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卓,少有俠名,作戰(zhàn)勇猛且又極有謀略,在接到大將軍何進的命令后,率領(lǐng)西涼軍入京。此時,恰逢何進被宦官所殺,漢少帝和劉協(xié)在部分宦官的幫助下逃離皇宮。在北邙山附近時,被董卓一行人所遇。隨后,在董卓的“護送”下回到京師。自此之后,董卓開始霍亂京師,為一時之梟雄。

那么,在董卓專權(quán)期間,他帳下又有多少能人猛將呢?

武將方面:呂布、華雄、徐榮、李傕、郭汜、張遼、張濟

第一位,呂布。呂布原屬并州牧丁原,而后,在董卓的挑唆下殺掉丁原,并認董卓為義父,為董卓帳下中郎將,都亭侯,有很高的威望。

在關(guān)東軍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呂布隨軍參戰(zhàn)。他不僅武藝高強,最為緊要的是手上有一支戰(zhàn)斗力十分強悍的并州軍。

第二位,華雄。在董卓專權(quán)時期,華雄為董卓帳下都督。關(guān)東軍閥討伐董卓時,華雄亦隨軍出戰(zhàn)。在孫堅于陽人一帶反擊戰(zhàn)中,華雄被孫堅所殺。

但在演義中,關(guān)東軍閥被演繹為十八路諸侯討董,華雄為汜水關(guān)的鎮(zhèn)守大將。汜水關(guān)一戰(zhàn)中,不僅斬殺了鮑忠、俞涉,以及潘鳳,還大敗孫堅軍,斬殺孫堅帳下的祖茂,最后被關(guān)羽所敗,有了“溫酒斬華雄”一事。

第三位,徐榮。他是董卓帳下被低估的一位將軍,為董卓帳下中郎將。在東漢末年,徐榮可謂是早期最為出色的統(tǒng)帥之一。在汴水之戰(zhàn),徐榮擊敗曹操的追軍;在梁冬之戰(zhàn),徐榮擊敗了孫堅的軍隊。

曹操當時麾下有夏侯惇、夏侯淵,以及曹洪等人,而且曹操的軍事謀略也不俗。但是,在追擊董卓的時候還是被徐榮的軍隊所敗。至于孫堅,在關(guān)東軍閥中,孫堅為江東猛虎,作戰(zhàn)勇猛,而且斬殺了華雄,其本身就不凡。但是,面對徐榮的時候,孫堅這位猛虎還是被徐榮所敗。但可惜的是,在新豐之戰(zhàn)中,徐榮為亂軍所殺。

第四位,李傕。其性格勇猛詭譎,善于用兵,有辯才。在當時的統(tǒng)帥中,侍中劉艾認為李傕的用兵還在孫堅之上。

在陽人之戰(zhàn)后,李傕奉命到中牟和朱儁決戰(zhàn)。朱儁為東漢名將,頗負盛名,但是和李傕一戰(zhàn)中,朱儁被李傕所敗。

第五位,郭汜。其出生馬賊,后投靠董卓,在兵法上有較深的造詣,和李傕并列。在和朱儁的交戰(zhàn)中,郭汜和李傕為統(tǒng)帥,大破朱儁,而后劫掠于陳留和潁川一帶。在董卓被殺之后,郭汜和李傕反攻長安,挾持漢獻帝,霍亂京師,官至車騎將軍。

第六位,張遼。其原為丁原帳下,后被丁原派去京師,接受何進的管轄。在何進被殺,董卓專權(quán)之后,張遼所屬的何進部屬被董卓收編。但在董卓帳下的時候,張遼被封為北地太守,不受重用。在董卓被殺之后,以兵屬呂布。

第七位,張濟。張濟雖為董卓部將,但是和李催郭汜等人相比,張濟并不受重用,他曾和李催郭汜等人一起進攻朱儁。在董卓被殺之后,張濟伙同李催郭汜二人一起反攻長安,而后遭到排擠,屯駐弘農(nóng)。在公元196年時,張濟帶兵劫掠,被流矢所中,不久身亡。與張濟相比,他的侄子張繡的名聲更大一些。

謀臣方面:李儒、賈詡

在謀臣方面,董卓帳下此類人才很匱乏,主要有李儒和賈詡二人。但是,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僅有李儒一人。

第一位,李儒。在董卓入京之后,為弘農(nóng)王郎中令。董卓專權(quán)之后,奉董卓之命,毒殺毒殺漢少帝劉辯和何太后等人。在董卓死后,李傕和郭汜反攻和長安,曾向漢獻帝推薦李儒為侍中,但被漢獻帝拒絕,后不知所蹤。

第二位,賈詡。初為武威郡守張奐軍司馬,而后為董卓部將。在董卓專權(quán)時,賈詡為討虜校尉。但不久,賈詡便成為董卓女婿牛輔軍中的輔軍。董卓被殺之后,賈詡向李傕和郭汜等人獻計,反攻長安便出自于賈詡之手。在李郭二人兵敗之后,賈詡成為張繡的謀士,隨張繡守宛城。

董卓是東漢末年勢力最大的諸侯,手上擁有西涼軍和并州軍等兩支戰(zhàn)斗力強悍的兵種,而且?guī)は掠卸辔怀錾慕y(tǒng)帥和武將。但可惜的是,在率軍入京之后,董卓開始霍亂京師,專權(quán)暴政,兇國兇民,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