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這個問題,來聊一下真正的江湖大佬是怎么對待敵人以及小人的。

杜月笙一生,經(jīng)歷的江湖爭斗不少,遇到的敵人以及小人也不少,但他真正鬧翻臉的時候卻并不多,但這并不意味著杜月笙就是個不強(qiáng)、不硬的老好人。

除非是遇到涉及根本利益,根本沒有退路的時候,杜月笙是絕少有徹底翻臉的時候,很多時候他是可以翻臉而不翻,還有一些時候他是鬧翻之后尋機(jī)再把臉給翻回來。

可以翻臉而不翻,這是心寬胸廣。闖江湖混社會,尤其是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非得有心寬胸廣的一面才能立得久,走的遠(yuǎn)。

真理往往是常理的反面。

很多泛泛之輩都是這樣,越有權(quán)勢越覺得以自己為中心天經(jīng)地義,但在高明之人那里,可能恰恰相反,他們是越有權(quán)勢越有屈從的一面。

說白了,越有權(quán)勢,眼里就得越能揉進(jìn)沙子。就說杜月笙,他身邊其實一直有不少藏污納垢的小人,但不涉及根本,杜月笙一般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不會主動跟這種人翻臉,只會等殘酷的世道去跟這種人翻臉。

這是一種大智慧,你若不地道,我不為難你,社會法則最終一定會收拾你。

所以這種人根本不足為慮,更不值得翻臉逼對方進(jìn)死角。

以上是對小角色,對大角色,杜月笙不翻臉的道行又是另一種,核心之爭時必須翻臉,輸贏定下后則一定要把臉重新翻回來。

不樹永久死敵,這又是杜月笙另一個江湖大智慧。

杜月笙發(fā)跡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場爭斗,大小八股黨之爭就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江湖大智慧。與沈杏山為首的大八股黨爭斗,輸贏未定時,杜月笙是很強(qiáng)橫的,一會兒是小八股黨玩命叫板,一會兒又是擺鴻門宴,讓黃金榮狠狠地給了沈杏山一個有索命意味的大耳刮子。

這難道不是鬧翻臉?當(dāng)然是,否則沈杏山本人也不會在落敗之后逃離上海灘。

但你看杜月笙絕不做趕盡殺絕的事,贏了沈杏山之后,很快他就向落敗的大八股黨釋放了善意包容的信號,翻臉是因為爭輸贏,輸贏落定后大家可以做回朋友。

正是有這樣的心胸和智慧,這才有了沈杏山以及他身后的大八股黨后來為三鑫公司效力的事。

這叫只洗牌,不丟牌。

也正是因為如此,杜月笙手里的牌才會越打越好。

但杜月笙身上也有徹底翻臉的時候。

在他的江湖生涯中,有名的事有這么兩樁。

第一樁就是殺害汪壽華,這是為了賭未來很陰險的突然翻臉。在此之前,他和汪壽華其實關(guān)系不錯,在涉及勞工權(quán)益上,兩人還有過不錯的合作,但為了博取未來的政治資本,他不僅用陰險的方式和汪壽華徹底翻了臉,更把徹底翻臉的后果升級成了要命。

這是為天大的利益,還有就是對方徹底破了底線,杜月笙也有徹底翻臉的時候。

這就是咱們要說的第二樁,他和杜氏門徒吳紹澍的決裂。

杜月笙一生遭遇門徒背叛的事其實并不少,但像吳紹澍這樣到了欺師滅祖程度的幾乎沒有,這家伙是獨一個。

抗戰(zhàn)勝利后,在老蔣眼里,杜月笙代表的幫會價值正在逐步消減,為此老蔣對杜月笙采取的是邊用邊打的策略。

擔(dān)當(dāng)打手角色的正是這吳紹澍。

杜月笙為抗戰(zhàn)竭盡所能那是有目共睹的,按理說,抗戰(zhàn)勝利后回到上海他理應(yīng)受到禮遇,但吳紹澍卻利用自己在上海占據(jù)的優(yōu)勢地位給杜月笙來了一個性質(zhì)很惡劣的下馬威。

他把杜月笙定義成了惡勢力的代表!

可即便如此,杜月笙并沒有立刻翻臉,到這時候他秉承的依舊是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

遺憾的是,吳紹澍非但不領(lǐng)情,相反還擺出勢不兩立的姿態(tài)。

沒有辦法,杜月笙只能和他講青幫規(guī)矩,但讓杜月笙沒想到的是,吳紹澍居然提前一步偷走了門生帖子,這等于就是欺師滅祖了。

直到這時候,杜月笙才徹底和吳紹澍翻臉。

一方面,他依靠自己的江湖勢力開始步步為營地針對吳紹澍布局,上海灘各要害部門能安插親信的安插親信,各種地盤能搶的就搶;另一方面,他又在不動聲色地靜候一招制勝的機(jī)會。

結(jié)果,這樣的機(jī)會很快就來了,忠義兄弟戴笠到了。

將事先收集的吳紹澍黑材料朝戴笠手里一遞,戴老板隨即就封了吳紹澍的老窩,并給他定下了私放漢奸,貪贓枉法的大罪。

照戴老板的話說,這種人不辦,天理難容!

但杜月笙到此卻收了手,一記重拳打殘打垮臺就行了,再干要命的事未免就太沒有江湖格局了!

最佳貢獻(xiàn)者
2

杜月笙“會做人”,是時人對他的評價。

不過,所謂的“會做人”可不意味著他是一個沒有脾氣的“老好人”,“老好人”太虛偽了,可是,杜月笙為人、為事卻是少見的磊落。

雖然話是這么說,但是不論是再怎么成功的人,也少不了一番“修煉”,修煉為人處世的原則和方法,修煉人格,即便是脾氣也得修煉,只是能夠修煉到什么程度卻也只能個人的能力了。

杜月笙也是這么一路修煉過來的,少年時期的杜月笙能談得上“會做人”嗎?

顯然不能,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因為一個“賭”字,在13歲時便被自己的舅舅趕出家門,從此流落到繁華卻又龍蛇混雜的上海。

他到了上海后,也仍然改不了好賭的臭毛病,或者說,杜月笙一生也沒有戒賭,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他一生的傳奇,便是始于一個“賭”字,因賭而到上海,因賭而入青幫。

他在上海的一家水果店當(dāng)學(xué)徒,因為賭,被老板炒了魷魚。后來,他又到了曾經(jīng)的同事——王國生的水果店里打工,更是賭的沒日沒夜的,店里的錢也被他狠狠地拍在了賭臺上,他一邊因為羞愧,一邊又害怕王國生會追究他的責(zé)任,于是一溜煙跑了。

這算不算杜月笙翻臉不認(rèn)人?算,不過王國生卻沒有絲毫想要和他算賬的意思,相反卻一直在打聽他的消息,想知道他過的好不好,想要向他伸出援手。

對于杜月笙來說,王國生絕對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

后來,杜月笙因為和人發(fā)生沖突,被人打成重傷,幾乎喪了命,要不是張嘯林救了他,可能也就沒有后來的杜大亨了。

為什么被打?不也是因為和人鬧翻了嗎?

所以說,所謂的杜月笙“會做人”是后期修練出來的,不是與生俱來的,他也幾乎沒有讀過書,只能是一步一步在泥潭里摸爬滾打打磨出來的。

因為他曾經(jīng)是一個沒錢沒勢的小流氓,所以即便后來成為了叱咤上海灘的一代風(fēng)云人物,他也能夠結(jié)交像戴笠那樣的小流氓,因為他對“莫欺少年窮”深有感觸,誰又能確定誰不會今朝仍是窮少年,明日便成富大亨?

他在成為一代大亨后,越來越注重自己的修養(yǎng),所謂的“會做人”的功夫也越來越深厚,所以慢慢地打造了一張覆蓋了政界、軍界、商界以及黑道等各界的人情網(wǎng),他可以運(yùn)用這張人情網(wǎng)為自己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益。

杜月笙為什么很少和人翻臉?

人情這東西,最容易積攢,也最容易消耗,而且有些人情一旦用了便不可再生,所以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維護(hù)著這些人情。

所謂人情世故,你想要獲得人情,便得世故!

杜月笙正是深諳此道,所以不愿意和人翻臉。

此外,杜月笙發(fā)家以后,很注重自己的修養(yǎng),翻不翻臉,生不生氣,實際上已經(jīng)直接和他的修養(yǎng)掛上了鉤。

一代大亨自有一代大亨的風(fēng)度,堂堂一個上海灘大亨,在上海灘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跺跺腳能讓上海灘地震三天,打個噴嚏也能讓上海灘風(fēng)雨不止,他有什么必要翻臉?

又或者說,當(dāng)時的上海灘能有幾個人有讓他翻臉的資格?

當(dāng)時有資格讓杜月笙翻臉的人當(dāng)然也有,一個是黃金榮,一個是張嘯林,一個則是“洋人”,后來又多了一個吳紹澍。

不過,杜月笙雖然取代了黃金榮“上海第一大亨”的位置,但是他們兩個人卻算不上翻臉,至少杜月笙沒有掀了黃金榮的桌子。

張嘯林則不同,杜月笙是實實在在地和他翻了臉。

實際上,杜月笙和張嘯林的交情很深,張嘯林救過杜月笙的命,杜月笙也救過張嘯林的命,兩人是過命的交情,可是為什么杜月笙會對張翻臉呢?

1937年,日軍侵占了上海,然后不斷地拉攏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這威風(fēng)凌凌的“上海三大亨”。

對此,黃金榮選擇了金盆洗手,婉拒了日本人。

杜月笙雖然一再受到日本人的威逼利誘,甚至被土肥原派了飛機(jī)到杜公館上空盤旋以作威脅,可他仍然沒有低頭,最后更是在日本特務(wù)的監(jiān)視下大搖大擺地離開了上海。

可是,張嘯林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他為了保住自己的錢和勢,也為了取代黃金榮和杜月笙曾經(jīng)的位置,竟然投靠了日本人,成為了日本人的一條走狗,所以,他成為了被“鋤奸”的目標(biāo)。

杜月笙在離開上海之前,曾邀張嘯林一起離開,但是張拒絕了。

杜月笙的翻臉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刺殺張嘯林時出力最大的便是杜月笙的門生陳默,由此可見,杜應(yīng)該也在“刺張”一事中出了不少力。

杜月笙為大義而和漢奸張嘯林翻臉,當(dāng)浮一大白。

對于“洋人”,杜月笙的翻臉最顯霸氣。

1932年,日軍制造事端,借機(jī)挑起了“淞滬抗戰(zhàn)”,后來,日軍為了突襲中國軍隊,竟然想要借道法租界出兵。

杜月笙得知這個消息后,怒不可遏,一邊將消息傳遞給了上海市長吳鐵城和第19路軍總司令蔡廷鍇,一邊氣呼呼地跑去質(zhì)問法國駐滬領(lǐng)事甘格林。

如果放在平常,杜月笙絕不會這么做,因為這樣會損害他和法租界之間的“交情”,可是為了日軍借道法租界突襲中國軍隊的事,他不僅和甘格林鬧翻了,更是逼迫甘格林出面召集各國駐滬領(lǐng)事舉行會議,專門商討此事。

他敢這么做,說明他已經(jīng)做好了要和各國領(lǐng)事翻臉的準(zhǔn)備!

這會議一開,各國領(lǐng)事面對日本領(lǐng)事的咄咄逼人,便被嚇得不敢反駁,算是默認(rèn)了日軍借道法租界的事,杜月笙一看,怒了,這還了得?

于是,他抬起手“砰”地一聲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厲聲威脅各國領(lǐng)事:“好,東洋兵可以進(jìn)租界、住租界、利用租界打中國人。你們盡管通過這個議案,不過,我杜月笙要說一句話,只要議案通過,我請日本軍隊盡量的開來,外國朋友一個也不要走,我杜月笙要在兩個鐘頭以內(nèi),將租界全部毀滅!我們大家一道死在這里!”

兩個鐘頭毀滅租界,何等霸氣!

更有趣的是,各國領(lǐng)事對于杜月笙的威脅,卻沒有一個人敢站起來扇他,洋人在中國向來作威作福慣了,什么時候受過這窩囊氣?可是,這時候的洋人卻只能老老實實地受著這股窩囊氣!

因為他們相信杜月笙卻是有這個能力——兩個鐘頭毀滅租界。

這樣的翻臉,簡直讓人拍案叫絕。

杜月笙和吳紹澍的翻臉,應(yīng)該算是一次被動防御。

吳紹澍曾經(jīng)為了上位,厚著臉皮,到處找關(guān)系拜了杜月笙為師,成為杜氏一個門生,利用杜月笙的影響和資源爬上高位。

可是,吳紹澍后來卻過河拆橋,翻臉不認(rèn)人了。

杜月笙一直在謀求上海市長這個位置,可是,吳紹澍也想坐這個位置,所以為了不讓杜月笙如愿,他在杜返回上海競選市長的前夕,讓人在街上貼滿了橫幅標(biāo)語,橫幅上寫著什么呢?

杜月笙是惡勢力!打倒惡勢力!

這么一來,杜月笙即便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和上海市長之位失之交臂。

后來,杜月笙氣不過,終于對吳紹澍發(fā)起了反擊,在讓人收集好了吳紹澍貪腐、違法的證據(jù)后,杜月笙找到了戴笠,讓戴笠出面對付吳紹澍。

戴笠是什么人?對付一個吳紹澍還不是手到擒來!

所以,吳紹澍面對杜月笙的反擊,也只能乖乖下臺走人。

杜月笙不論再怎么“會做人”,可是他終究是個人,終究也有三分脾氣,所以也容不得別人隨意觸碰他的底線!

3

沒有和人翻過臉的那是老好人,正所謂“慈不掌兵,義不聚財”,杜月笙以會做人混江湖,當(dāng)然和人翻過臉,因為,翻臉也是一種江湖手段,關(guān)鍵時刻能解決大問題。g迎關(guān)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杜月笙做為民國時期上海灘流氓三大亨的標(biāo)志性人物,會做人一直是他身上最靚麗的標(biāo)簽,被后人演化出很多種版本,比如說最著名的就是不喝酒不抽煙怎么樣,這話一看就不是杜月笙說的。

杜月笙一個大老粗,就是在裝斯文,也裝不出文化人的高雅,學(xué)別人總結(jié)段子的事情,胸中無點筆墨,還真不是杜月笙做的出來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杜月笙翻臉最直接的一次是與法租界各大佬,當(dāng)時正值一·二八事變,中日雙方打的不可開交,為了扭轉(zhuǎn)頹勢,日本向法租界提出繞道法租界,從背后襲擊中方軍隊的方案,法租界拿不定主意,便找來租界內(nèi)的工商界代表咨詢意見。


杜月笙做為華人商會主席代表應(yīng)邀參加,沒想到那些個平時人模狗樣的正人君子,在日本人的脅迫下,一點骨氣都沒有,商議的結(jié)果竟然是同意日本軍隊借道。

杜月笙深知其中厲害,何況抵抗的軍隊里面有不少都是自己的門人弟子,杜杜月笙知道,這些豬頭三們的一次軟弱,就可能葬送大批的中國軍隊。

便抱定了與租界當(dāng)局死磕的決心,沒有了平日里長衫下的斯文,而是活脫一個愛國式的英雄人物:“假如日本軍隊經(jīng)過租借,兩個小時內(nèi)必毀租界”,在杜月笙的恫嚇下,法租界最終沒有允許日本軍隊繞租界偷襲中方軍隊。


這種以暴力恫嚇制止愚蠢行為的手段,本身就是一種翻臉行為,翻臉并不是不會做人的表現(xiàn),恰恰相反,這是一個人立足江湖的法門!

4

作為上海人,對上海的海上聞人稍微有點了解,F(xiàn)在市面上都將杜月笙說成是正面人物,因為他在抗戰(zhàn)中,為了民族大義,作出了貢獻(xiàn),懲辦了漢奸。同時,為人也比較慷慨,在冬季時,給窮人施粥,許多窮人都感謝他。

抗戰(zhàn)勝利時,杜月笙從香港回到上海,他通過戴笠向蔣介石表明想做上海市的市長或副市長。當(dāng)時,蔣介石也是考慮他在抗戰(zhàn)時的貢獻(xiàn),以及他在上海情況熟悉度,準(zhǔn)備讓他擔(dān)任副市長的。可是,上海人對杜月笙不感冒,上海幾大報紙刊登杜月笙將成為副市長的消息一透露,群情激憤,上海人大罵杜月笙是大流氓,蔣介石聽到這個消息,只能將杜月笙的副市長的保留起來。

為何上海人對杜月笙評價那么不好呢?其實,杜月笙本人和他的徒子徒孫在當(dāng)時的上海灘做壞事是罄竹難書。所以,剛解放的時候,會有那么許多地痞流氓被槍斃。我想舉二個杜月笙的例子:

一、馬未都講了一個杜月笙在江湖上講的規(guī)矩的故事。馬未都沒有說一個富商將一個舞女肚子搞大,舞女滿天要價,富商已經(jīng)給她雙份的價格了,舞女還是不行。無奈,只能請杜月笙。杜月笙問是否按規(guī)矩辦了?請杜月笙的那人回答:雙份。杜月笙也不多說,那就按規(guī)矩辦。于是,流氓們將舞女丟到江里去了。其實,將舞女肚子搞大的是宋子安,宋美齡最小的弟弟。那個舞女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就到宋家,想嫁給宋子安,因為她想有宋家的骨肉不愁一輩子榮華富貴。但是,宋家看到一個舞女,對自己家的名望有損,就想給錢了事。想不到舞女一心想嫁給宋子安,這樣一來就請杜月笙出面了。杜月笙是流氓,他安排人去騙了那個舞女到了一個地方,將舞女的小孩從肚子用腳踏出來,不久舞女也死了。

二、杜月笙在青浦弄來一個15-16歲的女孩當(dāng)小妾。有一天,想不到小妾鄉(xiāng)下從小到大的相好來見她。杜月笙不在家,小妾對杜月笙手下人謊稱是自己的哥哥,于是就去見他。小妾與相好見面,二人哭哭啼啼,被外面杜手下看到了,并且小妾相好還鼓勵小妾與他一起逃走。杜手下立即將那個相好扣押起來。杜月笙回來聽到這件事,就立刻將那個相好綁在院子里面的一棵樹上,安排小妾觀望。然后將相好衣服都扒光,活活打死。同時將小妾關(guān)在一間屋里,幾天以后小妾又瘋又癲的死了。

所以說,上海老一輩人對杜月笙沒有好感,對他在上海灘上,流氓所作所為感到憤怒,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人談忘他的惡行,將他的江湖義氣給突出來了。

5

杜月笙的確會做人,會燒冷灶,但是那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所謂的冷灶要么是過去很有聲望,現(xiàn)在是偶然困窘;要么是將來一定有出頭之日,只是一時少年窮,這個時候,杜月笙便殷勤接納,時常探望,解決困難,那這時候,人家自然深感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日后飛黃騰達(dá),自然少不了要加以關(guān)照,之前的“投資”也就大獲其利了。

只是要是將上海三大聞人之一、有上;实壑Q的杜月笙認(rèn)為只是穿長袍馬褂、文質(zhì)彬彬,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試想一個上海流氓,沒有些血腥手段,根本就站不住腳,他殺的人,多如過江之鯽,豈止是鬧翻這么簡單嗎?

上海另外兩大聞人之一的張嘯林就是被杜月笙聯(lián)合戴笠收買殺手殺死的。很多人認(rèn)為張嘯林的死是因為他勾結(jié)日本人,因此戴笠要鋤奸,實際上這件事遠(yuǎn)不止這么簡單。

張嘯林、杜月笙、黃金榮等人組建三鑫公司的時候,因為爭權(quán)奪利,三人之間早有矛盾;張嘯林要蔣介石給兒子安排工作被蔣介石拒絕;張嘯林又勾結(jié)日本人想要趁杜月笙不在上海接收杜月笙的勢力,還打聽杜月笙和戴笠是否在淪陷后的上海安插了眼線,種種事情引起杜月笙以及戴笠的強(qiáng)烈不滿,于是收買殺手,名正言順地殺死張嘯林,號稱“鋤奸”,其實也是借機(jī)鏟除張嘯林。

【張嘯林】

那么杜月笙對提攜他的黃金榮又做了些什么呢?

我們知道,黃金榮的年齡比杜月笙大,發(fā)跡也早,兩人長期共事,關(guān)系本來是比較密切的,但是杜月笙后來搭上了孔祥熙、宋子文和戴笠,徒弟陸京士是淞滬警備隊司令部軍法處長,還掌控著上海的工會;王兆槐是警備司令部偵查大隊長,杜月笙的權(quán)勢在黃金榮之上。

最讓黃金榮覺得顏面掃地的是,他的徒弟陳培德想要競選上?偣飨懢┦烤椭缚厮泄颤h嫌疑,把黃金榮氣得夠嗆,最后在楊虎的調(diào)停下,陸京士就和陳培德輪流當(dāng)了一陣這個主席,背后其實都是杜月笙和黃金榮之間的角力。

乃至到了1936年,黃金榮默許門生組織了忠信社,專門對付杜月笙的恒社。后來忠信社又和楊虎的興中社聯(lián)盟,只是一直沒能成功。

【黃金榮】

后來蔣經(jīng)國作為經(jīng)紀(jì)督導(dǎo)副專員到上海,黃金榮和杜月笙都邀請他到家做客,蔣經(jīng)國不去杜月笙家,反而去了黃金榮家,黃金榮的兒媳李志清趁機(jī)告了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一狀,后來杜維屏被蔣經(jīng)國逮捕,震動了上海,不能不說,這里也有李志清告狀的原因。

黃金榮曾經(jīng)親口對薛畊莘講過,杜月笙的聲望超過他之后,就“在電話里,不叫我黃老伯,而改口為金榮哥了,我感到真不是味道!

【杜月笙】

其實杜月笙對人好,還是要看這個被捧的人能給他帶來多少利益,絕不是一個真正義氣的人。

實際上杜月笙慣會兩面三刀的手段,當(dāng)初他調(diào)解上海法租界水電工人大罷工的時候,就曾偽裝同情工人,送錢支援他們,但另一方面又答應(yīng)法方代表制止罷工,當(dāng)時法方打死了十幾名工人,最后只答應(yīng)每個月加2.4元工資,杜月笙看到法方加了工資,就轉(zhuǎn)過頭來對付不肯妥協(xié)的工人,派遣流氓毆打不愿復(fù)工的工人。更不必說四一二的時候,杜黃張三人打死了多少工人,以此成為進(jìn)身之階了。

6

以會做人聞名于世的上海灘三大亨之一杜月笙,曾經(jīng)是上海灘公認(rèn)的“上;实邸,夸張一點說,他在杜公館里跺剁腳,整個上海灘都要顫抖。這個比喻雖然有些夸張,但也充分證明了杜月笙當(dāng)時在上海灘的巨大實力。

杜月笙雖然憑著自己的做人原則,在上海灘游刃有余,頭眼通天,混的如魚得水,但他也不是不是神仙,難免會做錯事,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杜月笙也一樣,在他內(nèi)心深處,這個黑幫大佬流氓頭子,在他內(nèi)心中,有他得罪的人,也有他懼怕的人,其中最為令他恐懼的人就是被稱為“民國第一殺手”,“暗殺大王”的王亞樵,這個連蔣介石、張學(xué)良、汪精衛(wèi),戴笠等大腕級的人物 都聞風(fēng)喪膽的人。王亞樵當(dāng)年憑借著一百把利斧創(chuàng)建了“斧頭幫”,威震上海灘,秉著為民除害,專殺漢奸走狗,你若不干好事,我必做掉你的原則,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暗殺事件。

杜月笙曾經(jīng)與王亞樵正面沖突過,黑幫大佬遇到殺手之王能有什么結(jié)果,大家可想而知,結(jié)果是杜月笙考慮的比較周全,覺得不能義氣用事,是人都有軟肋,王亞樵掐住了杜月笙的軟肋,最后杜月笙不得不息事寧人,答應(yīng)了王亞樵的所有要求。然而,就事論事的話,我認(rèn)為不能說杜月笙就怕了王亞樵,而只能說對王亞樵這種人敬而遠(yuǎn)之罷了。

在杜月笙傳奇的一生中,有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人物,也是后來與他鬧翻臉的人,這個人就是曾經(jīng)他的結(jié)拜兄弟,人稱“殺人魔王”的軍統(tǒng)局頭子戴笠(戴雨農(nóng))。

戴笠是浙江人,蔣介石的老鄉(xiāng)。1924年,戴笠從鄉(xiāng)下跑到上海灘來闖世界時,才27歲。那時候,杜月笙已經(jīng)是上海灘的一霸了。戴笠最初在賭場里混,由于他賭技高,贏了錢,臨走的時候被看場子的人攔下,于是發(fā)生沖突,被杜月笙撞見,戴笠臨危不懼的表現(xiàn),得到了杜月笙的青睞。杜月笙慧眼識珠斷定這個年輕人將來會有前途,于是決定讓他跟著自己干?墒侨f萬沒想到,這戴笠是個不甘寂寞的人,心中理想很大,他居然拒絕了千載難逢的機(jī)會。杜月笙輕輕一笑,也不好強(qiáng)求,于是二人結(jié)拜為兄弟后,杜月笙送給戴笠1000塊銀元,還親自寫了一封信,拖人力薦他到廣州黃埔軍校報名,就這樣戴笠離開杜月笙之后,如愿以償?shù)某闪它S埔軍校學(xué)員,后來投奔到當(dāng)時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麾下。 由于戴笠精明強(qiáng)干頭腦聰明,很快得到了蔣介石賞識,最后做到了軍統(tǒng)局局長的位置,成了蔣介石的左膀右臂。

那么受到杜月笙如此恩惠的戴笠,后來為什么于杜月笙翻臉了呢?(聽說戴笠這個人翻臉比翻書還快)。杜月笙和戴笠之間其實沒有什么大的隔閡,主要原因大概也就是因為杜月笙當(dāng)年吸食鴉片的事,戴笠這個人雖然心狠手辣,但是他唯一對毒品很反感,他見不到人抽大煙,而杜月笙就不一樣了,他是對大煙情有獨鐘的人,幾乎到了上癮的地步。

一次戴笠去看望杜月笙,偶然間發(fā)現(xiàn)杜月笙在抽大煙,于是就奉勸他趕緊戒掉,杜月笙已經(jīng)到癡迷的地步,根本就戒不掉,為此二人還曾經(jīng)鬧翻過臉。后來杜月笙在抽大煙的時候盡量避免讓戴笠看見,戴笠也多次勸說杜月笙未果。因此兩人產(chǎn)生了矛盾,后來據(jù)說在戴笠不幸飛機(jī)失事遇難后,杜月笙曾經(jīng)一度萎靡不振,據(jù)他女兒回憶說杜月笙當(dāng)時還想過要跳樓自殺。

由此可見杜月笙與戴笠之間是有故事的,具體他們之間發(fā)生過什么過節(jié),我們不得而知。

 

7

上世紀(jì)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一個局勢很復(fù)雜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各種勢力魚龍混雜的存在著,有地痞,有黑幫,有各種組織和進(jìn)步學(xué)生,也有外國列強(qiáng)。

在這樣一個地方,想要生存下去需要圓滑;想要生活下去需要智慧;想要生長起來需要手段。只要有了手段,就能在這個地方讓自己的勢力生長起來。

毫無疑問,杜月笙應(yīng)該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了。

他從一無所有來到這個地方打拼,到憑著自己的魄力被人賞識,再到最后擁有自己的地盤自己的產(chǎn)業(yè)自己的勢力?梢哉f,他是那個時代一個活生生的傳奇。

他能走到后來的位置,肯定很會做人,而且十分有氣量。但是圈子那么大,總會有幾個不對脾氣的人。

那么,一向圓滑善交際的杜月笙,有沒有和別人紅過臉生過氣呢?

第一位,王亞憔

一個人即使再有氣量,這一輩子也不可能不生氣。

不過像杜月笙這種身份的人,一般人是不會惹他生氣的,能讓他動怒的人,肯定要像王亞憔這樣有身份的人。

這個人是一個相當(dāng)正派的人,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愛國志士,在抗戰(zhàn)時期除掉了很多漢奸,后來令人聞之膽寒的斧頭幫也是由他所創(chuàng)。

因為殺人太多,并且殺的都不是一般人,當(dāng)時的人們給他起了一個殺人之王的別稱,而他之所以會和杜月笙有交集也是因為一件暗殺事件。

1930年,蔣介石任命趙鐵橋為上海招商辦總辦,而這個職務(wù)本應(yīng)由李國杰來做,因為李知道自己沒辦法跟蔣介石對抗,于是私下找到王亞憔,想讓他去殺了趙鐵橋,并答應(yīng)事成后將一條大船的使用權(quán)給他。

恰巧此前趙鐵橋殺害了他一個朋友,于是他就同意了,1930年7月,趙鐵橋被他殺死。

可不料半路殺出個張延齡,仗著自己的叔叔是張嘯林,強(qiáng)行接管了招商辦,并且不兌現(xiàn)之前借船的承諾。

這下就惹出事了,當(dāng)晚他就派人去炸了張嘯林家,直逼得這個大亨讓他的兄弟杜月笙出面處理。

而杜月笙盡管生氣有人這么挑釁,但是實在拿王亞憔沒辦法,最后只得兌現(xiàn)了之前的承諾,還賠了一大筆錢才了結(jié)。

第二位,戴笠

這二人之間的矛盾并不是那種不共戴天的大仇,盡管他們之間爭吵過很多次,但主要還是因為一件事,那就是抽大煙。

大煙這東西害人很深,當(dāng)時幾乎沒人不知道這東西的危害,可是當(dāng)時許多上層人士就覺得抽這個東西是有錢人的享受,拿自己的命來快活。

盡管杜月笙肯定不會這么想,但他也沉迷其中。

戴笠作為他的好友,加上特別討厭大煙這個東西,就一直勸他放下煙桿子?墒沁@個東西哪是說放就能放的,而且此時杜月笙已經(jīng)上癮很深了。

所以他表面上答應(yīng)了但私底下還是控制不住。幾次三番之后兩人一談到大煙就會吵,好幾次都因為這個問題鬧得不歡而散。

不過這些爭吵都是暫時的,沒能傷到二人的關(guān)系。后來戴笠遭遇空難,杜月笙一度很憂郁,甚至想要自殺。

第三位 王茂亭

杜月笙這一輩子還和其他人翻過臉,比如當(dāng)時一個叫王茂亭的翻譯。

因為當(dāng)時黃金榮情緒低沉,無暇顧及生意,法租界的各種事就落到了他頭上。為了和法國人打交道,他找了這個留學(xué)回來的學(xué)生做了翻譯。

不過二人剛一見面就紅了臉,之后他還把人趕走了。

原因是兩人觀念不同,西方先進(jìn)觀念和東方舊看法進(jìn)行了撞擊,最后把這個翻譯撞走了。

不過說到底,像杜月笙這樣聰明的人,是不會輕易和人翻臉的,就算翻臉也只是做生意的一種手段。他會豪不掩飾翻臉的人只有兩種人:要么是真朋友,對這種人不必藏;要么是真對手,對這種人不需裝。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像王茂亭這樣的受過外國思想教育的青年,盡管他和這種人合不來,交談中對方可能還冒犯了他,但他只是把人趕走就完了,沒有對他做別的什么事。從這也能看出來他為人的氣度與胸襟,絕非常人能及。

8

會做人不代表不會翻臉,因為“做好人”和做“好人”的區(qū)別截然不同!但可以肯定,會做人的人翻起臉來,即使是面對最大的侮辱難堪,也不會完全失去理性。這大概就是杜月笙等人翻臉和一般人翻臉的區(qū)別!

從黑幫老大被戴綠帽子一事,可以看出:在與人翻臉時,黑幫老大的表現(xiàn)手法絕對堪稱教科書級的翻臉典范。這種翻臉法,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看不出翻臉的翻臉”的特點!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這種高能翻臉的話,那就是狠、辣、絕,且滴水不漏!

青幫頭子、“上;实邸倍旁麦显谑廊搜劾锸且粋說一不二的主,這樣人的被戴綠帽子,很多人覺得這勢必會引發(fā)一場血雨腥風(fēng),然而實際情況是:他翻臉翻得不露聲色,僅藏起臉偷摸著就把一切解決了。

也正是因此,世人都只知杜月笙與原配妻子沈月英之間,有著不為人知的愛恨情仇,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后,藏著杜月笙一生最不堪的過往。

沈月英是一位江南女子,年輕時的沈月英溫婉動人,曾一度令年輕時的杜月笙神魂顛倒,日思夜想。在師傅黃金榮的幫助下,他如愿娶到了沈月英。

婚后的二人,山盟海誓,羨煞旁人。

然而,在沈月英女兒不幸夭折后,他們的感情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心理學(xué)上認(rèn)為,但凡常人,在遭受重特大變故時,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經(jīng)歷喪子之痛的沈月英很明顯出現(xiàn)了嚴(yán)重的心理問題,她精神萎靡,經(jīng)常半夜哭泣。

可此時最能安慰她的人卻終日忙碌,在這種空虛寂寞且巨大傷痛中,無處排解的沈月英迷戀上了鴉片。

迷上鴉片以后,心里的苦確實緩解了很多,然而吸上鴉片后,沈月英的身體越來越差,她日益消瘦,精神也越來越恍惚。這種情況下,沈月英甚至慢慢地出現(xiàn)了幻覺。

不用說,此時的杜月笙見到沈月英這副模樣,肯定很心疼。但時間久了以后,他慢慢對妻子有了膩煩,甚至開始背著她有了新歡。

沈月英是個聰明的女子,在丈夫漸漸不再進(jìn)她房間后,她開始意識到:出事了,外邊有人了。

于是乎,沈月英的鴉片癮越來越大,她試圖通過這種方式麻痹自己,讓自己忘了所有。

但沈月英不知道,這種方式只能治標(biāo)不能治本。

遭受喪子之痛,又面臨婚姻危機(jī),沈月英跌入了谷底。在這個時候,她的初戀情人,即她兒時青梅竹馬的表哥找到了她。

人在最黑暗難熬的時候,別人的一絲光亮便會讓他感動不已。沈月英最難熬的時候,對她驅(qū)寒問暖的表哥,讓她體會到了久違的溫暖。在這暖里,沈月英甚至忘了今夕何夕。

很快,兩人舊情復(fù)燃了。

兩人趁著杜月笙不在家中,時常出雙入對,外出結(jié)伴。為免了掩人耳目,沈月英出錢讓表哥在上海租地方住下來,并常常更換地方。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很快風(fēng)言風(fēng)語就出來了。

最初,沒有人敢告訴杜大老板,所以事情一直相安無事。但日子久了,杜月笙還是從周圍人的言行中,看出來端倪。

杜月笙怎么也不肯相信這個事實,于是,他開始動員手下親信秘密調(diào)查真相。

之所以要秘密進(jìn)行,一來是為了顧全自己的身份,二來是為了避免冤枉妻子。

幾天之后,密探傳來消息:二人卻有茍合。

震怒之下,杜月笙連著幾夜未能合眼。一個男人,此生最大的痛,無非就是被心愛女子戴綠帽了。何況,還是他這般血性男兒。

尋常人在掌握了妻子外遇的消息后,通常會第一時間質(zhì)問妻子。但他杜月笙偏偏不是,在黑幫混跡多年的他知道:此時如此,勢必打草驚蛇。

于是,他忍住痛背著妻子嚴(yán)刑拷打丫鬟,在他的逼供下,丫鬟將沈月英與表哥的事一并招供了。

隨后,杜月笙一聲不吭地離開了,走前,他吩咐人將丫鬟賣進(jìn)了窯子。

然后,杜月笙就開始動手了。

不日后,沈月英的表哥在街上走時,一不留神就被人架入了一輛汽車,帶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被打斷四肢后生生地活埋了。

這一切的幕后主使,不用說,正是杜某人。

處置完杜某人后,終于只剩下最后一個了。

某日清早,迷糊中,沈月英感覺到床前有人,她定眼一看,立馬清醒了。此時,面無表情立在床邊的不是別人,正是杜月笙。

此時已經(jīng)幾天不見丫鬟和表哥消息的沈月英才意識到:真的出事了!

沈月英想說什么,但杜月笙卻沒有給她機(jī)會。只幾秒鐘功夫,沈月英就被人架起,強(qiáng)行帶走了!

此后的十多年里,沈月英一直被關(guān)押在高橋鎮(zhèn)杜家老宅。

人都言“做大哥的女人威風(fēng)”,其實,威風(fēng)背后的危險,更大!

尋常女子外遇,再不濟(jì)就是離婚、被打被罵,而杜月笙對待外遇妻子的手法,卻委實比這些殘忍太多。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話,就是沈月英之于她表哥的死。

在此后十多年在鄉(xiāng)下被幽禁的歲月里,沈月英生不如死,她日日守著活寡,夜夜飽受精神折磨。這種日子,比身在監(jiān)牢,痛苦百倍。

而這種被幽禁歲月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沒有期限。

事情敗落后翻臉的杜月笙不僅不認(rèn)人,而且根本把沈月英當(dāng)透明人。

他每月供應(yīng)生活費,卻從來對她不發(fā)一言。沈月英似乎活著,似乎又死了,或許,對于自己是死是生,她自己,也是迷糊的。

這場婚姻悲劇,表面看,錯全在沈月英,然而,如果回到當(dāng)時的情境,對于沈月英世人又難免同情。在這場婚姻里,最大的受害者,終究是沈月英!

大約,晚年的杜月笙自覺對沈月英的懲罰太過,長子結(jié)婚時,他讓沈月英恢復(fù)了自由,此后,她一直跟著杜月笙和其他的太太一起生活,直到離世。

這對曾經(jīng)翻臉的夫妻,終于達(dá)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和解!

9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杜月笙,曾經(jīng)的上海三大亨之一,素來以會做人知人心而為人稱道。當(dāng)年追隨他的人不計其數(shù),其中有不少門徒、朋友,后來甚至他們都做了漢奸,杜月笙也依舊能和他們推心置腹。

但是,此生杜月笙只翻臉趕走過一個人,那就是王茂亭。

黃金榮因為露蘭春一事以后,心灰意冷,杜月笙開始接受了法租界的全部資源,開始和法租界的人打交道。

因此,杜月笙少不了一位精通法語的翻譯。

于是王茂亭和杜月笙不期而遇。

王茂亭,早起是法國的留學(xué)生,法語翻譯可以說是爐火純青。

但是這二人的見面,并沒有一見如故,交談甚好,而是杜月笙甩了臉色將他趕走啦。

據(jù)杜月笙身邊之人的解釋說,是因為當(dāng)時有人在杜月笙身邊上眼藥,說王茂亭不守規(guī)矩,暗自和法國人交易。

而后王茂亭拒上杜公館,杜月笙對此痛心疾首,還專門檢討了自己的過失。

其實,這些都是子虛烏有。杜月笙身邊都是一群普通話都說不順溜的大老粗,王茂亭當(dāng)真和法國人交易,他們怎么可能聽得懂?

再說,杜月笙什么人?以他的精明能看不出來?

所以,真正的原因,只能是這兩個人天生犯沖。

王茂亭,長久在法國留學(xué),深受那里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熏陶,還有尊嚴(yán),在法國人心里,每個人的尊嚴(yán)都是獨一無二的,都需要受到尊重。

而這在當(dāng)時的中國,卻恰恰相反。杜月笙生長的中國,當(dāng)時的人,只認(rèn)權(quán)勢和金錢。有錢有勢者,自然受到尊重。而一無所有的,只有戲弄和侮辱。

因此,他和王茂亭的文明觀念,天差地別,更本就不在一個時空里。

所以,注定了他們二人沒有共同語言,不是一路人,所以分道揚(yáng)鑣是最好的選擇。


歡迎關(guān)注,祝你幸福。

以上。

10

答:

所謂"會做人"並非只會做"善人",一年布長衫打扮的杜月笙並非靠會做人而上位,

杜月笙要一統(tǒng)江湖,"英、美租界"的所謂"大八股黨"的勢力是斷斷不會答應(yīng)的,這里牽涉的利益太多。

杜月笙和黃金榮兩個"長衫黨人",在這關(guān)鍵時刻"會做人"了,首先在法租界開放了由軍閥盧永祥把持的彩票業(yè)。送了大禮。于是和黃金榮利用青幫、軍閥和法租界這三張王炸,然而這三張王牌如果沒有本事操作,你隨時都可能挺尸街頭。

只有杜月笙,憑此打。⒋蟀斯牲h",種種原因黃金榮走下坡路了,而杜月笙游走、周旋各方,把持賭博業(yè),鴉片,走私,又用這些錢籠絡(luò)政要、文人、幫頭,黎元洪有感于杜先生的會做人,會這個、那個,特撰一對聯(lián):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這個地區(qū)就是杜月笙的地盤。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