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閏八月要到2052年才遇上。從公元前1O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頒行的太初歷,第一次把二十四節(jié)氣訂入歷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確定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十九年七閏”的置閏方法和原則,到1995年,共2099年中,共有61個閏八月,到2052,就有62閏八月。
閏七不閏八,閏八用刀殺。有人認為閏八必有災,其實有災非閏八。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國大哪年會沒災禍?考查歷史,年年有兇災,就看大小而已。自然災害與人禍總是難免的,南澇北旱,西干東濕已常見。不足為奇了。
閏月是有規(guī)律的,閏八也是有規(guī)律的。就看最近五次閏八月吧。19OO閏八月,1957年,1976年,1995年,2052年是閏八之年,1900到1957,相隔57年,是19的3倍,1995到2052也是相隔57年,19的3倍,而1957到1976到1995,各相差19年,連續(xù)3個19年各有1年閏八之后就要隔3個19共57年再有閏八月了,這是閏八在年份上相隔的特點。是符合19年7閏法這一法則的。仲秋八月有中秋節(jié),中秋是傳統(tǒng)大節(jié),人月共團圓。令許多人向往,閏八就有兩中秋了。另一面,八月秋金旺,秋有涼意,秋風掃落葉,也給人不好印象,閏八也就被認為是災兆了。
閏月是我國農(nóng)歷中特有的,也是農(nóng)歷歷法之特點。農(nóng)歷是陰陽合歷,是歷法之要求而設。因為太陽歷之年約有365天又四分一天,天數(shù)要計整,太陽歷就有閏日閏年之安排了。陰歷月亮轉(zhuǎn)一圈用二十九天半多,計十二個月一年是354或355天,而太陽歷與太陰歷合用,就有年日差問題要解決,年日差有十到十一天,不解決年日差,兩歷就無法合用,于是就采用陰歷閏月法。經(jīng)推算計算每十九年設七閏月,就可兩歷年日差持平相等,有差也縮小為一天之別了。我國的陽歷主要體現(xiàn)在二十四節(jié)氣使用上。所以具體閏何月,要以節(jié)氣論,法則是閏月無中氣,即無中氣那月才設閏月,有中氣之月不設閏月。平均33到34個月就有一個閏月。
由于有夏季節(jié)月長,冬季節(jié)月短的特點,即夏季節(jié)月時長多超于三十天,冬季節(jié)月多不足三十天,所以閏月多在夏季,少有在冬季的。五午月節(jié)月是最長的,閏月最多,19年7閏中常有兩次,十一子月節(jié)月最短,百年不逢一閏。閏月是歷法安排,與自然天象什么的無關,不應以閏月來預測其吉兇,有說法也未必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