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就得說到在康熙未見李光地時,僅憑容妃對他的事跡描述下的評語,當時康熙曾說李光地為:有勇有謀,甚至手段刁毒!

李光地的出身

李光地是康熙少年時期老師伍次友的學生,在福建一帶比較有才名,康熙最寵愛的妃子容妃的老家在福建,因為時常思念家鄉(xiāng),康熙特旨讓容妃帶著藍齊兒回家省親,順便看一下姚啟圣在福建的工作做得怎么樣。

在福建的時候,容妃問姚啟圣福建有什么有才干的后生,于是姚啟圣說了一個人名,就是李光地,只不過姚啟圣說他的字寫得不錯!后來在容妃回京的時候,李光地帶著數(shù)百孩童攔了駕,并且上呈萬言書!

容妃將這些帶回去之后,交給了康熙看,康熙就給出了:“有勇有謀,甚至手段刁毒!”的評語。

李光地也由此獲得康熙賞識步入仕途,康熙先是讓他在福建做官,幫助姚啟圣和施瑯為收復臺灣做準備工作。

李光地立下大功進入中央?yún)s水土不服

而李光地確實也不負康熙所青睞,確實有勇有謀,他輔佐姚啟圣和施瑯收復臺灣,為康熙復臺立下了大功。

而李光地也由此官運亨通,從地方直接進入中央,但是在中央期間李光地則表現(xiàn)出了水土不服,因為李光地夾在明珠和索額圖之間難以求生,而且李光地本人恃才傲物,他沒有將明珠和索額圖放在眼里,所以也導致了兩位官場大佬后來對李光地落井下石。

李光地進入中央后,不明官場規(guī)則,打破朝堂的和睦并將一直不和的明索二黨暴露在康熙面前,雖然,康熙早有處理兩人打算,但當時還不是時候。

最后李光地也被康熙打入天牢,而明珠和索額圖也趁機落井下石,如果不是蘇麻喇姑救了他,可以說他已經(jīng)死了。

重獲重用的李光地就開始變得心地歹毒

經(jīng)過這次事情后,李光地醒悟了,他改變了以往的態(tài)度,他變得冷酷回到朝堂后他跟明索二黨爭斗,并且什么都不在怕,他開始學習明珠、索額圖學習他們的優(yōu)勢,等待扳倒他們的機會。

出獄后李光地很快獲得康熙重用,伴隨康熙征戰(zhàn)葛爾丹并且一步步高升,從而獲得皇帝的信任,因為他知道康熙需要他,他要做康熙手中那把利刃扳倒明索二黨。

經(jīng)過李光地的努力,也是在康熙默許下,他暗地里收集兩人罪狀,就等在他們犯錯的時候給他們致命一擊。

因此李光地在明珠六十大壽那天,實名彈劾明珠,并且當場把那些進貢給明珠的各類禮物全部交公,可以說李光地這招太狠也導致康熙不得不處理明珠。

索額圖蠱惑太子,排擠明珠,勾結(jié)朱三太子企圖弒君,這些罪狀哪一條都是死罪,但是康熙還不能太輕易處理索額圖,因為他是功臣之后,是國丈,所以李光地又出現(xiàn)了,他利用明珠審索額圖,這一招非常之陰毒。

李光地終于順利的扳倒了明珠和索額圖,明珠和索額圖倒臺后,大阿哥和太子也受到牽連,這時李光地已經(jīng)膨脹不已,所以當太子召見李光地時,他對太子說的那番話可見其心之陰毒,太子當即扇了李光地一耳光,說他是陰險小人。

而李光地也毫不留情的以眼還眼,借著索額圖將太子徹底摧毀。

這些都能看出來李光地最后已經(jīng)成了非常善于記恨報復的陰毒小人,而后來李光地也膨脹不已,他認為他可以取代索額圖和明珠,他殊不知他所做的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里。

所以當康熙利用他扳倒明珠和索額圖之后,康熙也就該處理他了,留他在身邊也沒有意義了。

李光地被貶也算是康熙對他的保護,也是他自己自保之路

當處理完明珠、索額圖、大阿哥和太子之后,康熙意味深長的跟李光地說,當初被他貶到臺灣澎湖去做知縣的魏東亭年紀大了,該有人替他了。

李光地何等心思,其實他知道這是自保之路也是康熙在保他,當初魏東亭就是因為中央內(nèi)部勾心斗角而被犧牲,是康熙念在自幼交情上保了魏東亭,派他去了澎湖。

這時康熙又對李光地說這番話,其實也是有意要保李光地,臺灣雖然收服,但是也確實需要人去安撫,而李光地既有才能又有陰毒的手段,所以康熙想派他去。

而且李光地扳倒了明索兩大黨派,已經(jīng)基本把朝廷上下官員都得罪光了,而李光地還越發(fā)膨脹,所以康熙在這時候開始處理李光地,即是敲打他,也是想保全他。

李光地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覺得自己不適合在中央繼續(xù)待下去,所以他臨走前懇求康熙不要再讓他回來了,就是為此。

所以說電視劇中康熙貶李光地也算是對他的一種保護,而李光地自己也愿意走這條路,因此李光地這個結(jié)局是比較不錯的結(jié)局。

上面說的電視劇中的李光地,下面說一說歷史上真實的李光地

電視劇中的李光地最后有些陰毒,其實歷史上的李光地可是深得康熙信任的高官,他一生屹立在康熙朝,始終深得康熙信任,官至文淵閣大學士,這在不設宰相的清代來說,李光地基本算是拜相了。

歷史上的李光地比康熙還要大將近10歲,他早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就以立下戰(zhàn)功,被康熙所賞識,不過歷史上的李光地也有點像電視劇中為了立功不擇手段,歷史上的李光地在平定三藩之亂時,聯(lián)系到一個身在耿精忠叛亂地區(qū)的好友陳夢雷,他通過派人暗中與陳夢雷聯(lián)系,獲取了耿精忠方面情報,而陳夢雷還教他如何平叛,寫了平叛的計策。

但是李光地不厚道的地方就在這時表現(xiàn)出來,他自己署名將陳夢雷平叛計策呈給了康熙,也由此深得康熙賞識,但是對陳夢雷只字未提,可以說李光地獨占了平叛獻策之功。

耿精忠叛亂被平定后,陳夢雷反而被抓,以附敵罪要將他問斬,最后李光地良心發(fā)現(xiàn),上書證明陳夢雷與他安通消息沒有附敵,但是依舊沒有提陳夢雷參與平叛獻策之事,結(jié)果陳夢雷是沒有被問斬,改成了充軍發(fā)配,也是比較慘。

李光地在三藩之亂平定后,又參與復臺之戰(zhàn),也是李光地積極向康熙推薦了姚啟圣和施瑯主持復臺戰(zhàn)事,所以臺灣收復后,李光地更進一步被康熙重用。

之后李光地就一直深受康熙重用,后來年過七旬的李光地幾次向康熙請求告老退休,康熙都批準,執(zhí)意重用李光地,直到李光地77歲時在家中病逝,康熙一直都沒讓他退休。

所以歷史上的李光地是非常受康熙信任的大臣,而且官職也比電視劇中李光地大得多。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最佳貢獻者
2

你好,我是小崔讀書說事,我來回答!


題主所問:《康熙王朝》在索額圖和明珠倒臺以后,康熙為什么把李光地也發(fā)配了?

李光地實際上個偽君子、假道學,賣友求榮,親生骨肉都不認之人。他居喪不謹,在居喪期間居然和歌女有染,十足的敗壞風氣。

康熙之所以重用他,是因為他是伍次友父親的關門弟子,康熙很敬重伍次友,再一個,李光地本身也有才學,但他滿口道德文章,表面很是正經(jīng),背地里卻做坑人的事?滴蹩粗兴牟艑W和伍次友的背景,但并不看中他的為人,之所以被發(fā)配,有這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也陷入了黨爭。詳細解答,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一、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李光地

李光地,福建安溪人,李光地并不是書香名門出身,家雖豪富,卻是行商巨賈。弟兄四個他最小,因為從小聰明伶俐、酷愛讀書,常遭受受父親的白眼,只有他母親出身鄉(xiāng)宦,最鐘愛這個讀書種子。正巧有一年當年前明大儒伍次友的父親老先生伍稚遜游歷福建,偶爾乏資,來李家教書,李光地也是伍老先生的關門弟子,李光地才有了今日的榮耀,這全虧了他母親的堅持和伍老先生的教導。

原著中有講述,有一次康熙和魏東亭微服出游時,在一個旅店里遇到了李光地和他的同鄉(xiāng)陳夢雷,康熙見他們二人同其他進京趕考的舉子會文作詩才思敏捷,很是欣賞,言談間得知這李光地原來是伍次友父親的關門弟子康熙更加對他看中,伍次友遠離廟堂之后,康熙對接觸過伍次友的人格外親切,比如周培公,高士奇等等……這也是康熙后來重用他的一個原因,后來他和陳夢雷參加科舉考試,都考中了進士,這時二人關系還是極好的,后來就變了味。

二、李光地做出賣友求榮之事

話說康熙準備撤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時,朝中局勢緊張,這時李光地和陳夢雷已經(jīng)入朝為臣了。一天晚上,康熙召見眾臣子商量三藩事宜,康熙派人去傳李光地,結(jié)果太監(jiān)告知康熙李光地的父親去世了,他準備交辦差事,回去丁憂守制呢?滴醣鞠電Z情,想了想像李光地這樣的新進翰林,奪情是沒有道理的,于是康熙命傳話太監(jiān)道:“就是丁憂也罷,叫他進來,再叫上他那個福建同鄉(xiāng)陳夢雷也來!

過了一會兒,李光地和陳夢雷便一前一后走了進來。“臣以不祥之身辱圣上召見,不知道有何圣諭?”李光地一邊叩首行禮一邊說道。陳夢雷卻一言不發(fā)地跟著行禮,用目光揣測康熙召見的用意!袄罟獾兀犝f你丁憂了?”李光地連連叩頭道:“是!笨滴鯂@息一聲道:“朕看你滿面戚容,可要善自珍重。朕眼前正在用人之時,想奪情留用,你看如何?”

李光地聽了,急道:“臣萬難奉詔!老父闐然下世,白發(fā)老母倚閭相望,臣方寸已亂,何能為國籌謀效力?”說完,淚水已經(jīng)奪眶而出。“好吧,忠臣出孝子,朕不攔你了!笨滴跄\良久,說道,“你和陳夢雷都是朕非常器重的臣子,你們二人又有莫逆之交,朕想索性成全你一下,讓陳夢雷和你一同回去,一來幫你料理一下喪事,二來陳夢雷也可回家看看,為朕辦個差使——陳夢雷,你可愿意?”

金榜題名,奉旨還鄉(xiāng),哪個讀書人不想呢?這太喜出望外了。陳夢雷先是一怔,忙叩頭答道:“臣受皇上恩寵,敢不銘心刻骨,以圖報效!——但不知是何差使?”“目下正逢風云變幻之時,無事便罷,有事就不是小事!笨滴醯耐世锓懦鼍Я恋墓,“你們福建地處海隅,東有臺灣,西有三藩,是個是非之地,朕有意讓你們回去替朝廷出力,但辦什么差,怎么辦,朕一時還說不清楚!

“敢問圣上,”李光地叩頭道,“萬一世事有變,臣等可否在耿藩處謀一差事?”“夢雷可以,你不成。”康熙道,“你是丁憂守制的人,不祥之身嘛——你們明白了?”“奴才明白!”二人忙都答道,康熙并撥了三十萬兩銀子給他們,以做不時之需。

后來三藩叛亂,陳夢雷在耿精忠處謀了一個差事,李光地則在家丁憂守制,二人密約,上“蠟丸書”給康熙,告知耿精忠造反的詳細情況。兩人商量完所有細節(jié),約好由李光地寫給康熙密信。可李光地是個奪情賣友之人,上“蠟丸書”之時只寫了自己的名字。三藩被打敗之后,陳夢雷便成了附逆罪臣,逮捕下獄。李光地卻扶搖直上,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非但不救陳夢雷,反而落井下石。陳夢雷被鎖拿進京后寫的《告城隍書》、《與李光地絕交書》風行天下,李光地卻彈劾陳夢雷負恩背義、甘心從賊。

三、李光地居喪不謹,在丁憂守制期間與青樓女子有染,母親去世隱瞞不報

話說這李光地丁憂期間,居然不守孝道,與當?shù)氐囊粋名叫李秀芝的青樓女子有染,生出了兩個兒子,活脫脫的長得像兩個小李光地。三藩被平叛之后,李光地丁憂也結(jié)束了,他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李秀芝母子,因為寄“蠟丸書”有功受到了表彰,官居高位。

有一次,河道總督靳輔進京的時候,李秀芝母子找到了他,讓他帶著他們母子去找李光地,靳輔看這母子很可憐便帶了他們到京城,靳輔到京城后找到了李光地,本來想讓他悄悄認下李秀芝母子,以免鬧的盡人皆知,說了此事之后,沒想到這李光地居然不認,后來靳輔帶著李秀芝母子出來恰巧碰到了明珠,這明珠油滑啊,因為李光地和索額圖走的近,這正好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排上用場,便讓靳輔把人交給他,他讓管家養(yǎng)了起來。

后來李光地因為主張平臺灣有功,官拜文淵閣大學士,正是紅極一時,索額圖就讓他彈劾明珠,李光地同意了,但被明珠的探子給打聽到了,明珠在李光地的慶功宴上率先發(fā)難,請出了李秀芝母子,李光地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才勉強認下李秀芝母子。詳細情節(jié)此處暫且不表。李光地滿口道德文章,假仁假義,最疼愛他的母親去世他居然隱瞞不報,虧他還經(jīng)常自稱孝子。因為這時他是有功之人,指望著能進上書房,所以隱瞞想進入權力中樞,但康熙是何等樣人,早就知悉,痛批了他一番。


結(jié)語:李光地十足的假道學,偽君子,賣友求榮,假仁假義,拋妻棄子,居喪不謹,人品有問題,被貶很正常。需要說明的是,小崔以上所寫都是討論電視劇與小說里的內(nèi)容,與真實歷史事件無關,請看清楚再評論,小崔拙見,歡迎關注點評,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3

于公于私李光地都得罪了康熙,想當初康熙皇帝的藍齊格格對李光地有意,李光地也很喜歡藍齊格格,可是李光地在喜歡藍齊格格的時候居然背地里跟一個妓女有了關系,這件事一開始康熙是不知道的,可是后來李光地揭發(fā)索額圖與明珠各自為黨的時候,被此二人反咬一口,這時候康熙才知道了李光地的丑事,想當初康熙把藍齊格格許配給噶爾丹的時候?qū)罟獾剡有所愧疚,此時康熙則是感覺受了欺騙蒙蔽,心里自然對李光地是厭惡的。

再者康熙希望通過提拔李光地起到制約索明二黨的目的,可是李光地不爭氣啊,不僅讓索額圖掌握了自己的把柄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后來即使求助了蘇麻喇姑也無濟于事,居然破罐子破摔跑到皇帝面前揭發(fā)索額圖與明珠各自結(jié)黨一事,康熙爺是誰呀,康熙爺這一輩子什么沒見過,他會不知道索額圖與明珠各有黨派嗎?

可是康熙是天下之主,所做的就是要權衡朝局,結(jié)果李光地把這事說開了,果然索額圖與明珠就迅速聯(lián)手打擊了李光地,康熙看李光地如此不堪重用也是怒急攻心,后來即使再次用了李光地也還是從大局考慮,可翻過身的李光地開啟了瘋狂報復索額圖與明珠,在明珠的壽宴之上宣讀明珠罪狀,其用心之險惡手段之卑鄙令康熙所不恥。

李光地如此手段難保他日不會成為隱患,康熙在除掉索額圖與明珠以后也直接打壓了李光地,把李光地貶到臺澎做個知縣,這輩子也回不了京都,也算是不錯的結(jié)局了!

4

康熙很器重李光地,索額圖明珠倒臺了就進監(jiān)獄了,李光地還能起來,主要是有蘇麻和藍齊兒情分在,但是李光地毫不留情當著明珠壽宴參倒明珠,將索額圖刺殺皇帝曝光,讓康熙覺得她不適合自己的恩威并用,太絕情,所以外放了,本來說了改天在讓你回來,結(jié)果李光地決絕,再也不回來了。已經(jīng)心死了。

5

這是一個高質(zhì)量的問題。李光地為人刁鉆狠毒,尚有品行不端的表現(xiàn),為什么康熙皇帝要重用他,又為什么在索額圖和明珠倒臺之后,將他發(fā)配澎湖接魏東亭的班?這都是令人思考的東西。

其實要解釋康熙的行為也并不難,《康熙王朝》講述的是康熙皇帝的一生,從他身上的經(jīng)歷可以管窺一二。


康熙皇帝年青的時候,受鰲拜鉗制,于是,年幼的康熙皇帝以一己智慧擒拿鰲拜,從而走上親政的道路。但是,康熙掌控皇權,皇權獨大的道路并不一帆風順,在《康熙王朝》里面,我們只看到他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的豐功偉績,卻看不到他是如何乾綱獨斷,掌控皇權的斗爭的。這話怎么講?順治年間有一則小故事可以說明問題:話說順治想要修建被雷劈壞的宮殿,但是議案受阻于議政王大臣會議,結(jié)果沒有通過。這個議政王大臣會議,是可以和皇權抗衡的機構(關于議政王大臣會議,大家可以上網(wǎng)查詢,我在很多回答中也提及過),順治作為皇帝,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說明,康熙皇帝繼承皇位之后,雖然鏟除了鰲拜集團,但是依然還受制于由八旗制度演變而來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他是不能輕易或隨便施政的,唯有鏟除這些阻力,讓皇權絕對集中,才可能有平三藩、收臺灣等功績的。


對此,康熙皇帝仍然孜孜不倦掙脫這些來自于皇室貴族的桎梏,如:

康熙年間,由內(nèi)閣處理政務?滴跏辏ü1677 年)設立南書房,由皇帝親自挑選某些經(jīng)過精審確定的親信文人入南書房辦事,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機要秘書班子,許多重大政務已不再交付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改為徑由南書房傳渝或遵旨起草上諭,甚至收納來自各地的密奏小折,這樣做的目的正是為了更直接地行使皇權。

在《雍正王朝》里,我們看見雍正皇帝建立了軍機處,將皇權推向另一個高度,從朱元璋廢黜宰相制度之后,到清朝幾百年,皇室、皇帝成為“一枝獨秀”,成為中國大一統(tǒng)歷史上最高的權力機關和權力象征,再沒有什么行政力量與皇權抗衡;实鄣膬(nèi)閣,只不過是皇帝本人的秘書班子而已,干的不過是起草文書,撰寫詔書的事兒,與決定決策無關,只有皇帝的話才是最高指令。


為什么要介紹這樣的歷史背景,因為對于我們分析問題很有幫助!犊滴跬醭防,到收復臺灣,干掉葛兒丹之后,康熙皇帝一生的傳奇算得上已經(jīng)寫完,后面的戲是明珠和索額圖黨爭。康熙皇帝為什么遲遲不除掉黨爭?原因在于太皇太后的一句話,黨爭雖然壞,但是也可以利用?滴趸实蹖嶋H上早就盯上了黨爭,只是在等待除掉他們的時機而已,等到南北都平定之后,索額圖和明珠兩大黨爭頭子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為什么康熙皇帝要搞掉索額圖和明珠,因為黨爭架空了康熙的皇帝權力,不僅僅李光地在其中受著夾板氣,康熙皇帝也一樣,從明珠和索額圖安排人事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他們互相安插自己的親信,其目的還是要蒙蔽皇帝的手眼,讓皇帝成為睜眼瞎,從而實現(xiàn)自己最大的利益。


康熙皇帝從年少的時候就在不斷掙脫這些束縛,在他更為成熟的中晚年,怎么會受制于明珠和索額圖的安排,這是對皇權至上赤裸裸的威脅和綁架,索額圖甚至還心生歹意,與假朱三太子合謀要弒殺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怎么會容忍二人。當然會除掉他倆。

再說李光地,一個靠萬言書起家的投機分子,在李光地飛黃騰達之前,編劇對他做了很多鋪墊,編劇讓他和康熙皇帝的女兒藍齊格格談戀愛,讓他在談戀愛和丁憂的時候逛青樓,這種鋪陳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說是自虐,也有人說根本就是品行不端。個人認為有兩點,一點是因為歷史上的李光地的確有一段并不光彩的歷史,電視劇為了符合歷史需要,所以編了他一點不光彩的故事;另一點是為李光地因為刁鉆狠毒,最終被康熙皇帝貶斥埋下伏筆?倸w一條,李光地確實做出過品行不端的事兒。

但是品行不端的人并非一無是處,李光地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他建議康熙皇帝開啟風聞言事,他在明珠壽宴上公開彈劾,他還建議明珠審理索額圖一案。所以,李光地雖然品行不端,但是康熙皇帝重視他,重視他的原因,正是他刁鉆的治人治事手段。


在另一部經(jīng)典《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撤掉處事比較周全的呂方,而啟用手段毒辣的陳洪,來對付嚴嵩父子和海瑞等官員,和康熙皇帝啟用李光地,對付明珠索額圖等,有異曲同工之妙。說到底,皇帝使用的臣子不過就是一枚棋子,看重的是臣子的能力和手段能為己所用,而不是其他什么要素。

在康熙收拾完明珠和索額圖之后,就只剩下一個李光地了,不用質(zhì)疑,像李光地這樣的人即或不結(jié)黨營私,對于朝政的危害并不比明珠索額圖小。隨著一大批新秀的崛起,比如說在《康熙王朝》中僅出現(xiàn)幾場的張廷玉,康熙皇帝已經(jīng)將朝廷上的各種勢力收拾殆盡,剩下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和皇帝的權威。張廷玉等,不過是初入內(nèi)閣的幾個毛蛋而已,沒有根基,沒有勢力,沒有權力,也沒有威脅。


所以,李光地是康熙皇帝進一步收攏皇權,強化皇權的最后一個打擊對象,所謂對他的保護,純屬于無稽之談,此時的康熙,才是真的天子,其他所有人,都不過是他手中的棋子罷了。

6

康熙時期,臺灣可不像現(xiàn)在經(jīng)濟發(fā)達、生活富裕,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而是遠離大陸、人口稀少,糧食無法自足的蠻荒之地。讓李光地到臺澎當知縣,說發(fā)配也不為過。之所以把李光地安排到臺灣,主要有幾種考慮:

一、李光地心狠手辣,不適合繼續(xù)在朝中當政。李光耀因為結(jié)識康熙愛女藍齊兒格格,康熙把他調(diào)進中樞,進入上書房工作,把他作為準駙馬來培養(yǎng)。因為人事安排事情,李光耀把明珠、索額圖、太子、大阿哥全部得罪了,這些人想置李光地于死地?滴鯋劾罟獾氐牟湃A,又因為藍齊兒喜歡李光地,就把他保下來。后來外放到福建當巡撫,協(xié)助總督姚啟圣攻打臺灣。


臺灣統(tǒng)一后,李光地再次進入上書房,這次康熙召他回朝,目的是讓李光地整治明珠和索額圖。李光地心里憋了一股氣,發(fā)誓要把這兩個權臣連根撥起。他變得比以前低調(diào)謙虛,表面上拜兩位權臣為師,暗地里收集各種罪證。

明珠60歲大壽前,李光地罪證收集差不多了,康熙決定收網(wǎng)。但明珠畢竟是康熙朝多年的重臣,康熙派李光地前往賀壽,為明珠保留一點臉面。只是李光地做事更決,直接在賓客滿堂的明珠府上揭露罪狀,這種狠毒勁就連康熙也過意不去,責怪李光地不留情面。

康熙之所以沒有繼續(xù)讓李光地留在朝廷,也是因為李光地的手段過于狠毒,萬一這種人坐上高位,只怕比索額圖危害還大。

二、安撫臺灣,需要李光地治國之材。李光地是福建人,又當過福建巡撫,對臺灣風土人情比較了解,早在康熙決心收臺之時,李光地就提出“收臺必撫臺”的方略,深受康熙賞識,康熙甚至認為李光地想的比自己還深遠。

臺灣當時遠離大陸,長期受大陸政治影響較少,雖然臺灣收回來了,但要讓臺灣人歸心可是不容易的是。臺灣山地多,耕地少,糧食產(chǎn)量不足,如果沒有大陸支持,因為收臺之戰(zhàn)讓臺灣經(jīng)濟凋零,需要一個有能力又了解臺灣情況的人來治理。魏東亭是康熙信得過的人,也是有能力的人,如今魏東亭老了,讓李光地代替是再合適不過了。一方面,李光地手段毒辣,用于對付當?shù)夭环拿癖娬门缮嫌脠;另一方面,需要李光地對臺灣勵精圖治,而這也是李光地本意,讓他去也十分合適。

三、保護李光地不卷入奪嫡之爭。明珠和索額圖倒臺后,大阿哥和皇太子也被圈禁起來,但這并不意味著康熙朝的“九龍奪嫡”就此結(jié)束了。本劇中尚未露臉的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等人才是后面奪嫡的主角。

康熙中期把魏東亭貶斥到臺彭當知縣,除了要魏東亭治理臺灣外,另外也是為了讓魏東亭遠離政治中心,免得卷入奪嫡之爭。讓李光地去臺彭接替魏東亭,同樣是不希望他成為奪嫡之爭的犧牲品。

7

康熙帝為何貶謫李光地:

康熙帝重用李光地的初衷原本只是往索、明勢力中“摻沙子”,以達到權力平衡的戰(zhàn)國。換言之,康熙帝只是想用李光地作為自己的“看門狗”,讓他咬索額圖還是咬明珠得看自己的意思。可是,羽翼漸豐的李光地顯然不愿意當“看門狗”了,他直接卷入了索、明之間的爭斗,讓朝局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很顯然,這是康熙帝不愿意看到的。

與此同時,隨著康熙帝準備對索額圖、明珠下手,李光地原本的作用已經(jīng)失去了。一旦索額圖和明珠被徹底拿下,誰來制衡李光地?這是康熙帝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李光地既然已經(jīng)卷入了三方爭斗,讓他主動退出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康熙帝只能通過其他途徑給李光地上眼藥,以期他能“迷途知返”?梢,康熙帝與李光地還是留了幾分情面的,并沒有打算置之于死地!

于是便有了升魏東亭那一段,在說升魏東亭的同時,康熙帝“征求”起了李光地的意見。其實,這個時候李光地已經(jīng)什么都明白了,康熙帝這是打算“卸磨殺驢”,只是在給自己最后一個機會!李光地是聰明的,既然康熙帝已經(jīng)容不下自己,倒不如老老實實“出局”,以換取平安。就這樣,李光地“自愿”出任臺澎知縣……康熙帝兵不血刃解決了朝中的黨爭。而李光地也因此得以善終,雖然只是個知縣,可總比人頭落地強吧?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