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清國愚弱,沒有日本的參與成功,東北定是有去無回。
當時關(guān)內(nèi)知道日俄戰(zhàn)事的大清臣民沒幾個。幾人高興不得而知,定有事后的慶幸。
(大清國倒是想以中華自居,國人噤聲,日本堅拒,歐洲干脆稱其為韃靼。)
庚子1990年,沙俄以剿義和團、保路為名,悍自出兵18萬占領(被滿洲樂不思蜀而遺棄的)東北全境,并屠盡了包括六十四屯等外東北滿漢清國人(以便徹底殖民)。庚子事了,沙俄獲4.5億庚子賠款28.97%的最多份額,卻不撤兵,并成立了以旅順為中心的“遠東總督區(qū)”。
明治維新后日本崛起,甲午勝后據(jù)有朝鮮、坐望東北,儼然東亞霸主。沙俄貪婪地鯨吞東北亞(法德縱容),阻礙了日本的擴張,也不符合英美的利益。
經(jīng)過東北和太平洋數(shù)番死戰(zhàn),日本慘勝,老羅斯福斡旋,1905年9月5日日俄簽訂樸茨茅斯和約,雙方退兵(而不是分割),大清東北得以保全。
(另:俄承認日本對朝鮮的占領,遠東鐵路支、沿線(南滿鐵路)及旅大、一半庫頁島歸日本。此役樹立了日本的東亞霸主地位,開啟了日蘇爭端)。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