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漢景帝劉啟,有個姐姐長公主劉嫖,弟弟劉武,都十分被其母親竇太后的寵愛。劉嫖不是一般的女人常常幫弟弟景帝介紹美女入宮,自然與景帝的關系也不一般。

景帝的皇后無子,栗美人生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長公主劉嫖看出了機會,想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劉榮,親上加親,而且女兒將來也是皇后了。

栗美人自從兒子成了太子,一心想當皇后,變得趾高氣揚了,長公主的心思她很明白,卻不屑一顧拒絕了這門婚事。

長公主劉嫖心里不痛快,整日里在竇皇后與漢景帝那里朔栗美人的壞話。劉徹的母親王美人很有城府,一心討漢景帝的歡心。她看出劉嫖被拒絕后的氣憤,便主動與劉嫖聯(lián)絡感情。

劉嫖看劉徹長得也頗討人喜歡,便問劉徹:“把阿嬌(劉嫖的女兒)嫁給你可好?”

劉徹馬上答道:“我將來一定給她建一座金房子”!敖鹞莶貗伞钡牡涔时闶谴藖須v。

于是,劉嫖將劉徹與女兒阿嬌的親事,通過了竇皇后與漢景帝,得到同意。

一次,漢景帝有病到外邊療養(yǎng),皇后因無子請辭。劉嫖在景帝面前說栗美人飛揚跋扈的事,景帝招栗美人到跟前侍候,景帝對栗美人說,如果我不行了,你將來要照顧好這些子女們。不料,栗美人以為皇后非她莫屬了,直接說,他們各有自己母親,我那里管得了呢?

漢景帝大怒,病好以后,廢了栗美人,太子劉榮改為臨江王。自比立劉徹為太子,其母親王姪王美人為皇后。

劉徹能當上太子,繼而繼位當上皇帝,與他的姑姑劉嫖有很大的關系,這也為他的婚姻留下了隱患。他的這位“阿嬌”皇后,后來被他廢了。

最佳貢獻者
2

非嫡非長的劉徹被漢景帝立為太子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權力斗爭?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在古代封建王朝,類似于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只是漢景帝立“非嫡非長”的劉徹為太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劉徹之所以到最后被立為太子,概括來說,是由于宮廷內部爾虞我詐、相互傾軋的結果。同時,這次易儲也把“宮斗”大劇展露得淋漓盡致。從三個角度來分析。

一、深宮諜影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都是“嫡長子”繼承制。但細數(shù)歷朝歷代我們會發(fā)現(xiàn),嫡長子被立為太子之后,由于種種原因被廢者也不在少數(shù),漢武帝劉徹就是這類歷史案件中的典型代表。一開始的太子則是漢景帝嫡長子劉榮。

后宮爭斗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我們知道,類似于此類“易儲”事件,主要是由于皇室內部矛盾集中爆發(fā)而引起。在漢景帝廢長立幼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由于后宮女人之間的相互排斥和詆毀,乃至明里微笑、暗里藏刀,才最終導致了皇室太子政權的更替。那么劉徹究竟是怎么脫穎而出當上太子的呢?

二、新太子上位前后

劉徹并不是漢景帝劉啟的嫡長子,劉榮才是。所以一開始的太子之位是劉榮的。

當時,在漢景帝的后宮當中,薄皇后一直沒有子嗣,也不得寵。相比較而言,栗姬就被高看一言,畢竟母以子貴,劉榮便是她所生。所以,按照皇家慣例,劉榮當然被立為太子。

話分兩頭,劉啟繼位不久,劉徹便出生了。劉徹是誰呢,他是后宮中另外一位重量級女人王娡所生。這個女人出生貧寒,但卻深受景帝寵愛。說起這段歷史,史料里還有一段記錄。

《漢書》曾記載,王娡在劉啟登基之前,已經(jīng)身懷六甲,她曾做夢,一輪紅日飛入腹中。后來,她把這個夢告訴劉啟,劉啟覺得這難道是天授神權嗎,便覺得這是顯貴、吉祥的兆頭。

無獨有偶,也許是日有所思,不久劉啟也跟著做了一個夢,他夢到一只紅色的大豬從天而降,落到崇香閣(王娡的寢宮)。后來劉啟請來當時的網(wǎng)紅相師姚翁來給他解夢。姚翁當然不敢在未來皇帝面前信口雌黃,肯定是什么好聽說什么。他告訴劉啟,崇香閣不久肯定會誕生一位英主,未來漢家天下會因此人而貴胄寰宇、四夷來服。

隨著劉啟的登基,劉徹也應聲降臨。劉啟看到孩子后,覺得相師所言非虛,他結合自己的夢境,給孩子取名“彘”(豬),他感念老天的成全,希望孩子的誕生能為漢家天下帶來繁榮昌盛。

隨著孩子的慢慢成長,劉啟越發(fā)喜愛劉彘。《漢孝武故事》中曾記載,在劉徹3歲的時候,劉啟把他抱在腿上,問孩子:“樂為天子否?”小小的劉徹對答曰:“由天不由兒。愿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焙⒆诱f做不做皇帝,是天命所為,我只要每日陪伴在您身邊就好了。這話讓景帝喜出望外,更加覺得劉徹這個孩子的與眾不同。果不其然,在后來的日子里,孩子非常聰明好學,而且有過目成誦的記憶力。劉彘7歲的時候,劉啟就曾經(jīng)考他萬字文言文,他很快就背誦出來了,而且沒有一點遺漏,劉啟事后對孩子大加稱贊:“圣徹過人”,于是將孩子的名字由“彘”改為“徹”(智慧圣德之意)。

王娡每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皇帝的親昵,就感到無比的幸福和驕傲,而自己也因此備受皇帝老公榮寵。然而權力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何況王娡身處的是后宮,也許一個轉生就是粉身碎骨也說不定,所以為了鞏固自己和孩子的地位,王娡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

無巧不成書,漢景帝的姐姐管陶公主劉嫖為了能永享富貴,也為了沾皇帝弟弟的光,她欲將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這樣一來便親上加親?捎捎谶@位大姑子不受弟媳栗姬待見,所以,栗姬斷然回絕了這門親事。

這一回絕不要緊,劉嫖便懷恨在心,經(jīng)常在劉啟面前說栗姬的壞話。而此時此刻劉啟也對劉榮產(chǎn)生了偏見,認為他處處都不如劉徹。他覺得劉榮庸庸碌碌,再加上相師的“點撥”,所以廢長立幼的心思便產(chǎn)生了?墒俏覀冎,劉榮雖然無才,但并無過,又怎么能像過家家似的說換太子就換掉呢。

三、政治斗爭第二戰(zhàn)場

在深宮大院,女人的爭斗永遠都是得寵者得權益,政治斗爭往往要依附于皇帝、要依附于孩子。

時逢漢景帝廢除薄皇后,王娡苦苦等待的良機已然到來。她在眾大臣面前諫言說,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后宮不可一日無太后,便極力向眾臣推薦栗姬為皇后。各位大臣覺得有理,便在漢景帝面前直言進諫。而此舉劉啟則認為是栗姬私下拉票、私下煽動百官所為,憤怒之下的劉啟將諫言的大臣處死,同時也把劉榮太子之位給擼了。就這樣,王娡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后,而劉徹也很自然地成了新任太子。

后宮,永遠都是政治火焰燃燒的第二戰(zhàn)場。雖然有時候是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往往出招都是致命的黑手。

漢武帝劉徹也許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君。除了他自己的勤勉、努力之外,幾個女人的劍走偏鋒和有心助攻,也成就了自己一代帝王之偉業(yè)。

(對于漢景帝易儲,您有何想說的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3

漢武帝劉徹是漢景帝的第十子,按理說武帝當不上皇帝,古代皇家傳統(tǒng)是立長不立幼。哪么漢武帝是第十子怎么當上皇帝呢?

這個事要先從劉徹做太子說起,劉徹以前不是太子,他是膠東王,太子已經(jīng)有了就是劉榮,漢景帝的長子,這個立法符合了傳統(tǒng)規(guī)律,但是,讓漢景帝把太子劉榮給廢了,哪么為什么廢呢?這里面牽連著劉榮的生母栗姬和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劉榮立為太子后,剛18歲尚未婚配,公主劉嫖想讓女兒成為皇后,便讓女兒嫁與劉榮,可是栗姬非常討厭公主劉嫖,她為什么討厭公主?是因為公主光給景帝進獻美女,栗姬有點吃酸,所以栗姬很生氣。拒絕了這門婚事。

公主劉嫖非常生氣,她把目光轉向漢景帝喜愛的膠東王劉徹身上,當時劉徹才四歲,劉徹的生母王娡夫人高興地答應下來。公主劉嫖就經(jīng)常在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稱夸王娡夫人的美德,夸獎劉徹的才能。景帝和栗姬感情挺深,就沒把姐姐劉嫖的話放心上。有一次,景帝生病了,召喚來栗姬侍奉,景帝順便囑咐栗姬,在百年之后要善待諸皇子,這栗姬心里也是直,當面不答應,還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把景帝氣的不輕,開始討厭栗姬了。

漢景帝有位皇后了,就是薄皇后,這位皇后是景帝祖母指定的,可以說有了祖母的扶持,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才很穩(wěn)固,可是景帝不喜歡薄皇后,迫于祖母的壓力,景帝很無奈,薄皇后無子,景帝祖母死了以后。公元前151年9月,漢景帝把生活二十多年的薄皇后給廢了,這個時候王娡抓住了機會,撮合大臣上奏景帝立栗姬為皇后,景帝大怒,認為這是管自家的事情,把上奏大臣給斬了。

公元前150年正月,景帝把太子劉榮給廢了,降為臨江王,栗姬受劉嫖的壞言攻擊,景帝也不召見栗姬,由于害怕和憤怒便得病而死。同年4月,景帝立王娡為皇后,又封劉徹為太子,當時劉徹只有七歲。

綜上所述,劉徹是沒有機會順利地當上皇帝,可是劉徹的生母王娡抓住了這次機會,促成了與景帝姐姐劉嫖的兒女聯(lián)姻,使劉嫖經(jīng)常在景帝面前說好話,王娡也在從中周旋,這才使景帝廢太子廢皇后,封王娡為皇,立劉徹為太子,才穩(wěn)固了太子之位,后來順利繼承帝位。

4

引言:

漢景帝前元7年,京城長安的皇宮內,內侍正面對一嬪妃宣讀著皇帝剛剛下達的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劉榮,性情乖張,無才無德,難堪太子重擔,著即廢劉榮太子之位,改為臨江王,即日前赴封地。念其母栗姬入宮多年,貶為庶人,栗氏一族,盡皆誅戮,欽此!”聽到這里,那妃子崩潰了,拉著內侍喊道:“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新,新太子是誰?是誰!是劉徹嗎?”內侍掙開了妃子的手,快步走了。只見那妃子癱坐在地上,惡毒的說著:“長公主!王美人!一定是你們兩個賤人在背后做的好事!陛下,您好狠的心!好狠的心!”她那凄涼的聲音環(huán)繞在大殿四周,久久不能散去……

栗姬劇照

她,就是漢景帝時第一任太子劉榮的母親——栗姬!幾個月后,年幼的劉徹被改立為太子,隨著劉徹榮升太子,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落下了帷幕。在這場戰(zhàn)爭的背后,是上天的眷顧?還是后宮的爾虞我詐?亦或是帝王的權術?那么,非嫡非長的劉徹被漢景帝立為太子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權力斗爭呢?

一.戰(zhàn)爭的背景——皇后沒孩子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傳宗接代上一直都奉行宗法制,而宗法制的核心,便是嫡長子繼承制,即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擁有優(yōu)先繼承權。這種嫡長子繼承制,在皇位更迭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尤為關鍵的作用。而漢景帝的皇位繼承人問題,就是因為這嫡長子繼承制的問題而拉開的序幕。

薄皇后劇照

原來,漢景帝的原配薄皇后不受寵,一直沒有孩子。皇后沒有孩子,這可犯了皇家傳統(tǒng)的大忌諱了!薄皇后早在景帝還是太子時便成為了他的太子妃,這是景帝的祖母薄太后一手安排的。只是,這樣的政治婚姻雖然有過程,卻終究沒有結果,景帝和薄皇后之間沒有愛情!

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后以薄氏女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屎笪阕。毋寵。薄太后崩,廢薄皇后。

——《史記.外戚世家》

隨著薄太后去世,四年后,景帝廢除了薄氏的皇后尊位。如果薄皇后有孩子的話,那太子之位必定是他的,其他人就是再眼饞也沒有機會,但是,因為薄皇后不受寵而無子嗣,使得后宮中那些詭譎勢力開始暗流涌動,不少人都覬覦著太子和皇后的寶座!

二.因勢利導——投機者長公主

由于薄皇后沒有孩子,按照宗法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guī)定,漢景帝的庶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而當劉榮被立為太子的那一刻,有一個人的腦神經(jīng)被深深地觸動了,她就是漢景帝的親姐姐——長公主(館陶公主)劉嫖!

在劉嫖的父親劉恒繼承大統(tǒng)成為皇帝后,漢文帝劉恒也為他的寶貝女兒劉嫖尋到一門好親事,把劉嫖嫁給了西漢開國功臣陳平的兒子陳午。但是非常不幸,陳午英年早逝,讓長公主年紀輕輕就做了寡婦。父親劉恒去世之后,親弟弟劉啟做了皇帝,長公主是皇帝的親姐姐,這地位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彼時的長公主,靠著親弟弟是皇帝,母親是太后而備受寵愛。但長公主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女人,她非常清楚這樣的待遇只是暫時的,母親年事已高,弟弟年紀也不小了,想要讓自己這一脈繼續(xù)保持這樣的生活,就必須從下一代的佼佼者身上下手,那個人是誰呢?當然是太子劉榮!

長公主劉嫖劇照

于是,長公主找到劉榮的母親栗姬,表示希望能夠讓劉榮與她的女兒陳阿嬌結一門娃娃親。長公主想的很好,只要這門親定下來,阿嬌日后就是大漢朝的皇后,這世上還有比皇后更尊貴的女人嗎?如此的話,后世的榮華富貴一定延綿不絕。但長公主怎么也不會想到,栗姬會不買她的賬!對她好生一番奚落,長公主碰了一鼻子灰,氣沖沖的從栗姬宮中走了出來!

景帝長男榮,其母栗姬。栗姬,齊人也。立榮為太子。長公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

——《史記.外戚世家》

東方不亮西方亮,當長公主走出栗姬宮門時,王娡早已經(jīng)在那里等待著她。懷著對栗姬的仇恨,長公主與王娡結盟成功,從那以后,長公主天天在漢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又時時夸贊劉徹聰慧過人。可以說,此時景帝的內心已經(jīng)開始動搖了!

三.如此包裝——王娡的心機

王娡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非常清楚長公主去找栗姬的目的是什么,也非常清楚長公主能夠發(fā)揮多么關鍵的作用。所以,她一直等待著長公主,而當長公主灰頭土臉的從栗姬宮門出來時,王娡明白,她的機會來了!

王娡劇照

此時的長公主剛剛經(jīng)歷了一番羞辱,內心非常脆弱,這一刻,她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肩膀可以依靠。王娡恰到好處的出現(xiàn),并主動提出希望與長公主結為親家,這讓長公主非常感動,加入了王娡的陣營。實際上,這一切都是王娡事先謀劃好的,她一直盯著皇后和太子的位子。所以,她要對她的兒子劉徹進行包裝,而長公主,就是包裝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

1.神話包裝——夢日入懷

早在王娡懷上劉徹之時,這個包裝計劃就已經(jīng)開始展開了!懷了孕的王娡告訴漢景帝,自己懷孕是因為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太陽鉆進了自己的肚子里,醒來后就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景帝聽了之后非常開心,重重的夸獎了王娡一番!

男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征也。”

——《史記.外戚世家》

王娡的這番話說的非常漂亮,太陽乃是天子!太陽入懷而孕,說明生下來的孩子未來也一定是天子,這是大大的吉兆,同時也提高了劉徹的地位。另一方面,景帝才是王娡的丈夫,王娡夢見太陽間接把景帝也比喻成了神,景帝一聽這話能不開心嗎?

2.實體包裝——金屋藏嬌

雖然王娡與長公主定下了親,但畢竟這只是口頭約定,他們都是身份尊貴的人,怎么能因為一個口頭約定而結婚呢?所以,必須要過景帝這一關!

因此,又一次在朝堂上長公主打趣似的詢問劉徹:“你愿不愿意娶阿嬌為妻。俊哪知小劉徹回答說:“如果能讓阿嬌做我的妻子,我一定造一座金屋子把她藏起來!”這番話一出,瞬間博得滿堂彩,漢景帝和長公主更驚嘆這孩子的聰慧,樂的合不攏嘴。景帝借機就答應了劉徹和阿嬌的婚事,這就是歷史上“金屋藏嬌”故事的由來。

后長主還宮,膠東王數(shù)歲,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遍L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節(jié)選自《漢武故事》

劉徹金屋藏嬌

通過神話包裝,王娡成功的在潛移默化間提高了劉徹的地位;而通過金屋藏嬌,更使長公主和她結成了鐵盟,為后來劉徹順利登上太子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得不稱贊,王娡真不愧是一個包裝高手!

四.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栗姬的愚蠢

在這場權力斗爭中,栗姬在最開始占據(jù)著絕對有利的地位。兒子劉榮是太子,而且深得祖母竇太后的喜歡;長公主上趕著來和她結親家,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可最終,一副好牌被栗姬打的稀爛,兒子被廢,自己被貶,親族慘遭刑獄,造成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栗姬,她的情商實在是低的可憐!

1.拒絕長公主的結親

長公主的個人影響力在當時的皇室可以稱得上是首屈一指的,這樣的一個重量級人物跑來和她結親,一旦成功那太子之位可以說穩(wěn)如泰山。可栗姬偏偏拒絕了這一請求,栗姬是愚蠢嗎?其實是他的妒忌心在作怪。

原來,長公主為了滿足景帝的欲望,經(jīng)常幫景帝挑選美女充實后宮,時間一長,栗姬便漸漸失寵。但話又說回來了,歷史上有幾個皇帝不花心?可栗姬片面的把責任歸咎于長公主的選美女問題上。此番長公主上門,栗姬的妒忌心徹底爆發(fā),直接把長公主打到了敵對陣營。

栗姬劇照

2.拒絕景帝托孤

雖然景帝對栗姬漸漸厭惡了,但畢竟更換太子是一件大事,景帝也不敢貿(mào)然下決定。于是他把栗姬召到跟前,裝出一副病懨懨的樣子,對栗姬說:“我身體快不行了,你身為太子的母親,將來一定要替我照顧好我其他的兒子!”哪知栗姬一聽這話就不樂意了,把景帝一頓嘲諷,還辱罵景帝是“老狗”!漢景帝想用托孤測試一下栗姬,結果卻把漢景帝氣得夠嗆,沒病也給氣出病來了!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于栗姬,曰:“百歲后,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fā)也。

——《史記.外戚世家》

就這樣,愚蠢的栗姬因為她感人的情商先后得罪了朝中最有權勢的兩個皇族,如此任性,那她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五.終極腹黑男——漢景帝出馬

無論是王美人與長公主的結盟,還是劉榮太子位的廢立,最后拍板的人始終都是漢景帝。因此,在這次事件中,景帝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卻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而當漢景帝出馬時,“戰(zhàn)爭”離結束也就不遠了!

景帝的腹黑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是出了名的,這樣的人最可怕,他可能不當面收拾你,但卻一直會給你記仇,一旦出手,對方必定慘!而景帝對栗姬的一系列行為早已經(jīng)不滿,一共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1.長公主劉嫖作為漢景帝的親姐姐,天天在漢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這樣的耳旁風聽多了,景帝多少也有些相信了。

2.景帝的假托孤演技測出了栗姬的真實反映,景帝不僅自己受到了侮辱,更看出這個女人不是個值得托付的人。

3.王娡給栗姬補了關鍵一刀。她暗中命令官員上表,以母以子貴為理由請求冊封栗姬為皇后,這成為壓彎栗姬的最后一根稻草。對于權力欲極強的漢景帝來說,這是他的禁臠。劉榮已經(jīng)是太子,你栗姬做皇后是遲早的事,但是這事還得我做主,我不給,你不能搶!

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本暗叟唬骸笆嵌搜孕埃 彼彀刚D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

——《史記.外戚世家》

漢景帝劉啟劇照

終于,忍無可忍的景帝出馬了!他這一出馬,這場“戰(zhàn)爭”的結局也就明朗了。首先,他暫時免除了仁慈厚道的衛(wèi)綰中尉的職務,把漢朝最殘忍的酷吏郅都安排做了中尉。隨著郅都的到來,開始對栗氏家族的大清洗,當清洗的差不多后,景帝一封詔書,罷免了劉榮的太子。而此時栗姬還傻傻的被蒙在鼓里。這,也就是文章開頭我們看到的那一幕!

結語:

隨著景帝亮出自己的屠刀,一場轟轟烈烈的太子位之爭落下了帷幕。王娡與長公主成為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者,年輕的劉徹被推上了太子的寶座。

這場斗爭也讓年輕的劉徹過早的見識到了宮廷斗爭的殘酷與冷血,使他變得更加成熟了,也為后來劉徹即位后對待外戚和功臣的舉措產(chǎn)生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因為這場“戰(zhàn)爭”,年輕的劉徹被母親種下了一顆狼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顆心也在逐漸長大,最終影響了整個大漢王朝未來的發(fā)展!

5

劉徹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其生母王娡在景帝的后宮中只是一個普通的美人,按照之前的接班人慣例,太子的位置怎么也輪不到非嫡非長的劉徹。然而正所謂“事在人為”,身為皇十子的劉徹的上位之路堪稱火箭速度,3歲被封膠東王、6歲被封太子、16歲登基稱帝,這看似極為順利的登基之路實則風起云涌,這出奪嫡大戲實際上是五個女人共同博弈的結果,當然少年劉徹就是這場權力之爭的最終受益者。

一、薄太后——皇后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后以薄氏女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屎笪阕。毋寵。薄太后崩,廢薄皇后!妒酚.外戚世家》

漢宮女人多傳奇,薄太后的一生更是傳奇中的傳奇。楚漢之爭時,薄太后原本是魏王豹的姬妾,然而命運就是會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轉折,有一次一位相士給薄姬看相時,說了一句“此女當生天子”,這句話改變了魏豹的命運,也改變了薄姬的命運。

魏豹聽了相士的話大為興奮,他認為既然自己的兒子將來是天子,那自己必定也是天子,于是本來與劉邦聯(lián)合對抗項羽的魏豹立即與劉邦劃清了界限,剛開始準備單干,后來又投奔了項羽。遭到背叛的劉邦為了出這口惡氣,就派了曹參去攻打魏豹,結果魏豹大敗,他的妻妾也跟著他成為了俘虜來到了劉邦的陣營。

一向憐香惜玉的劉邦當然不會苛待這些女人們,他把她們安置到宮里讓她們當織工,薄姬就這樣被分配到了織造府。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魏豹死后,有一次劉邦來到了織坊,見到姿色秀麗的薄姬后立即下詔把她收進后宮。然而,君王天下事很快劉邦就把薄姬忘得一干二凈,一年也沒有寵幸她。

幸運的是,薄姬得到了兒時的小伙伴、劉邦的后妃管夫人和趙子兒的神助攻,受到了漢王的寵幸,“一夜激情”之后,便有了四子劉恒,此后劉邦再也沒有召見過薄姬,而是接著寵愛自己的戚夫人和幼子如意。

《老子》中寫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因為不受寵愛,劉邦死后,薄姬才能逃過呂后的魔爪,來到代地與兒子劉恒相見。薄姬劉恒母子倆憑借著自己的政治智慧一次次的躲過了呂后的迫害,最終在呂后死后劉恒被擁立為新帝,薄姬成了天下最尊貴的女人薄太后。

人都有私心,生前享受榮華富貴,死后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繼續(xù)享有這份尊榮。兒子劉恒未登基之前就有了王后和后妃,登基后皇后自然由以前的姬妾擔任,兒子的皇后之位不便插手。好在孫子還小,太子妃的人選自己就能做主定下來,現(xiàn)在是太子妃那以后就是皇后,薄太后自己雖然沒有做過皇后,但是現(xiàn)在自己有了權力,必須要為薄氏一族搏一搏。

于是薄太后便從自己的娘家人里選了一位薄氏女做當時的太子劉啟的太子妃,景帝即位后,這個妃子名正言順的就成為了薄皇后,事情正按著薄太后計劃的結果發(fā)展下去。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景帝劉啟礙于祖母的面子封薄氏女做了皇后,可他實在對這個皇后沒什么興趣,導致薄皇后多年膝下無子,等到薄太后下世后,無子無寵的薄皇后就被景帝給廢掉了。皇后被廢,奪位奪嫡大戲正式上演,一些覬覦后位的妃子便開始蠢蠢欲動了。

二、竇太后——大兒子的皇位必須由小兒子繼承

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復入朝。是時上未置太子也。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后傳于王!蓖蹀o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史記.梁孝王世家》

這位竇太后和她的婆婆薄太后一樣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甚至可以說比薄太后更加幸運。她從一個宮女被送往代國,到成為寵姬、生下皇子、被封皇后,甚至在文帝死后,竇太后大權獨攬,可以說步步為營,一路青云直上。

1、上錯花轎嫁對郎。竇太后是趙國人,呂后在世時,竇姬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選入宮中服侍太后,后來呂后為了拉攏劉氏宗親,便挑了一批宮女送給各諸侯王,竇姬就在這批宮女之中。由于竇姬是趙國人,在出發(fā)之前她請求主觀遣送的宦官把她送到趙國去,誰知這個宦官拿了錢卻忘了辦事,硬是把竇姬的名冊放到了代國的遣送隊伍里了。竇姬知道后雖然痛哭流涕,但于事無補,只能動身前往代國,誰知到了代國后代王劉恒獨寵竇姬,一連跟她生了一女二男,竇姬的地位一下子尊貴起來。

2、母憑子貴被封后。等到呂后下世,朝內的功臣派和皇族派誅滅諸呂之后,便把代王劉恒擁立為新帝,幸運之神又一次臨幸了竇姬。代王的王后在文帝登基前就病死了,文帝即位數(shù)月之后,先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逝。這下竇姬生的大兒子劉啟成為了長子,被立為太子,薄太后又說“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為皇后”,于是竇姬便被封為皇后,成為了天下最尊貴的女人。

文帝下世后,太子劉啟即位,竇太后便成為了皇太后,竇太后的小兒子劉武被封梁王,女人都最疼愛小兒子,竇太后對劉武更是百依百順,景帝登基之初并沒有立太子,竇太后便想讓景帝立弟弟劉武為太子,這樣兄弟倆都做皇帝,不偏不倚。

景帝知道母親的這個想法,孝順的他曾在一次家宴之上,趁著母親和弟弟都在便說道“千秋萬歲之后,我要把大位傳給梁王”,梁王雖知皇兄未必出于本心,但聽了這話也很受用,太后更是很開心。

話雖然說出去了,但是兒子當然比弟弟要親,精明的景帝在說出這話的第二年就食言,立了自己的大兒子劉榮為太子,在太子被廢之后,竇太后還是想讓景帝立劉武為太子,但是終究沒能實現(xiàn),竇太后偏愛小兒子,讓景帝加緊了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的步伐。

三、館陶公主——我女兒必須是皇后

長公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與諸貴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妒酚.外戚世家》

前文說到竇太后生有一女二男,這唯一的女兒便是大名鼎鼎的館陶公主,竇太后雖然偏愛小兒子劉武,對這個唯一的女兒也是寵愛有加,竇太后快要死的時候留下遺詔,將所有的金銀財寶都留給長公主劉嫖,可見館陶公主的地位有多尊貴。

弟弟是皇帝,又有太后母親撐腰,館陶公主在宮中可以說是暢行無阻了。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做父母的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做打算,館陶公主要把自己唯一的女兒阿嬌扶上皇后的寶座。既然女兒想要當皇后,現(xiàn)在只能從太子妃入手,只要當上太子妃,那將來的皇后之位便可順理成章的繼承了。

于是她向當時的太子劉榮的母親栗姬伸出了橄欖枝,想要將阿嬌許配給劉榮,然而嫉妒心強的栗姬拒絕了長公主的好意,這讓一向被捧慣了的長公主惱羞成怒,接下來館陶公主做了幾件事,就把劉榮的太子之位給整沒了:

①、與王夫人聯(lián)手。俗話說的好“東邊不亮西邊亮”,栗姬不識抬舉不想跟長公主結親,想結交長公主的人大有人在,劉徹的生母王娡聽說長公主被拒后,立馬向長公主示好,想讓自己的兒子取阿嬌為妻,這樣長公主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我們知道長公主的目標是讓女兒成為皇后,既然劉徹當時不是太子,那就只能把他扶上太子之位,阿嬌才有可能成為皇后。

②、詆毀栗姬。長公主身為景帝的姐姐本就有血緣關系的二人關系親密,又因為館陶公主多次向弟弟進獻美女,景帝對姐姐又多了一份信任與依賴,這就使得館陶公主可以常在宮中圍繞在景帝身邊,她見弟弟的機會自然比身為后妃的栗姬多了很多。因為結親被拒的過節(jié),長公主經(jīng)常在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甚至說栗姬詛咒景帝的后妃,這讓本來就不受待見的栗姬更加為景帝所惱恨,對栗姬和劉榮母子的不滿漸漸多了起來。

③、夸贊劉徹。長公主想讓阿嬌做皇后就必須把栗姬劉榮母子拉下馬,把王夫人劉徹母子扶上位,所以她一邊向景帝進讒言詆毀栗姬,一邊向景帝夸贊王夫人的兒子劉徹,三人成虎,慢慢的景帝也覺得劉徹德才兼?zhèn),再加上之前王夫人所說的夢日入懷的讖語,景帝想廢長立幼的想法開始萌發(fā)了。

四、栗姬——沒有政治頭腦的妒婦

這幾年宮斗劇異;鸨慨斂粗娨晞±锖髮m中的那些女人們勾心斗角,滿腹陰謀詭計,我們都不禁感慨歷史中真實的后宮也如電視劇這般風云詭譎嗎?事實上,真實的歷史相比電視劇還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栗姬就是那種沒心機、沒頭腦,活不過第一集的女配。

栗姬原本一出場就拿了一手好牌,結果因為自己的愚蠢,不僅把本能到手的后位推了出去,還斷送了自己兒子的前途,最終抑郁而死,族人被滅,下場悲慘?偨Y下栗姬主要犯了以下幾個錯誤:

第一,拒絕長公主。如果栗姬稍微有點城府和政治頭腦,當長公主來結親時,她就該滿心歡喜的答應下來,這樣一來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更為穩(wěn)固,二來皇后之位唾手可得,三來就算不滿意長公主這門親事,在劉榮帝位穩(wěn)固之后還是可以廢后的嘛,這樣一件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就因為栗姬不滿長公主給景帝進獻美女,心中妒火中燒,生生把長公主這個幫手推了出去,成為自己的敵人,這是栗姬的第一步錯棋。

第二,對景帝出言不遜。栗姬應該算是景帝寵愛的第一個妃子,因為劉啟的長子劉榮、次子劉德、三子劉閼都是栗姬所生。而隨著栗姬年長色衰,又因為館陶公主不斷給景帝進獻美女,使得栗姬漸漸失寵,因此栗姬對景帝和館陶公主都心生怨恨。如果這種怒氣只埋在心中,興許還不至于下場悲慘,可是她實在太沒城府不但直接拒絕了長公主,連景帝也照懟不誤。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于栗姬,曰:“百歲后,善視之!崩跫豢蠎,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fā)也!妒酚.外戚世家》

有一段時間景帝身體不太好,感覺自己大限將至,因為怕呂后誅殺劉氏皇族的悲劇重演,他強撐著身子想把諸皇子都托付給栗姬,希望自己百年之后栗姬能夠善待諸皇子。如果栗姬稍稍動動腦筋,忍忍性子,答應景帝的要求,那劉榮的皇位、栗姬的后位指日可待,然而糊涂的栗姬,非但沒有答應景帝,還出言不遜埋怨了他,景帝便對栗姬徹底失望了,只是礙于當時的病情沒有立即發(fā)作。當景帝病好之后,想起病重托孤時栗姬的態(tài)度,廢太子、誅殺栗氏一族毫不猶豫,栗姬母子的悲慘結局根本原因還是自己造成的。

五、王夫人——為權位離婚有何難

論美人心計,以王娡的手段絕對是笑到最后,活到最后一集的女主。王娡出身不凡,她的母親臧兒是西漢建國時燕王臧荼的孫女,之后因為叛亂臧氏家族被滅,臧兒幸運的成為了漏網(wǎng)之魚,茍且活命。

見識過家族鼎盛時期的臧兒一心想要光復家族往日的榮光,然而她自己命運多舛,第一任丈夫死后,她只能帶著三個孩子再次改嫁,嫁得這兩任丈夫都家境一般,對她光復家族的夢想沒有什么幫助,于是她把希望寄托在了兩個女兒身上。

臧兒的大女兒就是王娡,本來王娡己經(jīng)嫁給了金王孫為妻,兩人還育有一女,一家三口小日子過得也是其樂融融。不甘心的臧兒有一次帶著一個相士為她的兩個女兒看相,最后相士說“你的兩個女兒都該是貴人”,臧兒一聽立馬心動了,按照目前金王孫家的情況大富大貴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讓女兒改嫁,所以不顧金家人反對,臧兒強行把女兒王娡接回了家中,并最終順利把女兒送進了當時的太子劉啟的宮中。

要說這王娡也爭氣,而且肯定也是一位美人,到了太子宮中王娡備受寵愛,接連給劉啟生了三女一男,這個男孩就是劉徹。之后臧兒也把二女兒送進了宮里,同樣得到了劉啟的寵愛,連生四子,臧兒簡直高興壞了,更出人意料的是王娡通過自己的手段成功封后,自己的兒子也坐上了太子之位,臧氏家族的往日榮光終于光復了,王娡能達到目的的確不似一般人,她下了這三步棋對她之后的人生至關重要:

其一,聽母親的話拋夫棄女。當初臧兒只憑相士的一句話,就要女兒離開金王孫,雖說這個母親是強勢了點,但是要改嫁也必須征得王娡的同意,而之后王娡到太子宮中一沒哭二沒鬧,而是和太子劉啟夫妻二人你儂我儂,狂生孩子,說明王娡這個人絕對把權勢看的比感情重要,才能狠心的拋夫棄女,不顧金王孫的挽留,堅決斷情。

其二,很識時務的攀附長公主。在長公主被栗姬拒絕,又向王娡提出想結親的想法后,有政治頭腦的王娡立即答應了下來。和長公主結交,王娡的上位之路增加了一個大大的砝碼,兩個聰明女人的聯(lián)手,對劉徹太子之位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大增強,先是長公主在景帝面前常常詆毀栗姬,夸贊劉徹。王娡這邊也沒閑著,很快她又做了一件事,給了栗姬致命一擊。

其三,暗中派人在前朝觸怒景帝。在景帝給栗姬托孤事件之后,景帝對栗姬是失望至極,對其深為怨恨,王娡看出景帝對栗姬的厭惡,趁著景帝怒氣未消,王娡暗中派人催促大臣請求景帝立栗姬為后,在大行官將此事上報之后,景帝大怒,他以為是栗姬在背后搞的鬼,于是處死了這名大行官,廢黜了太子,栗姬抑郁而死。沒過多長時間,景帝就立王娡為后,劉徹為太子,至此王娡劉徹母子在奪嫡大戰(zhàn)中大獲全勝。

一件事情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薄太后想讓薄氏一族永享榮華富貴,便讓孫子劉啟封薄氏女為后,結果薄皇后因無寵無子成了大漢第一廢后;竇太后想要讓小兒子劉武當皇帝卻加速了景帝立太子的步伐;對后位和太子之位信心十足的栗姬,卻遭到了館陶公主和王娡的聯(lián)手反擊,最終一敗涂地,劉徹的登基之位也稱得上是步步驚心了,這場漢宮里的美人心計著實精彩無比。

6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

漢武帝劉徹非嫡非長,但是最終被立為皇太子,主要依靠的是他的母親王美人、姑姑館陶公主的謀劃以及自身的聰明伶俐得到漢景帝的認可,事實上漢武帝繼位后也充分證明了他確實是雄才偉略,適合皇帝這個崗位。

王美人

王美人叫王娡,出生于一個陰謀世家,他的母親臧兒是燕王臧荼的孫女。王娡在嫁給漢景帝之前就已經(jīng)和人結婚并育有一女。后來臧兒聽相士說王娡是貴人,會生下天子,于是臧兒強行將王娡從夫家接回,通過各種運作將其嫁給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漢景帝。

王娡雖然結過婚,但是嫁給漢景帝后依然非常受寵,可見其手段之高明。劉徹尚未出生,王娡就和還是太子的漢景帝說夢到太陽投入腹中,為還未出生的劉徹造勢,漢景帝也認為這是一種吉兆。

因此說王娡是一個非常善于謀劃的女人,她目光長遠,他不甘心于兒子劉徹只做一個普通的諸侯王,因此一步步為劉徹未來的發(fā)展鋪平道路。

館陶公主

館陶公主劉嫖是漢景帝的親姐姐,經(jīng)常會給漢景帝物色美女,姐弟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在漢景帝面前很有話語權。

劉嫖為了確保富貴的延續(xù),謀劃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劉榮,但是劉榮的母親栗姬是個目光短淺的女人,她記恨劉嫖經(jīng)常給漢景帝物色美女而拒絕了這門親事,從而將劉嫖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失望的劉嫖最終和工于心計的王美人結成同盟,兩人聯(lián)手對付不通謀略的栗姬,導致栗姬被漢景帝所厭惡,兒子劉榮也失去了太子之位,可以說是館陶公主的推波助瀾和栗姬的愚不可及給了劉徹上位的機會。

劉徹

劉徹是漢景帝第十個兒子,原本太子之位和他是沒有關系的,但是漢景帝的皇后沒有兒子,而庶長子劉榮也因為母親栗姬的原因被廢,最終讓漢景帝不得不重新考慮繼承人的人選問題,劉徹以他的聰明伶俐、忠孝勤勉博得漢景帝的青睞,最終在漢景帝眾多的兒子中脫穎而出,成功奪得太子之位,用他漫長的執(zhí)政生涯告訴世人漢景帝的選擇是無比的正確。

結語

俗話說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一方面劉徹本身的品質和能力能夠得到父親漢景帝的認可,另外一個方面他的母親王娡是一個善于謀劃的人,從劉徹出生到未來的成長都有著明確的規(guī)劃,把握每次機會為劉徹的順利上位一步步掃清障礙,劉徹最終能夠子以母貴,順利將太子之位收入囊中。

以上插圖源自于網(wǎng)絡。

7

劉徹就是后來即位的漢武帝,他之所以能夠被立為太子,是西漢王朝內部一系列政治斗爭的結果。這個過程充滿了長期性和不確定性,政治權力的斗爭實際上存在于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之中,只要有皇權的存在,這種政權斗爭就無可避免。從劉徹被立為太子這件事情上看,我們可以看出皇室內部幾個層次的斗爭。

影視劇中的漢景帝

【1】嫡長子與飛嫡長子之間的權力斗爭。

古代歷代帝王最頭疼的事情不是治國理政,而是立誰為太子的問題。太子關系國家的邦固,表面上是皇帝自己家的事情,但實際上又不是皇帝自己家的事情,而是整個國家的大事。所以,立誰為太子皇帝都非常的小心和仔細。歷代王朝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標準,大多數(shù)王朝都采取立嫡長子為太子,當然清朝還有秘密立儲制度。

雖然有立嫡長子制度,但是那些非嫡長子們雖然表面上已經(jīng)失去了繼承大統(tǒng)的機會,但是他們依舊不會放棄任何機會去爭奪太子之位。劉徹就是最為典型,當然劉徹還小,將他納入爭奪太子之爭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母親王夫人幫助參與的,但本質意義上就是嫡長子和非嫡長子之間的權力斗爭。

影視劇中的王娡

【2】后宮妃嬪之間的權力斗爭。

自古后宮多爭斗,皇帝后宮佳麗三千,這些妃嬪們被選入宮中來服侍皇帝。當她們進入后宮中,有些人得過且過安于現(xiàn)狀 ,大多數(shù)人都抱有崛起的目的,于是在這些妃嬪之間就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斗爭,而這些斗爭甚至比朝堂上的斗爭還要激烈和殘酷。

后宮的斗爭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爭取皇帝的寵幸,只有皇帝的寵幸自己才有可能為皇帝生下皇子,進而能夠進一步得到皇帝的恩寵,以便在后宮中攫取更大的權力和話語權。另外一方面,已經(jīng)有皇子的妃嬪們?yōu)榱俗约簝鹤拥奈磥恚M约旱膬鹤幽軌虻玫交实鄣南矏,進而有機會能夠皇帝納入立太子的后備人選。如果一旦被立為太子,自己也會飛黃騰達。漢景帝的妃子栗姬和王美人之間的爭斗就屬于此種。

影視劇中的劉嫖

【3】皇室成員之間的權力斗爭。

皇室成員之間的斗爭也是皇家權力爭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其他皇室成員對于皇權根本就沒有機會,但是他們依舊會依附皇權來攫取更多的權力和財富,以便讓自己的這一支人或者家族實現(xiàn)永久的榮華富貴。

所以,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博得皇帝的歡心,取得皇帝的信賴。于是,這些皇家成員要不與皇帝搭上線博得寵信,要不就與后宮中受寵的妃嬪搭上線,以希望通過妃嬪吹枕邊風的方式來博得皇帝的信任。漢景帝時期的劉嫖就是此種人,她是漢景帝的姐姐,為了博得自己弟弟的信任和恩寵,她經(jīng)常在宮外篩選美女送給漢景帝,漢景帝為此非常的高興,所以她在漢景帝身邊非;稹.斃跫Ь芙^她將自己女兒嫁給太子的請求后,她轉向了王美人,而排斥栗姬,最終實現(xiàn)了太子劉榮被廢,栗姬受冷落,王美人受寵,劉徹成功上位的目標。

影視劇中的栗姬

【4】臣子為了爭寵的權力斗爭。

做封建王朝的臣子們,都掌握了一門生存的藝術那就是跟風拍馬,看到誰得勢就轉向誰,幫助對方達到他們最想要達到的目的。在公元前150年即前元七年春正月,王美人暗中催派大臣奏請立栗姬為皇后。大臣們上奏:子以母貴,母與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為皇后。漢景帝大怒:這是你應該說的話嗎?于是下令誅殺大行,又廢掉太子劉榮為臨江王,栗姬更加惱怒,又不能被皇帝召見,最終憂郁而死。

所以說,皇宮內的政治權力的斗爭是非常的激烈和慘烈的,這是事關生與死,榮華與落魄的大事,所以宮內的各方勢力都用盡自己最大的心智去斗爭,當然大多數(shù)是失敗的,只有少數(shù)的幾個最終能夠勝利。

8

劉徹能被立為太子,有一個人非常重要,那就是漢景帝的妹妹,長公主劉嫖。為什么這么說呢,聽我慢慢道來。


漢景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薄皇后,但薄皇后并不受寵,又沒有子嗣。漢景帝其實很是寵愛粟妃。粟妃給漢景帝生了個兒子,叫劉榮,算是長子,但并不是嫡長子。由于薄皇后無出,所以劉榮就被立為了太子。


我們中國有句話叫母憑子貴,兒子立為太子,這就是未來的皇帝呀,所以粟妃就有點得意忘形了,居然連漢景帝的妹妹長公主劉嫖的帳也不買。


話說劉嫖有個女兒叫阿嬌,劉嫖一看劉榮被立為了太子,想搞一把投資,于是就和粟妃商量,說我把阿嬌嫁給你兒子可好,但沒想到粟妃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劉嫖。這下算是把劉嫖徹底給得罪了。


但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又有三個女人一臺戲。這時劉嫖就把目光對準了劉徹的母親王娡了,于是兩個女人就聯(lián)手了。


劉嫖又把曾經(jīng)問粟妃的問題拋出來問劉徹,說我把阿嬌嫁你可好,劉徹說太好了,我還要給她造個金房子,劉嫖大為高興,更加喜歡劉徹了。


于是劉嫖就專門在景帝面前說粟妃的種種不好,日日說,天天說,這漢景帝就漸漸對她有看法了。于是漢景帝準備試下粟妃,說如果我百年之后,兒子不了皇帝,你當了太后,你準備怎么對待我的那群兒孫呀,以粟妃當時的那種狀態(tài),面對面試官景帝是這樣回答的,他們自身母親,哪要我來管。景帝一聽,不行呀,如果你上位的話我那些兒孫估計就沒什么好日子過了。


再加上景帝把薄皇后廢了之后,王娡就鼓動景帝立粟妃為皇后,粟妃也覺得非我莫屬,朝庭上群臣也說要立粟妃為后。這下可把漢景帝惹毛了,心想你這是聯(lián)合大臣來給我施壓呀,一氣之下,直接就把劉榮給廢了。

于是王娡就順利上位,成為了皇后,劉徹順理成章的被立為太子。


關注我,撩史你。

9

漢武帝劉徹被漢景帝立為了太子,這跟漢武帝自己的努力和天賦是分不開的,也和漢武帝的母親王美人還有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的積極幫助有著莫大的關系。

劉徹小的時候就十分的聰明伶俐,而且特別喜歡看書,看的也不是那些小說雜志之類亂七八糟的說,而是那些怎樣治理國家或者是那些古代的圣賢帝王的書,漢武帝還有一個本領是過目不忘,可以說他天生就是做王者的料。這讓他的老父親漢景帝很是驚喜。

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故事在里面,有一天漢景帝抱著劉徹在這里的懷里玩兒,景帝就問劉徹將來想不想當皇帝啊,劉徹就說,這個是天命不能我能夠選擇的,他還說,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父皇身邊,和父皇一起玩兒。這話說的很聰明,也很有城府,怪不得都說,在權力周圍人都會變的聰明,就算是個小孩子就會很早熟,劉徹說他不想當,不想當時假話,但是如果直接說自己想當,皇帝就會感覺這個孩子有點傻。

不過劉徹這話說的也很有水平,老天讓當大漢的皇帝那是君權神授,他自然會接受,老天不讓當這個皇帝,自己就安安分分老老實實的當自己的諸侯王也是不錯的。特別是劉徹說的最后一句話,說的意思是希望漢景帝能夠長長久久的活著,劉徹是一個很有孝道的人。漢朝提倡的是孝治天下,你說漢景帝能不高興嗎?心里面估計都樂開了花。

劉徹表現(xiàn)的聰穎,這只是能讓漢景帝喜歡自己,但是并不能讓漢景帝下決心廢掉太子立自己,說到底這個時候的劉徹還只是一個孩子而已,一個孩子能做多少事情呢,劉徹最后當上皇帝,還是因為劉徹的母后王美人和館陶公主的攜手幫助。

王美人在懷上了漢武帝劉徹的以后,有一天睡醒對漢景帝說,她在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到了一個太陽進入了他的懷里面。王美人到底有沒有做這個夢,我們不得而知。如果是真的,那這個夢實在是很吉利的一個夢,但是如果是有心編造的夢,那這個王美人可是非常的聰明的,因為古代人都很迷信,一個太陽進入了自己的肚子,這不就是天子嗎?那萬一這個孩子是個女兒怎么辦呢?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兒,只要生下來,要么有權有勢,要么大富大貴。漢景帝都會因為有這么一個吉兆對王美人生的皇子刮目相看。

館陶公主有一個女兒,她想讓自己的女兒繼續(xù)像自己一樣大富大貴,她就去巴結太子的母親栗姬,栗姬并沒有給她面子,館陶公主就很生氣,最后和王美人聯(lián)盟,兩個人合力扳倒了皇后栗姬,栗姬倒臺太子的位置也不穩(wěn)了,最后太子被廢,劉徹本來就是一個機靈的孩子,同時也深受皇帝父親的喜愛,最后被立為太子。

10

漢代的宗法觀念與周代不同,所謂嫡子并非要求是皇帝的結發(fā)原配,而且從漢文帝開始一直到西漢結束,只有漢元帝、漢成帝是皇帝的長子繼承皇位。所以,嫡長制在漢朝并沒有什么市場。漢武帝被立為太子實際上主要還是因為皇帝對于他母親的寵愛以及姑姑兼岳母的館陶長公主推薦所最終確定的。

西漢冊立太子時太子的年紀一般都比較小。漢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50年被立為太子,年僅六歲。他的才能是無法被發(fā)現(xiàn)的,所以他被立為太子是外力的影響應當無疑。

漢武帝得以上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的生母王氏的幫助。王氏得寵的主要原因第一是能生養(yǎng),先后生下三女一子。第二是,宮中有強援,她的妹妹也在漢武帝的宮中,先后生下了四子,王氏姐妹共養(yǎng)育了八位子女,自然盛寵不斷,史稱“得幸后宮,天下無有”。須知,漢景帝一共就有十三子,王家獨占三分之一還要多,王氏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漢武帝得以順利成為太子還與館陶長公主有關。史書記載:“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為妃,(太子生母)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栗姬日怨怒,謝長主,不許。長主欲與王夫人,王夫人許之!痹诖酥,長公主“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這些讒言的不斷累積,最終致使?jié)h景帝改弦更張,換了太子。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