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個歷史愛好者,說的不一定對,都是些自己的理解。
無論從對王朝的實際影響還是對后世的深遠影響,甚至對漢民族來說,安史之亂的影響都遠遠大于土木堡之亂。
先說對王朝的實際影響吧。土木堡之變,對于明朝朝廷來說影響是巨大的,畢竟皇帝被俘對任何一個朝代來說,都是巨大的政治影響。但卻沒有真正動搖明朝的統治根基,對于經濟和百姓生活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因為,這場戰(zhàn)爭是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失敗,可戰(zhàn)爭影響范圍僅限于山海關以南的京津地區(qū),持續(xù)時間也不長,對于全國來說,只是局部戰(zhàn)爭,談不上舉國之戰(zhàn)。
安史之亂則是席卷全國持續(xù)數年的大范圍戰(zhàn)亂,并且形成了藩鎮(zhèn)這種動搖王朝統治根基的割據勢力。
再說對后世和漢民族的影響吧!這個其實兩者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先說土木堡之變吧,戰(zhàn)爭本身對后世影響其實不大,但有一件事我個人認為和它脫不開關系,就是海禁這件事!雖然在土木堡之前幾年,鄭和已經去世,時任明朝內閣輔政也已經叫停出海,但那時的英宗還沒有親政,而鄭和下西洋在此前也曾經被暫停過!所以,我認為,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以當時的明朝政局和國力,再次開啟下西洋,宣示明朝的強大,引四夷來朝,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而如果重啟下西洋,那么中國當時冠絕世界的造船技藝也未必會失傳,更重要的是在歐洲大航海時代開啟被趕超的中國,也許也就不會掉隊了。
再說安史之亂,它對于漢民族的影響之大,我個人認為縱觀歷史無出其右者!原因很簡單,中國或者說漢民族、漢文化永遠的失去了對西、中亞地區(qū)的影響力!永遠失去了與歐洲路上絲綢之路的掌控權!永遠失去了參與世界歷史進程的機會!
因為安史之亂后,安西都護府形同虛設,此后千年漢人再無力將影響力滲透到西亞、中亞地區(qū),從此該地區(qū)先后淪為伊斯蘭、基督教勢力范圍。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哪怕唐王朝維持表面的虛假繁榮,維持住一個政令一統的中央朝廷百年時間,整個世界的歷史都可能為止改變!
所以,我的觀點是安史之亂的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