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京杭大運河不僅僅是要和黃河交匯,它和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都是要交匯而過的。
中國的大江大河只要是自然形成的,其流向基本上全是從西南往東北方向流入大海。如下圖:
隋唐之前,中國文化的傳播,就是跨過一條河,跨過一條江的跳躍式傳播。
經(jīng)濟發(fā)展也是依然,人民需要南遷和北渡,把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帶過河去,跨過江去。
秦漢第一帝國時期之后,經(jīng)過“三國兩晉南北朝”三百六十余年的亂戰(zhàn),中原地區(qū)的先進生產(chǎn)力一再南遷,淮河之南,長江之南反而成了財賦收入重點地區(qū)。
但是,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敵人也一直來自北方,北方需要駐守大量的軍隊。
軍隊和政治中心都很花錢,就是說,需要大量花錢的人群一直在北方。
糧秣草料就需要依次跨過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才能運抵邊境戰(zhàn)場。
很是麻煩。
反正隋煬帝準備打朝鮮感受到了麻煩無比,太浪費了,運輸成本遠遠大過了運輸品的價值,千軍萬馬容易調撥,一聲令下走過去就是了,千軍萬馬的一日三餐換洗衣服不好解決。
在古代,船運是運力最大的運輸方式,但是,沒有自南往北的交通水道呀!
皇上從來就是簡單思維的,想干什么就是一句話——沒有就造唄!讓他有,不怕花錢!
于是,開始“制造自南而北”的交通水道——也就是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需要跨過五條東西走向的水系,可不是只是題主您擔心的黃河這一條水系。
怎么跨過去呢?
也簡單!
修馬路可以有十字路口,修水道自然也可以有“十字水道口”呀!如下圖:
請再想象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的作用。東西走向的紅燈一亮,洶涌的人流就停下,讓南北走向的人先走,反之亦然。
如下圖:河流上的船閘也可以類比成紅綠燈的。
不過也可以理解題主為什么單單問京杭大運河怎么過黃河,而不問其他四條水系。
因為,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
黃河那種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只存在于黃河上游,中游,黃河下游水流是很平緩的,任何一條船都可以優(yōu)哉游哉的橫穿河面。
再回答第一個問題,——京杭大運河怎么跨過“地上河黃河!”
圖片最能說明問題,請看下圖:
上面是三峽大壩上的“五級提船閘!鄙舷侣洳钭阕阌113米。
黃河是沒有那么高的,有個一級提船閘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