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這里是覃仕勇說史,為您講述最有趣的歷史。
老實說,在問答APP看到“蔣敬的武功不怎么樣,為何在梁山的地位超過了武松?”的提問,我以為是自己的眼睛看錯了。
定睛細看,沒有看錯。
再看下面有幾位答友認認真真地作答,說什么蔣敬在梁山主管錢糧支出和納入,是關乎梁山兄弟生死存亡的負責人,地位當然超過武松云云,我嘴里剛喝還沒來得及咽下去的大紅袍茶再也控制不住,噴了一地。
這都是些什么人哪!
武松,乃是水滸世界里天神一般的人物,打的都是強暴橫行的人物,干的都是頂天立地的事。
可以這樣說,如果《水滸傳》剔除掉了武松這個人物,那么,《水滸傳》的亮色將會減半,甚至,在很多人的眼里,都不能叫做《水滸傳》了。
不是嗎?我們談論《水滸傳》,繞來繞去,不就是在談論武松、林沖、魯智深、宋江這幾個人物嗎?
至于蔣敬,那是什么鬼?
說他是打醬油的都抬舉他了。
在小說中他從來就沒單獨出場過,要說打醬油,也是跟隨著集體一起打醬油,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他的存在,純粹就是要湊夠七十二地煞,再加上三十六天罡,以成一百零八之數。
有點懷疑,提問這個白癡問題的人,可能是看了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wèi)星頻道節(jié)目制作中心制作的小成本電影《神算子蔣敬》。
這部神劇,把蔣敬當成第一男主角來拍了。
但想想也不至于啊。
因為該電影講述的是:梁山好漢受招安后被朝廷派去征方臘,眾兄弟死傷離散,在軍中任打雜職務的蔣敬避過了戰(zhàn)禍,在某清明時節(jié)到梁山憑吊,遭到朝廷殺手追殺,結果,蔣敬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逢兇化吉,遇險呈祥,把殺手一一清除,然后完美歸隱。
這部電影雖然把蔣敬刻畫得智勇雙全,但也沒拿他和武松比較啊?
在《水滸傳》里,蔣敬對應天上地會星,梁山排位列第五十三,算是地煞星里比較靠前的。
估計是作者不小心把他的座位排靠前了,其原因,就是因為他上梁山比較早。
那會兒,梁山好漢到江州劫法場,回來經過黃門山,蔣敬跟隨歐鵬、馬麟、陶宗旺在做山賊,他們都覺得做山賊還是上梁山有前途,就懇求加入梁山隊伍。
在梁山混吃混穿數年,跟著去看人家打方臘,回來做了個“武奕郎兼都統(tǒng)領”的小官,算是圓滿人生。
再看看武松。
武松征方臘雖然斷了一條手臂,成了個廢人,卻也是轟轟烈烈的退隱,讓讀者唏噓不盡。
武松在梁山排第十四位,上應天傷星之數。
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人能排在武松前面。
宋江、盧俊義、吳用 這三巨頭就不用說了,另有神龍首尾不現的公孫勝;曾大周皇帝嫡系子孫柴進;曾富甲一方的濟州獨龍岡大莊主李應;為關云長俠義化身的朱仝;水滸第一大俠魯智深,以及梁山馬軍五虎將。
真奇怪,這個提問者怎么會想到拿蔣敬跟武松比較,還蔣敬地位超過武松,喝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