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聽的比較多的一句話就是北宋缺將,南宋缺相,甚至說北宋唯一拿得出手的將領(lǐng)只有狄青了。南宋的將領(lǐng)就比較多了,中興四將,劉琦,吳階吳磷兄弟,辛棄疾,孟洪等。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個局面呢?

其實歸根結(jié)底就是制度,士大夫與皇帝共天下,起因就是“杯酒釋兵權(quán)”。宋朝開國武將還有很有戰(zhàn)斗力的,比如曹斌,石守信,潘美等都是跟著宋太祖打天下的將領(lǐng),軍事能力都可以。自從宋太祖棄武從文之后,開國將領(lǐng)們就無用武之地了,就算有本事也不敢過分表現(xiàn),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楊業(yè)也就是楊家將的當家人楊令公的死。當時統(tǒng)帥是名將潘美,但還是要受到監(jiān)軍的節(jié)制,導(dǎo)致楊業(yè)無援兵戰(zhàn)死沙場,潘美毫無辦法(還被冤枉了幾百年)。

自從太宗兩次北伐失敗之后,再無雄心壯志了,太宗自己都是受傷騎著驢逃回來的。從此武將沒落,士大夫的時代來臨。兩宋三百多年的國土都沒有追上漢唐,甚至可以說偏安一隅,軍事重地燕云十六州直到明朝才收回來的。

北宋著名的宰相是非常多的,比如趙普,寇準,呂蒙正,呂端,范仲淹,王旦,王曾,韓琦,龐籍,王安石等,而且還都是才子,到仁宗的時候達到頂峰。所以說宋朝是文人的巔峰,唐詩宋詞。宋朝的文藝空前的,宋朝的經(jīng)濟占了當時世界的百分之七十多。

經(jīng)濟富裕,而軍事薄弱,武人的地位一落千丈,一個七品縣令都看不起而且武將,當年韓琦府上的歌姬都直接說狄青刺面郎?上攵淙说纳矸莺蔚鹊臀ⅲ踔恋唾v。當時韓琦當著狄青的面殺了他的愛將焦用,跪地磕頭都無用,狄青說焦用是良將能打仗,是個好兒郎,韓琦不屑的說了一句東華門走出來的才是好兒郎,狄青只能起身退出。

狄青是真正從小兵一路靠軍功坐到樞密使這個位置的,也是最后一個武將樞密使,從此以后樞密使這個位置只能文官坐。當初韓琦,龐籍,歐陽修都是非常欣賞狄青,最后拉狄青下水最厲害的也是他們,龐籍還好,但是也保護不了狄青。起初文官一直打壓狄青,仁宗皇帝還是一直提拔他,甚至力排眾議讓狄青坐上樞密使,仁宗說狄青是忠臣,他們說太祖難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仁宗無奈。最后狄青落得四十多歲壯年郁郁而終。

再看看南宋,另一方面,就“南宋缺相(但是不缺武將)”來說,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這一歷史階段,因為金國占據(jù)了北方中原地區(qū),并且對南宋朝廷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威脅,由此,不管是奪回北方中原地區(qū)的需要,還是維護自身王朝的安全,南宋朝廷自然不能像北宋初期一樣極度壓制武將了,而是需要借助各地的武將來對抗來勢洶洶的金國。在此背景下,有四位軍事統(tǒng)帥抗金功績最為突出,分別是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將”。吳階吳磷兄弟,劉琦,還有一介書生抗金的虞允文,金戈鐵馬的辛棄疾等。

在南宋的將領(lǐng)中,前期有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人,而即便到了中南宋后期,也有孟珙等良將,就孟珙來說,在抗擊蒙古鐵騎上獲得了多次勝利。和北宋相對應(yīng)的是,南宋卻幾乎沒有什么名相,不管是汪伯彥,黃潛善還是韓侂胄,賈似道,對于南宋朝廷來說,秦檜等奸臣當?shù)溃粌H讓忠良的文臣難以成長,更是對岳飛等抗金將領(lǐng)進行了迫害。只有到了南宋后期,也即生死存亡之際,才出現(xiàn)了李綱,文天祥,陸秀夫等錚錚鐵骨,但為時已晚。

其實兩宋都不缺將,自從杯酒釋兵權(quán)之后的制度就注定了武將和軍事成就達不到漢唐時代的高度。

最佳貢獻者
2

很容易理解,北宋時名相有趙普、呂蒙正、李沆、王旦、晏殊、范仲淹、韓琦、富弼、文彥博、王安石、司馬光等。名將則僅有曹彬、楊業(yè)、狄青等幾人。南宋名相則有李綱、張浚、趙鼎等幾人,名將則有岳飛、韓世忠、宗澤、劉琦、吳玠、吳璘、虞允文、李世輔、孟珙等等。所以世人便說北宋無將,南宋無相。

3

資本財閥和帝王共治天下,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