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鄭成功他們一家在日本生活,但他在日本過得并不好。
小時候在學校讀書,他一直被日本人瞧不起。一直經(jīng)受著校園暴力,日本人有空沒空就拿他出氣,嘲笑他是中國人。但他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是個中國人很驕傲。在被歧視的目光下成長,漸漸的想要讓祖國變得強大,為國爭光,讓中國人不再受歧視。
他父親帶他去過臺灣,他看到了臺灣人民的艱苦,回想起自己當初在日本被歧視被欺負的日子,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放臺灣。
終于有一天,他的父親想要帶他們一家回大陸,但被當?shù)氐恼柚沽,要回只能一個人回,不能全家回,最終只有鄭成功的父親回到了大陸,這使鄭成功想要為國爭光的念頭更大了。鄭成功的父親在明朝獲得了官職后才把他接回了大陸。
1661年農(nóng)歷三月,鄭成功留下兒子鄭經(jīng)守金門、廈門,自己親自率領(lǐng)大軍二萬五千人,從金門進軍臺灣
鄭成功的艦隊先抵達澎湖,
因荷蘭守軍兵力薄弱,很快便占領(lǐng)達澎湖。三天后,繼續(xù)東征,但到達柑桔嶼海面時,遭遇暴風雨,被迫又回返澎湖。過了一天暴風雨還是不停,為了奪取有利戰(zhàn)機,留下三千兵力后便率領(lǐng)艦隊冒著暴風雨橫渡臺灣海峽,到達了達鹿耳門港。
到達達鹿耳門港一日后海潮大漲,鄭成功借機進發(fā),大小戰(zhàn)艦順利通過鹿耳門,進入內(nèi)海。
鄭成功率領(lǐng)大軍從北航道開進,避開了敵人的火力,荷蘭軍隊沒有事先預(yù)料到,只好倉促應(yīng)戰(zhàn),落了個大敗,鄭成功大軍先在赤嵌樓禾寮港登陸,接著又在鹿耳門方向登陸成功。
登陸之后,鄭成功率領(lǐng)大軍包圍赤嵌樓,斷絕水源,在城周圍布設(shè)火攻器具,迫使荷蘭守將率眾出降。
鄭成功緊接著率領(lǐng)大軍威逼臺灣城,荷蘭守軍一千人憑城堅炮頑強抵抗。為減少傷亡,鄭成功決定長期圍困,切斷和荷蘭軍的聯(lián)系與糧食攻擊,在臺灣人民的支持下,又分兵力去攻擊其他地點,擊敗荷蘭的援軍。
最終荷蘭總督擺一于1622年2月1日在投降書上簽字,之后,荷蘭侵略者從臺灣全部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