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派”的狂想
那就好好扯淡一下沙俄的“黃色俄羅斯”計劃吧,其實在俄語里“黃色俄羅斯”是一個專門的單詞——Желтороссия。創(chuàng)造這個單詞的一般被認為是伊利亞·列維科夫,但整個鯨吞計劃并不是由他策劃,他只是一個記者和民族學者,充其量不過是沙俄遠東殖民地的雇員而已。
事實上早在19世紀沙俄國內(nèi)一直就有“西方派”與“東方派”之爭,西方派認為帝國應該主要向西方的歐洲發(fā)展,通過制服歐洲獲得世界話語權(quán)。而東方派則認為向東侵略更劃算,清朝、朝鮮和日本實力薄弱,不能阻擋強大的沙俄,得手后還能繼續(xù)向富饒的美洲邁進。
克里米亞戰(zhàn)爭失敗后,西進失敗的沙俄國內(nèi),東方派開始占據(jù)上風,一個瘋狂的計劃逐漸形成。大抵那時的沙皇不太懂地圖測繪,他只是在新疆喬戈里峰到海參崴之間畫了一條直線,直線以北的土地他都想要!
細膩的侵略準備(一)——交通覆蓋
以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這條充滿抽象主義的直線沒有任何可執(zhí)行性,即使當時的清朝已經(jīng)腐朽不堪。但19世紀末期列強掀起的瓜分中國狂潮還是給他們提供了機會,畢竟相對英法諸國,沙俄更具有地緣優(yōu)勢,他們離中國很近。
清朝在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終于讓沙俄找到了突破口,他們聯(lián)合德國和法國,通過“友情勸告”的方式迫使日本歸還了遼東。然后李鴻章訪俄期間又通過幫清朝防御日本的借口,誘騙他簽字同意沙俄在境內(nèi)修建中東鐵路(也有資料顯示李大人收錢了)。
這條鐵路穿過黑龍江直達吉林,沙俄入侵的交通準備就此完成。在修路過程中,沙俄以保護鐵路為借口,租借了旅順和大連,同步完成在遼東地區(qū)的駐軍存在,并且從哈爾濱直達旅順的支線鐵路也同步開始修建。一旦沙俄決定入侵,就可以通過鐵路快速調(diào)動足以覆蓋全東北的兵力。
細膩的侵略準備(二)——文化入侵
完成在東北地區(qū)的事實存在后,沙俄以不符合他們特性的耐心開始文化灌輸,從1898年開始沙俄瘋狂在東北開辦學校,粗略統(tǒng)計也得有400余家。這些學校教的東西和俄國國內(nèi)一模一樣,如果不是他們動手太急,光這些學校就能同化一大批當?shù)鼐用瘛?br/>
另外沙俄還在中國大量開辦報紙,組織學會,提高輿論控制力,不停的宣傳俄羅斯文化。當時清朝在東北基礎很薄弱,出了奉天再往北基本沒啥控制力,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沒今天這么深入,很快沙俄的影響就體現(xiàn)了出來。
侵略最后的準備自然就是移民,沙俄人口固然偏少,但當時東北的住民也沒多到哪去,摻沙子非常容易。這些移民大多是傳教士,到達東北后還可以輸出東正教,繼續(xù)進行文化入侵。
沉不住氣的入侵
光看準備工作的話,對于東侵計劃沙俄做的可以算至矣盡矣,然而戰(zhàn)斗民族其實一直有個重大缺陷——缺乏耐心;蛘哒f他們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放棄長遠利益,大抵和熊瞎子掰苞米差不多,這次他們依然沒能例外。
修建中東鐵路過程中,俄國發(fā)現(xiàn)清朝這邊正在鬧義和團,于是沙俄高層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似乎不用再等太多年,連陸軍大臣庫羅巴特金都認為“這是占據(jù)東北的好借口”!缎聲r報》更是連占據(jù)以后改什么名字都想好了。
故此沙俄很開心的加入了八國聯(lián)軍,準備摘下這顆種了幾年的果子,只是他們完全想偏了。其實當時其他列強出兵的目的并不是想完全肢解中國,他們離中國太遠,沒有那么好的牙口,在基調(diào)上更傾向蠶食,這成了和沙俄的天然矛盾。
不出所料的失敗
1900年7月9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動員18萬軍隊分7路進軍東北,那時八國聯(lián)軍正在進攻天津。撕下面具的沙俄對中國百姓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屠殺,江東六十四屯、海蘭泡,中國百姓“骸骨漂溢,蔽滿江洋”。
10月6日,南北兩路俄軍會師鐵嶺,東北全境淪陷。當八國聯(lián)軍其他侵略者全部撤出北京后,沙俄依然賴在東北不肯走,還拿出了盛京將軍增祺被迫簽署的《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他們的侵略再也沒有任何遮羞布。
于是以英、美、日為代表的海洋系國家,以俄、法、德為代表的大陸系國家,在中國的領(lǐng)土上打了一張戰(zhàn)爭,這就是日俄戰(zhàn)爭,最終沙俄戰(zhàn)敗。作為沈陽人,吐槽機常常去蘇家屯區(qū)沙河鋪鎮(zhèn)魏家樓子村外山上的日俄戰(zhàn)爭紀念碑,日本和沙俄不約而同的在那紀念奉天會戰(zhàn)的亡靈,想想真覺得憋屈。
尾聲和回望
日俄戰(zhàn)爭期間,雙方圍繞旅順港大打出手,日軍海陸并進圍困那里很長時間。受困的沙俄官員大多非;艁y,一個叫伊利亞·列維科夫的雇員不小心丟失了自己的日記和筆記本。隨著俄國人的撤離,那些文字被人發(fā)現(xiàn),后人終于可以一窺“黃色俄羅斯”計劃的全貌。
在1901年的《黃俄羅斯報告》中他提到了那個單詞,證實沙俄有目的在向西伯利亞地區(qū)移民。在1905年的《黃俄羅斯緩沖區(qū)》中他進一步描述了那個概念,讓沙俄勢力范圍拓展到黃海,建立一個與日本的緩沖區(qū),讓當?shù)攸S種人俄羅斯化,為沙俄守衛(wèi)邊境。
回望歷史,如果我們不帶民族情緒的檢點這個計劃,吐槽機得承認它有部分成功的機會,如果沙俄不那么貪婪而急迫,現(xiàn)在我們很可能連黑龍江都損失掉。至于它失敗的原因,主觀上沙俄太著急,過早暴露了鯨吞的野心,引起整個地區(qū)勢力反彈?陀^上他們確實不具備碾壓地區(qū)平衡的實力,幾乎沒有靠戰(zhàn)爭解決一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