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來說,省市同名的,也就吉林省有。
吉林省的名字因為吉林市而來,在清朝設立吉林將軍,吉林省的中心一直是吉林市。 清末東北設省,省會也仍舊是吉林。吉林省的名稱,就是因為吉林市而來。長春雖然1800年就建廳了,但吉林市一直是整個吉林的中心。
那么為什么,吉林省的省會是長春,而不是吉林市呢?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件事。
早在順治十年(1653),清廷始置“寧古塔昂邦章京”一人 ?滴踉辏1662)改稱為“鎮(zhèn)守寧古塔等處將軍”,簡稱“寧古塔將軍”,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之子巴海為首任?滴跏迥辏1676),奉旨移駐吉林烏拉(又稱“船廠”,今吉林市)。從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寧古塔將軍、吉林將軍、船廠將軍三個名稱經(jīng);煊,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式更名為“鎮(zhèn)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簡稱“吉林將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吉林將軍裁撤。改吉林將軍為吉林巡撫,兼副都統(tǒng),仍駐吉林府。
而長春建城的歷史從1800年剛有記載,吉林市的城市歷史要比長春早了100多年。
建國后到1954年,吉林省的省會還是吉林市。1954年,省會由吉林市搬到了長春市,吉林省的經(jīng)濟和政治中心也從吉林省挪到了長春市,這是為什么呢?
第一:一條鐵路改變了吉林市的命運
一直以水運而城市核心的吉林市,因為一條鐵路改變了命運。
這條鐵路就是中東鐵路。
中東鐵路是“中國東方鐵路”的簡稱,亦作“東清鐵路”、“東省鐵路”。
日俄戰(zhàn)爭結束后稱中東鐵路,即中國東省部鐵路之意。中東鐵路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為攫取中國東北資源,稱霸遠東地區(qū)而修建的一條“丁”字形鐵路。
中東鐵路修通之前,主要靠水運,而吉林市位于松花江畔,得天獨厚。又易守難攻,是建城的絕佳之地。
但中東鐵路卻沒有經(jīng)過吉林市,而是穿過長春,從哈爾濱直達沈陽。為什么?當時的吉林市可是吉林第一大城。
第一個原因,成本低。經(jīng)過長春是直線,經(jīng)過吉林市要拐彎。直線當然比拐彎省錢。
第二個原因,不用鉆山洞。吉林市靠近長白山區(qū),市區(qū)周圍多山。如果經(jīng)過吉林市,勢必要過很多隧道。而長春地處東北平原,盡管有些許臺地,但工程難度遠低于吉林市。
中東鐵路支線南滿鐵路通車以后,1910年又修建了其支線長吉鐵路(長春到吉林市)。長春變成了整個吉林省的交通中心。
但為什么要從長春引直線出去?因為當時的長春盡管不及吉林,但也是吉林將軍轄區(qū)內(nèi)除了吉林市外最繁華的地方了,是吉林將軍轄區(qū)內(nèi)的第二個建制廳。中東鐵路正好經(jīng)過長春,引支線當然從長春出發(fā)了。
長春的交通地位也是很高的,位于“京哈鐵路”主動脈上、同時也是位于連接沈陽和哈爾濱鐵路線上(沈陽到長春的距離要小與沈陽到吉林市的距離、哈爾濱到長春的距離也小與哈爾濱到吉林市的距離);長春同時也是連接東北南部和北部的交通樞紐、也是連接東北東部山區(qū)和東北西部的內(nèi)蒙古草原的交通樞紐。重要的、便利的交通也促使長春的地位和等級越來越高。
第二:日俄和清廷的開發(fā)建設
隨著中東鐵路的開發(fā)建設,鐵路兩側的附屬地成為經(jīng)濟貿(mào)易中心。
俄國對鐵路兩側開發(fā)建設,維持了多年。日俄戰(zhàn)爭中,日本獲勝,原本屬于俄國的地盤,歸于日本。
第三:滿洲國對長春的建設
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領中國東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個傀儡偽政權。因國民政府和中共及國際社會對偽滿政權均不予承認,故被稱作“偽滿洲國”或“偽滿”!笆锥肌痹O于新京(今吉林長春),“領土”包括現(xiàn)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即旅大),以及內(nèi)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
日本人建設長春,日本對長春的建設,是仿照世界上最新進城市來建設的。
1942年,滿洲國當局詳盡規(guī)劃大大小小109個城市的建設,而這樣的對滿洲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規(guī)劃,至今共和國還沒有做過。
長春曾經(jīng)是亞洲唯一一個比東京還要先進的城市,是中國唯一一個全由外國專家規(guī)劃設計的城市,是中國唯一一個仿照外國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
“國都新京”到1934年,整個城市全部掩映在綠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綠色之都”的美譽。到了1942年,新京(長春)人均占有綠地2272平方米,超過華盛頓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面積的5倍,為世界大城市之冠,一時在國際上名聲鵲起。
1934年,新京建成亞洲最大的無線電臺---新京無線電臺,新京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
新京也是中國境內(nèi)第一個規(guī)劃地鐵的城市。1938年開始在新京規(guī)劃120公里的環(huán)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道路,還有環(huán)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采用地下管線,是亞洲第一個實現(xiàn)主干道電線入地的城市。滿洲國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上經(jīng)濟成長最快的經(jīng)濟體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吉林省的省會在吉林市,長春市是我國的一個直轄市。而東北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由中東鐵路做線,日俄的開發(fā),清廷的建設,偽滿時間的城市規(guī)劃,已經(jīng)讓長春超過的吉林市。
1954年,中央重新進行了調(diào)整,撤消了長春市的“中央直轄市”的地位,改長春市為“省轄市”,由吉林省管理。所以,當年, 吉林省也將省會由吉林市遷到了長春市。同時還從吉林市和東北其他城市遷來了一大批省級單位,如: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第四軍醫(yī)大學、空軍二航校、空軍七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