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完全是二回事。

曹操原在朝中為官,只因得罪董卓而外逃,起兵舉事,與袁紹等同為一勢力集團,手下謀臣武將頗多,東討西伐,先后平定了不少地方,滅了不少的諸侯,后為漢丞相,建魏國。

劉備桃園三結(jié)義,起兵助朝廷戰(zhàn)黃巾軍,勢單力薄,東投西躲,沒有起色,后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方才漸漸得勢。借荊州為點,戰(zhàn)西川取成都,最后成霸業(yè),建蜀。

孫權(quán)乃繼承其兄孫策之事業(yè),不動兵,不煩事,外靠周瑜,內(nèi)依張昭,成就帝業(yè),建吳。

最佳貢獻者
2

很多人提到孫策這個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少年英雄,十七歲就跟著父親開始上戰(zhàn)場打仗。父親被人殺了以后,自己不僅不能替父親報仇而且地盤也都全丟了。弟弟們年紀都還特別小,他一個人跑到袁術(shù)那里,用父親留下的傳國玉璽借來三千人馬,就把江東整個平定了下來。武功特別高強。

曹操這個人看人還是比較準確的,和劉備在梅園里面煮著酒來討論天下英雄時對那些人的分析都是比較準確的。比如袁術(shù)這個人是根本成不了大事兒的,袁紹的判斷也基本正確。還有其他當(dāng)時比較厲害的諸侯,他都沒看在眼里。事實證明他說的的確沒啥錯!可是他對孫策的評價卻讓人覺得有點兒偏頗!

當(dāng)時劉備問他孫策能不能算的上是英雄,他說孫策之所以能夠那么快收復(fù)他爹的舊土,主要原因是靠著他爹的名氣。而不是自己的實力,這算不上是真正的英雄。孫策真的只是憑借著他爹的名氣才收復(fù)了江東,并且把整個江東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嗎?

首先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他爹孫堅是很多人都佩服的大英雄。作為先鋒官首先攻入洛陽城,把劉表打的潰不成軍。要不是中了敵人的埋伏自己也不會那么早就死了。就這點兒不少人是佩服他的,一聽到他是孫堅的兒子都來投靠他了。至少朱治、呂范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才跟他的。

他爹原來就在江東經(jīng)營了很多年,可以說江東的大多數(shù)地方都可以算是他爹的老巢。只要他回去就會有不少人響應(yīng)他。而且他的很多將領(lǐng)都是他爹留下來的,比如說黃蓋、程普這些人都是跟著他爹出生入死的。一聽說他要替他爹報仇,收復(fù)江東。這些人就都跟著他來了!

他也不是沒有自己真本事的人,你想想如果他是一個只會空喊口號的紈绔子弟那些人會跟著他嗎?周瑜、張昭這些后來東吳的絕對核心都是他一個一個的去拜訪拉攏到自己賬下的。這也算是本事!還有太史慈這些人完全是佩服他的武功也投降了他,還會用計策詐死來誘騙對手?梢哉f是有勇有謀了!

可能孫策不像曹操和劉備兩個人是真正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有父親留下的底子?墒悄軌蛟谀欠N混亂局勢下,收復(fù)了江東給自己弟弟留下一個穩(wěn)定的地盤。也算得上是一個英雄了!曹操如果沒有他的那些兄弟的幫忙,他不也只是一個被董卓追捕的逃犯?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