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講述的是古代歷史,也沒有單獨強調(diào)是中國歷史,那我就講一個在世界歷史上不可忽略的皇后——埃及艷后。她甚至不能被叫作是皇后,因為她曾經(jīng)一度掌握埃及最好權(quán)利,更是埃及最后一任女法老。
在整個中國歷史上,能和她媲美的也就武則天了。當然這里指的是高度,如果說手段可能無人爭其右,至于蕭皇后、慈禧直流根本和她不在一個層次。埃及艷后的全名是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也是埃及國王的女兒,從小就被當做接班人培養(yǎng)。
在父親去世之后按照遺囑,埃及艷后跟隨自己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治理埃及?墒窃谶@場權(quán)力的爭斗當中,埃及艷后被趕出了亞歷山大。后來為了緩解局面,按照歷來的傳統(tǒng),她跟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結(jié)為夫婦,表面上共同治理國家。
但是埃及艷后野心很大,她希望把所有東西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自己的力量太過薄弱,他需要有人來幫助自己。當時恰逢凱撒追殺龐貝來到埃及邊境,托勒密一邊想借凱撒之手殺死姐姐,而埃及艷后另一邊想借凱撒之手殺死弟弟控制埃及。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雙方都是絞盡腦汁。弟弟托勒密把龐貝送給凱撒,可惜凱撒是把龐貝收了沒錯,但是也沒有表現(xiàn)什么?吹絼P撒回應的埃及艷后,感覺自己必須做些不一樣的東西。思前想后找不到好的辦法,就準備把自己獻出去。
埃及艷后買通一群商人,讓這些商人以覲見凱撒為由,向凱撒送去一批禮物。這批禮物當中包括了幾匝厚毯子,埃及艷后則是把自己脫光了躲在毯子里面。如此奇特的出場方式,一下子抓住了凱撒的眼球。
埃及艷后之所以能夠稱為艷后,其實可見其外貌絕對不低。也正是這次奇特的見面,讓兩個本來敵對的兩人走在一起。在凱撒的支持下,埃及艷后很快在埃及內(nèi)部獲得優(yōu)勢,并且用外人不知道的手段殺死了弟弟,成為了埃及真正的掌權(quán)人。
當時恰逢凱撒大帝不斷向外入侵之際,埃及作為產(chǎn)糧食的大國,一直是羅馬的必爭之地。但是因為她與凱撒大帝之間的關(guān)系,幸運的被凱撒跳過。盡管埃及后來成為了兩人的后花園,任憑凱撒大帝采擷,但是也避免了被征服成為奴隸的命運。
埃及艷后作為凱撒大帝最喜歡的女人,雖然手里面也掌握著埃及,但是絕大多數(shù)時間還是陪在凱撒身邊。在與凱撒一起的多年時間里面,兩人曾經(jīng)育有一個兒子。這邊凱撒統(tǒng)治的羅馬帝國版圖越來越大,埃及艷后甚至眼看著就要成為羅馬第一夫人。
然而突然之間凱撒被人刺殺致死,埃及艷后就此失去了靠山,只好重新回到埃及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羅馬內(nèi)部也發(fā)生了分裂,西側(cè)被凱撒養(yǎng)子屋大維控制,東側(cè)則是凱撒原來的手下安東尼掌握。兩人一開始是勢均力敵,但是誰都互相看不過誰。
相對兩人的性格來說,安東尼更希望向外擴張。雖然他有一個擴張的野心,可惜內(nèi)部一半的支持不夠,他需要向外尋找外援。當他還在四處尋找的時候,埃及艷后這時主動靠攏過來。因為她知道埃及的作用至關(guān)重要,如果自己不主動,早晚都會被攻破。
這次她沒有用當初迷住凱撒的手段,而是乘坐一艘豪華的大船。用名貴的布匹裝飾船帆,船身用薄薄的金片包裹,侍女用銀制的器具劃槳,自己則是“衣不蔽體”的等待安東尼前來商談。這次盛大的會見場面一時間傳位美談,贊譽為美神維納斯與酒神的見面。
在埃及艷后的誘惑之下,安東尼沒有守住自己的底線,很快拜倒在埃及艷后的石榴裙之下,甚至是超過了當初的凱撒。為了取悅埃及艷后的芳心,安東尼開始不斷的給埃及劃分土地。然而這一做法被埃及內(nèi)部人民所反對,作為其對手的屋大維借此大做文章。
他不斷的給安東尼抹黑,拿這些被劃分出去的土地大做文章。前線的戰(zhàn)士在拼命的擴張領土,作為統(tǒng)帥的安東尼轉(zhuǎn)手送人,一時間激起國內(nèi)人民的不滿。在輿論的壓力之下,屋大維趁機反擊安東尼。將其一口氣追殺到了埃及,并且將其殺死在埃及的一所宮殿。
再次失去靠山的埃及艷后,被屋大維抓為了俘虜。埃及艷后想故伎重演,繼續(xù)迷惑這位羅馬大帝,可惜這個時候的埃及艷后已經(jīng)四十多歲,雖然是風韻猶存,但是也不可能俘獲20多歲小伙子的心。
屋大維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雖然很想把埃及艷后直接處死,但是他有太多的顧慮。埃及艷后必須死是因為她還和凱撒有過一個兒子,自己想坐穩(wěn)羅馬大帝的位置,她和她兒子必須死。但是自己又不可以直接動手,因為怎么說自己也是凱撒養(yǎng)子,這種層面來講埃及艷后還是其母親。
為了掩蓋自己真實的手段,屋大維選擇埃及圣物毒蛇。埃及人把蛇奉為圣物,在他們的壁畫中可以看到這一特征。也可以把借口推到埃及艷后不甘心被捕,以毒蛇自殺的說辭。在后世的記載當中,也多是毒蛇的說法占據(jù)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