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這個問題,來聊一下真正的江湖大佬是怎么對待敵人以及小人的。
杜月笙一生,經(jīng)歷的江湖爭斗不少,遇到的敵人以及小人也不少,但他真正鬧翻臉的時候卻并不多,但這并不意味著杜月笙就是個不強(qiáng)、不硬的老好人。
除非是遇到涉及根本利益,根本沒有退路的時候,杜月笙是絕少有徹底翻臉的時候,很多時候他是可以翻臉而不翻,還有一些時候他是鬧翻之后尋機(jī)再把臉給翻回來。
可以翻臉而不翻,這是心寬胸廣。闖江湖混社會,尤其是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非得有心寬胸廣的一面才能立得久,走的遠(yuǎn)。
真理往往是常理的反面。
很多泛泛之輩都是這樣,越有權(quán)勢越覺得以自己為中心天經(jīng)地義,但在高明之人那里,可能恰恰相反,他們是越有權(quán)勢越有屈從的一面。
說白了,越有權(quán)勢,眼里就得越能揉進(jìn)沙子。就說杜月笙,他身邊其實一直有不少藏污納垢的小人,但不涉及根本,杜月笙一般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不會主動跟這種人翻臉,只會等殘酷的世道去跟這種人翻臉。
這是一種大智慧,你若不地道,我不為難你,社會法則最終一定會收拾你。
所以這種人根本不足為慮,更不值得翻臉逼對方進(jìn)死角。
以上是對小角色,對大角色,杜月笙不翻臉的道行又是另一種,核心之爭時必須翻臉,輸贏定下后則一定要把臉重新翻回來。
不樹永久死敵,這又是杜月笙另一個江湖大智慧。
杜月笙發(fā)跡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場爭斗,大小八股黨之爭就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江湖大智慧。與沈杏山為首的大八股黨爭斗,輸贏未定時,杜月笙是很強(qiáng)橫的,一會兒是小八股黨玩命叫板,一會兒又是擺鴻門宴,讓黃金榮狠狠地給了沈杏山一個有索命意味的大耳刮子。
這難道不是鬧翻臉?當(dāng)然是,否則沈杏山本人也不會在落敗之后逃離上海灘。
但你看杜月笙絕不做趕盡殺絕的事,贏了沈杏山之后,很快他就向落敗的大八股黨釋放了善意包容的信號,翻臉是因為爭輸贏,輸贏落定后大家可以做回朋友。
正是有這樣的心胸和智慧,這才有了沈杏山以及他身后的大八股黨后來為三鑫公司效力的事。
這叫只洗牌,不丟牌。
也正是因為如此,杜月笙手里的牌才會越打越好。
但杜月笙身上也有徹底翻臉的時候。
在他的江湖生涯中,有名的事有這么兩樁。
第一樁就是殺害汪壽華,這是為了賭未來很陰險的突然翻臉。在此之前,他和汪壽華其實關(guān)系不錯,在涉及勞工權(quán)益上,兩人還有過不錯的合作,但為了博取未來的政治資本,他不僅用陰險的方式和汪壽華徹底翻了臉,更把徹底翻臉的后果升級成了要命。
這是為天大的利益,還有就是對方徹底破了底線,杜月笙也有徹底翻臉的時候。
這就是咱們要說的第二樁,他和杜氏門徒吳紹澍的決裂。
杜月笙一生遭遇門徒背叛的事其實并不少,但像吳紹澍這樣到了欺師滅祖程度的幾乎沒有,這家伙是獨一個。
抗戰(zhàn)勝利后,在老蔣眼里,杜月笙代表的幫會價值正在逐步消減,為此老蔣對杜月笙采取的是邊用邊打的策略。
擔(dān)當(dāng)打手角色的正是這吳紹澍。
杜月笙為抗戰(zhàn)竭盡所能那是有目共睹的,按理說,抗戰(zhàn)勝利后回到上海他理應(yīng)受到禮遇,但吳紹澍卻利用自己在上海占據(jù)的優(yōu)勢地位給杜月笙來了一個性質(zhì)很惡劣的下馬威。
他把杜月笙定義成了惡勢力的代表!
可即便如此,杜月笙并沒有立刻翻臉,到這時候他秉承的依舊是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
遺憾的是,吳紹澍非但不領(lǐng)情,相反還擺出勢不兩立的姿態(tài)。
沒有辦法,杜月笙只能和他講青幫規(guī)矩,但讓杜月笙沒想到的是,吳紹澍居然提前一步偷走了門生帖子,這等于就是欺師滅祖了。
直到這時候,杜月笙才徹底和吳紹澍翻臉。
一方面,他依靠自己的江湖勢力開始步步為營地針對吳紹澍布局,上海灘各要害部門能安插親信的安插親信,各種地盤能搶的就搶;另一方面,他又在不動聲色地靜候一招制勝的機(jī)會。
結(jié)果,這樣的機(jī)會很快就來了,忠義兄弟戴笠到了。
將事先收集的吳紹澍黑材料朝戴笠手里一遞,戴老板隨即就封了吳紹澍的老窩,并給他定下了私放漢奸,貪贓枉法的大罪。
照戴老板的話說,這種人不辦,天理難容!
但杜月笙到此卻收了手,一記重拳打殘打垮臺就行了,再干要命的事未免就太沒有江湖格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