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什么會失荊州,因為關羽北上去打襄樊了,把荊州主力全部帶走了,導致荊州空虛,才被東吳偷襲成功的。如果關羽不打襄樊,只是守著荊州三郡,荊州會丟嗎?顯然不會。
如果守江陵和公安的,不是糜芳和士仁,而是其它人,或者糜芳和士仁不是不戰(zhàn)而降,而是拼死抵抗,荊州會丟嗎?顯然不會。
關羽丟荊州,誰都沒有想到盟友孫權會在背后捅刀子,誰也沒有想到劉備的大舅子糜芳居然不戰(zhàn)而降,把江陵城雙手奉上給東吳,才導致荊州盡失,關羽被殺,否則荊州會丟嗎?顯然不會。
沒錯,丟失荊州關羽是有責任,可是劉備與諸葛亮的責任似乎更大,在戰(zhàn)略層面,沒有做好對東吳的防備,也沒有恰當?shù)臅r候約束關羽注意東吳的偷襲,或者劉備與諸葛亮壓根就沒有料到東吳的偷襲,不要把所有的責任全部壓在關羽身上,關羽有責任,但不是全部的責任。
那么我們換個視角,如果讓龐統(tǒng)、張飛、魏延、劉封、關平來守荊州,荊州會丟嗎?
龐統(tǒng)是軍師中郎將,張飛是僅次于劉備、關羽,蜀漢排名第三的大將,魏延是劉備的部曲私兵,劉封是劉備的義子,關平是關羽的兒子,這些人算起來,張飛應該是統(tǒng)帥。
官職這樣排:張飛是南郡太守,征虜將軍,駐荊州三郡主帥,劉封為副軍中郎將,駐荊州副帥,受張飛節(jié)制,龐統(tǒng)為軍師中郎將,魏延守江陵城,關平守公安城。
只需一個前提:守荊州不得主動出擊,那么張飛、龐統(tǒng)、魏延、劉封、關平肯定能守住荊州。
為什么呢?
張飛號稱萬人敵,熊虎之將,武藝高強,生性勇猛,當年在當陽橋,一聲斷喝,力阻曹操千軍萬軍不敢追擊,張飛曾經擊敗過名將張郃,何其勇猛,讓張飛守荊州,至少曹魏和東吳不敢前來進犯,即使來了,張飛也不怕。張飛善待君子,而輕待小人,就算張飛喜歡喝酒誤事,只有龐統(tǒng)、劉封等人在,也不會有人敢加害于張飛。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勇猛善戰(zhàn),性格剛烈,力氣過人,曾經隨劉備多次征戰(zhàn),也是一員猛將,但劉封有個毛病,就是喜歡仗勢欺負人,當年孟達就是受到劉封的欺凌,才投降了曹魏,而且這個劉封連關羽的命令也不聽,恐怕張飛也難以管住,但是沒有關系,只要劉封不犯大的錯誤和投敵,其它的都沒有問題,守住荊州更是沒有問題。
龐統(tǒng)是名聲高于諸葛亮的才子,當年得到名士司馬徽的推薦,說龐統(tǒng)是整個南方最有才能的人,一時龐統(tǒng)名聲大燥,后來龐統(tǒng)成為周瑜的功曹,送周瑜的棺木回江東,龐統(tǒng)與江東名士大部分都認識的,后來又在諸葛亮和魯肅的雙重推薦下,得到劉備的重用,龐統(tǒng)的才能重在謀略,只能龐統(tǒng)能在守荊州的過程中,在張飛和劉封犯錯誤的時候,提醒改正,避免錯誤,那么守荊州是沒有問題的。
魏延是劉備的部曲私兵,在打益州前還沒有太大的名氣,不過沒關系,魏延名氣這個時候雖然不大,但才能是有的,守漢中那么多年都沒事,守一個江陵城肯定沒有問題,百且魏延非常忠誠,可不是三國演義中有反骨的魏延,那是虛構的,讓魏延守江陵沒有問題。
關平是關羽的兒子,如同關羽一樣忠誠,武藝也了得,讓關平守公安也是沒有問題的。
那么劉備帶諸葛亮,關羽,趙云,黃忠進益州,能順利奪取益州嗎?
答案是:能。
從諸葛亮的后世才能來看,其軍事能力也是不容小看的,五出祁山,斬王雙,殺張郃,鹵城大敗司馬懿,打得司馬懿不敢出戰(zhàn),只能以消耗戰(zhàn)跟諸葛亮耗著。可見諸葛亮對于打仗,并不欠缺。
劉備帶著諸葛亮、關羽、趙云、黃忠去打劉璋,只怕是比歷史上還要快就拿下劉璋了,連馬超也不要請了。基本上關羽一個人就包了,關羽的戰(zhàn)績何其強悍,千軍萬馬斬顏良,那可不是一般的勇猛,顏良是敵軍主帥呢,襄樊之戰(zhàn),關羽打敗了駐守樊城的曹仁,和駐守襄陽的呂常,又活捉五子良將排名第一的于禁,斬了勇冠三軍的龐德,打得曹操幾欲遷都,威震華夏,三國歷史僅關羽一個,馬超都未必是關羽的對手,劉璋還在話下嗎?
況且還有趙云、黃忠等人相助,劉備打劉璋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難度,就是在雒城和成都耗費了一些時間,其它地方基本是勢如破竹,沒有受到太大的阻擋,而益州又遍布帶路黨,如法正、張松、孟達,和投降派,如李嚴、吳懿、黃權等。
諸葛亮能讓馬超投降,如果沒有張任射殺龐統(tǒng),劉備和諸葛亮能讓張任投降嗎?
當然能,簡單一點懸念都沒有的事。就算沒有馬超到場,劉璋也是鐵定失敗的。而馬超的投降,并不是劉備的促使,而是馬超本人決定的,馬超在被曹操擊敗后,走投無路,只得南下投降了張魯,后來張魯也投降了曹操,馬超只能再次南下,要么投降劉璋,要么投降劉備,而劉璋這個時候已經被劉備打得快下支撐不了,馬超就只能選擇投降劉備,根本就不需要諸葛亮做太多的努力,馬超必定投降劉備。
至于張任,雒城和成都已經算是益州劉璋最后的兩座城池了,雒城已經堅守了一年,再也守不下去了,劉備、諸葛亮破城只是時間問題,城一破,張任要么投降,要么受死,這都是沒有懸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