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歐洲又稱薩拉森人,其民族可追述到遠古的閃米特人族群,其語言也屬于閃族語系,屬于歐羅巴人地中海區(qū)域內(nèi)的人種,也是嚴格意義上的白種人。阿拉伯人不團結(jié),這是給人印象最深的表現(xiàn),并且以此提出很多疑問。“為什么都是阿拉伯人卻分為那么多國家?”“為什么那么多阿拉伯國家卻打不過以色列?”這里需要我們一一分析一下其原因。
并非所有阿拉伯人都是閃族
其實嚴格意義上的阿拉伯人為生活在阿拉伯半島上的閃米特人,而現(xiàn)在所說的阿拉伯人并不是以血緣、基因為紐帶的民族,其是以語言、文化、宗教為紐帶,這也造成了不同地區(qū)的阿拉伯人外表形體上的千差萬別,也就很好理解為什么他們不團結(jié),因為有的地區(qū)人并不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缺乏足夠的民族認同,而被簡單的概括到了阿拉伯人范疇以內(nèi),尤其以北非地區(qū)的國家為代表。埃及、摩洛哥、伊拉克這些國家都有悠久的歷史,并且形成獨特的文化,由于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的傳播,他們被這種文化所浸染,但是他們內(nèi)心深處卻仍然保留著民族的獨特性。
游牧民族文化下的氏族部落權(quán)威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族群往往以氏族部落形式居住,氏族、宗族的影響力很強大,人們也往往聽命于各個部族首領(lǐng)、長老的命令。在這種氏族利益大于民族利益獨特習(xí)慣下,很難形成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quán)性質(zhì)的政權(quán),即使形成也會很快走上瓦解之路。歷史強盛一時的阿拉伯帝國,經(jīng)歷兩個世襲王朝,時間跨度雖然很長,但是帝國從開始建立伊始就開始分裂,最后被外族所征服,就再也未能再度統(tǒng)一。近代以來,泛阿拉伯主義一直炒的很熱,然而卻僅僅是說說而已,阿盟(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不但已經(jīng)從新聞中淡出,更有意思的是其還玩起了朋友圈政治,為首的沙特、埃及等國在2017年6月5日將同為阿拉伯國家的卡塔爾給開了,原因是卡塔爾跟伊朗走的挺近。阿盟已經(jīng)淪落為政治工具了,還談什么阿拉伯統(tǒng)一。
宗教之分,派系之別彼此難容
前文也講到阿拉伯民族是一個以語言、宗教為紐帶非血緣民族群體,既然以宗教為劃分,一些不信伊斯蘭教的人們身體里卻流著閃族人血,他們也就無法融入阿拉伯世界,甚至向同族不同教的人們舉起了屠刀,比如黎巴嫩的阿拉伯基督徒。還有即使共同信仰,但是因為教義傳承的分歧導(dǎo)致彼此互不認同,甚至同族相爭,拔刀相向,最典型的就是阿拉伯什葉派與阿拉伯遜尼派,沖突的地點就在伊拉克、敘利亞、也門等這些兩派并存的阿拉伯國家。由此可見教派問題長期激化也導(dǎo)致了阿拉伯人彼此無法整合,甚至矛盾擴展到整個伊斯蘭世界。
殖民主義者的分而治之想法和手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崩瓦解,其屬地范圍內(nèi)的領(lǐng)土基本都被英、法、意等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但是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開始,世界殖民體系開始解體,各殖民地的人們紛紛展開了反殖民族獨立運動,阿拉伯地區(qū)也不例外。由于前文所提到的游牧民族的氏族部落特點,各個地區(qū)被諸多酋長、大家族、氏族所控制,英法帝國主義通過分化、拉攏、扶植、打壓等各種手段,把阿拉伯地區(qū)劃分成為各個家族、氏族、酋長部落控制下的力量大體相當?shù)膰遥屗麄儽舜碎_始互相制衡,有得甚至故意留下民族、邊界上的爭端,讓阿拉伯國家很難整合為一體,有得甚至爆發(fā)戰(zhàn)爭,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就是典型的例子。
貧富分化嚴重,利益很難統(tǒng)一
錢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中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石油資源以后,有油的都富了,沒油的仍然貧窮。雖然有錢的阿拉伯國家會給予兄弟國家很多經(jīng)濟援助,但是要真是談大阿拉伯統(tǒng)一,建立共同市場,共享石油利益,不好意思這根本做不到。當年科威特給予伊拉克大量低息貸款用以同伊朗打仗,不可謂不夠仗義疏財,其實科威特是有小心思的,那就是花錢買安寧,這錢可以少還,甚至不還,但是得先把邊界協(xié)議簽了,正式同伊拉克劃清界限,然而卻招致薩達姆打擊報復(fù),頃刻之間國家淪喪。
總結(jié)
對比歐洲海洋文明下產(chǎn)生的民族,大家往往同坐一艘船,彼此交易,由此產(chǎn)生信任與認同,進而形成了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意識,這也就是為什么近代民族國家能夠在歐洲產(chǎn)生的原因。而阿拉伯民族脫胎于草原游牧文明,骨子里帶有一種放蕩不羈的性格,部落之間相互仇殺,同族之間彼此相斗,其對于小群體的認同要遠遠高于國家,乃至民族,這也就為什么會出現(xiàn)同一民族劃分為很多不同的國家原因,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他們不團結(jié)。
本文圖片來自百度圖片,1為阿拉伯美女,2不同形態(tài)的阿拉伯人,3為阿盟峰會現(xiàn)場,4為什葉派與遜尼派標志,5為阿拉伯國家邊界分布,感謝提供,本文為原創(chuàng),如有引述敬請表明,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