨特,就和其他流派的學者們互相詰難、爭辯、吸收,碰撞出激勵的思想火花,成為真正體現(xiàn)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典型。
以上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產生的原因。再分析民國時期的思想浪潮的涌現(xiàn)就會發(fā)現(xiàn)有春秋時期有些類似的特點。
不同的是,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崩塌,軍閥間征戰(zhàn)不休,更有外族的殖民侵略賠款割地,備受其辱,也給封閉的中國帶來了西方先進的思想。國人一向以天朝上國自居,中國是世界的中心。這回徹底的澆了一壺冰水,自尊受到嚴重的傷害。有識之士,開始迫切的反思。國家落后,腐朽的原因?從中探討總結出適合中國特色的救國救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