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美國失去對敘利亞的控制,是歷史的必然的?
因為美國控制不了敘利亞了,己經失去了,還控制什么。所以說美國失去對釵利亞的控制是歷史的必然的。
為何說,美國失去對敘利亞的控制,是歷史的必然的?
因為美國控制不了敘利亞了,己經失去了,還控制什么。所以說美國失去對釵利亞的控制是歷史的必然的。
當時的巴沙爾,由于少數阿拉維權貴階層掌控著國家的優(yōu)勢資源,占比更多的遜尼派民眾,庫爾德人,土庫曼人以及其他阿拉伯人,在自上而下的資源分配中,根本沒有公平可言。反抗的基因早已充滿了敘利亞國家肌體的每一個細胞。這種涌動的暗流只需要一個出口,馬上會奔涌而出。2011年,幾個年輕人在墻上的“涂鴉”被當作反政府的“大逆不道”,當局用“不可描述”的方式處理了此事。隨即引爆敘利亞舉國上下反對巴沙爾的炸藥桶。
民眾永遠都是最現實的,“不患寡而患不公”的理論,適用于任何一個國家。此時的巴沙爾,如果能夠以正常方式面對抗議示威民眾,用對話方式解決國內矛盾,事情也許到不了之后的武裝對抗。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民眾只是要求巴沙爾修改側重于阿拉維權貴階層的保護性政策,給予大多數非什葉派民眾更多的權利。然而巴沙爾不愿親手打破父親哈菲茨終其一生建立起來的什葉派堡壘。大規(guī)模的鎮(zhèn)壓開始了,自此,敘利亞進入暗無天日的噩夢。
如果美國想“控制”敘利亞,當時就是最好的機會,巴沙爾針對民眾的“特殊治理手段”,遭到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強烈不滿,并在一個月之內撤走了幾乎所有的駐敘機構。甚至連當時的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都看不下去,強烈譴責巴沙爾的“過分”。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派出代表前往敘利亞,調查霍姆斯省胡拉村90名村民被殺事件,以及對敘利亞化武工廠的調查取證。
作為熱愛“攪屎”的美國,此時此刻的敘利亞,具備了所有“被推翻”的條件,說其是眾矢之的似乎一點都不過分。如果美國想“控制”敘利亞,在聯(lián)合國稍加“操弄”,敘利亞非常有可能變成2003年的伊拉克。因為美國當時的經營重心在亞太,重中之重在東北亞。而中東地區(qū)更注重于伊朗和阿富汗。說白了,美國當時對敘利亞沒興趣。到了2012年,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武裝對抗已經形成,美國仍然遵循聯(lián)合國提倡的“政治解決”途徑,促成了一個“敘利亞反對派聯(lián)盟”,并將總部設在了安卡拉。這個“聯(lián)盟”除伊朗一家反對,甚至連巴沙爾本人都承認這個聯(lián)盟。
但這個時候雙方的對話機制已經相當脆弱了。因為,敘利亞國內派別紛雜的民族結構和魚龍混雜的武裝組織,已經形成了不可逆轉的反政府態(tài)勢,而這些零散的共同體相互之間也在為了爭奪地盤而沖突不斷。人常說亂世出英雄,但亂世同樣也出恐怖分子。各路豪強也紛紛粉墨登場亂中取勝,形成氣候的恐怖分子反而成了敘利亞最強的一支力量,甚至一度將巴沙爾逼退至大馬士革,南方能夠控制的領土僅剩23%,“敘利亞反對派聯(lián)盟”與巴沙爾政府的對話窗口被徹底堵死。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不是俄羅斯和伊朗出手相救,敘利亞政府在2015年就可能讓“黑旗軍”推翻,巴沙爾本人的項上人頭能不能保住都很難說。
俄羅斯當然不是“見義勇為,勇斗歹徒”的楷模。美國更不是“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活菩薩。與其說俄羅斯在幫助敘利亞,毋寧說是在履行一項義務。早在冷戰(zhàn)時期,巴沙爾的父親老阿薩德,就與蘇聯(lián)簽訂過軍事互助協(xié)議。蘇聯(lián)在敘利亞合法擁有兩處軍港(塔爾圖斯軍港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同時有義務以軍事介入的方式“保護”敘利亞。盡管蘇聯(lián)變成了俄羅斯,但協(xié)議并沒有失效,普京總統(tǒng)更想通過進兵敘利亞,展示已經開始萎縮的肌肉,擴大在中東地區(qū)的影響,弱化國際社會對克里米亞問題的關注度,同時打開一個口子,將車臣反俄勢力引向中東。在巴沙爾的“邀請”下,浩浩蕩蕩的殺進敘利亞。
目前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兵力投送不少于5萬人,其中包括俄海陸空正規(guī)部隊,“格魯烏”特種作戰(zhàn)小組以及幾千名瓦格納公司的雇傭軍,甚至大批來自俄羅斯的恐怖分子。還有包括300S遠程防空反導系統(tǒng),“鎧甲”近防系統(tǒng),各種坦克,戰(zhàn)車,戰(zhàn)機,直升機以及各類艦艇。
想控制敘利亞的不止是俄羅斯,還有伊朗。伊朗神權政府與巴沙爾政權同屬什葉派,盡管分屬宰德派和阿拉維派,但相似的命運讓二者在政治選擇上殊途同歸。如果能幫助巴沙爾“復國”,伊朗就可以像滲透伊拉克一樣,實現左右未來敘利亞政治的可能。
作為最早的參戰(zhàn)國,雁過拔毛的埃爾多安當然得分一杯羹。其實9年來,土耳其就干了兩件事:一,組建了一支聽命于自己的反政府武裝。二,占據了敘利亞北方的部分地區(qū)。這也是土耳其在未來與敘俄利益置換的籌碼。
美俄之間的斗爭已經是100年來的常態(tài)化存在,當俄羅斯扯起反恐大旗,正能量的號召席卷全世界。美國如果不進來,顯然背離了“全球反恐”的既定戰(zhàn)略。當時甚至有這樣一種聲音:美國只反危害美國的“恐”,對別國的“恐”視而不見。再者,美國不能容忍的還有俄羅斯試圖染指中東的野心。這些都是雙方國家定位決定的,也是博弈理論的必然選擇。在國際社會中,對美俄兩家都存在褒貶和毀譽。但美俄在敘利亞的反恐行動,應該都無可指責。只不過雙方因軍力上的差異和支持者的不同,各自的打法也就不盡相同,但產生的結果是一樣的。
俄國人的進入,刺激了美國,同時也直接決定了美國軍事進入的結果。但奧巴馬在2015年第一次的總統(tǒng)令中的出兵人數是多少?不超過100!而且這些人只負責訓練部隊,教授武器裝備的使用以及規(guī)劃具體戰(zhàn)術。由于俄羅斯與伊朗源源不斷的進入敘利亞,美國也將派遣部隊增加至2000 人,只負責空中保護和收復區(qū)的治安戰(zhàn)。從2019年的“去而復來”,人數縮水了近一半。從武器裝備到參戰(zhàn)人數以及明顯的戰(zhàn)略意圖,到底誰想控制敘利亞,還是個問題嗎?
如果說美國是“大公無私”的為他國反恐,也不符合基本的辯證邏輯。但要說控制,美國想控制的不是敘利亞,而是庫爾德人。眾所周知,庫爾德人為了實現“獨立”甚至“建國”的夢想,從伊拉克戰(zhàn)爭開始,就一直追隨美國的腳步,盡管雙方之間若即若離目的不同,但在長期的合作中也能各取所需。而美國對庫爾德人的支持和維護也是實實在在的,即使因為美國國內政策的變數,在危難之時會背信棄義,但美國總統(tǒng)必須尊重國會的決定。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對于美國的整體戰(zhàn)略來考量,敘利亞的利益對美國的并沒有多大吸引力。
有人說美國想控制敘利亞的石油,甚至有人說美國在“盜取”敘利亞的財富。這同樣是不客觀的。試想,當年的伊拉克被美軍全線占領,美國也沒有從伊拉克拿走一斤石油。截止目前,美國在伊拉克占有的石油份額反而是最低的9.3%。敘利亞雖為中東國家,但石油儲量并不高。即使在戰(zhàn)前,石油在國家經濟總量中也只占10%,根本就不是敘利亞主要的經濟支撐。美國目前是石油出口第一的大國,說白了。敘利亞這點東西美國還看不上。何必背那個賊名呢?
庫爾德人想生存下去需要錢,而美國國會沒有這項開支,美國想支持庫爾德人,只能“以油養(yǎng)庫”。因此,被美國保護的幼發(fā)拉底河以東油田的收入,全都給了庫族武裝。從國家財富共享原則來考察,石油是敘利亞的,但庫爾德人也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他們有權利分享國家的財富,即使戰(zhàn)爭結束了,庫爾德人也將在政治圈中擁有一席之地。只不過由于戰(zhàn)時的特殊背景,還不可能制定一個完全合理的分配機制。事實上,庫爾德人和敘政府之間也有關于石油的相關交易。
實際上,當今世界,沒有一個正常國家能夠完全控制另一個國家。美國做不到,俄羅斯也做不到,伊朗更做不到(即使其想這樣做)。最多也就是以政治,軍事,經濟等手段在區(qū)域內產生一定的影響。讓其政府“親近”自己,但親近并不代表“控制”。
美國從來也沒有控制過敘利亞,自然也就談不上“失去對敘利亞的控制”。敘利亞是個新興國家,是奧斯曼帝國沒落后才建立的新中東國家,且一直被英法兩國控制。美國二戰(zhàn)前從沒有涉足過敘利亞問題,所以,也談不上什么歷史必然。
在2011年敘利亞動亂之前,美國并沒有直接介入過敘利亞事務。原因就是在美國人眼里敘利亞并沒有太大的戰(zhàn)略價值。因為,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戰(zhàn)略地位更重的國家才是美國爭奪和博弈的重點。其實,從奧巴馬民主黨政府和現任的美國共和黨政府對待敘利亞局勢的態(tài)度便足以佐證這個問題。
2011年,因為突尼斯的一名青年用以養(yǎng)家糊口的一車貨物被市場管理部門“沒收”,導致這名青年人一時想不開而自焚。從而引發(fā)了波及眾多阿拉伯國家的“之春”運動。作為中東地區(qū)的阿拉伯國家,敘利亞也沒能幸免。在此之前,統(tǒng)治敘利亞四十多年的阿薩德家族是阿拉維派(什葉派),其人口比例只占到敘利亞總人口的14%。所以,平時的不滿和積怨也都在此時爆發(fā)了。這把火燒到敘利亞后,仿佛是一夜之間冒出了幾十個反對派。而在這種情況下,巴沙爾政府并沒有意識到危險性,仍然按照以往的慣例來對待,結果是一發(fā)不可收,造成了長達8年時間的內亂和亂戰(zhàn)。
在敘利亞發(fā)生內亂之初,美國并沒有直接介入,而且在背后搖旗吶喊為敘利亞反對派助威加油。直到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在伊拉克形成氣候,并在國際“反恐聯(lián)軍”的追擊下滲透到敘利亞后,美國奧巴馬政府才從中東地區(qū)的軍事基地抽調2087人的軍隊進入敘利亞。而進入敘利亞的美軍被國會授權的任務只是打擊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并無推翻巴沙爾政府的軍事任務。至于在政治上,美國當然是希望反對派武裝推翻巴沙爾政府。就在巴沙爾政府搖搖欲墜之時,伊朗派出了數萬民兵支援巴沙爾。緊接著,俄羅斯也派出近7萬人的軍隊進入了敘利亞作戰(zhàn)!坝深^”是接受巴沙爾政府的邀請進入敘利亞并打擊伊斯蘭國。在美軍不參戰(zhàn)的情況下,擁有俄羅斯和伊朗兩大外援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逐漸占據了戰(zhàn)場上的優(yōu)勢。目前,除了幼發(fā)拉底河以東的庫爾德人控制區(qū)以及伊德利卜省尚未收復外,敘利亞政府已經收復了大片國土。不過,離最后的勝利還很遙遠。因為,幼發(fā)拉底河以東地區(qū)以及伊德利卜地區(qū)都是難啃的骨頭。
之所以說巴沙爾政府離統(tǒng)一敘利亞還很遙遠,是因為庫爾德人,土耳其人以及美國這三個主要因素。在美國共和黨政府上臺后,由于敘利亞本身的戰(zhàn)略價值并不大,再加之美國國會并沒有授權美軍推翻巴沙爾政府,所以,美國政府擬撤出敘利亞。經過和國會及軍方的較量,美國從去年10月6日正式從敘利亞撤出。盡管由于美國在土耳其“和平噴泉”軍事行動進攻庫爾德人控制區(qū)后,美軍又派出幾百人返回了敘利亞。但性質已經變了,變?yōu)榱吮Wo庫爾德人控制的油田了!不過,美國對土耳其的“默許”,無疑是給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訂了根“釘子”。
從奧巴馬政府僅僅只派出2000人的規(guī)模來看,說明美國的民主黨政府并不重視敘利亞問題。而共和黨政府上臺后更是從敘利亞撤軍來看,顯然,敘利亞在美國人的戰(zhàn)略中定位很低。白宮在宣布從敘利亞撤軍的理由其實已經說的很明白。那就是“在解決伊朗的問題前,敘利亞問題沒有解決的意義”。言外之意就是說,美國要先解決伊朗問題,然后,敘利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美國在敘利亞失敗之說是不辯證的。因為,美國并沒有被授權武力攻打敘利亞。現在如果說巴沙爾已經勝利了還為時尚早。有三個原因。一是土耳其這是個難啃的骨頭。因為,在庫爾德人控制區(qū)和俄敘聯(lián)軍之間還“夾”著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省還有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一來,巴沙爾政府打不過土耳其,二來普京處于拉攏土耳其的目的,所以,俄羅斯不可能因為敘利亞政府而和土耳其開戰(zhàn)。而在幼發(fā)拉底河以東地區(qū),不僅有土耳其設立的安全隔離帶,而且還有美軍在摻和。另外,由于經濟下滑,財政狀況堪憂,俄羅斯也想盡快撤出敘利亞。因為,俄羅斯已經承受不起日益增加的戰(zhàn)爭消耗。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便是巴沙爾重新統(tǒng)一了敘利亞,他的政權也不可能像原來那樣穩(wěn)固了!因為,美國和英,法,德等國不介入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在戰(zhàn)事結束后,巴沙爾必需按照日內瓦或索契的談判進行民族和解,以新憲法為準重新組建政府。所以,即便到那時,敘利亞局勢仍然可能會有變數。所以,說美國在敘利亞已經失敗并不辯證。當然也不存在什么歷史必然。因為,美國壓根就沒有將推翻巴沙爾政府作為軍事任務。所以說,敘利亞未來的局勢會如何,還要看伊朗問題解決以后才能下斷言。
美國啥時候控制過敘利亞?作為報道中東問題十多年的媒體人,木叔咋不知道呢?
相信不只是木叔,所有國內外的中東學者都會告訴你,美國從沒控制敘利亞。因此提問的說法是有問題的。
敘利亞雖然有輝煌的古跡,但現代敘利亞的形成只是一戰(zhàn)二戰(zhàn)的事,而且是人為制造的國家。
這就是當年英法創(chuàng)造敘利亞這個國家的時候,人為畫出的邊界,而不是依照山川河流等地形走向設定的邊界。
這和非洲很多國家邊界是一條直線異曲同工。
說這段歷史是說現代敘利亞從誕生那天起和美國就沒啥關系,是英法的事情。
此后敘利亞獨立,融入阿拉伯國家,更是和美國沒有任何關系,相反,還是美國是幾十年的敵國。至今也依然如此。
因此當然談不到什么美國失去對敘利亞的控制,因為美國從未控制敘利亞。
如果說誰控制敘利亞的話,那是俄羅斯。
上個世紀70年代巴沙爾的父親老阿薩德奪取了敘利亞的最高統(tǒng)治權,和俄羅斯關系密切,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支持。
雙方簽署了軍事協(xié)議,俄羅斯在敘利亞駐軍、設立軍事基地,并約定敘利亞出事俄羅斯會軍事援助。
阿薩德去世后,2000年巴沙爾接管政權,和普京續(xù)約,讓俄羅斯勢力在敘利亞繼續(xù)做大。
特別是敘利亞內戰(zhàn)中,沒有俄羅斯派兵援助,巴沙爾可能早就下臺了。
這些都是俄羅斯對敘利亞具有巨大掌控力的表現,和美國沒啥關系。
不了解國際大事,向專家咨詢?
敘利亞是得到了俄羅斯的大力支持,美國四處搗亂搶奪石油,這就是走向失敗的必然,
掐指一算,敘利亞自從1946年建國以來,根本沒有被美國控制過吧?
看看敘利亞的武器就知道了,從T-62、T-72坦克到米格-21、米格-23戰(zhàn)斗機,統(tǒng)統(tǒng)一水的蘇聯(lián)產品,沒有一點美國影響在內。美國從哪個時候控制過敘利亞?
如果說美國試圖控制敘利亞,也只能從敘利亞內戰(zhàn)開始說起。這些敘利亞反對派,多數都和美國脫不開關系。敘利亞反對派的節(jié)節(jié)失利,可以說是美國干涉敘利亞政策的失敗。
這個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和敘利亞反對派不得人心,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政府得到了多數人的同情。盡管不斷被西方抹黑,但阿薩德政府反對恐怖主義、反對極端主義的立場,卻不能被否定。
而且,敘利亞內戰(zhàn)造成的難民潮,給中東和歐洲都造成了巨大沖擊,阿薩德政府可說是最后的一堵防波堤。如果還任由美國折騰下去,這股破壞性的浪潮只能造成更深遠的危害。
有軍事專家張紹忠解擇。
美國還是那個一超獨大的戰(zhàn)爭機器,科技發(fā)達,經濟實力雄厚,但不停的戰(zhàn)爭,而且是侵略和欺負弱小國家,不但失去了道義,還四面樹敵,各中東國家看穿了他的狼子野心,比方埃及,伊拉克,敘利亞巴勒斯坦,包括所謂的盟友土耳其,和亞洲的菲律賓,南韓等,美國佬失道寡助,處處受到掣肘,已經力不從心,戰(zhàn)略撤退是他唯一的選擇!
邪惡不可一世,在正義面前只能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