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時勢造就了英雄,所有的英雄又是從平凡人成長起來的,岳飛依然如此。

本文將通過事實比對,為您還原一個真實的岳飛,還原一個具有眾多特質(zhì)的平凡人如何成為一個英雄。

首先是追求完美。岳飛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他是歷史公認的文武全才,他的武藝準確的說是勇冠三軍,“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在整個北伐中,它猶如一把尖刀,斬金斷鐵攻無不克,長途奔襲立威異域。難道這不是最完美的軍人形象嗎?

對于文采《滿江紅》傳世經(jīng)典,《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卻借琴弦抒發(fā)著心中無言的吶喊,也足以堪稱經(jīng)典之作。他的書法以行、草為主,氣韻生動、剛勁不柔,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就算是文人墨客的完美的定義也不過如此吧!

再說他智商高善于思考。在顏宗弼(金兀術)南下侵宋所率領的“鐵浮屠”、“拐子馬”,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鐵浮屠是金國的重裝騎兵,戰(zhàn)士和馬匹都全身披著重甲,像一座鐵塔一樣,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負責正面進攻。其戰(zhàn)力相當于古代的坦克!肮兆玉R”則是宋軍對金軍兩翼騎兵的稱呼。通常被布置在兩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機動性以及集團沖鋒時所產(chǎn)生的巨大沖擊力,用以對敵軍迂回包抄而后突擊。

面對金兵兩種騎兵的配置優(yōu)勢互補,從力量到速度,從沖擊到重壓這樣堪稱完美的攻擊體系,當時的宋軍隊與其對陣無從下手,甚至已到了聞風而逃的地步。

而岳飛是怎么干的呢?你不是拐子馬速度快嗎,那就挖壕溝,再放些削尖的竹簽。拐子馬速度快,一但剎不住就掉了進去了,就算夠剎住車但速度卻沒了優(yōu)勢,步兵立刻沖上砍砍砍!鐵浮屠不是重型坦克嗎,那就絞斷你坦克的履帶,于是岳飛就使用麻扎刀?绸R腿,一匹馬瘸了腿連帶其他四匹馬也轟然倒地。一旦倒地再想爬起來可就困難了,這時岳家軍再沖上去一頓亂砍……

無解的重裝騎兵就這樣被擊破了。岳飛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強大到戰(zhàn)無不勝。

最后再說他做事執(zhí)著到偏執(zhí)。岳飛在《滿江紅》中寫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彼K生追求的目標就是“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我們都知道岳飛一生經(jīng)歷四次北伐,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前三次北伐都是在岳飛患有目疾期間,岳飛患病的原因是瘴疾暑毒,癥狀是目赤昏痛。

尤其是第二次第三次北伐時,岳飛的目疾癥狀最為嚴重,目赤昏痛,幾乎不能視物,在紹興六年(1136年)岳飛北伐時,目疾最為嚴重,且適逢母喪,面對朝廷的起復命令,岳飛最終選擇帶病出征。這樣的堅定與執(zhí)著,有幾人能做到呢?

最后一次揮師北伐,岳飛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zhèn)。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為什么會是“十二道金牌”呢?那是因為連宋高宗都清楚岳飛對收復河山執(zhí)著,所以他只能用代表皇帝權威的金牌,一道道催促,每一道金牌的發(fā)出,每一道金牌之間的等待其實都是岳飛的催命符。這樣的執(zhí)著,岳飛其實已經(jīng)是在拿命相博!

正是由于這么多特質(zhì)的聚合,才注定岳飛是我們民族近千年以來強大到戰(zhàn)無不勝,完美到無可挑剔的英雄!

岳飛的一生是一面鏡子,足以讓每個時代的中國人都照出自己的不足。

最佳貢獻者
2

真實的岳飛文武雙全,能力超群,軍紀嚴明,殘忍,兇悍。忠于朝庭。愛護百姓。


在金軍南侵的亂世中,岳飛由毫無背景的農(nóng)民家庭的小卒升為國家最高武官太尉,必定有驚人的才能。

正因岳飛有膽有識,堅定抗戰(zhàn),由他主導的反攻金朝導致了宋金之間的力量對比發(fā)生改變,金朝停止武力滅宋,使戰(zhàn)略大局扭轉(zhuǎn),岳飛功不可沒。

?岳飛帶兵,軍紀嚴明到不近人情,因士兵拿百姓一縷麻繩就被斬首,可也符合″亂世必用重典"的理念,尤其在宋軍孱弱的情況下必須以嚴明軍紀整軍增加戰(zhàn)力。

正因岳飛軍紀嚴明,殘忍,兇悍。打造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一支軍隊,與以野蠻、殘忍和兇悍著稱的金兵,可謂狹路相逢,以毒改毒,岳飛以勇取勝。

岳飛以嚴酷軍法禁止軍隊擾民。損害百姓的利益,岳飛做到愛民之處難能可貴,一個對上忠君,對下愛民,對外又狠狠打侵略者的岳飛,理當受到歷史和我們的尊重。



在岳飛的領導下,通過嚴明的紀律和復仇的軍隊文化把人訓練成了這么一種人:就是死也得從敵人那里咬下一塊肉!逃跑者格殺勿論,因此在臨死前的瞬間,岳飛的士兵毫不畏懼,而是揮動手中的武器砍馬腿、砍厚板甲的縫隙。岳飛掌軍有嚴明的紀律和復仇軍隊文化,觸犯軍紀者一律處死,或者拿了老百姓一縷麻繩或者作戰(zhàn)時后退。在他的領導下面對強敵,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與強敵拼命死在敵人手里當英雄,二是怯戰(zhàn)后退死在自己人手當孬種。

?真實的岳飛也不是常勝將,也打過不少敗仗。對此咱就不在引經(jīng)據(jù)典的啰嗦了,自古從沒打過敗仗的將帥沒有。

?岳飛的性格也不是象大家想象的那樣和藹可親,他的舅舅就是被他親手殺掉的,而且是親手挖出心臟。雖說是他舅舅作亂在前,但是這殺人手段也太殘忍了。

另據(jù)《三朝北盟匯編》記載“先是飛在洪州,與江南兵馬鈐轄趙秉淵飲,大醉,擊秉淵幾死”,和別人喝酒,喝醉了就打人,差點把別人打死,可見脾氣多惡劣。

岳飛對下屬也很苛刻刑峻,他的一個幕僚出于好心為他向上表功,他為了刻意顯示自己“無私”,就找借口把別人打了五百鞭子。他手下的士兵僅僅因為拿了別人一縷麻線捆縛馬草,就被他小題大做斬了首。這種借別人腦袋來樹立自己權威的作法跟曹操的借糧官的人頭來穩(wěn)定人心和割發(fā)代首的陰謀手段是性質(zhì)完全一樣的。

?岳飛手下部將傅慶,想去投奔南宋另一支軍隊的首領劉光世,岳飛知道后就殺了傅慶。

真實的岳飛文釆飛揚,一首《滿江紅》,磅礴悲壯,雄健豪放,氣吞山河,蕩氣回腸,又有無限的遺憾和憂傷,其文化才能在中國歷史上的武將中,前不見古今,后不見來者,可謂一騎絕塵!



岳飛的清正廉潔,也堪稱典范!叭松怨耪l無死,第一功名不愛錢!边@是湯陰岳王廟里的對聯(lián),對岳飛高貴品質(zhì)的概括和贊揚,岳飛戰(zhàn)功赫赫,皇上賜款讓他蓋莊園,岳堅辭不受,說只要“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國家就有希望。

人無完人,盡管岳飛有不少缺點錯誤,比起他上忠君,下愛民,對外打敵人,不惜命,不貪財,浩然正氣貫乾坤的高風亮節(jié),微不足道!

堅定維護好岳飛的英雄形象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3

歷史上真實的岳飛,絕非是剛直不阿、不知變通的迂腐之人。他是一個河北普通農(nóng)家的士兵,用二十年打拼位至將相。且成功組織了四次北伐立下驚世之功。如果僅憑武功和私德就想坐到這么高位置,做出蓋世功業(yè),是絕不可能的。他自有過人之處,但年輕被害也有致命弱點。

一、武術勇冠三軍

岳飛“天生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于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彼ǜ鞣N兵器,年少時槍術就“一縣無敵”,長大從軍后更是從未逢敵手,屢屢陣前斬敵大將。一次賊王善、曹成聚集兵馬號稱五十萬,岳飛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這時岳飛卻十分鎮(zhèn)定,說:“怕什么,看我破了它!比缓笞笫掷,右手持矛,沖入敵陣,結(jié)果王善部大亂,岳飛乘勢大敗敵軍。

二、統(tǒng)帥治軍有方

杜充降金后,岳飛開始獨立成軍,在江南堅持抗金。經(jīng)過數(shù)次擴編,岳家軍的兵力達到了三萬余人。楊幺義軍的壯丁五萬多人編入岳家軍,南宋朝廷又增撥了數(shù)萬人編入岳家軍,岳家軍大體維持十萬左右。岳飛治軍:貴精不貴多;謹訓習;賞罰公正;號令嚴明;嚴肅紀律;同甘苦。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嚴治軍、賞罰公正。岳家軍的戰(zhàn)斗力強,“皆可以一當百”,金人也贊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家軍”為當時一些將帥所嘆服,也為后世一些名將所效法。如明代名將戚繼光亦以岳飛為榜樣,練就了抗倭勁旅“戚家軍”。

三、藝術造詣頗深

岳飛孫子岳珂在《金佗稡編?鄂王家集》收錄的岳飛詩文幾十首!稘M江紅?怒發(fā)沖冠》一詞雖不在其中,但在南宋進士羅大經(jīng)編撰的文言軼事小說《鶴林玉露》和南宋陳郁編撰的《藏一話腴》都有記載中,確為岳飛所作。岳飛書法以行、草為主,暢快淋漓,龍騰虎躍,氣韻生動,剛勁不柔,自有一種淳正之氣。詩文書法受歷代帝王和文人稱贊。

四、簡樸廉潔正氣

岳飛生活儉樸淡泊,刻苦勵志,對子女教育很嚴,時刻想著對得起自己背上的“盡忠報國”。他與將士同甘苦,常與士卒同食。士卒傷病,親自撫問,士卒家庭困難,讓相關機構(gòu)多贈銀帛,將士犧牲,厚加撫恤。

岳飛被害后抄家,而正是抄家才證明了岳飛的清廉奉公,也讓高宗趙構(gòu)和奸相秦檜大失所望!霸郎俦<人廓z,籍其家,僅金玉犀帶數(shù)條,及鎖鎧兜鍪南蠻銅弩鑌刀弓劍鞍轡,布絹三千余匹,粟麥五千余斛,錢十余萬,書數(shù)千卷而已!痹里w常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國家就有希望了!

五、各方關系融洽

岳飛情商很高,與各方關系處理融洽。

(一)、和武將關系

1、劉光世——中興四將之一

在1134年岳家軍收復襄陽六郡的北伐行動中,劉光世被朝廷詔令配合岳飛作戰(zhàn)的,但劉光世在詔書下達二十天后才打發(fā)酈瓊帶著人馬趕到前線。此時岳家軍收復襄陽六郡已盡尾聲,然而岳飛不但不計較,反而上書請朝廷在犒賞此次軍功時,優(yōu)先獎賞劉光世軍隊。劉光世覺得挺有面子,酈瓊也從此對岳飛心服口服。

2、韓世忠——中興四將之一

韓世忠看到后起之秀岳飛三十二歲就獲封節(jié)度使,有些嫉妒,岳飛每次給他寫的問候信都統(tǒng)統(tǒng)不回復,直到岳飛鎮(zhèn)壓楊幺起義后,專門挑選了兩艘特別大的大車船,連同作戰(zhàn)人員,船上的服務人員,分贈給張俊和韓世忠。韓世忠對岳飛送的這件大禮物非常高興,加上兩人之間也沒有什么大的過節(jié),在抗金主張上還算得上是志同道合,所以從此韓世忠就跟岳飛引為莫逆。

3、張俊——中興四將之一

張俊是岳飛的老上級,是看著岳飛一步步成長的,岳飛對他尊敬尤佳,他只是嫉妒岳飛太清廉了(過廉世同嫌)。并無大的過結(jié)。紹興五年鎮(zhèn)壓楊幺起義,如果沒有張浚壓下幕僚呂祉的非議,也會有很大麻煩。張俊本人一味愚忠,只要是皇上說的他就堅決照辦。張俊和韓世忠是雙重兒女親家,但紹興十一年秉承秦檜的意思下手誣陷韓世忠謀反,他干的非常起勁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4、吳玠——南宋抗金名將

吳玠和岳飛關系很好都算中興諸將中的后起之秀,紹興十年和吳玠的弟弟吳璘也有過軍事上的良好合作。吳玠派去的屬官回來報告說岳飛軍中沒有歌女侍妾,宴席冷落的難以忍受,便立馬給岳飛送身價創(chuàng)了南宋一代人口買賣最高價格紀錄(兩千貫)的士家出身美女外配豐厚嫁妝,被岳飛巧妙拒絕,但這看出了吳玠對岳飛的盛情了。

(二)、和文臣關系

趙構(gòu)早期的宰相范宗尹,三衙宿將解潛,兩度為相名臣趙鼎,再到也是宰執(zhí)大臣級別的王庶,紹興初年南宋的幾乎所有中樞重臣,全都對岳飛極為賞識和信任,都把他看做是未來舉國北伐最合適的統(tǒng)帥,也都在他進行軍事行動甚至政治建言的時候,給了有力的支持,當然也替他在趙構(gòu)面前說了不少好話。比如岳飛紹興初赴江西平定內(nèi)亂,是薛徵言等人舉薦的功勞;紹興四年要求出兵收復襄陽六郡的建議被采納,是趙鼎大力支持的結(jié)果;有武將指著秦檜的鼻子罵他狗血噴頭;而岳飛沒有直接、公開的指責過秦檜。

(三)、和地方政府關系

當時統(tǒng)兵的大將們既為自己討賞又吃空額,最要命的是需要打仗的時候調(diào)不動或者找借口避戰(zhàn)(比如劉光世和張俊),一旦沒糧的時候就跟地方官和財政官員打架(比如吳玠曾經(jīng)為錢糧緊張的問題,一口氣殺過數(shù)個負責錢糧轉(zhuǎn)運的官員。甚至還想殺掉中央任命的轉(zhuǎn)運使,后來被幕僚勸阻才罷手。)甚至直接揮軍攻城搶錢搶糧,以及為了互相看不順眼的私人恩怨就領兵開片(比如劉光世和韓世忠)。地方政府怨聲載道。

而岳家軍的口號是:“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損壞莊稼,妨礙農(nóng)作,買賣不公……斬!”所以岳家軍所到之處,民眾無不歡欣圍觀,“舉手加額,感慕至泣”。

(四)、岳飛一生主要得罪兩個人,一是高宗趙構(gòu),一是金國重臣、元帥完顏兀術。

六、政治敏感偏低

1、在南宋政權建立之初,岳飛在軍中喊出“迎二圣,歸京闕”的口號,奏章中也常提及,深為趙構(gòu)所忌。

2、1137年(紹興七年)趙構(gòu)準備將劉光世所部王德、酈瓊等淮西兵馬五萬余人隸屬于岳飛。后來趙構(gòu)反悔了。岳飛賭氣就離開建康,回到廬山母墓旁守制了。趙構(gòu)聞知岳飛辭職,即詔令多次岳飛不歸,又命多人去請岳飛方重新出山。

3、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宋廷宣布大赦天下,以慶賀“和議”的成功。岳飛對朝廷加封的“開府儀同三司”官銜,雖三詔而不受。岳飛上奏《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云,復仇報國”。

4、岳飛上奏向趙構(gòu)建議,把宗室子趙伯琮(即后來的宋孝宗)立為皇子以沮敵人之謀。操心立太子,岳飛觸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手握重兵的武將對皇位繼承感興趣。

5、十二道金牌方能召回武將,真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七、千古風波奇冤

張俊本是抗金大將,卻曲意逢迎,謀求榮華富貴,投靠一心主和的權相秦檜。他們開始把矛頭對準抗金主將韓世忠。他們認為韓世忠武勇彪悍,敢做敢說,行事不計后果,不大聽招呼,肯定是“和議”的最大障礙。他們先削去了韓世忠的兵權,再由張俊出面拉攏岳飛,提議平分韓世忠的背嵬軍(衛(wèi)隊)。岳飛當然不愿干這種缺德事,張俊碰了一鼻子灰。秦張沒有就此罷休,馬上再出毒招。秦檜秘密逮捕了韓世忠的部下統(tǒng)領胡訪,逼他誣告韓世忠謀反。當是時,如果岳飛袖手旁觀,“風波亭”的悲劇主角則是韓世忠了。但是忠懷激烈的岳飛哪能不管,他得知了這一消息,立即派人馳馬告訴韓世忠。韓世忠連忙去見皇帝,澄清了事實,避免了殺身之禍。秦檜、張俊一伙由此深恨岳飛,他們放開韓世忠,轉(zhuǎn)而陷害岳飛。 秦檜一伙把整韓世忠的手段照樣搬到了岳飛身上,先是收買了岳飛的部將王俊,讓他出面誣告岳飛的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然后牽連到主帥。監(jiān)察御史萬候卨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此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zhàn)派為眼中釘,完顏兀術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后可和。”在內(nèi)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磊落,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jù)。韓世忠當面忿然質(zhì)問秦檜:“‘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紹興十一年農(nóng)歷除夕夜,高宗下令賜岳飛死于臨安大理寺內(nèi),時年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云亦被腰斬于市門。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八、身后昭雪封王

岳飛被害后,獄卒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岳飛沉冤21年后,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為岳飛追贈謚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廟祀于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志傳記。

中流砥柱,盡忠報國,民族英雄,中華之魂,后世楷模,萬世敬仰。

4

岳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一生光明磊落,英勇愛國,在抗擊金人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

終因功高震主,又不會迂回,不會取意奉承,被當時的皇上宋高宗所忌憚,最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奸臣秦檜害死,死時年僅39歲。

那么,歷史上真實的岳飛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一、艱苦的環(huán)境,造就了岳飛剛毅、樸素的性格。

岳飛生于北宋時期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那是一個顛沛流離的年代,他出生時家鄉(xiāng)連年鬧饑荒,而且黃河決堤,發(fā)起了洪水。

幸虧岳飛的母親抱著襁褓中的岳飛鉆入一口大缸,隨波逐流后被人救起,才算逃過了一劫。

家園被毀,生活更加貧困。岳飛從小就幫著家里干農(nóng)活。勞動的磨練也鑄就了他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性格。

岳飛從小聰明,喜歡讀書。白天勞動,晚上就點燃枯柴,用來取暖,再借著光亮讀書到深夜。

在這種艱苦的環(huán)境下,他看完了《孫子兵法》《左傳》等一些深奧的兵書和典籍。

這就為他以后卓越的政治才華和軍事才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岳飛還是一個尊師重教的典范。

岳飛在湯陰縣老家時,曾拜同鄉(xiāng)周侗為師。周侗箭法如神,而且正直坦蕩,胸襟開闊。這些,對岳飛的成長影響很大。

周侗對岳飛視如己出,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看家本領都傳給了他。周侗病逝后,岳飛十分悲痛。

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懷念,他每月的初一、十五都帶著酒肉和紙錢到老師的墳前去祭奠。有幾次由于沒有錢,他就把衣服典當了換錢,買來酒肉和紙。

岳飛這種尊師重教的作風,一直以來都是后人學習的榜樣。

三、岳飛愛國,但是卻因為性格正直、率真,不懂得迎合討好“老板”趙構(gòu)。

靖康之恥事件,北宋的徽宗、欽宗,以及皇室宗親等3000人,被金人擄到北方,北宋隨即滅亡。

徽宗的第九子高宗趙構(gòu)僥幸逃脫后,在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建立了南宋政權。但是他繼承了父親膽小怕事的傳統(tǒng),不敢跟金人交戰(zhàn),只想縮起頭來茍且偷生。

當然他還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更不想滅了金國,迎回徽宗和欽宗二帝。因為那樣的話,自己只能把皇位讓出來,給父親徽宗或者哥哥欽宗。

當時身為七品官的岳飛不顧職卑言輕,上書宋高宗,表示堅決反對皇帝的逃跑政策,力請宋高宗返回東京汴梁抗金。宋高宗非常惱怒,因此罷免了岳飛的官職。

后來,宋高宗又怕金人再次滅了南宋,一邊打壓岳飛,一邊還不得不啟用他抗金,而且其中還不間斷地向金人求和。

因此,在岳飛抗金的10年間,宋高宗表面上答應了岳飛抗金的提議,實際上又不許岳飛出兵恢復中原。

抗金形勢大好后,岳飛向宋高宗提出長驅(qū)直入,直搗關押徽宗和欽宗二帝的金軍重地——黃龍府(位于今天的吉林省長春市農(nóng)安縣)時,卻被宋高宗“從官待命”,給潑了一盆冷水。

金人出爾反爾,開始與宋講和,后來又大舉進攻南宋,岳飛節(jié)節(jié)勝利,宋高宗接連向岳飛發(fā)出了12道金牌,招岳飛班師回朝。

想想自己十年之功毀于一旦,而且大宋的江山很難再恢復,岳飛不禁淚流滿面。

因為愛國,所以不理解為什么趙構(gòu)不想收復舊山河,為什么不救他的父兄家人于水火之中。或許是正直、忠貞限制了岳飛的想象力!

四、岳飛擅長帶兵,精于管理,培養(yǎng)了一支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的岳家軍。

岳飛戎馬一生,帶領岳家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從無敗績,令敵人發(fā)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慨。

岳飛在四、五年的時間內(nèi),通過收編義軍,后來已擁有10萬大軍,成為南宋抗金的主力部隊。

岳飛對軍隊要求非常嚴格,他要求屬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岳飛在與金軍的作戰(zhàn)中屢戰(zhàn)屢勝,金軍一聽到岳家軍就聞風喪膽。

連金軍主帥金兀術都大哭道:“自我起兵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

其實這也成為岳飛后來被害的原因之一。因為岳家軍10萬精兵,相當于當時宋兵總和的四分之一。

懷著小人之心的宋高宗生怕岳飛帶兵造反,因此他需要岳飛為自己效勞,又害怕他實力強大,給自己造成威脅。

五、岳飛還是一位富有愛國精神的詩人。

岳飛寫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成了中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愛國主義詩篇之一。

詩中表現(xiàn)了1131年那段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內(nèi),岳飛被朝廷重用,但是面對山河破敗,他郁郁寡歡。

他登高遠眺,向北望中原,想想家園失陷,心情是何等的深重。自己30歲了,雖然在別人眼里也算功成名就,但比起收復中原的偉業(yè),簡直是一文不值。

想著徽、欽二帝還在金國受辱,作為臣子,悲憤之情油然而生。也只有抗金到底,才能雪前恥,收復故土。卓越的文學才華與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得這首詞成為千古絕唱!

此外,岳飛還有《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五岳祠盟記》等作品流傳后世。

岳飛小時候生活艱苦,所以養(yǎng)成了堅強樸素的性格。他尊師重教,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在政治上,他始終堅持精忠報國,抗擊外族入侵,他是一位具有愛國精神的民族英雄,但是因為過于耿直正派,為統(tǒng)治者所不容;在軍事上,他創(chuàng)立了紀律嚴明,能征善戰(zhàn)的岳家軍,并屢立奇功,展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文學上,他寫出了千古絕唱《滿江紅》。

只可惜他生不逢時,因為功高震主,遭到了宋高宗的忌憚,39歲就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迫害致死。

但是,大浪陶沙,真相必將浮出水面。而岳飛的光輝形象與愛國情懷,必將代代相傳,永遠為后人所敬仰與懷念!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復“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5

浩氣永存,精忠保國!

6

??岳飛,著名的抗金英雄。精忠報國,千古流芳;英名垂青,代代傳揚!

??岳飛:字鵬舉,湯陰人(今河南省湯陰)。出身于普通農(nóng)民家庭,年幼懂事明理,協(xié)助母親作農(nóng)活。青年時,應朝廷募招,參加宋朝軍隊。臨行前,母親在岳飛身上親手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時時激勵岳飛英勇作戰(zhàn),勇敢殺敵,報效國家。

??岳飛在抗金戰(zhàn)火中屢建戰(zhàn)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將領。

??岳飛的部隊,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人們尊稱為“岳家軍”。

??岳家軍訓練有素,作戰(zhàn)勇敢頑強,金軍中流傳“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郾城大戰(zhàn)中,金軍大將兀術率精銳騎兵15000人,個個身披重甲,來勢兇猛。岳飛令手下的步兵,手持大刀沖入敵陣,上砍騎兵,下砍馬腿。雙方從下午激戰(zhàn)到天黑,岳家軍大獲全勝,追殺金軍幾十里。

????岳飛一生廉潔正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人問他:“什么時候才能天下太平”?岳飛慨然答道:“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1142年初,岳飛被殺害后,一名獄卒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地把岳飛的遺體埋在杭州錢塘江門外九曲叢祠旁。

??宋高宗死后,南宋統(tǒng)治者為岳飛平反昭雪,用一品禮儀將岳飛的遺骸改葬在棲霞嶺下,追封他為“鄂王”。

????岳飛,精忠報國,英勇抗金,千古流芳,英名萬世!

7

謝諸位友邀



~《小學生必讀宋詞三百首》

當然,唱慣了兒歌的@曉風2016.怎么可能讀這玩意呢




1.岳飛是一個高尚的人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飛

吳玠送兩位美女給岳飛,在宋代只不過是高官同事之間正常的交往,既不違紀也不違德,弄得好還能成就一段風流佳話,岳飛拒絕了

趙構(gòu)想造所房子送給岳飛,不過是皇帝對功臣的正常賞賜,既可舒適安居又可光宗耀祖,弄得好還能成就一段君悅臣喜千古佳話,岳飛拒絕了

理由是:敵未滅,豈可安樂,何以家為



2.岳飛是一個純粹的人
~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四十三.大事記》

天性忠孝的岳飛被視為金國的長期安全隱患
~《要錄.卷一百四十三.龜鑒錄》

因為“忠孝”,岳飛經(jīng)常對金軍下狠手,打得金國肚子疼




3.岳飛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七》

建炎年間,天下大亂,不單金軍搞三光,宋軍餓急眼了也一樣,當然,不甘落后的還有盜賊、叛軍、潰兵……惟獨岳飛所部不鹵掠




4.岳飛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
《宋史.岳飛傳》

紹興三年,因為虔州這伙盜賊驚嚇到了支持趙構(gòu)做皇帝的隆祐太后,趙構(gòu)特別生氣,密令岳飛連虔城一起屠掉。屢屢向金軍下毒手的岳飛卻心軟了,替虔州百姓再三向趙構(gòu)求情,終于獲得寬大處理。岳飛沒有滿足趙構(gòu)的惡趣味


~《要錄.卷一百四十》

紹興二年秦檜罷相充作準備官時,因排名先后秩序問題跟孟庾爭得臉紅脖子粗

紹興十一年四月,岳飛任樞密副使,春風得意圣眷甚隆,卻主動要求位列秦檜的好閨蜜王次翁之下。岳飛沒有追求功名利祿的惡趣味



5.岳飛是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
《要錄.卷一百四十三》

寫完岳飛獄案,《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作者李心傳評價岳飛“至今號為賢將”


~《會編.卷二百八.林泉野記》

岳飛不但戰(zhàn)功卓著,還在防區(qū)發(fā)展生產(chǎn),招納歸正人,岳飛所部軍紀嚴明,民不知兵。他的被害,使所有(不包括@曉風2016.)為之叫屈,“天下冤之




6.岳飛是一個讓金人經(jīng)常做噩夢的人
~
《金史.卷九十八.完顏綱》

金泰和六年(1206年),金章宗在招降南宋名將吳璘的孫子吳曦的詔書中說

飛之威名戰(zhàn)功暴于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叁夷之誅,可不畏哉”

吳曦想了想,對!于是“曦盡出以付之,仍獻階州”

此時,距岳飛含冤而死已過了六十五年




岳飛是比白求恩更偉大的人,他的偉大,是人都能理解和感受

當然,@曉風2016.之類物種對此是無法體會的



8

精忠報國,文韜武略,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9

不吹不黑,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個人認為,岳飛應該說是一個“軍事天才,政治小孩”。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岳飛是英雄、是忠臣,更是中國歷史上了不起的軍事統(tǒng)帥。但是,在軍事指揮,甚至在文學上都頗有成就的岳飛,在政治上卻猶如“小孩”,犯了許多不該犯的政治錯誤。也正因為這些政治上的失誤,一次次的促動到高宗的利益,最終導致了他的悲慘結(jié)局。

岳飛文武雙全,其軍事和文學上的成就,我就不多說了。他指揮的岳家軍,軍紀嚴明,作戰(zhàn)勇猛,是南宋戰(zhàn)力最強的軍隊。所以,時人有云: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家軍在北伐抗金的戰(zhàn)場上可以說是屢戰(zhàn)屢勝,取得郾城、潁昌和朱仙鎮(zhèn)等大捷,一度讓金軍聞風喪膽;而且岳飛率軍平定荊襄地區(qū),消滅偽齊等勢力,對南宋局勢的穩(wěn)定,更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大宋剩下的那半壁天下,基本上就是靠岳飛一手撐起來的。

然而,政治上岳飛卻泛善可陳,甚至是犯了不少低級錯誤。比如擁兵自重,十二道金牌才把他召回;功高蓋主,不懂得功成身退;干預皇室立儲,提議早日立趙構(gòu)養(yǎng)子(孝宗)為太子等。這些無疑都在一步步加深君臣之間的猜疑和矛盾。

不過,從岳飛的性格和作風來看,就知道岳飛之所以會與高宗的矛盾日漸加深,根源可能只是因為太愛國了!岳飛愛自己的民族,更忠于大宋。然而,他所忠于的,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宋”,而不是現(xiàn)實中的穩(wěn)坐于皇位上的宋高宗!

所以,岳飛并沒有站在宋高宗立場上思考,因而犯了很多不該犯的錯誤,讓宋高宗逐漸害怕他,反感他。

宋高宗反感岳飛的擁兵自重,反感岳飛的直搗黃龍迎二帝,反感他的功高蓋主。最后,宋高宗終于對岳飛殺心。而秦檜等奸臣,正是揣摩出宋高宗對岳飛的厭惡,才最終冤殺了這位民族英雄。

宋高宗并非英主,亦非明君,在他的心中,當下的半壁江山遠比民族大義重要。因此,他絕不想冒險繼續(xù)和金國作戰(zhàn),更不想將自己的父兄救回,也不想看到岳飛的勢力和威望越來越高。而在岳飛眼中,還我河山才是他畢生的目標和志向。這正是兩人在政治認識上的矛盾,同時也注定了岳飛的悲劇。

所以,小編才說岳飛不是完人。但這并不影響他在我們民族心目中的地位,岳飛是一位值得后世敬仰的真英雄!

10

不論歷史上,還是說書,岳飛是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人品卓越,文武兼?zhèn)!盡忠報國收復山河是他平生志愿!他的精神激勵了多少華夏兒女保家衛(wèi)國!前赴后繼!言語簡單。見諒!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