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26日,唐寧街10號內的丘吉爾擠出了兩滴憋屈的眼淚,他率領的保守黨攜二戰(zhàn)勝利的巨大聲望,居然在下議院選舉中輸了。而且輸?shù)钠鄾雎淦牵?13對393的巨大劣勢讓工黨直接獲得了半數(shù)以上議員席位,黨魁克萊門特·艾德禮直接成為英國首相,丘吉爾這個功勛戰(zhàn)爭首相居然沒能連任,東邊的斯大林一定會連牙都笑歪的。
在說明丘吉爾為啥輸?shù)倪@么憋屈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幫英國佬到底是什么選舉的。英國是君主立憲國家,皇帝是虛君不提,他們管理國事的是內閣,而內閣是由首相任命的。換句話說,在英國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其實是首相。
那么首相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答曰選舉,但是不是直接選首相,而是選下議院議員,全英國一共分成659個選區(qū),下議院就有659個議員。在選舉中獲得半數(shù)以上議員席位的政黨,國王就會把他們的黨魁立為首相。如果下議院多數(shù)席位的政黨未能超過半數(shù)席位,那么就需要組建“懸浮議會”,也就是與少數(shù)席位政黨聯(lián)合執(zhí)政。
這樣的選舉制度決定英國的首相必然與所在政黨休戚相關,首相個人再牛,政黨敗選一樣什么都不是。丘吉爾最大的問題就在于,自己作死加上身邊一群豬隊友。作為戰(zhàn)時不限任期首相的所在政黨,保守黨在二戰(zhàn)期間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抓軍事和外交權利上,內政權利幾乎是保守黨自己全部放棄掉。保守黨放棄,工黨自然進入,所以在戰(zhàn)時與民眾結合最緊密的反而是工黨,也因此工黨快速的壯大,到1945年選舉前,工黨已經有260余萬黨員加800余萬會員。
其實我們看這次選舉時間會發(fā)現(xiàn),那時二戰(zhàn)并沒有打完,日本還沒被原子彈轟過。并不能算是戰(zhàn)爭結束,戰(zhàn)時首相丘吉爾沒有義務進行選舉。工黨在這時發(fā)起對丘吉爾的不信任投票,要求解散戰(zhàn)時內閣,重新選舉。這時候丘吉爾有足夠的理由拒絕,戰(zhàn)爭并沒有完全結束,可這時的丘吉爾開始作死,他同意了。在保守黨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選舉的局面下選舉,他本身就失了先手。
而后就是一群豬隊友的神助攻,保守黨的競選口號是“選擇國民領袖,幫他完成歷史使命”,死命的打丘吉爾這張牌,并且還準備進行“又一場巨大而恐怖的戰(zhàn)爭”。打仗打的蕭條不堪的英國民眾真的已經厭倦了歷史使命,他們只希望好好的生活下去,歷史使命什么的先讓我吃飽面包再說好嗎?而工黨則理智很多,他們的口號是“讓我們面向未來”,并推出了非常細致的戰(zhàn)后恢復計劃。后果還用說嗎?保守黨這次選舉主張可以說是從1918年到2018年最失敗的一次。
到了喜聞樂見的兩黨互噴環(huán)節(jié),保守黨的豬隊友們又失一局。他們居然和我國網絡噴子一樣低劣,唯一拿的出來的手段就是給工黨扣大帽子。不停的噴工黨是“蓋世太保”“極權主義者”,宣稱“工黨上臺是對英國人民榮譽與自由的挑釁”。大家在論壇里看帖子會不會非常厭煩那種沒論據(jù)、沒資料,就會給別人扣“漢奸”“精日”帽子的二貨?英國人當時大抵和我們看帖子時的心情是一樣的。反觀工黨就狡猾很多,他們把保守黨執(zhí)政期間造成的國家損失全給列了出來,然后不評價。高下立判,保守黨這時選舉失敗已經是必然的。
可是這群二貨居然還覺得自己勝券在握,坐等開票當選,工黨則深入選區(qū),坐著一輛破汽車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的演講。好了,一邊是傲慢固執(zhí)的精英代表,一邊是務實親民的草根代表,換成你是英國人你會選誰?
就這樣,丘吉爾同志悲劇了,三巨頭死了一個,丟官一個,剩下個斯大林笑的猥瑣無比?偨Y起來,丘吉爾的敗選很簡單,巨大聲望沒有轉化成實際的收益。英國這種老牌選舉國家里,誰展示精英形象誰倒霉,誰展示親民形象誰贏,看看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選舉就明白這個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