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時勢造就了英雄,所有的英雄又是從平凡人成長起來的,岳飛依然如此。
本文將通過事實比對,為您還原一個真實的岳飛,還原一個具有眾多特質(zhì)的平凡人如何成為一個英雄。
首先是追求完美。岳飛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他是歷史公認的文武全才,他的武藝準確的說是勇冠三軍,“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在整個北伐中,它猶如一把尖刀,斬金斷鐵攻無不克,長途奔襲立威異域。難道這不是最完美的軍人形象嗎?
對于文采《滿江紅》傳世經(jīng)典,《小重山》不似《滿江紅》那樣豪情萬丈,卻借琴弦抒發(fā)著心中無言的吶喊,也足以堪稱經(jīng)典之作。他的書法以行、草為主,氣韻生動、剛勁不柔,時人稱“室有鄴架”“字尚蘇體”。就算是文人墨客的完美的定義也不過如此吧!
再說他智商高善于思考。在顏宗弼(金兀術)南下侵宋所率領的“鐵浮屠”、“拐子馬”,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鐵浮屠是金國的重裝騎兵,戰(zhàn)士和馬匹都全身披著重甲,像一座鐵塔一樣,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負責正面進攻。其戰(zhàn)力相當于古代的坦克!肮兆玉R”則是宋軍對金軍兩翼騎兵的稱呼。通常被布置在兩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機動性以及集團沖鋒時所產(chǎn)生的巨大沖擊力,用以對敵軍迂回包抄而后突擊。
面對金兵兩種騎兵的配置優(yōu)勢互補,從力量到速度,從沖擊到重壓這樣堪稱完美的攻擊體系,當時的宋軍隊與其對陣無從下手,甚至已到了聞風而逃的地步。
而岳飛是怎么干的呢?你不是拐子馬速度快嗎,那就挖壕溝,再放些削尖的竹簽。拐子馬速度快,一但剎不住就掉了進去了,就算夠剎住車但速度卻沒了優(yōu)勢,步兵立刻沖上砍砍砍!鐵浮屠不是重型坦克嗎,那就絞斷你坦克的履帶,于是岳飛就使用麻扎刀?绸R腿,一匹馬瘸了腿連帶其他四匹馬也轟然倒地。一旦倒地再想爬起來可就困難了,這時岳家軍再沖上去一頓亂砍……
無解的重裝騎兵就這樣被擊破了。岳飛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強大到戰(zhàn)無不勝。
最后再說他做事執(zhí)著到偏執(zhí)。岳飛在《滿江紅》中寫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彼K生追求的目標就是“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我們都知道岳飛一生經(jīng)歷四次北伐,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前三次北伐都是在岳飛患有目疾期間,岳飛患病的原因是瘴疾暑毒,癥狀是目赤昏痛。
尤其是第二次第三次北伐時,岳飛的目疾癥狀最為嚴重,目赤昏痛,幾乎不能視物,在紹興六年(1136年)岳飛北伐時,目疾最為嚴重,且適逢母喪,面對朝廷的起復命令,岳飛最終選擇帶病出征。這樣的堅定與執(zhí)著,有幾人能做到呢?
最后一次揮師北伐,岳飛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zhèn)。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為什么會是“十二道金牌”呢?那是因為連宋高宗都清楚岳飛對收復河山執(zhí)著,所以他只能用代表皇帝權威的金牌,一道道催促,每一道金牌的發(fā)出,每一道金牌之間的等待其實都是岳飛的催命符。這樣的執(zhí)著,岳飛其實已經(jīng)是在拿命相博!
正是由于這么多特質(zhì)的聚合,才注定岳飛是我們民族近千年以來強大到戰(zhàn)無不勝,完美到無可挑剔的英雄!
岳飛的一生是一面鏡子,足以讓每個時代的中國人都照出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