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薄姬,是大漢朝的太皇太后,是漢文帝劉恒的生母,史稱“薄皇太后”,是漢高祖劉邦眾多的女人中最不受寵、但也最幸運的一個。在劉邦去世后,呂后一人獨攬大權(quán),對劉邦的嬪妃以及對自己有威脅的人展開了大肆殺戮,唯獨而對的薄姬母子手下留情,使他們孤兒孤母不但夠保全性命,還能遠離朝政的漩渦。這是為何呢?

原來,薄姬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沒有呂后的強權(quán)手腕,也沒有戚夫人的嫵媚能使劉邦獨寵,也更知道后宮斗爭的無情殘酷,因此她低調(diào)處世,清凈無為、無欲無爭,深居在自己的宮院里,一心精研《道德經(jīng)》,并從中找到了自己與兒子劉恒的生存之道。更是主動要求將劉恒的封國,安排在西北邊疆最荒漠貧瘠的代地,這就使兒了和任何人都沒有利益沖突。

如果說薄姬何許人?那就要從她的身世及小時候說起:

薄姬祖籍是蘇州人,而她卻是一個被世人鄙夷的私生女。她的父親薄生,年輕時想來是個翩翩少年,在秦朝之時與從前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兩人不知怎么會相遇的,之后就私下相好,未婚而生下了她。之后,又生下了她的弟弟薄昭。然而最不幸的是,當時由于戰(zhàn)亂,薄生和魏媼還沒來得及結(jié)婚,不知什么原因,薄生就死在了山陰;這時年紀輕輕魏媼,不得不一個人拉扯著薄姬姐弟倆在亂世中求生。

不久,秦朝就陷入了亂世,一些諸侯遺族紛紛割據(jù)自立。魏國宗室魏豹,也在此時自立為王。而薄姬已經(jīng)長成二八少女,這時魏媼見魏豹復稱魏國,便將薄姬送進了魏豹的王宮,于是薄姬便成了魏豹的姬妾。

當時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算命相士叫許負,他的相術精準如神,是廣為世人推崇的。魏媼就請他來給薄姬相面,看她能否在魏宮中占有一席之地。誰知許負一見薄姬便驚訝地說:“此女何止是在小小王宮有一席之位?她日后還要生下天子,成為世間第一貴婦人!”

許負這話一說出來,魏媼樂得喜不自勝。


魏豹聽說薄姬,有如此遠大前途,心想那一定是自己的造化:薄姬是自己的的妻妾,她生的兒子當然就是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兒子要做天子,那我豈不是也當有天子之份?好吧,我一定要為了未來的天子兒子打下前程。魏豹因此背棄自己和漢王劉邦所訂的“攻楚盟約”,轉(zhuǎn)而在楚漢之間中立起來,大有收漁人之利吞并天下的意思?墒撬麎焊鶝]有想到,薄姬雖是“天子之母”,自己卻沒有“天子之父”的命。

可想而知,魏豹背約,令劉邦大為怒火,一氣之下,就派大將曹參,先滅了這兩面三刀的家伙。于是,在漢高祖二年初,魏豹天子夢不但未圓成,而他的“魏國”也成了劉邦的一個郡。魏豹也因此一命歸西。魏宮中的女人們?nèi)勘环,薄姬由于是“罪婦”,沒有資格充當劉邦的姬妾,只能做宮中的役使婢女,這時薄姬只好自嘆命薄,對“當生天子”不敢再妄想。


不過,世上總是許多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一天,劉邦到了魏宮姬妾居住的地方,卻發(fā)現(xiàn)這里居然不乏美色嬋娟。于是色心大動,挑選了一批姿色出眾的女奴送進自己的后宮中,而薄姬就在這批女人之中。但她由于姿色不怎么出眾,并沒有一下子就被劉邦瞧上,直到一年之后,才有了奇跡發(fā)生:薄姬在少女時代有兩個最要好的女友,一個叫管夫人,一個叫趙子兒。三人在一起先時,曾立下了盟誓:“假如三人中有誰先得富貴的話,一定不會忘記另兩人,要共享富貴和機遇! 當管夫人和趙子兒,得到了劉邦寵愛,得意非凡,二人閑聊的時,說起了當初和薄姬立下的誓言,劉邦無意間聽到了一點話頭,便開口詢問。管趙子二人只得將底細都說了出來。劉邦聽后對薄姬產(chǎn)生了同情之心,便決定召見她。

就在這天晚上,薄姬做了一個夢:一條飛龍,盤踞在她的身上。夢醒之后她十分詫異,卻突然接到給劉邦侍寢的消息。于是,見到劉邦之后,便將這個夢告訴了他。 劉邦一聽,十分高興,認為此事乃是天緣,對薄姬說:“這是你將要富貴的征兆,我成全你!敝,薄姬即有了身孕,當年便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劉恒。


不過,薄姬雖然為劉邦生下了兒子,但是好運并有立即降臨,劉邦往往好長時間都不見她一次。于是薄姬在長達八年的時間里,都是一個人僻處在宮庭一角,辛苦地撫養(yǎng)著兒子劉恒。于是她養(yǎng)成了謹小慎微、凡事忍讓的個性,就連那些侍侯她的宮女,她都不敢得罪?梢哉f后宮中,薄姬母子幾乎成了“好欺負”的代名詞。但這也因禍得福,遠離是非的她,終日研讀《道德經(jīng)》。

直到,劉恒八歲,是漢高祖十二年那年,劉邦去世了。太后呂雉,為了獨攬大權(quán),使很多人都因此受到了迫害,尤其是對劉邦的寵愛戚懿,分外殘忍;而對薄姬母子,不但放了一馬,還格外開恩,呂雉不將薄姬送往兒子劉恒的封地,讓她母子團圓,還使她成為大漢王朝僅次于呂雉的貴婦人——給予她“代王太后”的稱號。那呂雉為什么如此善待她呢?其實,凡事有果必有因。正是因為她的不爭寵不爭勢,低調(diào)謹慎,才使呂雉感到她的存在根本威脅不到自己,甚至還有些同情她也像自己一樣被丈夫長期冷落呢。


薄姬離開了危險重重長安皇宮,來到了兒子的封地代國——晉陽,終于苦甘來,從此風光和榮耀開始向她走來,并且隨著薄姬一起來到代國的,還有她的弟弟薄昭和她的母親魏媼。家人終于可以團聚在一起了,還能在兒子的封國上享受富貴,薄姬真是喜出望外,生活也越來越開心起來。



突然一天,迎接劉恒進京為帝的使者來到了代國。這時的劉恒二十四歲,他簡直不能相信世上有這樣的好事,于是與眾親友一起認為這是一個陰謀。然而,薄姬卻覺得這是天意,并讓劉恒相信自己的能力。但為了穩(wěn)妥起見,便讓劉恒的舅父薄昭,先隨使者去京都長安,去探視情況。直到得到薄昭肯定的答復,劉恒他才放心向長安進發(fā)。

到達長安之后,迎接的大臣前呼后擁送劉恒進入未央宮,并讓他成為大漢王朝的第五任皇帝。劉恒即位后,便立即封自己的母親薄姬為皇太后。這時薄姬,也就四十五歲左右,便 成為“天子之母”!

更難得可貴的是,薄姬成為世間“第一貴婦人”之后,不但沒有在權(quán)傾天下,而使助兒子劉恒成為一代明君“漢文帝”。并且,薄姬在老年之后,更沒有以“文帝生母”的身份,使自己擠進“劉邦陵”;而是吩咐將自己安葬在“薄姬陵”——恪守著自己姬妾的身份,守護在劉恒的身邊,隔河遠望丈夫劉邦和呂雉的“合葬陵”。 可以說,是薄姬長年對于道家黃老思想的研究、推崇等,深刻影響了自己的兒子漢文帝劉恒,以及后來向代皇帝,使大漢王朝越來越興旺發(fā)達。

最佳貢獻者
2

薄姬:劉邦眾多老婆中得善終之人!

薄姬的前半生比大多數(shù)人凄苦,在年幼之時喪父,正當花樣年華又歷經(jīng)喪夫之痛,但她的命運又異常眷顧著她,讓她成為一代帝王之母。

楚漢戰(zhàn)爭正酣,項羽和劉邦正傾盡全力爭奪天下。魏豹本已歸附劉邦卻突然叛漢。劉邦勃然大怒,發(fā)兵滅掉魏豹。薄姬連同魏豹的其他嬪妃,都被送到劉邦的漢王宮中,做下賤的織布宮女。劉邦天性好色,有一天忽然想起從魏豹那里俘獲的宮人,便來到織室,挑選幾個美貌女子,納入自己的后宮,這里面便有薄姬。這薄姬本以為時來運轉(zhuǎn),可是沒想到再陷深淵。進宮一年多,劉邦都沒有召幸過她奇跡總是不可思議地發(fā)生。

原先在魏豹宮中,薄姬和管夫人、趙子兒關系非常親密,她們?nèi)讼嗉s;誰先得了富貴,就不要忘記其他二人。后來,管夫人和趙子兒得到了劉邦的完幸,頗為得意。有一次,她們無意間談起了以前與薄姬的誓言,取笑薄姬命薄,沒想到被劉邦聽到了。劉邦心中鄙視二人,對薄姬動了側(cè)隱之心,當天晚上就召幸了她。

在見到劉邦后,薄姬告訴他,昨晚做了個怪夢,夢見有一條蒼龍盤踞在我的肚子上。劉邦聽了很高興,對薄姬說;這是你將要富貴的征兆,讓我來成全你。說來奇怪,僅僅一次同宿,薄姬就懷了身孕。就這樣,偉大的漢文帝劉恒意外地來到了人間。

但是,劉邦并沒有因此而喜歡薄姬。此后,他幾乎再沒有召見薄姬,連兒子也很少看一眼。


薄姬既不受寵,也不搶不掙,她沒有出色的政治手腕,她也沒有陪著劉邦出生入死,但是薄姬卻是實實在在撿了個大便宜而且還當上了太后。薄姬絕對是走了大運了,堪稱運氣之王。薄姬母子二人,在幽幽的西漢深宮里,過著孤寂暗淡的生活。因為極其不受劉邦寵愛,再加上為劉邦生子被宮中受寵的嬪妃嫉妒,劉恒和母親都養(yǎng)成了謹小慎微、忍讓低調(diào)的性格。

呂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對薄姬卻異常仁厚

漢宮中時刻充滿殺機,后宮妃嬪們互斗的很厲害。以呂后和劉邦寵妃戚夫人各成一派,斗得死去活來。而薄姬一來是因為自己和兒子都不受劉邦寵信,二來是因為本性仁厚不好斗,所以并未參與宮斗,一直很低調(diào)隱忍。所以;在劉邦駕崩后,呂后獨攬大權(quán),對劉邦的寵妃和皇子進行了大清算,可謂趕盡殺絕,最受劉邦寵愛的戚夫人被呂后砍掉四肢,投進豬圈折磨而死,她的兒子趙王如意也被呂后毒殺。而薄姬因為向來忠厚老實,而且不受劉邦寵信,反而逃過一劫。我們都知道,在呂后專政時期,先后謀殺掉劉邦八個兒子中的六個,其中惠帝劉盈是她的親生兒子,之外還有劉肥、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燕王劉建。而代王劉恒和她的母親薄姬卻幸免于難,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薄姬平日并未與呂后結(jié)仇,并未和呂后形成競爭之勢。同時在薄姬的影響下,劉恒也沒有太多的惦記皇位。

心狠手辣的呂后,為何對薄姬網(wǎng)開一面?

呂后沒有殺掉薄姬母子,可能是呂后對薄姬青睞有加,也許是因為薄姬為人小心謹慎,也許是因為薄姬和呂后一樣,曾備受劉邦冷落,二人同病相憐。慎言慎行,讓薄姬受到了呂后的善待,也許因為極少被漢高祖見愛的緣故,不管怎樣,呂后沒有難為薄姬母子,并特別恩準,允許薄姬到兒子的封地母子團圓。并給予她代王太后的稱號。母子二人得以離開波譎云詭的漢朝政治中心長安城,過上了平安富貴日子。

3

毋庸置疑,薄姬肯定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要不然怎么能在呂后的手里劫后余生。薄姬是被劉邦臨幸了一夜的妃子,之后幸運的懷孕,并生下了西漢歷史上第五位皇帝劉恒。

薄姬是個不幸的女人,但又是一位幸運的女人,正是由于其矛盾坎坷的經(jīng)歷,成就了她一波三折的戲劇人生。
(薄姬劇照)

薄姬的父親薄生是秦國人,母親是魏國貴族,二人一見鐘情,私定終身。不久母親未婚先孕,生下薄氏,而父親沒來及享受天倫之樂就去世了。

古人都很迷信相術,認為一個人富貴榮辱可以體現(xiàn)在臉上,因此魏母請了相士,為女兒指點迷津。相士直言不諱,薄氏大貴之相,日后必為天子之母。因此,母親趕忙將薄氏送入魏宮,魏王豹納其為妃。

薄氏雖然姿色不出眾,但心思縝密,多謀善斷,正是由于薄氏的出謀劃策,魏豹遇到的許多難題都迎刃而解。再加上她有天子之母的“貴相”,魏豹對其俯首帖耳、言聽計從、寵幸之致。

魏豹原本追隨項羽,后又依附劉邦,由于魏豹過分的投機,不但惹怒了項羽,也得罪了劉邦。當劉邦攻打魏豹的時候,項羽坐壁上觀,因此想吃天鵝肉的魏豹被劉邦打的尸骨無存。魏豹被滅,薄氏及后宮姿色尚好的女人都成了劉邦的戰(zhàn)利品。
(薄姬劇照)

劉邦本就好色,所以魏豹留下的女人一個都不放過,但就是對薄氏下不了手。也許薄氏長的實在差強人意,不但避邪,而且也避劉邦。后來宮里的女人見到薄氏都是冷嘲熱諷,不屑一顧。

一日,劉邦實在看不下去了,眾目睽睽之下,就將薄氏拉入床幃之中,好一番云雨。從此劉邦再也沒出現(xiàn),薄氏卻幸運的懷上龍種。于是薄氏小心翼翼,從不張揚,也不邀寵,直到生下孩子,才讓劉邦知道。

劉邦看過之后,囑咐薄姬好生撫養(yǎng)孩子,轉(zhuǎn)身離開。從此,薄姬就變成了一個保姆,劉恒成長的每分每秒都浸注了薄姬的心血。呂后知道之后,先是醋意大發(fā),繼而滋事,薄姬則逆來順受,春風化雨。最終呂后發(fā)現(xiàn)薄姬太軟弱了,對自己沒有絲毫的威脅,因此也就放任自流了。

公元前197年,劉邦封劉恒為代王,劉恒到封地就任,薄氏則留在長安。與兒子分離是薄姬最大的痛苦,但是她明白后宮就是龍?zhí)痘⒀,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勾心斗角的犧牲品,而且在呂后的淫威之下,其他女人早都命懸一線。

劉邦死后,曾經(jīng)受寵的女人都沒有得到好下場,呂后唯獨沒有為難與劉邦不親不近的薄姬。于是薄姬更加表現(xiàn)的低眉順眼,無欲無求,還經(jīng)常侍奉呂后左右,儼然一個老媽子。久而久之,呂后動了惻隱之心,允許薄氏去代國與兒子團聚。
(薄姬劇照)

薄姬感激涕零、千恩萬謝,當踏出長安城的第一步,薄姬如釋重負,恨不得肋生雙翅,馬上飛到兒子身邊。劉恒得知母親到來,親自徒步三百里出迎,母子見面抱頭大哭。

公元前180年,呂后夢到灰狗撞懷,不久病故。之后,西漢老臣聯(lián)合齊國劉肥之子劉章及劉襄,瑯琊王劉澤等人將呂家勢力鏟除。最終群臣一致商議,擁立寬厚賢德的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薄姬則成為皇太后,從此否極泰來,無限榮光。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fā)表不同看法!

4

薄姬能夠逃過呂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薄姬仁善不爭。

薄姬原為魏王豹的妃妾,后魏王豹戰(zhàn)敗,薄姬被劉邦俘獲,后雖然得到劉邦召幸,生下皇子劉恒,但是薄姬仍然得不到劉邦的寵幸,甚至被遺忘。



被冷落的薄姬更加謹慎小心,與人無爭,勤儉低調(diào),這使呂后掌權(quán)后對其沒有太大的恨意,甚至憐憫,便應允她去兒子的封國,與兒子劉恒團聚。



第二,兒子劉恒封地貧瘠荒僻。

呂后掌權(quán)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呂姓家族的利益,劉姓封國被壓制迫害,而薄姬的兒子,因為母子都不受寵,被封在了遙遠偏僻的代國,代國地貧民稀,對呂后沒有威脅,而代國為漢朝北部邊疆的屏障,是阻擋匈奴南下的重要力量,呂后便沒有迫害劉恒,并讓薄姬去代國與兒子團聚,穩(wěn)定代國局面。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津城沐雨”。

5

薄姬,歷史上最神奇的女人!

她,是一個私生女,其父姓薄,和魏國的宗室私通,生下了薄姬。

適逢陳勝吳廣起義,立魏王咎為王,魏王咎死,繼位者魏王豹,于是薄姬被送給魏王豹做妾室。

楚漢相爭,天下未定,薄姬之母請許負看相,許負就說啦,您將來一定能生個天子!

許負,何許人也?

神人也!

一個老太太,僅僅靠著相面,后來被劉邦封侯,牛不牛?

她的預言多而準,因此魏豹開心壞了,咋?這女人能生天子?那我不就是天子的爹嗎?

那個時候魏王豹還在為劉邦效力,一聽此言,立馬反悔,不再幫助劉邦了,而是準備自立江山!

可惜的是,魏王豹沒想到,薄姬的確能生天子,可是天子的爹不是他,而是劉邦。

魏王豹被殺死之后,他的妾姬管夫人,趙子兒,薄姬也被收在了后宮,不同命運的是,管夫人趙子兒成了劉邦的寵妾,薄姬卻只落得做織布工人的命。

有一天,管夫人和趙子兒閑聊,說當年三個好朋友相約要一同富貴,過好日子,可是現(xiàn)在,哎呀呀呀~~~~~

恰好劉邦聽到了,就問了,你倆呀呀啥呢?

兩個女人把這事一說,劉邦不禁覺得薄姬可憐了,得了,我還是實現(xiàn)這幾個小女子的愿望吧!反正這利人利己,不是嘛!

劉邦就召幸薄姬了,薄姬就說了,我做夢有龍盤在我的肚子上,劉邦說,我來幫你實現(xiàn)這個愿望吧!

one night in 劉邦的后宮,薄姬就懷孕啦!

也不知道薄姬是長得不好看,還是不對劉邦的胃口,此后劉邦就不管薄姬死活了!

哪想這不管死活,反而救了薄姬的性命!

劉邦死后,呂后掌權(quán),作為一個長期失寵的女人,她恨透了后宮那些狐貍精,她要她們個個都不得好死,于是乎,打的打,殺的殺,都被呂后整了個七葷八素。

唯獨薄姬,劉邦生前漠不關心,也沒寵,呂后輕輕地放過了她,還讓她去和兒子一起住。

呂后死了,諸呂也被平了,大臣們要選新皇帝了,選來選去找不到人,怎么辦?

想起來薄姬的兒子劉恒了。

這母子倆,一直不被重視,所以也沒有天天向上的心,寡淡無味的活著,卻又因禍得福,劉恒就成了漢文帝了!

此后西漢東漢的幾乎所有皇帝都是出自他這一脈!

薄姬啊,一個私生女,一個二婚女,卻不斷地驚喜連連,好運連連,兒子做了皇帝,她是太后,孫子做了太后,她是皇太后,死盡哀榮,真是一個神奇的女人!

歷史,也許就是一個頑童,調(diào)皮搗蛋,隨意更改他人的人生有木有!!

6

在說起薄姬時,很多人習慣拿戚夫人來做比較,他們倆都是劉邦的妃子,結(jié)果最后一個母儀天下,一個被殘忍虐殺,為什么會這樣呢?

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戚夫人仗著劉邦寵幸,曾勸說劉邦改立自己兒子趙如意為太子,徹底把呂后得罪死,于是遭到呂后的報復。而薄姬善良樸實、與人無爭、事事低調(diào)謹慎,加上劉邦還冷落她,讓呂后感覺有同病相憐的感覺,于是便放過她。

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表象。薄姬之所以能夠逃脫迫害的命運,甚至戚夫人之所以會被殘忍虐殺,背后的真正意圖都是為了權(quán)力。換句話說,如果放過薄姬,就會損害呂后的權(quán)力,那不管薄姬如何低調(diào),呂后也會毫不留情將她殺掉。甚至而言,如果與戚夫人合作,就會更有利于鞏固呂后的權(quán)力,呂后也會選擇與戚夫人合作。

惠帝繼位后,呂后執(zhí)掌朝政,她想要擴張呂氏家族的權(quán)力,但問題是,權(quán)力是一定的,每個好位置都已經(jīng)被人占據(jù),如果你呂氏家族想要擴張,必然有人要把位置讓出來,換做誰處在這個位置上,都會不愿意,甚至做出過激反應。



當時,呂后打算從劉氏諸王手中搶奪權(quán)力,因為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在他們手中,不搶他們的搶誰的。對于呂后來說,她從劉氏諸侯手中奪取權(quán)力,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劉氏藩王聯(lián)合起來對抗,這樣呂后肯定會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呂后必須必須隱藏自己真正的意圖,讓劉氏諸王感覺不到他是想削藩,在這種背景下,呂后就開始打擊戚夫人,總而言之,這個小賤人,差點把我和惠帝都害死,我今天自然也不會放過她。

從私人情感上,呂后打擊戚夫人,那是在泄私憤,也是當年戚夫人當年自己活該,所以大家相對而言不會引起過多警覺。于是,戚夫人被做成人彘,順帶他兒子趙王如意也被毒殺,而趙國的控制權(quán),也慢慢落入到呂后的手中。

至于薄姬,如果可以的話,他肯定也想把她做成人彘,甚至把他兒子也一起殺掉,然后將代國的控制權(quán)也收歸到呂氏家族的手里。但問題是,如果呂后真這樣做,只會給呂后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甚至給她造成滅頂之災。

因為,所有人的知道,薄姬一直不受劉邦寵幸,她在劉邦的后宮待了一年多時間,都沒有陪劉邦侍過一次寢,甚至連劉邦的面都沒見到。后來還是因為薄姬的兩個姐妹受到劉邦寵幸,在她倆的幫助下,劉邦才臨幸了薄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薄姬應該是劉邦所有女人當中最不受寵的那位,而且薄姬在宮里向來與世無爭,做人做事也處處謹小慎微,沒有和呂后產(chǎn)生過任何沖突,也沒有和呂后爭過寵,就是這樣一個可憐女子,如果呂后還不肯放過她,那那些曾經(jīng)被劉邦寵愛過的女子,那些曾經(jīng)和呂后吵過嘴爭過寵的女人,還會有安全感嗎?還有這些女人和劉邦生的兒子,還會有安全感嗎?

比如,淮南王劉長的母親、齊王劉肥的母親、淮陽王劉友的母親、梁王劉恢的母親、燕王劉建的母親,她們心里會怎么想?會不擔心呂雉報復嗎?還有這些藩王,他們會不擔心也被毒殺嗎?

在這種恐懼念頭的支配下,大家很容易達成串聯(lián),甚至而言,他們會從內(nèi)心里覺得呂后就是想排除異己,所以故意找借口打擊劉氏諸王,目的就是將天下變成呂氏的天下,在這種背景下,這些劉氏諸王搞不會會聯(lián)合起來帶兵勤王,到時呂雉恐怕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呂后作為一個成熟政治人物,顯然不可能做出這種不顧后果的事情來。在這種背景下,她不但沒有對薄姬做出任何打擊的行為,反而還表現(xiàn)出一副同病相憐的模樣,她還特意將薄姬從宮中放出去,好讓她和兒子團聚。

呂后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向天下人表示,自己當初殺害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并不是想奪取他們的權(quán)力,只是單純?yōu)榱藞髲,不信大家可以看我是怎么對待薄姬的,我對她是多好。如果我真想削奪劉氏諸王的權(quán)力,會放她回代國嗎?所以大家不要再擔心。

7

不是薄姬一人能逃過一劫,而是所有沒有得罪呂后的嬪妃都逃了一劫。

不對,更準確一點說,呂后除了戚夫人之后,她也沒有虐殺劉邦其他的妃嬪。其實,就是戚夫人,她在劉邦死后也沒有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要虐殺。

劉邦一死,呂后不過是將幽禁寵妃,將戚夫人關在永巷罰做舂工而已。呂后這樣處理戚夫人的因素,與其說是嫉妒戚夫人在劉邦在世時候得寵,不如說是記恨戚夫人想著借著得寵忽悠劉邦改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戚夫人本人心氣也高得很,當舂工之后,也是各種不服,一邊舂米一邊唱:“子為王,母為虜……”這才激起呂后的殺心。前賬后帳一起算,所以戚夫人才死得這么慘。

反觀,薄姬在劉邦那里根本不得寵,本就是劉邦后宮里的小透明,她自然也沒有得罪呂后的地方。故此,呂后也沒有針對她的必要,放她出宮去兒子的封地,這本身就是一個常規(guī)操作而已。

8

俗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歷史上的薄姬是劉邦的姬妾,作為劉邦的姬妾,卻沒有得到寵愛,就是這一點,薄姬母子在劉邦死后成功的躲過了呂雉的毒手,最后母憑子貴成為大漢朝的第二個皇太后。




薄太后真的懦弱無能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薄太后就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女人,也非常懂得生存之道,她知道自己沒有呂雉的皇后權(quán)利,也沒有像戚夫人那樣的容顏,能使劉邦神魂顛倒。


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帶著自己的兒子劉恒住在了永巷里面最不起眼的一個角落,過起了遠離后宮是非的日子,遠離了后宮的爭斗,不代表就是安全的,薄太后非常明白帝王家權(quán)利爭斗的殘酷,但是自己能力有限,又沒有別人幫忙,薄太后就通過閱讀古書籍,總結(jié)先人們的生存之道,并從中悟出道理。特別是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就要求給劉恒分封,而且要求分封在西北的邊疆(有點反其道而行之)。就在劉邦死后,薄太后在呂后面前展現(xiàn)自己渺小,懦弱,無能的一面,成功騙過了呂后,得以出宮來到兒子的封地,徹底遠離了帝王家族的視線。


經(jīng)歷過苦難的人更早容易懂生活。


薄太后的家鄉(xiāng)是江南的水鄉(xiāng)蘇州,薄太后的父親原是個風度翩翩的公子,在秦朝之前的亂世時期和魏國的宗室女子魏氏和上了,在沒有婚約的情況下生下了薄太后和他的弟弟,當時的亂世之年,薄太后的父親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死了,幼小的薄太后和弟弟就是在這樣的亂世之年。被母親拉扯長大。

當時秦末亂世之年,一些有勢力的諸侯王族紛紛擁兵自立為王,薄姬母親的母家魏室親王魏豹也自立為王。魏氏為了有個依靠,就把自己的女兒薄姬送進宮里,從此薄姬就成了魏豹的姬妾。

當時在亂世之年劉邦的勢力是最大的,魏王在自己的地盤過了沒幾年的太平日子,就被劉邦的大軍給滅了,他的封地成了劉邦管轄的地方,魏王死后,他的后宮所有嬪妃們都成了“寡婦”罪人,于是全部從享福的主子變成了宮中供人使喚的奴婢,薄姬就是其中之一。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也寬,薄姬幼年時候有兩個關系不錯的閨蜜,在劉邦民間選妃時候被選進宮中做了姬妾,一個位是管夫人,另一位封為趙夫人三人幼年時期就發(fā)過誓言,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當時兩人進宮以后得到了劉邦的寵愛,有了地位就想起了做奴婢的薄姬,于是二人便決定找機會向劉邦引薦薄姬,劉邦在聽完兩人對薄姬身世的講述,便生了憐憫之心,決定召見薄姬。

而薄姬也真是個有福氣的人,在接到劉邦召見的第一次,就被劉邦留下來侍寢了,而且還意外的懷上了劉邦的骨肉,次年便生下一個兒子,劉邦賜名為劉恒,也封了薄姬為夫人,從此在宮中有了一席之地。


由于薄姬沒有出眾的樣貌,也沒有特殊的才藝,在花海似的宮中很快就被劉邦給遺忘了,而薄姬在有了兒子后近八年的時間都獨自一人帶著兒子生活。


在宮里沒有皇帝的恩寵過得奴才都不如,所以薄姬在宮中一直都是謙卑謹慎的生活,正是他的這種低調(diào),才躲過了呂雉的毒手。


劉邦死后,呂雉把持政權(quán),劉邦生前所寵愛的姬妾都受到了懲罰,特別是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人彘”。但是對不得寵的薄姬母子,卻有了同情心(可能是同情薄姬像自己一樣長期受到冷落吧),不但封劉恒為代王,還讓薄姬隨同兒子一起去封地,并封薄姬為薄太后,位份僅次于呂后。


薄姬得到呂雉的準許來到代國后,開始她幸福的生活,由于母子倆都是謙卑有理的人,把代國管理的一派繁榮景象,深得百姓愛戴。


劉邦死后,呂雉的兒子劉盈繼位,可是沒有幾年新帝就病逝了,不久呂雉也撒手人寰,朝堂頓時亂做一團,眾大臣經(jīng)過商議一致推選口碑較好的劉恒為皇帝。


公元前180年劉恒繼位,成為大漢朝的第五個皇帝,開啟了歷史上“文景之治”,而劉恒的母親薄姬就理所當然的成了薄太后。

9

有句老話說,"最毒婦人心"。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毒婦,呂雉殺妾室,做人彘,堪稱一代"妒婦典范"。但偏偏,有個妾室在呂雉手下不但保全其身,還撫養(yǎng)出了一位帝王,她就是——薄姬。

總有人覺得,當一位女性走出一段婚姻,她的身價就會下降?稍诒〖砩,事實恰好相反。薄姬是父親薄氏和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的私生女。秦末,各地起義頻發(fā),魏豹趁亂自立為王。魏媼便把這個女兒送入魏豹后宮。魏豹后被項羽封為西魏王,不過之后又投靠了劉邦。

當時有個很有名的擅長看面相的方士許負,說薄姬將會生下天子。得知此事的魏豹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盤。他背叛了劉邦,先是保持中立,后又投靠項羽。后來魏豹兵敗被俘,薄姬也被收入宮中的織布工房為奴。

后來劉邦偶入織布工房,看到了貌美的薄姬,便把她納入后宮。不過劉邦"貴人多忘事",一轉(zhuǎn)身就忘了后宮新來的薄姬。且這一忘,就是一年多。不過薄姬的幸運之處就在于,她有愿意幫自己的好友。

漢高祖四年(203),管夫人和趙子兒正得劉邦寵愛。而這二人正是薄姬年少時的好友。三人曾約定,要是自己發(fā)達了,就一定不要忘了朋友。于是管夫人和趙子兒就在這時候拉了薄姬一把。

二人在陪劉邦玩樂時,提起和薄姬的過往。劉邦聽了,對薄姬心生憐憫,當日便召見了薄姬。這一次召見,正應了當年許負的那句話。薄姬告訴劉邦,自己前一晚夢見有一條蒼龍盤踞在自己肚子上。而這次侍寢后,薄姬就懷上了身孕。

一個被冷落一年多的女子,突然被親自召見,還一朝懷上龍種,呂雉不生氣是不可能的。據(jù)說呂雉為報復薄姬,向劉邦進讒言。薄姬最終被貶到荒野。大著肚子的薄姬為了自保,逃到黃河里的一個孤島。后來,薄姬又去到另一個島,生下了劉恒。因而這兩個島,一個叫"娘娘灘",一個叫"太子灘"。

后來薄姬回到宮內(nèi),卻難以再見上劉邦一面。而薄姬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她懂得審時度勢。既然自己沒法得到劉邦寵愛,也斗不過呂雉,那么自己就力求保護好自己和孩子。薄姬深諳黃老之學所說的"卑弱而自恃"、"以弱勝強"。她在后宮,帶著幼子劉恒,不爭不搶,默默無聞。

正是因為后來薄姬母子在后宮的存在感太弱,才讓他們成為了呂雉的"漏網(wǎng)之魚"。劉邦把遠在西北、偏僻貧瘠、和匈奴接壤的代地賞賜給劉恒作為封地,劉恒欣然接受。覺得這母子倆老實本分,不求權(quán)勢,呂雉也就把薄姬母子放出了宮。薄姬隨兒子到了受封的代地,便成功避開了呂雉的血腥"大清洗",安心做起了王太后。

后來呂雉逝世。大臣們避開呂氏的勢力,迎回劉恒。薄姬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從王太后變成了皇太后。漢景帝繼位后,薄姬被尊為太皇太后。東漢光武帝劉秀又將薄姬尊為高皇后。

可以說,薄姬是明哲保身的典例。相比于去奮力追求得不到的,薄姬選擇了淡泊名利。舍得,有舍才有得。正是她愿意放棄在后宮爭寵,才獲得了一線生機,才有了后來成為太后,名留青史的機會。

10

薄姬為什么能夠逃過呂后一劫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劉邦不寵幸薄姬,呂后自然不會嫉恨薄姬了,自然就會放過薄姬和他的兒子劉恒了。

我們知道,薄姬是漢文帝劉恒的生母,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子,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劉肥,次子漢惠帝劉盈,三子劉如意,四子劉恒,五子劉恢,六子劉友,七子劉長,八子劉建。

其中劉盈是呂后的兒子,被呂后害死的共有三個,分別是三子劉如意,他的生母是戚夫人,還有五子劉恢,六子劉友,而且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先后擔過趙王,所以當呂后要改劉恒為趙王的時候,劉恒是死活都不同意。

劉肥呢,呂后本來要害死他的,他在別人的建議下,把城陽郡獻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而且還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呂后一高興就放過了他了,不過后來誅滅諸呂的除了周勃與陳平,還有就是劉肥的三個兒子,劉襄,劉章,劉興居。

七子劉長因為是被呂后撫養(yǎng)長大的,所以呂后并沒有對他下手,但是劉長反過來把呂后最寵信的審食其給殺了,在漢文帝六年的時候造反,被遷徙到蜀地的路上死了。

八子劉建被立為燕王,因為死得早,十五歲就死了,到?jīng)]有被呂后殺害,但是呂后卻沒有放過劉建的兒子。所以從以上劉邦的兒子的最后下場來看,劉恒與薄姬真是萬幸。

薄姬最開始是魏王豹的夫人,魏王豹死后,薄姬就成為劉邦宮中的織布工人,有一次劉邦剛好逛過織布房,看到薄姬頗有姿色,就召入宮中。薄姬只受過劉邦的一次寵信,就生下了劉恒,之后劉邦就再也沒有見過薄姬了。

恐怕呂后也同樣見不了薄姬幾次面,自然對薄姬也沒啥印象,對薄姬也沒有什么恨意了,所以劉恒被封為代王的時候,薄姬就能夠跟劉恒一起去代地了,而劉邦的其他嬪妃都被呂后幽禁起來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