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是清朝皇室的兩大陵墓群之一,坐落在現(xiàn)如今北京周圍的唐山市內(nèi),清東陵中一共埋葬了五位清朝皇帝。
除此之外,近代史中最惡名昭著的慈禧太后也下葬于此。
孫殿英在1928年盜清東陵的時候,其實他所能擁有的時間是非常緊張的,那時候他接受北伐軍隊的任務(wù)指派來到唐山附近剿匪,所以他也不能太明目張膽地洗劫清東陵。
他為了能洗劫清東陵中的珍寶,他就以駐防剿匪的名義占領(lǐng)下了清東陵。
而在把清東陵中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陵墓中的財寶洗劫后,他因為擔心被別人發(fā)現(xiàn),又有些匆忙地以換防名義撤走了。
孫殿英所盜財寶的價值
乾隆皇帝在世的時候是清朝國力最為強盛的時期,那時候他所能帶入到陵墓中的珍寶自然不是小數(shù)。
而慈禧太后當政時期,雖然清朝國力殘破不堪,但是在她瘋狂的搜刮下,她所能帶入到陵墓中的珍寶數(shù)量也非常龐大。
據(jù)李蓮英所描述,慈禧當時帶入陵墓中的珍寶足足價值上億兩白銀,是清朝國庫三年的賦稅總額。
把清東陵這兩個埋藏珍寶最多的陵墓給洗劫了,可見孫殿英在洗劫清東陵的過程中,所發(fā)橫財有多么巨大了。下落不明的清東陵財寶
后來,孫殿英盜墓的事實終究還是暴露在了世人眼前,為此,他受到了舉國上下的聲討。
為了解決麻煩,他就向國民政府的各位大佬進行了打點。
那時候,他把這些珍寶中價值比較大的一些珍寶,委托戴笠送給了各位民國大佬們,蔣介石、宋子文、何應(yīng)欽、宋美齡都是他打點的主要對象。
在孫殿英的回憶中,自己是這么送出珍寶的,至于這些珍寶的最終下落,他自己也不清楚。
有人說,他們收下了這些珍寶,也有人說,他們嫌棄這些珍寶晦氣的來源,所以這些珍寶最后落到了中間人戴笠的手中。
不過這些被送出的珍寶都只是小頭,真正的大頭是孫殿英送給閻錫山的黃金以及孫殿英通過上海、青島、天津等租界交易到外國的珍寶。孫殿英為了得到山西大軍閥閻錫山的庇護,他一共給閻錫山送出了價值50萬大洋的黃金,由此受到了閻錫山的保護。
至于其他的大多數(shù)珍寶,都被他通過那些租界賣到了國外去,最終的下落也是不明的。
能追尋得到蹤跡的兩件清東陵珍寶
真正下落明確的珍寶主要有兩件,這兩件珍寶就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身上披著的陀羅尼經(jīng)被。
陀羅尼經(jīng)被是清朝高級皇室成員才能使用的下葬裹尸布,一般又分為幾種不同的等級。
其中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陀羅尼經(jīng)被是等級最高的那種,使用了藏羚羊和獐子身上僅有那么一丁點的絨毛織成,因為工藝的復(fù)雜,需要連續(xù)不斷的工作兩年才能被制造出來。每件在當時的造價可達到數(shù)十萬兩白銀之上,再加上這些陀羅尼經(jīng)被后來鑲嵌上的頂級珍珠,價值更是翻了許多倍。
孫殿英在洗劫乾隆和慈禧陵墓的時候,他們幾乎把陵墓中的所有珍寶都洗劫光了,這些陀羅尼經(jīng)被上的珍珠也被他們搜羅得一干二凈。
但是當時他們忽略了這兩件陀羅尼經(jīng)被的珍貴價值,以為只是普通晦氣的裹尸布,所以在取完上面的珍珠后,他們就沒有拿走這兩件陀羅尼經(jīng)。
這兩件孫殿英沒拿走的陀羅尼經(jīng)被后來被趕來收拾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遺骸的滿清遺族們收拾了起來。
兩件陀羅尼經(jīng)被的最終去向
其中,慈禧身上披著的陀羅尼經(jīng)被被重新封存進了慈禧的陵墓中,直到1979年才被轉(zhuǎn)移了出來,自此之后一直保存在博物館中。
而乾隆皇帝身上披著的陀羅尼經(jīng)在那時候就消失了,直到2005年的一次拍賣會中才重新出現(xiàn)在了世人眼前。
乾隆的陀羅尼經(jīng)被是被藏在一件袈裟中的,人們并不知道這件袈裟中會藏有乾隆皇帝的陀羅尼經(jīng)被,所以這件袈裟就被一個普通人用8萬塊錢給拍下來了。
后來,這個普通人在把玩袈裟的時候,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藏在其中的陀羅尼經(jīng)被,然后他就撕開這件袈裟,取出了被藏在這件袈裟中不知道多少歲月的乾隆陀羅尼經(jīng)被。而這件事情在曝光出來后,一度引起了當時人們的注目。
然后在2008年的一次拍賣會中,乾隆的這件陀羅尼經(jīng)被被以6000多萬人民幣的高昂價格賣了出去。
在2010年的時候,這件陀羅尼經(jīng)被再度被拍賣的時候,價值已經(jīng)漲到了1.3億人民幣,可見這其中價格增長的瘋狂。
所以說清東陵流出的珍寶最后大多數(shù)都下落不明了,只剩下兩件孫殿英完全不在意的珍寶保留了下來,一件被保存進了博物館,一件被賣到了1億多人民幣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