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自古以來素有“天府之國”之稱,只要掌握四川盆地,以及通往關中地區(qū)的漢中通道,則進可攻退可守,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是很好的例子。四川從古至今被侵略的次數(shù)很多,這里說兩次歷史上對成都的大屠殺。

第一次:宋末元初

公元1236年,蒙古大軍兵分三路大舉南侵,其中西路大軍由蒙古大汗窩闊臺之子闊端帶領攻入成都,成都攻陷后,元軍進行了一次慘絕人寰的中世紀最大規(guī)模的屠殺。據(jù)歷史資料統(tǒng)計,蒙軍退卻后城內(nèi)有約140萬具尸體(還不包括城外的死亡數(shù)據(jù))。

第二次:明末清初政局動蕩之際

公元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張獻忠在武昌稱王,之后因為左良玉進攻武昌,張獻忠被迫入蜀,并于公元1644年6月攻克成都。張獻忠在成都呆了不到三年時間,上到官員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基本上殺了個遍。張獻忠敗走以后,四川繼續(xù)淪為南明和滿清、吳三桂和滿清的主要戰(zhàn)場,戰(zhàn)事持續(xù)了約二十年才完結,死傷人員不計其數(shù)。公元1659年(順治十六年),四川省進行人口普查,那時全川人口不足八萬,十里無人煙。正因為成都幾十年的戰(zhàn)亂,使得人口銳減,才有了清朝初年開始長達一個世紀的“湖廣填四川”的歷史。如今四川本地人,很多都是那個時期遷徙過去的。

總結:素有“天府之國”的四川在歷史上經(jīng)歷了這兩次大劫難,是巴蜀之地最黑暗的歷史,相信將來的四川在祖國的領導下會越來越好。

最佳貢獻者
2

這個問題主要是涉及到對「侵略」的定義問題,不同定位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重要地區(qū)歷史上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戰(zhàn)爭和四川之外的人入侵。所以這是需要把侵略含義定義清楚才能準確把握的。

我看到別的回答里重點說了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兩次入侵四川,尤其明末清初的慘烈造成的四川人口驟降,不得不采取湖廣填川的辦法。也導致了究竟是張獻忠屠川還是滿清屠川這個歷史謎案。按滿清的做派肯定也屠川了,川人是不是都被屠了,那也不盡然,因為人是會逃的,古代更不容易。川人在這兩次被入侵時的頑強抵抗,加上抗戰(zhàn)時的大后方、加上川軍出川抗戰(zhàn),于是就成就了川人自古不負國的說法。如果所有地區(qū)的中國人都如此,那中國何以能亡。今天四川又成為漢服復興的旗幟之地,所以我很敬佩他們。

歷史上四川被入侵是非常多的,朝代更迭都會伴隨著這樣的情況。只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內(nèi)戰(zhàn),比如蜀漢進駐四川,也是外地人進入。如果這類不算作是入侵的話,那其實還有幾次是可以商榷一下的。

我能認知到的第一次入侵發(fā)生在殷商武丁之后,就是由古埃及東歸故土的羌方和鬼方遭遇到與殷商激烈的戰(zhàn)爭,無法返回中原,于是不得不改變策略派出先羌繞道返回蜀地、楚地和吳地去瓦解殷商聯(lián)盟。此時返回的羌方支系大概率不可能完全和平的方式進入,但種種跡象表明并沒有發(fā)生大戰(zhàn)。因為無論蜀地,還是吳地、楚地,本土留守民系在后來是與先羌形成了聯(lián)盟關系。比如楚地先羌與苗瑤泰,比如殷商時代的江西吳城遺址是由羌系基因與泰族基因構成的。古蜀也存在這個現(xiàn)象,就是先羌與大禹離開四川時遺留的百濮民系形成過聯(lián)盟及和親關系。這就表明極有可能未經(jīng)歷過大戰(zhàn),但蜀、楚吳都是先羌主導又有點不合理,這說明多少是經(jīng)歷過一些戰(zhàn)爭的。

在哈尼族的傳說里,他們接納了外來的蠟伯人,給予幫助并和親。但后來蠟伯人背信棄義占領了他們的土地,讓他們失去了諾馬阿美。目前就確定不了諾馬阿美究竟是成都地區(qū),還是昆明,又或者是楚雄大理。如果是成都,那就說明有過紛爭戰(zhàn)斗,最后哈尼人退出了。從大的華夏概念來看,百濮是大禹留下的一部分人來臨著C系和D系跟隨民系。這種入侵算入侵嗎?如果不算,那后來的蒙古和滿清其實從根子上說也屬于華夏文明體系的分支。后來第四代蜀王杜宇體系的古蜀人也潰逃到了云南,最主要的自稱就是昆侖開明氏,也就是昆明族。是頭戴公雞帽的群體,最典型的是昆明東郊阿拉鄉(xiāng)的撒梅人,還有大理祥云縣米甸的羌夷。但是又能發(fā)現(xiàn)哈尼族里存在大量頭戴公雞帽的民系,這說明雙方后來雖有恩怨,但聯(lián)合在一起時是很緊密地,是互有混血的。

古蜀人之所以逃向云南,那是因為周初時泰族民系南遷至四川引發(fā)的。這一次無疑雙方發(fā)生了大戰(zhàn),否則的話,古蜀體系不會被迫入云南。泰民系經(jīng)過四川的痕跡至今能看到,比如攀枝花附近至今還有傣族,比如涼山彝族里有20%的泰族基因。這個比例是十分大的,而且白彝就更多與泰民系和苗瑤有關聯(lián),當中也會有少量掃帚星群體存在。因為與泰民系一同南遷的就有這個民系,今天與泰族融合在一起,尤其柬埔寨更多一些,緬族底子就是他們,只不過被南亞人混血得已經(jīng)面目全非。諸葛亮打的孟獲也大概率與泰民系關鍵更大一些。因為他們被迫離開四川進入云南后依然是云南最強民系。大理白族一開始就是與之有關,只不過白族是融匯了昆明族、與泰民系苗瑤有關聯(lián)的白蠻以及后來進入的羌系和各類漢族的集體體。所以麗江大理這條入滇通道上的納西族和白族羌化和漢化程度最高。拓跋氏潰逃到怒江地區(qū),也就使得有部分流入到白族里了。今天的白族其實是羌系O3基因占比最大。

白彝是被黑彝趕下山的,黑彝究竟是什么群體?目前我也鎖定不了。按涼山的服飾和建筑看,明顯是羌式為主。但按基因看涼山地區(qū)是斯里蘭卡基因占比較大,所以就不得不懷疑是羌系帶著斯里蘭卡基因反攻了泰民系。于是涼山彝族形成了多重文化的疊加,原百濮文化有,羌系文化有,苗瑤泰文化也有。今天的四川彝族咬定三星堆與之有關其實是偏頗的,因為三星堆是綜合了原百濮古蜀、杜宇羌系古蜀的產(chǎn)物,而百濮民系的幾個基因在涼山是很微少的,杜宇古蜀在云南,后來的羌系未必是這一支。只能說涼山彝族在這一地區(qū)保留著一些與古蜀相近的文化。要認真說起來,西南乃至南亞、西藏地區(qū)的C系和D系都是百濮,貴州的被識別為苗族的芭沙人還是大禹后裔,全體姓袞。所以尊重歷史地話是需要研究透了的。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了。

3

如果說四川被侵略過多少次的話,我個人覺得是兩次。因為之前的那些,攻入四川都是我們自己內(nèi)部的事情,而這兩次都是外族入侵。

第一次就是蒙古國入侵四川,那個是最慘烈最慘無人道的。這是發(fā)生在宋朝時代,據(jù)《南宋全史》所記載,估計死了幾十萬人。

第二次就是滿清入侵的時候,張獻忠在四川的那時間啊,基本上死了好多四川人,對四川屠殺一直未停止過。

后來外敵日本,他是沒有打到四川的,甚至他連四川的邊境都沒有打到。

巴蜀之人,忠義節(jié)裂,性情兇悍。川軍能打,敢打!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他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是永遠不可磨滅的。

原創(chuàng)不易,全是手機碼字,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大陸講歷史】每天一個故事,讓我們一起穿越曾經(jīng)的世界。



4

四川在歷史上被侵略屠殺了兩次,雖只有兩次但對人類危害都是深重而又巨大的災難。第一次是南宋后期,四川被蒙古三次侵略、并屠殺了近千萬大宋子民、1600萬銳減至60萬殺了大半,第二次明未年一代梟雄、兩大起義軍首領之一、號大西蜀王的張獻忠也侵略屠殺了四川子民八百多萬,四川本有900萬,結果僅剩下9萬人。

5

蜀漢末年,魏將鄧艾偷襲成都,迫降劉禪;

元末,徐壽輝手下將領明玉珍占據(jù)四川,明太祖派湯和、廖永忠、傅友德等人西征,攻占四川全境。

明末清楚,張獻忠占據(jù)四川,建立大西國,后被清軍肅親王豪格攻破。

6

從古至今四川被侵略過多次,但只有兩次是外族入侵,分別是蒙古入侵和滿族入侵,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南宋寶祐四年,也就是1256年,蒙古進攻四川,蒙古總督軍事兀良合臺與都元帥帖哥火魯赤率領元朝軍隊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四川,成功在合州的戰(zhàn)役。蒙古軍隊大肆屠殺成都居民,城中遺骸就達到了140萬具,根據(jù)史學家統(tǒng)計,經(jīng)過元朝的屠殺后,四川人口從1300萬下降到60萬,四川回到半游牧時代。

第二次就是清朝入侵四川了。當時清軍帶領大軍血洗嶺南地區(qū),,幾乎將四川人殺絕,后來又不得不進行移民。

  • 蒙古入侵四川
  • 清朝入侵四川

7

應該是兩次吧,一次蒙古人屠城,一個是明朝末期的張獻忠。蒙古人熱愛屠城,當時世界人口因此損失了2億,其中中國(包括金、西夏、南宋)就超過一億,四川人幾乎被屠殺殆盡,直接導致了明初的湖光填四川,現(xiàn)在很多四川人都自稱是湖北孝感麻城人,就是這個原因。

明末的動亂,張獻忠這個殺人狂魔肆意屠殺四川人、甚至當軍糧使用……慘不忍睹,這又導致四川人口銳減。

四川是個相對封閉而又富足的地區(qū),在和平時期四川人習慣了安逸的生活,這也造就了四川人的休閑性格,直至現(xiàn)在依然如此。每次到達四川的動亂,都會打破這種優(yōu)閑的生活,都會給四川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