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笑傲江湖》里華山派的劍氣之爭沒有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
一,華山派劍氣之爭及《葵花寶典》和“辟邪劍法”的由來。
華山派弟子岳肅、蔡子峰在莆田少林寺偷看了武功秘籍《葵花寶典》。因為是偷看,所以二人分別各看一部分。
回到華山后,二人把各自記憶的功法默寫出來放在一起比照映證。但二人所記憶的內容似乎毫不相干,岳肅所記憶的是強調內氣,蔡子峰所記憶的是強調劍法。
岳肅、蔡子峰二人各持一端,都認為自己所記憶的內容是對的,錯的是對方。
由于這個爭執(zhí),師兄弟反目成仇,更導致華山派全派分成了劍宗與氣宗兩派。后來兩派勢同水火,大打出手,以輸贏定掌門,自相火并。
火并前氣宗設計調開了劍宗高手風清揚,取得了火并的勝利。后來岳不群成了華山派掌門人。
岳肅與蔡子峰偷《葵花寶典》被莆田少林寺紅葉禪師發(fā)現(xiàn),派弟子渡元前往華山,因為紅葉禪師覺得《葵花寶典》害人,嚴禁門下人觀看,所以渡元并未見過那本秘籍。
渡元到了華山,岳肅與蔡子峰二人以為他必然精通秘籍所記載的功法,就請他解釋秘籍,渡元反而由此悟出了練習方法。
渡元悟出來的練習方法,他怕后來忘記,就記錄在自己身上所穿的袈裟上。這袈裟上所記載的,就是后來的“辟邪劍法”。渡元練習“辟邪劍法”成了武林絕頂高手。
岳肅與蔡子峰二人所默寫的《葵花寶典》,后來被大舉進攻的被日月神教奪走,最后被東方不敗練成。
二,從練習“葵花寶典”或“辟邪劍法”看,華山派劍氣之爭并無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
小說《笑傲江湖》里,魔教教主東方不敗與任我行、令狐沖、向問天、上官云等四人過招,東方不敗以一根繡花針代替長劍,身法如鬼如魅,如一縷青煙。這是“葵花寶典”的劍法精髓,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快”!
“葵花寶典”之快,使令狐沖的“獨孤九劍”的無往不利完全失去了作用。
因為任何劍法在“獨孤九劍”劍法之下,都存在破綻,即使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的太極劍法,也同樣如此。
但因為“葵花寶典”的速度,使其破綻不成其為破綻,令狐沖根本無法乘間抵隙攻敵所必救。
但如果認為“葵花寶典”就是因為它的快,以至于天下無敵,就說劍氣之爭的劍法強于氣功,那就錯了。
令狐沖無法尋找“葵花寶典”劍法的破綻,只好以凌厲無倫的快劍強攻,令狐沖的長劍刺向東方不敗,東方不敗竟然用手里“風吹得起,落水不沉”的繡花針,撥開了令狐沖手中長劍!
令狐沖此時,不僅僅劍法厲害。他吸取了桃谷六仙的部分內力、不戒大師的部分內力加上黑白子的全部內力,在內力上也已經達到江湖絕頂高手的境界。
令狐沖情急之下的一劍何等力道!能被東方不敗一枚繡花針撥開,可見這需要具有何等厲害的內力?
另外,要練習“葵花寶典”,第一步就是揮刀自宮。否則就會走火入魔,被自身的內力焚燒而死。說明“葵花寶典”是要練習高深內功的。
由此可知,“葵花寶典”是需要練“氣”的。
所以,從練習《葵花寶典》或“辟邪劍法”角度看,“劍”與“氣”二者不可偏廢。華山派劍氣之爭并無對錯。
三,所有劍法都必須注重劍招又注重內氣,劍氣之爭沒有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
以獨孤九劍為例。
先說劍招。
獨孤九劍的精髓是無招勝有招,攻敵所必救!盁o招”本身就是劍招。
假如獨孤求敗不是練習了高明的劍法,并悟出了各種劍法的共有規(guī)矩,他不可能以“無招”戰(zhàn)勝劍術大師的。
所謂“無招”,是指沒有死板的套路,而不是說什么也不要,拿著一把劍胡亂擺弄,而是活用劍招,不拘泥于固定劍式。手中的長劍可以中途改變方向,從對手意想不到的方位攻擊,令對手防不勝防。
獨孤九劍的無招勝有招,說通俗點,就是招式隨對手劍式的變化而變化,法無定法。所以,它能乘間抵隙,抓住任何對手的劍法破綻,攻敵所必救。而無須防守。
再說氣功。
獨孤九劍并非不要內力,沒有內力的獨孤九劍,是不可能真正戰(zhàn)勝對手的。
令狐沖在華山上刺瞎了十五名高手眼睛,那時他毫無內力。
既然毫無內力為何又能瞬間擊敗十五名高手呢?原因挺簡單,世上的武功高手在對敵中,都是把敢于同他們?yōu)閿车膶κ之斪饔幸欢ㄎ涔Φ娜藢Υ。所謂有一定武功,是指有一定內力,有一定劍法造詣。
假如那十五名高手知道令狐沖全然沒有內力,他們只需要把手中的武器胡亂揮舞,只要碰上令狐沖手中的武器,就能用內力把令狐沖的武器震飛,令狐沖必敗無疑。
在西湖梅莊,向問天讓梅莊四友與令狐沖比劍。他用腳在地上踩出鞋印,以顯示高深內力,并說令狐沖內力強于自己十倍。就是為了掩蓋令狐沖沒有內力,避免梅莊四友憑內力取勝。
假如梅莊四友知道令狐沖沒有內力,他們之中任何人,只需要以深厚內力設法以手中武器撞擊令狐沖的手中長劍,就必然獲勝。那樣一來獨孤九劍就會完全失去作用。
所以,運使獨孤九劍,要想戰(zhàn)勝武功高手,同樣是要有高深內力的。
所以,任何劍法都必須劍氣并重,劍氣之爭沒有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