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感謝平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關于魯迅和周作人的兄弟絕交,這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樁公認的懸案。所謂懸案,就是各有各的說法,和羅生門差不多。小編今天所提供的答案也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積極為我指出。

魯迅原名周樹人,和周作人是實打?qū)嵉男值堋H粢獑柸耸篱g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對于1923年的魯迅來說,恐怕就是兄弟失和了。這一年,魯迅接到了他弟弟周作人的一封絕交信,信的內(nèi)容是這么寫的——

“魯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xiàn)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

周作人信中所寫的“過去的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有一種說法是指魯迅偷看了他弟媳羽太信子洗澡。當然這在小編看來純屬是無稽之談。雖然此說法比較荒唐,但卻牽扯出一個重要的人,那就是周作人的老婆羽太信子?梢哉f這是周氏兄弟失和的關鍵人物。

羽太信子本是周氏兄弟在日本求學時,所租住房屋的房東之女,不知怎么她就和周作人勾搭上了。后來,魯迅和周作人相繼回到了中國,羽太信子也跟著來到了北京。

在北京,魯迅的收入比較高,再加上他又是家里的兄長,自然就照顧起了全家人的生計。為了讓家人住得更舒服一些,魯迅便用自己的薪資和稿酬在北京八道灣胡同買下了一處四合院。

然而正是這處房產(chǎn),導致了日后魯迅和周作人的決裂。什么?居然是房產(chǎn)糾紛?小編我并沒有開玩笑。魯迅和周作人作為文豪,自然不會為了一處房產(chǎn)而產(chǎn)生嫌隙,但女人就不同了。羽太信子為了能獨霸八道灣的四合院,使出了最狡詐的詭計,最后如愿以償。

上文中,小編提到了周作人寫的那封絕交信。關于此信,魯迅也在日記中做過記載——“上午啟孟自持信來,后邀欲問之,不至。”看見沒,在魯迅收到弟弟的信件后,他還是想積極溝通的,但是周作人顯得很決絕。如果不是女人在他耳邊嚼舌頭,作為弟弟,周作人應該不至于連溝通的機會都不給魯迅。

日后,魯迅對他的這位弟弟有了一個字的評價,那就是“昏”。此字用在周作人的身上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抗戰(zhàn)爆發(fā)后,周作人聽了他老婆的建議,做了“文化漢奸”,最終身敗名裂。)

讓周作人和魯迅絕交,這只是羽太信子的第一步,她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讓魯迅搬出去,好自己把房產(chǎn)據(jù)為己有。魯迅作為一位刀筆匠,可以說絕不會屈服于強權(quán),但對于家事,他還是選擇了容忍和讓步。無奈之下,魯迅搬出了八道灣的四合院。

有一天魯迅回到八道灣取東西,這時候他和周作人以及其妻有過一場沖突。魯迅日記里是這樣記載的——“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后取書、器而出。”

看完魯迅的記載,我們就能知道羽太信子多么歹毒了,真是占了便宜還要落井下石。很多年以后,魯迅的妻子許廣平曾經(jīng)撰文,直指羽太信子為了奪家產(chǎn)把魯迅趕出了家門。最后如愿所嘗,得到了一整個四合院。

看到這,有的讀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小編有失偏頗。其實小編一開始也沒那么肯定,但是看了羽太信子的照片,就立刻斷定這樣的女人是不會有人偷看她洗澡的。栗強

最佳貢獻者
2

魯迅與周作人,兄弟絕交,事兒是怎么發(fā)生,當時的情形是什么樣的?

1923年7月19日的上午,北京八道灣十一號,一個瘦小身材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房間里看報紙,突然,房間的門砰的一聲給人撞開了,一個中等身材,留著短須的男人氣呼呼的闖了進來,將手中的一封信朝著看報男人桌上一扔,掉頭就走。

看報的男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魯迅。闖進來的那個男人,是他的弟弟,周作人。而正是因為那封信,才引發(fā)了一場震驚文壇的“懸案”。

魯迅

魯迅詫異的拿起信來讀,當他看到最后一句話:……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

魯迅恍然大悟,這分明就是一封絕交信。

魯迅很生氣,但是,他還想搞明白事情的真相,于是讓人去后院請周作人來,一直等了一個下午,周作人還是沒有出現(xiàn),第二天,便到院子門口守著周作人,從外面歸來的周作人見魯迅沒有說話,只是冷冷的“哼”了一聲,頭也不回的朝后院走去。

兄弟倆就這樣決裂了。

周作人

魯迅心情極差,一周之后,借了800大洋,從家中搬了出來,搬到了北京西四磚塔胡同的一個小院里住。

面對哥哥的出走,周作人只是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下午,L夫婦移住磚塔胡同。L指的是魯迅,此時的周作人,連哥哥的名字都不情愿提。

北京磚塔胡同

當時,周家兄弟在文學界的地位都非同一般,他們不和的消息不脛而走,震驚了文學界,成了有足夠影響力的文壇大事件。

然而,事情還并沒有完,反而愈演愈烈。

1924年6月11日,搬家快一年的魯迅回八道灣十一號取書和一些其他的物品,兄弟二人繼續(xù)一年的怒火被引爆了。兄弟二人竟然打了起來。據(jù)說當時周作人拿起一個香爐向魯迅砸去,魯迅也毫不示弱,朝著周作人扔了瓦片。

事情已經(jīng)過去一年了。什么樣的仇恨,讓兩兄弟一見面就大打出手呢。

魯迅住過的八道灣十一號

當時很多文化人,蔡元培,郁達夫等紛紛加入了試圖解開真相的隊伍中來。他們找遍了魯迅公開的日記,并沒有發(fā)現(xiàn)更有價值的線索。

事實上,魯迅并沒有過多記載,他們兄弟失和的事情。

周作人倒是記下了那天發(fā)生的事情。不過,周作人后來承認,他用剪刀把那篇足以影響中國文學史的日記剪掉了。

羽太信子和周作人

1939年,郁達夫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回憶魯迅》,文中有一段話:據(jù)鳳舉他們的判斷,以為他們兄弟間的不睦,完全是兩人的誤解。周作人氏的日本夫人,甚至說魯迅對她有失敬之處。周作人娶了個日本老婆,叫羽太信子。

當年同時住在八道灣的叫做章川島的一個人,后來對魯迅博物館工作人員說,魯迅和周作人吵架了,事情的起因,可能是因為羽太信子說,魯迅調(diào)戲她。羽太信子還對章川島說,魯迅在他們的臥室窗下聽窗。

她的話可信么。

章川島說,八道灣后院的房屋,窗子外有土溝,還種著花,人是無法輕易靠近的。所以,聽窗在條件上是不可能的。

其實,早前的時候,魯迅和周作人兄弟一直都很好,親如一人。魯迅早年的時候,對周作人幫助很大,不論是在文學成就方面,還是再生活上。八道灣的房子,就是魯迅買的,堪稱豪宅,共花費3500大洋。他把父母以及兄弟全都接來,全家人都住在一起。

當時,魯迅收入400大洋每月,周作人240大洋每月,周建人每月固定收入,但也有不少翻譯稿費收入,周家的收入在當時也算是中上流了。

而全家人的財政大權(quán)都交給了羽太信子。

羽太信子獨攬財政大權(quán),威勢漸起,經(jīng)濟失控了?勺岕斞覆粷M意的是,羽太信子的生活方式太講究。比如,看病不管大小都要請日本醫(yī)生,出門都要坐汽車,孩子上學雇傭?qū)iT的黃包車,家里有六七個傭人。

而且,她還要接濟補貼日本的娘家人。

早前,周作人在日本的時候,每次魯迅寄給周作人和羽太信子的多數(shù)錢財資助,都給羽太信子拿去補貼給了娘家。后來,羽太信子的家人聽說她在中國當了家,想跟著過來一起享享清福,被魯迅給拒絕了。

雖然羽太信子當時并沒有說什么,但不久還是爆發(fā)了。

所以說,家里是有矛盾的。羽太信子是不是跟周作人胡說了什么,導致后來周作人怒氣沖沖的要和魯迅絕交。

許壽裳在《亡友魯迅印象記》中,說起兄弟失和,指責羽太信子,“有歇斯臺理性”,對魯迅“外貌恭順,內(nèi)懷伎忌”,還指責周作人,“內(nèi)心糊涂,輕聽婦人之言。不加體察!

兄弟絕交,再不見面。從此,他們各自也在文學和思想上分道揚鑣,更加走入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各自成就了自己。

如果沒有兄弟失和呢。也許不會充分的表達出他們的自我。

他們各自按照自己的性情,周作人慢慢成了右翼文壇的領袖,魯迅也毅然的扛起了左翼文壇的大旗。

3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么絕交?周家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還是一個謎,沒有人能完全搞清楚。盡管有人收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為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涉及到個人隱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我們沒有辦法徹底把它查個水落石出。

  表面上看來它是家庭糾紛。因為周家是一個大家庭,用今天的話說,經(jīng)濟核算是一筆糊涂賬。魯迅的收入很高,他直接把錢交到家里,但是兄弟周作人娶了一個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羽太信子夫人每天的生活是非常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家里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買,她太喜歡日貨。人家也是愛國主義者,非常愛自己的國家,家里大人小孩生病,都要請日本的大夫,所有東西都要是日貨。做滿了一桌子的菜,說不好吃,就全部倒了重做,家里被子和褥子說不新了,馬上重做一套新的,出門一定要坐汽車。我們想想,上個世紀20年代,出門就坐汽車,那是不得了的,當然魯迅是愿意為這個家庭做奉獻的,他是長子,是家里的大家長,他只要家庭和睦,什么都愿意去做。魯迅曾經(jīng)說,我的錢是用黃包車拉進來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車送出去。所以他覺得自己拼命做,卻總不能滿足要求。這個方面的材料我們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在家務上、經(jīng)濟生活上有糾紛。

  這個時候,也就是1923年、1924年間,其實他跟周作人的思想分歧還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天,兄弟兩人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以至于動手打了起來。想像一下,我們?nèi)绻吹浇址秽従有值軆蓚打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魯迅兄弟兩個真打起來了,真是讓人感到很驚訝,當時他們的朋友也不是很能理解。本來魯迅住在前面,周作人住在后面,一家人和睦地來往,打架的結(jié)果就是周作人親自送了一封絕交信來37,信的開頭稱他為魯迅先生。我們今天稱魯迅先生是懷著尊敬的心情的,但是他的親弟弟寫的信上加上這個魯迅先生,下面的內(nèi)容不用再看也知道他的態(tài)度了,如此態(tài)度也就是說明一刀兩斷了。其中有一句話說:"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知識分子講話是很客氣的,但是往往客氣后面有十二萬分的狠毒。普通老百姓吵架,話雖然很難聽,但第二天就好了,"明天再來玩啊"。知識分子表面雖然客客氣氣,其實心里懷著深仇大恨。后來魯迅很快就搬出了八道灣,另外買了一所房子住,從此不再和他的兄弟來往。 其實還是一個謎,很多的說法也只是猜測而已,更有甚者說羽太信子原是魯迅的情人之類的.

  見過不少于三種的說法,覺得以上這種說法還是比較客觀. 但是從周作人的絕交信看來,覺得周作人認為魯迅有對其妻有不軌行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要不這么好的親兄弟為何就會反目成仇.只有這件事才是可能的,金錢也不會導致老死不相往來。 當然這很大可能是一場誤會,或者是羽太信子對魯迅的誣蔑.我個人認為這肯定還是跟這個女人有關,但魯迅成為偉人之后,我們能看到的就只有魯迅朋友的一些說法,另一些說法就看不大到了. 當然魯迅也是我最尊敬的作家,我是不會帶著惡意去推測他,但對于這件事,覺得現(xiàn)在的一些傳統(tǒng)的說法總是不能讓人信服.

4

0.魯迅和周作人的兄弟失和是魯迅生平頭號謎案,在開頭便可以開宗明義:知道的人都沒說、不知道的人都在瞎猜。但是可以從時發(fā)前后兩人的活動、兩人事后泄露的一些蛛絲馬跡、見證者的傍觀材料、以及文學領域的分歧來探知此事的一鱗半爪。

1.兄弟失和事件的全過程:1912年魯迅應中國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同時也是自己的紹興同鄉(xiāng)蔡元培的邀請,到教育部供職。4月,教育部隨同臨時政府遷往北京,魯迅利用這個機會回了趟家鄉(xiāng)紹興,并于5月份也遷居到了北京。1917年4月1日,魯迅的弟弟周作人由紹興老家到北京來。二人同住紹興會館。周作人的到來使魯迅非常高興,連自己的臥室都騰出給弟弟居住,自己則搬到較冷的北邊一間,由此開始了魯迅和周作人在文壇上兄弟齊心、并肩作戰(zhàn)的好時光。期間周作人患病,魯迅悉心照料,張勛復辟二人一起外出避難,可為兄弟情深。1919年,周作人把他的日本夫人從日本接到北京來。同年,魯迅賣掉紹興的住宅,買下了北京鼓樓公用庫八道灣胡同11號院,1920年從紹興老家把母親魯瑞接到北京,全家團圓。

八道灣魯迅舊居近照

1923年7月14日,魯迅日記記載:“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肴,此可記也。”7月19日,魯迅日記記載:“上午啟孟(周作人)自持信來,后邀欲問之,不至。

這封信就是著名的兄弟絕交書:“魯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xiàn)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到后面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

周作人

8月2日,魯迅全家搬出八道灣,租下西四磚塔胡同61號暫居,直到1924年5月,魯迅買下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胡同21號作為住所并修葺一新。6月11日,魯迅重回八道灣胡同取書和雜物,與周作人夫婦進行了一場大戰(zhàn),魯迅日記記載:“比至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詈罵毆打,又以電話召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終取書器而出(拓片終于遺落大半)!睂φ罩茏魅说娜沼浭沁@樣的:“上午睡。少頃,L來鬧,張徐二君來。寄喬風函。”從此之后,兄弟二人徹底斷交,沒有再見過面。

西三條魯迅舊居近照

2.事后二人對此事守口如瓶,日記里記得很簡短,也沒有交代緣由。后來周作人在發(fā)表自己日記的時候,親手剪去了日記中記載此事更詳細的十幾個字。事后魯迅給自己起了一個筆名,叫“宴之敖者”。據(jù)許廣平回憶,魯迅解釋過這個筆名:“宴從宀(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趕出來的!卑言蛑赶蛄酥茏魅说奶鹛抛印S鹛抛邮侨毡救,和魯迅兄弟在日本留學時結(jié)識,是兩兄弟租住房屋的女傭,出身貧寒,是日本式的賢妻良母,但是脾氣不好,精神不太穩(wěn)定。

羽太信子

3.由于魯迅和周作人都是當時的文化名人,兄弟失和就成為一樁大八卦被人屢屢提及。郁達夫認為原因出在羽太信子不會理財,花錢大手大腳;許壽裳則認為羽太信子有歇斯底里癥,并且對于魯迅外貌恭順,內(nèi)懷忮忌;增田涉也認為魯迅和羽太信子關系不好是主要原因;章川島認為是羽太信子造謠魯迅調(diào)戲他:“周作人老婆對我還說過,魯迅在他們的臥室下聽窗。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窗下種滿了花木。”后世流傳出種種傳說,但是基本上都是民國時期這些猜測的翻版,至多添油加醋一番,落不到實錘。

4.魯迅的家人也對此事明確表態(tài):二人的三弟周建人明確支持魯迅,而他們的母親則堅決要求和魯迅一起居住。但是二人都不知道事情的根由(當時周建人在上海謀生),只能說,就兩者的人品判斷,他們更相信魯迅。

5.以上對事件的回顧,其實都是在談表面現(xiàn)象。之后二人在文壇上的活動也發(fā)生了分歧:魯迅繼續(xù)堅持走革命文學的道路,而周作人則向追求審美的文藝風轉(zhuǎn)變。魯迅托三地周建人給周作人帶話,讓他“遇到抗日救國這類重大事件,切不可過于退后”,周作人也沒有聽取,最終落水做了漢奸。二人性格也迥異,魯迅性情剛烈,凡事自作主張,周作人性格較軟,隨遇而安。所以這次兄弟失和,大抵可以看做是周作人的一次選擇,之前都是魯迅在生活上照料他、在事業(yè)上指導他,之后則是羽太信子在照料生活,并且影響周作人的價值觀。兄不如妻,枕頭風得勝,其實也是尋常,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矛盾如此激烈,爆發(fā)如此迅猛,這可能和魯迅與羽太信子脾氣都不太好有關系。

5

周作人是個地道文人,魯迅給他的評語是“昏”。他的日本老婆20歲左右離開祖國跟著他到中國,性格外向要強,正好與周作人的懦弱內(nèi)向互補,兩人也算是相濡以沫同甘共苦50多年,他倆一家五口其樂融融,自然不愿與魯迅生活在一起,魯迅是個脾氣不好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人,還經(jīng)常指責弟媳大手大腳花錢。周作人要息事寧人,要在老婆子女與哥哥之間二選一,自然會舍棄哥哥。至于魯迅有沒有真的看羽田洗澡已經(jīng)不重要了,那只是個由頭罷了,但有的人偏要講羽田丑,所以魯迅不會看,我倒認為不是理由,難道許廣平比羽田漂亮嗎?我認為他們兄弟失和,不過是家務事而已,不存在政見立場什么的,那時候日本人還沒侵略中國。

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絕交的原因很簡單,也是大陸歷史一直回避的。

簡單來說,就是魯迅二弟周作人的日本太太羽太信子,說魯迅曾經(jīng)調(diào)戲他。

至于內(nèi)情不為別人所知,但周作人顯然是相信了。

首先,周作人寫了一份絕交信,里面把哥哥叫做魯迅先生,也就是不承認他是哥哥的意思。

這份信的措辭古怪,表現(xiàn)了周作人的震驚、憤怒甚至難以置信。

周作人要求哥哥,以后再也不要來自己的家。


其次,1926年6月11日,魯迅去周作人八道灣那里拿走一些自己的東西,和周作人夫妻遇上。

見魯迅還來,三人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甚至打斗。

后被朋友勸阻。其中1個朋友明確回憶,羽太信子當面指責魯迅曾經(jīng)調(diào)戲她。

目擊者川島后來在《弟與兄》一文中回憶:“這回‘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是魯迅先生于一九二三年八月二日遷出后的第一次也是末一次回到舊居去。其時,我正住在八道灣的外院(前后共有三個院子)魯迅先生曾經(jīng)住過的房子里。就在那一日的午后我快要去上班的當兒,看見魯迅先生來了,走進我家小院的廚房,拿起一個洋鐵水杓,從水缸中舀起涼水來喝,我要請他進屋喝茶,他就說:‘勿要惹禍,管自己!’喝了水就獨自到里院去了。過了一會,從里院傳出一聲周作人的罵聲來,我便走到里院西廂房去。屋里西北墻角的三角架上,原放著一個尺把高的獅形銅爐,周作人正拿起來要砸去,我把它搶下了,勸周作人回到后院的住房后,我也回到外院自己的住所來,聽得信子正在打電話,是打給張徐二位的。是求援呢還是要他們來評理?我就說不清了。”


由此,兄弟反目,再也沒有聯(lián)絡。


個人認為,調(diào)戲說是唯一可以解釋的。

之前有偷窺說,意思是魯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但在當年的日本,農(nóng)村男女共浴也不稀奇,這種事情就算是有,想來羽太信子也不會一次就惱羞成怒。

還有說魯迅偷聽弟弟兩口的房事,但后人回憶周作人臥室窗子下,有花圃,不可能在床下偷聽。

至于什么經(jīng)濟問題,也不存在。實際上,早在1918年,周作人就擔任北大的教授,享受當時全國最高級別工資,根本就不缺錢。

他們兄弟兩人鬧翻,是1923年的事情,不存在羽太信子想要掌握魯迅的經(jīng)濟,誹謗魯迅,這不符合邏輯。

目前根據(jù)各方回憶錄,可以認定羽太信子是個傳統(tǒng)日本女人,吃苦耐勞,持家有道,對上孝順,對下戀愛。魯迅和周作人的絕大部分朋友,都對羽太信子贊賞有加。

說羽太信子突然發(fā)瘋誹謗魯迅,似乎和她的性格不合。

況且,周作人也是堂堂教授,不是弱智。如果羽太信子沒有什么真憑實據(jù),周作人能夠隨便相信這種事?

個人認為,羽太信子肯定告訴了周作人什么確切的證據(jù),讓后者深信不疑。


唯一說羽太信子壞話的,就是三弟周建人。

但眾所周知,周建人可以算得上周賤人,人品不高。周賤人娶了羽太信子的妹妹羽太芳子為妻,卻有始亂終棄,拋棄了他們母子,在外面搞女人。周賤人的小兒子豐三,因為被父親拋棄,開槍自殺。

由此,周賤人和周作人一家?guī)缀鯖Q裂,雙方敵視,互相說了很多攻擊的話。

所以,周建人的對于羽太信子的評價,怕是不能算數(shù)。


有意思的是,這本來是家務事,說一說也無妨,畢竟也沒有任何證據(jù)。

只是因為魯迅在大陸的特殊地位,在長達50多年時間,大陸從沒人敢提起這個事件。

送上周作人寫的絕交信。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xiàn)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

1923年7月18日

言簡意賅,立意有三:一,你的行為,我已察覺;二,對你寬容,不加責難;三,今后自重,別再來犯。

7

對于周氏兄弟反目,雖說是懸案,但從幾個方面來看,應當是很清晰的:首先,從魯迅先生的人格魅力來說,偷看弟媳洗澡之事純屬扯蛋,魯迅這時有朱安和許廣平,從外相上看,朱安和許廣平并不比日本娘們差,對朱安都沒興趣,怎么會對這個日本娘們產(chǎn)生性趣呢?其次,魯迅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為開啟民智,棄醫(yī)學文,整個家庭靠他養(yǎng)著。再次,從周作人的人格來說,魯迅就是養(yǎng)了一對白眼狼,周作人在家庭中一切唯老婆馬首是瞻,包括后來作漢奸。污蔑魯迅偷看洗澡純屬是為獨占家產(chǎn),注意,這家產(chǎn)是魯迅一人所置辦,但就因為魯迅顧念兄弟之情,最后被周作人夫婦凈身出戶,即便如此,魯迅還想和周作人和解,但周作人連母親都不想贍養(yǎng),還會念兄弟之情?因此,周氏兄弟失和,取作用的是日本娘們,也直接導致了周作人的悲劇。

8

1923年了月14日魯迅、周作人兄弟失和,8月2日魯迅搬出與周作人同寓的北京八道彎寓宅,次年6月n日魯迅回八道彎寓宅取書物,周作人夫婦向魯迅大罵大鬧,從此以后,彼此避不見面(除了可能有幾次避不開的集會上相遇),直到魯迅逝世,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與魯迅有過密切交往的增田涉曾說:“有過魯迅跟弟弟不和的傳聞,但是,我一次也沒有從魯迅的口里聽過非難周作人的話。僅僅記得他好象對周作人夫人的態(tài)度感到不快,帶有非難口氣。我想斷已恐怕不是魯迅跟周作人不和,而是跟周作人家里(即周作人夫人)不很融洽吧。"可見兄弟決裂應該是魯迅與周作人夫人不和造成的。

與周家過從甚密的許羨蘇曾回憶說:“一九二三年的一個星期日我又去看老太太,她告訴我們:`大先生和二先生忽然鬧起來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頭天還好的,弟兄二人把書抱進抱出的商量寫文章。現(xiàn)在大先生決定要找房子搬出去。’"

然而,魯迅、周作人一生不僅都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這次“失和”事件原委,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和任何人.包括自己最親近的人談此事。

許壽裳。他對周家內(nèi)情更是十分了解。他在《亡友魯迅印象記》中說:“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臺里性的。她對于魯迅,外貌恭順,內(nèi)懷伎忌。作人則心地糊涂,輕聽婦人之言,不加體察!

這大概就分析出了事情的緣由,我猜所謂魯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應該是羽太信子所誣陷,為挑撥兄弟之間的關系。而且羽太信子是有癔病的。對于她的病狀,、魯老太太有這樣描繪:“信子患有一種很奇怪的病:每當她身體不適,情緒不好或遇到不順心的事,就要發(fā)作,先是大哭,接著就昏厥過去!毙抛拥纳鲜霾B(tài),在醫(yī)學上說是典型的“瘡病性昏睡”。

所以羽太信子的話大概不能信,可周作人卻偏偏過度寵愛她,所以讓魯迅蒙冤。我想羽太信子是因為魯迅總批評她揮霍金錢才對其產(chǎn)生仇恨的吧。

9

關于偷窺,魯迅是這樣回答的:

此后的事情,可能我知道得還不如你們清楚,她說了什么?周豈明為什么憤怒。豈明不說,我也不答。只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我只是知道,外人的臆測大多以中國人的烈女形象揣測信子。但她是日本人。日本人洗澡似乎是不避男女的。至少沒有覺得洗澡和貞節(jié)有關。她始終是一個小女人,守著丈夫,守著婆婆,害馬大了肚子,她大驚小怪。豈明作了大官,她面呈得色,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但她是日本人。日本人洗澡似乎是不避男女的。至少沒有覺得洗澡和貞節(jié)有關。

如今還不是有很多爛人,覺得衣著暴露的女人就可以隨意調(diào)戲,以為與貞潔無關。

爛人

10

魯迅兄弟徹底鬧翻絕對,最大的原因就在周作人的日本妻子身上,這個女人攪的整個周家不得安寧,周作人最后淪為漢奸跟他妻子也脫不了干系。

當時魯迅在北京買了一座大宅子,前后三進院子,一共三十多個房間。這么大的宅子魯迅不想一個人住,就和兄弟幾個商量了下,大家干脆住一塊得了。于是魯迅,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以及他們的老母親都搬進了這座院子里。

這個時候兄弟幾個都已經(jīng)各自成家,既然住一塊了,誰來當家呢?答案是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從名字大家也看出來了,羽太信子是個日本人,她有個妹妹叫羽太芳子,是周建人的妻子,親姐妹嫁給了親兄弟。

羽太信子的性格非常的蠻橫不講理,非常霸道,這一點跟周作人正好相反。周作人這個人性格非常懦弱,耳根子軟,夫妻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羽太信子來決定。周作人只要敢反對,羽太信子輕則反駁辱母,重則直接動手打人,周作人還不敢反抗還手。久而久之,不管羽太信子說什么,周作人就聽什么,不敢提出反對意見了。

羽太信子當家以后,掌握了這個大家庭的財權(quán),兄弟幾個每月都要給她上交生活費。但是她花錢非常大手大腳的,毫無節(jié)制,有多少花多少,從來不知道節(jié)儉為何物。而且她不僅花光了周作人的所有積蓄,連魯迅都不放過。

魯迅當時的收入可是非常高的,放到現(xiàn)在年收入最少也是過百萬。周作人的收入同樣不低,就這都不夠羽太信子揮霍的。魯迅是個生活非常節(jié)儉的人,看著自己辛苦賺的錢都舍不得花,結(jié)果被這個敗家娘們?nèi)我鈸]霍難免會不高興,于是雙發(fā)就產(chǎn)生了矛盾。

剛開始魯迅顧及面子,沒有直接找羽太信子,而是對弟弟周作人說的,讓他管管自己妻子別再這么揮霍無度了,但是周作人唯唯諾諾的做不了主,羽太信子知道了以后就更加囂張了。后來直接把娘家一大幫人都接了過來,全家人都靠周家兄弟養(yǎng)著。而且他們還過著日本式的生活方式,讓魯迅非常不習慣。

到了后來日本開始侵華,羽太信子簡直就要上天了,天天在家里鼓吹日本軍隊多厲害,遲早要占領全中國什么的,還經(jīng)常貶低中國人,稱中國人為支那賤民。

魯迅自然是看不慣她這一套的,后來與這個弟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羽太信子為了把魯迅趕出這個家,自己霸占這個大宅子,就誣陷說魯迅非禮她,還說魯迅經(jīng)常跑他們窗口聽墻根。她的這套說辭前后矛盾,所有人都不信,但周作人偏偏信的,最后給哥哥寫了個絕交信,兄弟倆徹底絕交。魯迅也就帶著老母親,從這個家搬了出去。

后來有次魯迅回去拿東西,羽太信子直接和魯迅動手打了起來,周作人也在旁邊幫忙,對自己的哥哥動手,這讓魯迅徹底對這個弟弟失望了。

羽太信子不光禍害周作人和魯迅,連他們的三弟周建人也不放過。羽太芳子原本跟周建人的夫妻關系非常和睦,生活非常融洽。后來羽太信子就一直跟妹妹說周建人的壞話,從頭到尾一直看不起這個老三,在她的潛移默化下,老三夫妻倆的感情也破裂了。

后來周作人在她的鼓動下,當了漢奸,抗戰(zhàn)勝利后被因為漢奸罪,被了十年有期徒刑。羽太信子簡直就是一個惡魔,把這個周家都攪得雞犬不寧。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