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衲侃春秋現(xiàn)在來和大家一起“關(guān)注歷史,講述歷史,解讀歷史”

如果要說歷史上的流氓皇帝,我們可以舉出一大堆。但是要評歷史上最流氓的開國皇帝,恐怕這頂桂冠只有戴到劉邦頭上最為合適了。

先說說他和嫂子之間的過節(jié):

劉邦出身比較低賤,當(dāng)時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管十里之內(nèi)的事情。但就是這么一個小官他也做不好,整天帶領(lǐng)一幫狐朋狗友游手好閑,東游西逛。今天在這里偷只雞,明天在哪里蹭頓飯。


劉邦在家排行老三,他的大哥劉伯生前很疼愛他,但是早逝。大哥去世后,其大嫂和兒子的日子肯定過得比較艱難。但劉邦整天游手好閑慣了,哥哥去世后還老帶著一幫狐朋狗友到大嫂家蹭飯。

這一日又領(lǐng)著幾個閑漢到家,大嫂裝著沒看見,抬腳到灶間,故意用鐵勺把鍋底刮得嗤嗤響,閑漢們一聽這動靜,猜著鍋已見底,沒飯可蹭,扭身拜拜了。

朋友出門后,劉邦很有些不憤,前去掀開鍋蓋一看,鍋里剩有不少飯,自此記恨在心,從此再也不登大哥家的門。

當(dāng)上皇帝后,劉邦大封親戚功臣,他給大哥劉伯追封了一個武哀侯,唯獨對大嫂生的侄子劉信不理不睬。

你劉邦不管可以,但劉太公不忍看著別人都跟著沾了光,獨獨冷落了大孫子。于是來找劉邦——不管咋樣,那是你親侄子,多一個侯少一個侯在你這兒能是多大的事。

劉邦聽老爹說完,佯裝恭敬地回老爹:您老說話了,兒子敢不給辦嗎?于是宣詔道:朕封我賢侄劉信“羹頡侯”。什么叫“羹頡侯”呢?羹就是飯的意思,頡就是沒有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飯沒了候。”諷刺當(dāng)年嫂子刷鍋趕自己朋友走的事情。

劉太公更沒有文化,興沖沖拿著封號來找孫子了。兒媳婦一聽封號,眼淚馬上下來了。劉太公才清楚,自己讓兒子給“涮”了。

要說被封侯肯定是件開心的事。但是被封了個諷刺的稱號,還不能改,背后被天下人恥笑,這實在又高興不起來。劉邦大嫂和劉信對這個封號弄得簡直哭笑不得,有苦說不出了。

下面我們重點說一下劉邦的潑皮加無賴的方面:

后來劉邦起兵造反,干的無賴事件更是層出不窮。楚漢爭霸期間,項羽抓了劉邦的父親,并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投降就殺了他父親燉成肉羹吃,劉邦聽說后,傳過話去——我們兩人是結(jié)拜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如果殺了的話就分一杯羹給我。(“當(dāng)此時,彭越數(shù)反梁地,絕楚糧 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瘽h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史記·項羽本紀(jì)》)

此話說得項羽是目瞪口呆!一個人竟然能無賴到這個地步,項羽也是服氣了。最后聽從了項伯的勸告沒有動手殺人。

對老爹是這種嘴臉,對自己的親生子女也是一種不負(fù)責(zé)人的嘴臉。彭城之戰(zhàn),劉邦兵敗。自己只身逃走,兩個孩子也被沖散。其后在逃難的人群中發(fā)現(xiàn)了他們,被手下送到了車上。

無奈楚軍緊追,劉邦急于逃命,嫌車重太慢,竟將兩個孩子推下車去。部將夏侯嬰看見,急忙把孩子放回車中,如此反復(fù)了三次。劉邦說:“我如此危機,難道還要收管兩個孩子,自喪性命嗎?”

夏侯嬰反駁說:“這是大王的親骨肉,怎么能舍棄!”

劉邦竟然舍人救己,拔劍就砍夏侯嬰,夏侯嬰無奈,再也不敢把孩子放在車上,只好把孩子挾在腋下逃跑。俗語謂虎毒不食子,也許因為劉邦非虎而龍,也就顧不得這條古訓(xùn)了。

對自己的親人都是這樣,對別人就可想而知了。自己胸?zé)o點墨,由于“酸葡萄心理”的作用,他還看不起天下的讀書人。剛拉隊伍時,正是用人之際,一日有人求見,劉邦出來一看,這個人戴著儒生的帽子,馬上一臉的不爽。這個人進來后引經(jīng)據(jù)典的侃侃而談,這一下惹得劉邦有些不太耐煩了,立刻起身,將他的帽子取下來,然后當(dāng)眾往帽子里撒尿。尿完以后把帽子擲還給對方,一頓臭罵將他趕出去。

如果說以上劉邦這些行為只是為人所詬病的話,那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竟幾人合伙,硬生生給他爹戴了一頂綠帽子,真正的有點讓人貽笑大方了。

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即皇帝位,史稱西漢。按理說做了皇帝,應(yīng)該高興才對呀。但劉邦心中十分隱憂。為何憂郁?因為他知道這個皇位來得有些僥幸。他在想,自己憑什么能夠坐上皇位?一個鄉(xiāng)下人,一個鄉(xiāng)下人的賤種,有什么資格做皇帝?為了解釋劉邦建立大漢政權(quán)的合理性,必須要進行神化才行。

怎么神話?就像當(dāng)年斬白蛇一樣,故事得編的傳奇?zhèn)魃。于是造神運動就開始了。

劉邦同志是龍種,才有可能做皇帝,也才有資格做皇帝;反過來說,既然能做皇帝,證明了他的確真的是龍種。

有一天,劉邦的母親在一個大湖的岸邊休息,夢見自己與一位神仙相遇,這時突然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劉太公去接劉母,剛好看見一條蛟龍正降臨在妻子的身上。此后不久,妻子就懷孕了,然后生下了劉邦。(“高祖。。。。。。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chǎn)高祖!薄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司馬遷)

劉母有孕產(chǎn)子后,生下來的兒子相貌也很是不凡!奥(zhǔn)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在古漢語中:準(zhǔn),鼻也;顏,額也。這就是說劉邦有著高高的鼻梁,長著一副龍的額頭,同時還是個灑脫飄逸的“美髯公”。不僅要長得帥,還得有奇特的地方。那就是他的“七十二黑子”,竟然與赤帝(即炎帝)的七十二日之?dāng)?shù)相吻合。

這一下子進入了正史。這樣,一切都完美了,一切都合理了。既然是龍種,那么坐天下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了。但卻忽略了兩個人的感受。

一個是他的老媽劉媼:我的個天呀,我可是很守婦道的正經(jīng)人家呀,是從一而終的呀,什么時候有過外遇!真是羞死人啦。

另外一個就是劉太公: 天大的冤枉啊,明明是我辛苦的耕耘才繁衍出的兒子,怎么就成了龍種了,史書上還言之鑿鑿地講,是我親眼看著娘子和神龍纏綿的,天大的冤枉。

給劉太公戴“綠帽子”的共有四位。一個是親兒子劉邦,一個是神龍,一個是司馬遷,另外一個沒有顯露出來,但是一挖掘不難發(fā)現(xiàn),竟然是其玄孫漢武帝劉徹。沒有皇上的默許,司馬遷斷然不敢把這種事情寫進正史的,就是寫了,也不可能流傳下來的。

這么一看,劉邦的無恥是否絕對夠一流水準(zhǔn)?說他是流氓皇帝大家還有什么異議嗎?

參考資料: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yán)正聲明:原創(chuàng)作品,禁止非法轉(zhuǎn)載!

最佳貢獻(xiàn)者
2

漢高祖劉邦從一個小亭長成了九五至尊,他所建立的漢朝也成了后來華夏民族的稱呼,不可謂不偉大,然而提到劉邦,大家腦海里第一個想到的卻是“流氓皇帝”,也難怪大家有這種想法,在劉邦沒成大事之前,其行為確實挺符合“流氓”這個詞。

劉邦為什么會讓人覺得“流氓”?

流氓最簡單的意思是指對他人不尊重、對他人說臟話,脫離生產(chǎn)不務(wù)正業(yè)而在社會上游蕩,經(jīng)常尋釁滋事的人。

劉邦被稱為“流氓皇帝”,那就說說他的“流氓”事跡,太史公司馬遷是個性格很直的人,在寫《史記》的時候并不會為尊者諱,所以劉邦以前的事都記下來了,劉邦也就有了一些“流氓”特征。

劉邦從不下地干活,不事生產(chǎn),劉邦家只是一個農(nóng)戶,劉邦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名字叫劉季,劉邦的父親劉太公看到他整日游手好閑不事生產(chǎn),氣的經(jīng)常罵劉邦“無賴” ,劉邦娶了白富美呂稚之后,呂稚在生了孩子,帶著孩子們下地干活,劉邦也只是偶爾給老婆送水送飯。

在和呂稚結(jié)婚之前,劉邦就和一個寡婦搞上了,還有了私生子劉肥,這也算是亂搞男女關(guān)系了,劉邦這人不事生產(chǎn)還喜歡喝酒,每次去人店里喝完酒就說先欠著,下次給,可每次去了都沒錢還,依然是喝完酒繼續(xù)賒賬,這要放現(xiàn)在來看就是無賴行徑。

劉邦不喜歡儒生,看到別人帶著儒生帽去見他,經(jīng)常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在里邊撒尿,“狂生”酈食其去拜見劉邦的時候,劉邦正坐在床邊伸著兩腿讓兩個女人洗腳,劉邦也沒讓兩個女人回避。

劉邦和項羽爭霸的時候,楚軍大破漢軍,劉邦嚇得趕緊駕著馬車逃跑,車上還有他的兒子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劉邦嫌這兩個小兔崽子減慢了逃跑的速度,居然一腳將兩個小孩踹下車,他的車夫夏侯嬰看不過眼,下車把他們救上來,一路上這兩個劉邦的親骨肉被劉邦踢下去幾次,都是夏侯嬰救上來,劉邦氣的都想殺了夏侯嬰。

還有些劉邦好色及酒的事跡就不一一述說了,劉邦被稱為“流氓”,主要還是因為他是出身低下,行事不拘小節(jié),口中臟話也是隨口就來,對于儒生不夠尊重,老做些有辱斯文的事,而身邊的人也大多如此,在劉邦被共尊為帝后,群臣們在朝廷飲酒作樂爭論功勞,醉了有的狂呼亂叫,甚至拔出劍來砍削庭中立柱,劉邦對此也頗為頭疼,還是叔孫通幫忙制定禮儀,排練后順利完成了大典。

當(dāng)然劉邦的“流氓”不同于我們所認(rèn)知的那種無事生非的流氓。

劉邦為什么容不下嫂子?

其實劉邦并沒有不容嫂子,只不過對嫂子是有點懷恨在心,這事還是劉邦在自己家鄉(xiāng)的時候的事。

劉邦的大哥劉伯,很有長兄之風(fēng),劉邦這人喜歡當(dāng)游俠,老犯些事情,結(jié)交的朋友也多,每次犯了事就跑到大哥劉伯家里避事,自己跑到大哥家沒關(guān)系,還要帶著朋友去蹭飯。

劉伯在世的時候,對劉邦很疼愛照顧,對此也沒說什么,劉邦也就習(xí)以為常,只不過劉伯命短,很早就過世了,留下了孤兒寡母,劉邦這人也不地道,嫂子成了寡婦,這日子自然也是緊巴巴的,可是劉邦還是會帶著朋友去蹭吃蹭喝。

這次數(shù)多了,嫂子自然感到厭煩,有一次劉邦又帶著朋友來,劉邦的長嫂在廚房看到,故意拿著鍋勺將鍋刮的嘎嘎響,假裝飯已經(jīng)吃完,那些朋友一聽以為大嫂家在刷鍋洗碗,就都走了,朋友走后劉邦特意去廚房看,揭開鍋蓋卻發(fā)現(xiàn)還有飯,這就把嫂子恨上了。

等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追封他的大哥劉伯為武哀侯,卻不封劉伯的兒子劉信,在劉太公的勸說下,才懷著情緒給劉信封了個“羹頡侯”,以此嘲笑嫂子當(dāng)初所為。

嘲弄完嫂子后,劉邦心情平衡了點,可能是想到以前自己做的也不對,劉邦又大度的封嫂子為陰安侯,讓她享受各種優(yōu)厚待遇,而歷史上女人被封侯的也不多見。

其實劉邦和項羽爭霸能夠成功,就在于兩個人對員工的待遇,劉邦雖然流里流氣對那些員工經(jīng)常罵罵咧咧,但是他舍得給員工分紅,項羽看著仁而愛人,對員工卻是小氣的很,人都是講現(xiàn)實主義的,跟著誰只要有好處,才不管你是流氓還是貴族了。

3

要說到流氓皇帝,那自然得談?wù)剟。劉邦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流氓的皇帝了。劉裕、朱元璋這些平民皇帝的出身都比劉邦高了不少,雖然他們小時候不學(xué)無術(shù),可是當(dāng)了皇帝之后起碼還知道刻苦用功,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水平。只有劉邦,一直原地踏步,始終當(dāng)著一個“流氓”。

劉邦起兵前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整日游手好閑,尋歡作樂,無所事事。在這些與底層人士交往的過程中,劉邦學(xué)會了大量的臟話,就算當(dāng)上了皇帝,劉邦還是改不掉罵臟話的習(xí)慣。劉邦罵人的語言極其匱乏,常常用一個“豎儒”來罵人,這個豎儒是什么意思呢?“儒”是說那些有才能的人,可是“豎儒”就不是這樣了!柏Q儒”的意思是指那些窮酸的奴才書呆子。而除了“豎儒”之外,劉邦罵人時還常常用“乃公”也就是“你爺爺我”這樣的話。

這個動不動就動粗口罵人的壞習(xí)慣,讓他的很多部下都難以忍受,甚至因此轉(zhuǎn)投他人旗下。魏豹本來是劉邦旗下的一員,后來覺得跟著項羽似乎更有前途,因為當(dāng)時項羽的勢力更為強大,就轉(zhuǎn)向了項羽陣營。劉邦派人去勸說魏豹,說劉邦陣營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不怎么樣,可是主公能力高強,來日必然有所作為,你應(yīng)該留在劉氏陣營?晌罕犃藚s連連拒絕,原因竟是劉邦常常侮辱部下,他實在是難以忍受。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時,項羽綁架了劉邦的父親,想要逼迫劉邦投降,而劉邦不顧父親的安危,在給項羽的信中直接寫道:“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大致意思就是:我和你都是一同受封為王的,當(dāng)時我們約定好結(jié)拜為兄弟,所以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如果要煮他,希望煮熟后我能有幸分得一杯羹。這種流氓的話,除了劉邦,也沒幾個人能說出來了。

劉邦當(dāng)上皇帝以后,更加肆無忌憚。 “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 未可以儒生說也!劉邦因為不喜歡儒生,有帶著儒冠的客人,他就把別人的帽子解下來,在里面尿尿 ,這就是后來典故中所說的“溺儒冠”。

那么劉邦又為何容不下他的嫂子呢?這還有歸于他當(dāng)?shù)仄o賴的時候,那時的劉邦整日游手好閑,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就仰仗他的父親和哥哥。劉邦常常去嫂子家里蹭飯就不說了,有一次劉邦還帶上了自己的一群狐朋狗友過來胡吃海喝。于是嫂子非常生氣,家中本來就已經(jīng)生活艱難了,劉邦還來給她增加負(fù)擔(dān)。劉邦的嫂子在屋中用鍋鏟把鐵鍋刮得叮當(dāng)作響,表示家中已經(jīng)沒有飯了。劉邦的朋友們聽懂了劉邦嫂子的意思,知道蹭飯是沒有希望了,就離開了。

可是劉邦進廚房一看,明明就還有一鍋粥。他心里十分生氣,他感到自己被嫂子羞辱了,這份憎恨一直沒有消散,以至于后來劉邦給自家的劉姓子弟封侯時,唯獨沒有給嫂子的兒子劉信封賞。就算最后還是對其進行封賞,也用了“羹頡侯”也就是“刮鍋候”這樣羞辱性的稱號。

就是這樣一位斤斤計較的“流氓”皇帝最后建立了漢王朝,對漢民族和漢文化的開拓做出了巨大貢獻(xiàn)。不管劉邦人品怎樣,他還是憑借著實力吃飯的!硬氣!

4

劉邦算不算流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身份,人們審視的角度差異很大,不可一概而論。按傳統(tǒng)道德觀念,以劉邦當(dāng)時的行為,說他流氓一點不為過。至于那個“最”字,恐怕不妥。

說劉邦容不下嫂子有點過,他就是放不下受到過的羞辱,故意找茬報復(fù)一下。其實,劉邦對大嫂一家還是不錯的,除了給侄子封侯,給嫂子也封了個侯。

“流氓皇帝”劉邦的是是非非

倘若拋開劉邦的皇帝身份,單純以一普通老百姓的視角看待他,劉邦就是那時代的流氓。“流氓”,籠統(tǒng)來說,就是不符合社會傳統(tǒng)道德觀點的人。我們看一下劉邦的所作所為。

一、以傳統(tǒng)觀點,劉邦沒有起碼的家庭責(zé)任感

最典型的就是劉邦直到四十多歲,才結(jié)婚成家,卻在成家前,跟一個寡婦生了一個兒子。這種事情別說在古代,即便放在今天,也不能被道德接受。

也不是劉邦不想成婚,估計就沒人愿意嫁給他。他不事家業(yè),游手好閑,到處混吃騙喝,這樣的人,難聽一點說,把姑娘放荒了,也不能嫁給他!

實在懷疑,劉邦娶白富美呂雉,很大可能是強娶,以他地頭蛇身份,威逼外來戶呂太公的結(jié)果!

婚后的劉邦也不盡責(zé),依然四處閑逛,恐怕在劉邦的心目中,從來就沒想過他應(yīng)盡的責(zé)任,只有自己快樂。

彭城之戰(zhàn)失敗后,他為了自己逃命,竟然一腳把自己的一雙兒女踢下車。劉邦毫無人倫的行為,連司機夏侯嬰都看不下去,冒著劉邦殺他的威脅,幾次下車救起孩子!

劉太公對劉邦也深惡痛絕,多次責(zé)罵,但也無效,一個連自己都養(yǎng)活不了的人,不啃老就不錯了,指望他對劉太公盡孝,那就是妄想!

對上不盡孝,對妻兒不盡責(zé),連對子女的保護都做不到,說他人性缺失都不為過,還不是流氓嗎?

二、以臣民身份,他是社會不安定因素

劉邦大半輩子在四處游蕩中度過,他結(jié)交的朋友都是社會危險分子,除了老家一群跟他一樣的浮浪子弟外,劉邦還曾經(jīng)與張耳這樣的通緝犯混在一起。

劉邦過的日子,接近于半游俠狀態(tài),可是他還沒有游俠的個人能力,所以說他是小流氓更合適。

這種生活只適合于兩種人,一種是無家無業(yè),受生活所逼,只能依托豪門權(quán)貴的游俠。另一種是年輕無知,心中的小野馬還沒被馴服的愣頭青。

劉邦有家有業(yè),年近半百,卻過著與自己身份和年齡極不相符的生活。這種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經(jīng)?梢姡恢滥Q這種人是什么?

至少,按傳統(tǒng)觀點,劉邦就是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典型的無風(fēng)興起三尺浪,云作卷起浪濤天的危險分子!

除此而外,劉邦的流氓行為還有很多,不一而述。

劉邦與大嫂的恩怨

劉邦與大嫂其實也沒有深仇大恨,他大哥劉伯去世早,留下一個兒子叫劉信!妒酚洝酚涊d:

始高祖微時,嘗辟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

劉邦年輕時總犯事,一犯事就跑到大嫂家躲避,還經(jīng)常帶一幫狐朋狗友來蹭食。想想劉大嫂也怪可憐,年紀(jì)輕輕就守寡,拉扯個孩子不容易。別人家小叔子多少能幫襯寡嫂,而劉邦是不停禍害嫂子,大嫂都對他滿肚子意見。

有一天,劉邦又帶著一幫混混來蹭吃的,嫂子不好多說,耍了個心眼,拿個鍋鏟把鍋底刮得咔咔響,意思說,就一點鍋底了,沒吃的!

一幫人面面相覷,再一看劉大嫂拉長的臉,都明白了,一個個灰溜溜跑了。劉邦一掀鍋蓋,鍋里有的是飯!劉邦那個氣吶,這不分明讓我在朋友面前丟臉嘛!他一生氣扭頭而去,從此跟大嫂結(jié)下了梁子。

劉邦登基后,劉家親戚封侯拜相,連從兄弟都封了,唯獨缺了大嫂一家。劉太公看不下去了,找到劉邦說情,劉邦一撇嘴:大嫂不厚道!這小心眼,把大嫂的恩忘了,當(dāng)初大嫂沒拿大棍,把他那幫狐朋狗友直接轟走就不錯了!

在父親的勸說下,劉邦好容易答應(yīng)給侄子封了個侯,不過名字太古怪:羹頡侯!意思是刮鍋底的侯爺,怪寒磣人的!不過這段記載恐怕有點被曲解,有人探析,安徽有座山,就叫做“羹頡山”,劉信的封地就在那里,并非刮鍋的意思。

其實,劉邦對大嫂還是格外恩遇的,他后來還單獨封了大嫂一個“陰平侯”爵位。西漢歷史上一共有三位女子得到封侯,一個叫許負(fù)的相面大師,一個是呂雉的妹妹呂嬃,還有一個就是劉大嫂。

由此看來,劉邦成家前,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靠大嫂接濟過日子,否則她不會受到如此禮遇。刮鍋事件可能給他帶來不快,故意刁難一下也許有的,本心上,劉邦不會過于為難大嫂。容不下大嫂一說,有點言過其實。

歷史的角度和特定的環(huán)境

都說皇帝是真龍?zhí)熳,仿佛劉邦真的不是劉太公生的,其實劉邦也是肉身凡胎。如果把劉邦?dāng)做一名普通人,再把他放進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劉邦。這就是有人拿劉邦當(dāng)真神,有人說劉邦是流氓的原因。

其實無所謂對錯,角度不同而已,甚至有人為劉邦踢兒女下車辯解:劉邦的生命價值遠(yuǎn)大于那一雙兒女。

太過分了!視角的差異,往往引出道德大戰(zhàn)。其實沒有必要,劉邦是一位偉大的帝王,但不代表他所作的一切都偉大,甚至都正確。不可否認(rèn),年輕時的他,操蛋的事沒少干,說他是流氓一點不冤枉他。

也沒必要揪住他過去的黑歷史,一個勁往死里打,非得把他描繪成烏鴉一般黑。比如羹頡侯”一事,明顯過于放大。再比如項羽威脅烹殺劉太公,劉邦求分一杯羹。這純粹是困境下劉邦對付項羽的特殊手段,不能用來作為道德評價。

其實,要說流氓皇帝,歷史上比劉邦更流氓,更沒有道德底線的多如驢毛,假如他們能做到像劉邦一樣,還中國老百姓一個太平天下,流氓一點又如何?

5

說他最流氓的皇帝,我不贊同,我認(rèn)為他有流氓作派,是英雄本色,這要深刻剖析他的性格特征,非三言兩語能概括盡的;所以,第一問我忽略,現(xiàn)在回答:劉邦為何容不下自己的嫂子?

劉邦早期好逸惡勞,不事稼穡,還喜歡喝酒,貪圖美色,老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經(jīng)常罵他比不上哥哥,成年后混了個泗水亭亭長,但又沒娶妻生子、踏踏實實地過日子的打算;還沒日沒夜地與王媼、武負(fù)在一起喝酒侃大山,喝醉了就睡,也不結(jié)帳,長嫂如母,設(shè)身處地,看這情形怎能不嫌棄呢?


在外邊鬼混也就算了,眼不見心不煩,而劉邦還喜歡交朋友,屠狗的、哭喪的、趕車的、吹喇叭的等等一大堆,還經(jīng)常帶到家里來吃喝;對這些三教九流,他父親與嫂嫂都認(rèn)為是坑瀣一汽的狐朋狗友,打心底里產(chǎn)生了厭惡感。

有一次,劉邦又引來一堆彪形大漢回家蹭飯,大嫂沒了好臉色,拿起鍋鏟子,使勁刮擦鍋沿,向這幫人暗示:已經(jīng)沒飯菜了,劉邦的朋友便識趣地走開了,而劉邦到廚房一看,發(fā)現(xiàn)還有飯菜,就為這事與嫂子結(jié)下了梁子。

劉邦坐北朝南當(dāng)上皇帝之后,對大嫂和大嫂的兒子劉信也很刻薄,后來為其封了個名叫“羹頡”的候;意思就是拿鍋鏟子鏟鍋底;這讓人忍俊不禁!

6

領(lǐng)袖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zhì)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草根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zhàn)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fā)展、以及中國的統(tǒng)一有突出貢獻(xiàn)。

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因為幾件雞毛算皮的小事,總被冠以流氓稱謂,今天我們就這幾件事扒一扒這個“流氓”。

劉邦為沛縣泗水亭長時,被稱之為整天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喝爛酒,睡寡婦,打架斗毆、惹是生非,以至于劉太公將他趕出家門! 但我們反過來看他當(dāng)時的“狐朋狗友”,樊噲、任敖、盧綰、周勃、灌嬰、夏侯嬰、周苛和周昌哪個不是漢朝的開國功臣,這是否與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有一比。

劉邦可謂是個“人糊”,一紋錢沒有,竟敢自稱獻(xiàn)“賀錢一萬”,在上賓就位后,談笑自如,并因此得以美嬌妻(呂后)。劉邦在秦都咸陽服徭役時見到秦始皇出游,發(fā)出了:“嗟黎明版劉邦乎,大丈夫當(dāng)如此也”的感嘆,你不認(rèn)為這是志存高遠(yuǎn)嗎?

楚漢爭霸期間,劉邦、項羽在廣武城相持?jǐn)?shù)月,為迫使劉邦投降,項羽將劉父綁在油鍋旁,“如不降,將煮了你的老爹!薄

劉邦霸氣地回道:分我一杯羹。

乍看,劉邦太不是東西了,對待老父如同禽獸,但當(dāng)時具體情況是項羽糧草被斷,想憑優(yōu)強軍力,引誘劉邦出城速戰(zhàn)速絕,劉邦識破其詭計,同時也是穩(wěn)定軍心,在充分了解項羽脾氣基礎(chǔ)上,劍走偏峰,實乃大智慧,果如劉邦所料,項羽沒敢殺害劉父。

劉邦彭城兵敗,為更快逃跑,嫌車重太慢,三次將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從車上扔下,虎毒尚不食子,劉邦如此對待自己的親生子女,是否禽獸不如!

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如果劉邦不這樣做,是否父子三人將同時命喪黃泉!更主要的是部將夏侯嬰緊跟其后,最后將孩子挾在腋下逃跑,這與后來的劉備摔孩子是不是同出一轍,這是帝王的馭心術(shù)。

如果非得找個流氓皇帝,那非趙光義不可。

趙光義就是那位毒殺了南唐后主李煜,強幸小周后還畫像留照,調(diào)戲花蕊夫人;上位后打破新君即位應(yīng)在次年改年號慣例,而直接把開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摩拳擦掌連續(xù)出擊契丹又騎驢逃跑的那位“英雄”

小周后被好色的趙匡義看上后,屢遭強暴,更變態(tài)的是每次還讓人參觀,并留畫作詞描述過程:

有詞大意是說:“小周后頭上帶著花冠,腳穿著一半紅襪子站在地上,赤裸全身,依靠五個侍女”。

侍女分工明確:“兩人架胳膊,兩人架腿,一人站后面抱著她的背,生生的把小周后架在半空中!”趙光義一絲不掛站在合適的位置猛烈撞擊小周后。

這首詞把小周后在趙光義房間的遭遇描寫的淋漓盡致,同時讓畫師把他們翻云覆雨的圖片給畫下來并給李煜欣賞,更說明了趙匡義的流氓無恥。

7

所謂“斗米養(yǎng)恩、擔(dān)米養(yǎng)仇”。劉邦之所以容不下他的嫂子,就是因為劉邦和他的嫂子都沒有理解這句話。



生活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傆幸恍┤税褎e人的幫助當(dāng)成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虑椋缓蠛翢o節(jié)制的索取,而別人停止對他的幫助后,他還會憤怒的反咬一口,雙方甚至為此反目成仇。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劉邦和他的嫂子關(guān)系不睦,就是這個原因。

眾所周知,劉邦出生于戰(zhàn)國末年,而且只比秦始皇小三歲。所以,劉邦注定在秦始皇的時代沒有作為,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

事情也確實如此,劉邦在48歲起兵之前非常平庸,當(dāng)然,除了平庸之外,劉邦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懶。懶惰在古代的農(nóng)業(yè)社會是致命的,不事生產(chǎn)的人必然生活拮據(jù),甚至揭不開鍋。

這不,咱們的大漢開國皇帝也是如此,每天的飯食都成了問題。



為此,劉邦那是操碎了心,每天都厚著臉皮去朋友那兒混飯吃。結(jié)果可好,吃的朋友們都跑了,尤其是賣狗肉的樊噲,為了躲避劉邦,都挑著狗肉渡河跑到了湖東夏錟去擺攤了。

劉邦當(dāng)時也愁呀,自己總是東一口西一口的混飯吃也不是個事。于是,劉邦決定找一個長期飯票,想來想去,他想到了自家的兄弟姐妹。

當(dāng)時,劉邦的父親撫育了四個兒子,分別是劉伯、劉仲、劉邦、劉交。于是,劉邦開始思考去哪兒蹭飯。

劉交是小弟弟,年齡尚幼,還沒有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而且自己作為兄長,總不能舔著臉去蹭弟弟的飯吃吧。



劉仲是二哥,父親劉太公經(jīng)常夸贊他勤勞樸實,讓我像他學(xué)習(xí)。如果我去,豈不是自討沒趣,太尷尬了,不能去。

那就去大哥劉伯家吧?墒谴蟾缭缒觊g已經(jīng)去世,只有大嫂一人,而且人家還帶著一個兒子。唉!不管了,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走吧。

就這樣,劉邦找到了長期飯票,每天在大嫂家蹭飯吃。

剛開始,劉邦的大嫂也沒太多意見,畢竟也熟悉劉邦的為人,所以也做了一定的心里準(zhǔn)備。

但時間長了,劉邦越來越大膽,開始帶著幾個狐朋狗友一起來家里吃飯,這讓劉邦的大嫂非常反感。終于有一天,劉邦的大嫂忍無可忍了,自己一個婦道人家,本來收入就不高,你還弄了一群彪形大漢來家里蹭吃蹭喝,你這是要吃死我的節(jié)奏呀!所以,劉邦的大嫂在廚房故意敲鍋,并且說沒飯食了。



劉邦聽到這兒,感覺到很沒面子,畢竟是自己叫了一幫人來吃飯,結(jié)果你卻沒做飯,于是劉邦尷尬的讓朋友們走了。朋友們走后,劉邦到了廚房一看,鍋里竟然還有飯!

這下劉邦記仇了,而且這一記就是幾十年的時間。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大封功臣和自己的親友,二哥劉仲被封為了代王,異母弟劉交被封為楚王,就連遠(yuǎn)房的堂兄劉賈也被封為了荊王,不過,就沒有給大哥的兒子封號。

顯然劉邦是忘了曾經(jīng)蹭吃的那些飯,只記起了大嫂的“無情”,所以什么封號都沒給侄子。



劉太公心疼孫子,向劉邦說情,你好歹給侄子一個爵位呀。說到這兒,劉邦準(zhǔn)備故意羞辱一次嫂子,所以給侄子劉信封了一個“羹頡侯”。羹是飯,頡是克扣,連起來的意思了克扣飯食的侯爵。

看看劉邦屬于什么人,不僅小心眼,而且還知恩不圖報,只知道一味索取,把別人對他的幫助當(dāng)做理所當(dāng)然。一旦別人不幫助他了,他就會和這個人反目成仇。

當(dāng)時類似的人還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劉邦的大將韓信。韓信曾在一個亭長家白吃了好幾個月的飯,結(jié)果就是因為人家不管他飯了,他記恨了人家一輩子。而漂母給了他一碗飯,他就感恩了一輩子。也難怪他們二人能夠看對眼兒。

以此可見“斗米養(yǎng)恩,擔(dān)米養(yǎng)仇”是一句至理名言,古人誠不欺我。



當(dāng)然,劉邦的流氓行為非常多,不僅只有這一點。好酒色、吃飯打白條、戰(zhàn)爭失敗逃跑時把兒女踹下車、拿著別人的帽子撒尿等比比皆是。

不過,劉邦有一點好的,知人善任、賞罰分明,也因此,劉邦統(tǒng)一了天下,開創(chuàng)了大漢江山。

8

其實講一個小故事,大家就明白劉邦當(dāng)時在劉老太爺家里面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地位?

劉邦的在成為皇帝以后,有一次擺下宴席,宴請四方,說我要向全天下展示一下我的皇威。這個時候進酒進到劉老太爺?shù)臅r候,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兒,就問自己的老爹說你當(dāng)初說我置辦的家業(yè)不如我二哥,你看現(xiàn)如今我置辦的家業(yè)和二哥相比,誰多誰少。

由此可見,當(dāng)時劉邦在劉老太爺家里面基本上沒有什么地位,破皮無賴一個,你們家如果出了這樣的人,一般怎么對待?不掃地出門,那也整天是冷眼相待。

其他的人還好,大家是兄弟手足情深,血濃于水,或許在某些事情上還會忍讓,但是嫁過來的人呢,也就是家里面的那些女人的會怎么看待?長舌婦說的就是這些人,雖然可能會聽自家男人的意思給他一些飯,或者是稍微招待一下,但嘴上總會得理不饒人,稀里糊涂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惹到了劉邦的痛處,而且有的時候嘴毒的可能會讓你有些無法接受。

劉邦以前有手好閑啥正事兒都不干,整天糾結(jié)了一幫狐朋狗友四處蹭吃蹭喝,就跑到當(dāng)時這個劉邦,他大哥的家里面去蹭飯吃,當(dāng)時劉邦的大哥已經(jīng)去世,只有劉邦的嫂子和他大兒子相依為命,結(jié)果他嫂子直接就說沒飯了,至于說這中間有沒有添油加醋的在說一些其他的東西,我們不知道,但是劉邦對這件事情挺上心的。

在這之后,劉邦稱帝以后,給他死去的大哥都追封了一個侯位,而對他自己的那個大侄子,他時什么事情都不說,一副你就不是我侄子的那種感覺,你跟我之間沒那種什么親情啊呀在里面。

這個時候劉老太爺急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fā)于問答)說自己的這個寶貝大孫子啥東西都沒撈到,這怎么可以自己還拿了個太上皇呢,怎么能夠讓自己這個大孫子吃虧呢?所以趕緊去找到劉邦說你不能這樣啊,怎么說你大哥以前也照顧過你你也應(yīng)該給他兒子一個爵位。

劉邦也出于無奈,說那行,既然要給爵位是不是我給他一個爵位,羹頡侯,這兩個字。我一開始也沒鬧明白,后來查了一下古文的解釋,大致意思就是說沒飯了。

劉老太爺也不懂,然后去跟他那個家里面那個兒媳婦說,結(jié)果他兒媳婦一聽,嘴里全部是味,應(yīng)該是想起在這之前是怎么埋汰劉邦了。

莫欺少年窮啊,浪子回頭金不換,誰能知道一個人究竟會創(chuàng)造些什么東西?究竟會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贏得多少榮譽,只要你人還沒進棺材板就擁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權(quán)利和能力。

9

劉邦的成功,與宋襄公的失敗,是兩個非常值得比較的突出例子。

公元前638年,宋國與楚國在泓水(今河南柘城縣北30里)這個地方,暴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宋襄公因為堅持要等楚軍完全渡過河,并布下陣勢后才進攻,結(jié)果大敗,襄公因此受傷,第二年便因傷而死,因而被人罵為蠢豬,視為傻帽;

面對同樣的生死抉擇,劉邦的態(tài)度就截然不同了。

襄公死了400多年后,公元前203年10月,項羽按照劉邦的請求,將劉邦的父母妻兒全部釋放,與劉邦簽訂和議之后,引兵東歸。然而,項羽還沒渡過烏江,劉邦就撕毀和約,以40萬大軍,圍攻僅10萬軍隊的項羽于垓下,以極其殘忍的方式,將項羽的部眾一個一個地殺掉,項羽最后只剩下自己,羞愧難當(dāng),拔劍自刎。

宋襄公和項羽都守約,但他們都死了;

劉邦當(dāng)面簽約,背面搞鬼,然而他贏了。

輸了的襄公,人們罵他是蠢豬;

贏了的劉邦,人們稱他為俊杰。

這就是劉邦,一個以這樣的方式成功的俊杰。

到了后來,便形成了歷史規(guī)律: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無論成功的手段有多么的卑劣,無論失敗的原因有多么屈辱。

之所以有“歷史上最流氓的皇帝”的評價,這大概是原因之一。

劉邦喜歡交朋結(jié)友,花天酒地,在外養(yǎng)小三曹氏,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不過,男人花心,還算不上流氓行徑。倒是他對自己的父母兒女的態(tài)度,倒真有點。

他被項羽打得只剩下光棍一個的時候,在路上拼命逃跑,后面追兵如狼似虎地急追,他嫌自己的兒女太重了,馬車跑不快,為了自己逃命,竟把兒女推下車子,全然沒有父親的慈愛,狠毒如此,頗有流氓氣息。

項羽抓了他老子,以烹殺劉太公來威脅劉邦,劉邦卻說,懷王讓我們一起攻秦,我們是兄弟,我父也就是你父,你如果烹了父親,記得也封我一杯羹湯。這就是十足的流氓了。

很多人說劉邦胸懷寬廣,但他對待嫂子,卻膽量狹窄到?jīng)]有縫。

劉邦年輕時很懶,不喜歡干農(nóng)活,平時都是他大哥劉伯干,劉伯不但勤快,對這個小弟還特別好,所以,劉邦長期在大哥家蹭飯。

后來,他大哥劉伯去世了,劉邦依舊經(jīng)常到嫂子這里蹭飯,不但自己來蹭,還帶著他那些狐朋狗友一起來蹭,嫂子當(dāng)然不愿意了,有一次劉邦帶著一大幫人來吃,嫂子就跑到廚房,用瓢猛刮鍋子,發(fā)出刮刮的聲音,意思是鍋空了,劉邦只好帶著那些人原路返回,丟了一回面子。

就為這點事,劉邦竟然心生報復(fù)。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大封兄弟子侄,卻獨獨不封劉伯的兒子劉信。后來別人講閑話,劉邦最終還是封了劉信為侯,不過這是個侯的名字很怪,叫“羹頡候”。

“羹頡”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用瓢刮鍋底的意思?梢姡瑒钜恢痹谟浐奚┳,就連侄子,都一起報復(fù)了。

10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漢朝那些事兒。( 約400字,閱讀需2分)

中國歷史上那么多皇帝,流氓也不少。

劉邦的確算得上一位流氓皇帝,不過他的流氓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他當(dāng)皇帝之前的行為。

劉邦起兵反秦時是一位小小的亭長,整日游手好閑,盡干些見不得人的勾當(dāng),就像一個地皮流氓。和項羽爭天下時,有一次項羽綁架了劉邦的親生父親,逼迫劉邦投降,劉邦不顧父親安慰,開篇便道: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此事見于《史記》,可信度較高。

劉邦的意思就是你項羽和我是拜把子的兄弟,你要煮了我的父親,那也就相當(dāng)于煮你的父親,隨便你煮,煮熟了麻煩給我分一口吃。公開說出這種話,可見其流氓程度。另外,劉邦看不起讀書人,還曾把尿拉到讀書人的帽子里,真是匪氣十足。

劉邦容不下自己的嫂子,這個緣由還是要推到劉邦當(dāng)?shù)仄o賴的時候,那時他經(jīng)常糾結(jié)狐朋狗友四處鬼混,不務(wù)正業(yè),時常來嫂子家蹭吃蹭喝(劉邦大哥已經(jīng)去世),嫂子曾經(jīng)對其表達(dá)過不滿,劉邦懷恨在心,當(dāng)了皇帝過后并不對其報恩,這也可見其為小人一個。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xiàn)場,更多歷史類原創(chuàng)內(nèi)容,原因右上角關(guān)注@歷史寶藏。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