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喊口號也得按照基本法。大部分農(nóng)民起義領袖啊,沒有什么文化水平,更沒有什么政治訴求(主要是自己想當皇帝或者混口飯吃),整天只想搞一個大新聞,口號空空泛泛,整天說什么藥丸藥丸,這種口號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當然這些都是很難被記入史書的,真正能在史書中大書特書的都是些極有煽動性的政治口號。我們先來羅列一些比較著名的口號:

一、陳勝吳廣起義:大楚興,陳勝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二、黃巾起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三、黃巢起義:天補均平。

四、、宋朝王小波、李順起義: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

五、宋朝鐘相揚么起義:法分貴賤,非善法;我行法,當?shù)荣F賤,均貧富。

六:元末農(nóng)民起義:“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七、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口號:等貴賤,均田免糧。

八、太平天國洪秀全起義:一律平均。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

大家會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起義的口號中,“平均”,“均田”類似的口號非常普遍,基本堅持了一兩千年沒怎么動搖,實際上反應的是中央集權的專制王朝下,農(nóng)民和地主之間尖銳的矛盾。

所以這類口號只要在中國古代封建的政治體系框架下,就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大多數(shù)農(nóng)民起義都具有局限性,平均最終變成了合法的打家劫舍,燒殺擄掠,藥丸是遲早的事情。

真正實現(xiàn)農(nóng)民階級的解放,那得等到1949年~

最佳貢獻者
2

頭條提出這道問答題有水平有意思,促使我放下手邊的工作寫篇回篇文章。面對這個命題閉目深思,歷史長河在眼前緩緩流過。什么秦皇漢武.唐宋宗祖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奪取江山建立皇權以后,沒有一人心裝天下人民,拋棄自已私利想方設法使中國強大,人民富強。而都是以自己私利為首,把權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作威作福。皇帝修建豪華的皇宮,搜盡民間美女甚之連自己嫂子兒媳婦都不放過,在后宮大量的美女中想奸誰就是誰,不滿意不順眼就殺掉,對大臣不論功勞有多大提的建議.于國于民多有利,只要皇帝看你不順眼了,找一莫須有罪名就可家滅九族,并且還是世襲只許自己孩子孫子作皇帝。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仗著自己軍隊警察.從來不把人民當回事,不讓人民說話不受人民檢督,把人民當作羔羊任意宰殺,瘋狂欺壓老百姓。最后整個國家的財產(chǎn)控制幾個別人手里,逼的天下蒼生買不起房,看不起病,吃不起飯!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干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本薮蟮呢毟徊罹,敲響了統(tǒng)治者的喪鐘,一場場轟轟烈烈的平民起義暴發(fā)了。秦未陳勝吳廣大起義,東漢黃巾起義、唐朝黃巢起義,宋朝鐘相揚幺起義、明朝李自成起義、清朝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起義。人們痛恨貧富不均,所以起義軍為了發(fā)`動群眾參加起義,大都提出了“均貧富”的口號。像明朝那個混蛋皇帝崇貞,他統(tǒng)治時,把老百姓每年種的糧食都征收完了,大量人餓死,但他想餓死老百姓不算啥,自己有軍隊警察誰敢反。所以老百姓才擁護李自成“迎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交糧。"李自成用“不交糧”的口號喚起民眾,起義軍席卷大半個中國,崇貞帝的軍隊不起作用了,嚇的把自己女兒先殺死自己上吊自殺了。中國農(nóng)民起義剛開始勢若暴竹洶涌澎湃給統(tǒng)治者以毀滅性的打擊,像唐黃巢起義造成了:“天街踏盡公卿骨,甲地朱門無一半!薄5堑阶詈筮@些起義都失敗了,他們提出的口號也沒有得到落實。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他們起的目標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是為了天下蒼生,國家的富強,另一方面也沒有先進科學理論作指導。所以當他們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后就爭權奪利,建宮殿搞女人劣性暴露出來了。試想如果他們成功了,奪得了江山,那他們立即又變成了前朝一樣的統(tǒng)治者,招大群美女亂搞,建大量軍隊,欺壓老百性不讓人民檢督說話。持續(xù)一個周期又被推翻滅亡了。 寫到這里我想到了,兩百年前一位世界偉人,那就是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他發(fā)動美國人進行獨立戰(zhàn)爭取得勝利后,他沒想建皇宮招大批美女亂搞,沒想到自己孩孑孫子世襲作威作福,沒想到建立自己極權統(tǒng)治欺壓人民,而想到是美國強大人民幸福,權力制約讓人民.檢督政府。他建立一套全新制度使美國在短短兩百年吋間,發(fā)展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3

放眼中國歷史,被壓迫者都是打著為勞苦大眾謀生存謀利益的幌子,號召廣大人民起來抗爭,打倒了壓迫者,然后呢?自己又變成了獨裁者壓迫者,之后呢?又被被壓迫者打倒了。這就是中國的歷史

4

口號是鼓動士氣,但是真正的起義勝利了未必能實現(xiàn)。但是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都是對歷史的一種進步。最起碼農(nóng)民不愿做奴隸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勝利,完成了建國的大業(yè),這是農(nóng)民起義最成功的范例。

5

口號應該是當時幾呼所有人的訴求,比如宋代王小波口號是:非善法:我行法:等貴賤,均貧富,可想而知在當時號招力有多強,因為當時制度混亂不堪,民不了生,貧富差距巨大,雖最終以失敗告結,卻是古代起義口號政治和生活的完美結合,也為后人的成功起義墊定了堅定的基礎,可喜的是殺了不少貪官算是,連夢都不敢夢,卻讓自己親身做了一回吧,….

6

好,這個我來回答,歷史以來農(nóng)民起義沒有一次成功的,1農(nóng)民無組織無級律性。2農(nóng)民見利忘義,3,沒見過大的場面一哄就閃,4,沒有特別的軍事練習只能當炮灰。本來到是勝者王,敗者寂,但的確農(nóng)民是不能式功的。

7

口號可以常青,但現(xiàn)實一直灰的。

做到個啥哩?

找?guī)讉典型說說吧。

第一個典型,陳勝吳廣起義?谔,一個是:伐無道,誅暴秦。一個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前者,還不算忽悠。秦法確實苛,秦政確實暴。但是,伐過之后,天下就有道了?只不過換了一家公司而已。

后者,翻譯成普通話:王侯將相,這個還能遺傳么?

當然遺傳。

遺傳可以分多種:歷史遺傳、文化遺傳、社會遺傳、代際遺傳——最后這個代際遺傳,既包括家族里的代際,也包括王朝的代際!雖然家國興衰,都有自己的興衰線,但是不得不承認,在一定的代際之內(nèi),遺傳力還是杠杠的。

不過我倒是認為,所有的農(nóng)民起義中,陳勝吳廣這個口號,還是最高貴的政治層面上的平等:反貴族特權,倡人格平等?上,從來做不到。倒是人分三六九等,一直遺傳到現(xiàn)在。

更可惜的是,以陳勝吳廣的身份與人脈資源,根本做不到起義成功。陳勝一個長工,吳廣一個農(nóng)民,知識與素養(yǎng)、經(jīng)驗與交際,都不足以支撐他們走到最后。一個被自己的車夫給玩完了,一個被部下殺死了。所以陳勝吳廣的口號不如改成這樣:咋也是個死,咱不如玩回死亡游戲吧,死也痛快!

第二個典型,黃巾起義?谔柺牵荷n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蒼天是指東漢政府,黃天是指張角發(fā)明的太平道,甲子是起義當年,184年是甲子年,天下大吉,到底啥是吉,就是跳大神了,你走路摔了個跟頭,沒有磕掉門牙,都可以算大吉。實際上,貧農(nóng)張角,也想不出啥高級的口號,而且這個口號,已夠神叨叨的了。一句話,兄弟們跟我走,開獎的時候,到底出啥獎,再說。事實上沒等到開獎,張角就死了。再神,他也沒有算到,即使病死了,漢軍也不放過他,破棺戮尸,把其首級掂到了京師。只能這樣說,統(tǒng)治者素質有限,想不到歷史周期率,或者想到了,也做不到有效防備,而被統(tǒng)治者,素質更有限,有造反的精神,但沒有造反成功的資質。所以,就是在歷史周期率里陣痛N久,直到有資質的人接盤,粘貼、復制、備份、重組一個新的王朝。新王朝比上前王朝有啥進步不?有,至少開創(chuàng)者,會借鑒前朝的一些教訓,但效果不大,因為兩三代之后,其不肖子孫們就全遺忘了,就是被統(tǒng)治者,也忘了造反不過是自己給人充當改朝換代的炮灰而已。

第三個典型,王小波、李順起義?谔柺牵峒藏毟徊痪駷槿昃。這個更是哄二傻子哩。有意思的是,這種口號,居然一直流傳了下來。

這得道德多么墮落、智商多么低下,才會把均貧富當作理想?均貧富的前提,肯定是平等?墒,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資質平等的前提之上的。一句話,我勤勞,你懶惰;我聰明,你愚蠢……你怎么能跟我均呢?那不是對我極大的歧視與不平等么?

所以,均貧富,既不智,更不道德,也根本無從實現(xiàn)。但是現(xiàn)在的歐美福利,確實是取長補短的。但是得把握好一個平衡,就是,既不挫傷能者多勞的動力,讓他們足夠富足;又不鼓勵懶人懶漢,只讓他們有起碼的生活保證。但人家是靠政策搞來的,不是靠起義。凡是靠起義的,沒有真正能搞出福利社會的。都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均嘛呢,就是拔毛,把富人全哈滅了,毛拔自己身上。江湖所謂的,殺富不濟貧也。典型形象就是梁山上的那些所謂好漢,打的是替天行道,實質上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大刀殺人。他們的喜怒哀樂就是天,他們想干嘛就干嘛才是道。

第四個典型,鐘相揚么起義。口號是:法分貴賤,非善法;我行法,當?shù)荣F賤,均貧富。

均貧富當然是抄襲前輩。等貴賤,雖是政治上的一種平等訴求,但問題依然是做不到?傊,雙,做不到。政治上沒平等,經(jīng)濟上沒均平。

第五個典型,元末農(nóng)民起義?谔柺牵耗朗艘恢谎,此物一出天下反;或者: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你說元朝的統(tǒng)治者沒文化吧,連人民也給帶傻了,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傻的起義口號了。但是,正因為傻,所以就這個做到了,不就是個反嘛。

第六個典型,李自成起義,口號是:等貴賤,均田免糧。政治上追求平等,繼續(xù)哄人;均田免糧,起義不成功的時候可以。幸虧起義沒有成功,若真成功了,你見過歷史上的哪個王朝免過皇糧國稅?不過從者也變聰明了,知道都是哄弄哩,所以民間喊的卻是: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夠找闖王;不當兵,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就是快活一場而已,其它都是假的。

第七個典型,洪秀全起義?谔柺牵河刑锿,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保暖。這是中國歷史上牛逼吹得最大,打臉打得最狠的一個口號了。第一,從來沒有執(zhí)行過。第二,即使執(zhí)行,也是消除私有,實行原始公產(chǎn),結果只能是肥了上頭,苦了下頭。第三,洪秀全這個神漢,把自己搞成妖怪一樣,從未與大家平等過。男女士兵不能私談戀愛,就是兩口子都得分居男館女館,但是洪天王本人,后宮女人數(shù)不清,還天天想著法子從民間選秀。就是《動物農(nóng)莊》里的那句口號:所有的動物都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你把平等,讀成不平等就成了。

最后總結,把所有的農(nóng)民起義,都當傳銷看就成。不過是肥了上線。廣大的下線,永遠是龐大的金字塔底座。僥幸推翻前王朝了,新王朝依然是金字塔型的。你呢,第一混不到上線;第二,連底座都可能混不到,因為起義過程中,你不定哪天就死翹翹了。只有一種,是可以理解的,就是不跟著起義,當時就得死翹翹。農(nóng)民,真是歷朝歷代命不好。

8

從陳勝吳廣開始,波瀾壯闊的農(nóng)民起義幾千年來,最鼓動人心的口號就是“等貴賤,均貧富”。雖然是一個幾千年都實現(xiàn)不了的烏托邦,但是誰不敢藐視它的號召力。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 ,王小波、李順在四川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時曾說:“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他們提出了“均貧富”的口號。后來義軍首領王善說過:“天下大變,乃貴賤貧富更替之時”,這就在“均貧富”之外,增添了“等貴賤”的內(nèi)容!暗荣F賤、均貧富”思想否定了那種維護封建制度的“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天命觀。



從此以后,“等貴賤,均貧富”成為中國農(nóng)民起義的旗幟。 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的起義,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口號。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進一步提出“均等”及“太平”思想,要消滅天下之“不平”,主張人人自食其力,公平均等。



唐末黃巢起義正式提出“均等”口號,平均財富和人身平等。唐末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北宋鐘相以“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shù)荣F賤,均貧富”為名揭竿而起。明末的李自成,揚獻忠起義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

洪秀全起兵建立太平天國,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號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等貴賤,均貧富”這是農(nóng)民幾千年的夢想,雖然從來沒有實現(xiàn)過,經(jīng)常被政治家利用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卻體現(xiàn)出農(nóng)民內(nèi)心樸素的要求。

有人認為,“等貴賤,均貧富”實際上也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禮記·禮運》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等貴賤,均貧富”與儒家的大同理想是不一樣的,不能混為一談。早在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嬰就提出了“權有無,均貧富”的思想,商鞅曾提出“治國之舉,貴令貧者富富者貧”,主張通過國家制訂賞罰手段實現(xiàn)均貧富。

“等貴賤,均貧富”是農(nóng)民的本能反應,天下大同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在《論語》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中說:”寡謂民少,貧謂財乏,均謂各得其分,安謂上下相安!翱鬃硬皇瞧骄髁x,而是要各得其分!啊墩f文解字》說:“均,平,徧也。從土,從勻。勻亦聲。”勻兼表字義。均就是指土地分配均平。



儒家不同意等貴賤,講究以禮治國,堅持上下尊卑的等級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均貧富也不是儒家的基本主張,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保ā墩撜Z·里仁》)

貧富極端分化,這一直都是社會面臨的嚴重問題。董仲舒痛切指出:“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保ā稘h書·食貨志》)農(nóng)民過著“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漢書·食貨志》),“老者不養(yǎng),死者不葬,贅妻鬻子”(《淮南子·本經(jīng)訓》)的悲慘生活。



貧富分化與等級制一直都是緊密相連的,高高在上的都是權貴,食不果腹的都是農(nóng)民。對農(nóng)民而言,”等貴賤,均貧富“就是最大的動力,振臂一呼,響著云集。

口號就是口號,鼓動宣傳的作用,不可能完全實現(xiàn)。農(nóng)民起義發(fā)動者,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大家的夢想,畫一個誘惑力的大餅。農(nóng)民最講究實際,儒家大同世界太虛無縹緲,不如一頭牛兩畝地實惠。



“等貴賤,均平富”,“替天行道”,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殘酷。農(nóng)民起義往往打倒舊的皇帝,樹立一個新的皇帝,殺了一批老權貴,迎來一批新權貴。洪秀全就是個典型,說什么天下都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可是自己當天王別人當臣民,比清朝皇帝還荒淫無道。

中國農(nóng)民不怕窮,怕的是不均勻,哪怕是大家一起窮。如《管子·牧民》說“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當貧富差距到農(nóng)民難以生存的程度之時,就意味著社會變成一個火山口隨時爆發(fā)。



貧富分化問題,中國幾千年來找不到答案!度簳我h書二》中“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余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農(nóng)業(yè)社會對貧富分化沒有很好的方法。儒家是復古主義者,提出一個天下大同,“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原則,然后以“井田制”或“均田制”而平均分配給百姓耕種。王莽真以為這是救世良方,搞什么井田制,結果天下大亂。

儒家講“仁政”、“王道”,“回到三代”,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天下歸一,天下大同。儒家的大同夢想做了幾千年,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農(nóng)民不懂什么天下大同,但內(nèi)心深處渴望“等貴賤,均平富”,不管誰舉起這個旗幟,就能最大影響鼓動農(nóng)民起義。要么死亡,要么造反,農(nóng)民還有選擇嗎?在世界上,中國農(nóng)民以其勤勞、溫和以及強大的忍耐性而聞名,要不是無路可走,誰還會造反?不要嘲笑農(nóng)民愚昧無知,在歷史的潮流中,誰又能置身其外。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沒有平等權農(nóng)民就有造反的正義性,你能當皇帝我憑什么不能!



“等貴賤,均貧富”,農(nóng)民平均主義思想確實落后,問題在于封建王朝等級森嚴特權社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農(nóng)民不可能提出先進的思想,有它的歷史局限性。

等級問題,特權問題,貧富分化問題,孔子儒家解決不了,封建王朝解決不了,農(nóng)民造反血雨腥風改朝換代,只能在歷史周期循環(huán)中哀嘆。

9

口號的特征是簡短上口,鼓動性強,而且要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說白了都是以社會利益均等為口號的核心意義。

就這個特征來說,口號就是個偽命題。人往往不患貧而患不均。利益永遠只屬于少數(shù)人,如果大多數(shù)人都有的,還算什么利益?大多數(shù)都有的就是平常一般了。一般認為稀缺的物或事才叫利益,稀缺的怎么可能大眾都有呢?

而且社會均等這種口號違反了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則。自然最大的規(guī)則之一就是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強者是靠掠奪弱者提供自身的生存條件的。弱者在整個歷史中都是當做供給方與炮灰的形式存在的。

這提醒我們,不要跟風,一看連普通老百姓已經(jīng)蜂擁而上的事,趕緊離遠一點,比如現(xiàn)在炒房。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