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豪杰本自出九原,赤兔畫戟誰敢當?

濮陽城下敵典許,虎牢關前戰(zhàn)關張。

白門樓上哀縛急,鳳儀亭邊失情長。

英雄何必為三姓,半世榮衰嘆炎涼。

喜歡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呂布是三分時代武力值最高的天下第一勇士。巔峰期的呂布胯下赤兔,掌中畫戟,橫行沙場所向披靡。

有些朋友也許質(zhì)疑呂布的戰(zhàn)績,認為他并沒有取得多么輝煌的斬將紀錄,即不如關羽青龍偃月刀頭沾滿名將的鮮血,“英風震于華夏”,也不如趙云奪命無數(shù),是個不折不扣的“殺人王”。

而呂布戎馬一生,只是虎牢關之戰(zhàn)時“戰(zhàn)無五合”,刺死方悅;“手起一戟”,殺死穆順;“戰(zhàn)到十余合”,一戟切斷了武安國的手腕;徐州之戰(zhàn)時,“戰(zhàn)無三合”刺傷李豐的手臂?偣仓粴⑺肋^兩個敵將,重傷一人,輕傷一人。似乎看起來像個“水貨”。

但是我們認真分析,在三國時代,能夠在兩軍陣前單挑呂布的又有幾人呢?數(shù)來數(shù)去,敢于挑釁呂布,并能夠支撐到一定回合數(shù)的只有一個張飛。曹魏軍中還有個夏侯惇也曾“挺槍躍馬,直取呂布”,但幾個回合下來,就扛不住了,“飛馬回陣”,完全不是一個層級上的對手。

正是因為呂布的戰(zhàn)斗力太過強悍,所以大多數(shù)戰(zhàn)將都盡量避免與他陣前單挑廝殺,就算遇上了,打起來也是心驚肉跳,百倍警惕,見勢不妙,就趕緊拔馬而逃,免得被他一戟挑翻,丟了性命。所以呂布的戰(zhàn)績就顯得不是那么輝煌。同樣的道理,武力值僅次于呂布的猛將張飛戰(zhàn)績也不是多么出色,因為大家都知道張飛“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也都盡量躲著走,即使交鋒,也是以自保為首要目標。

所以說,呂布的斬將紀錄不理想,并不是因為他進攻能力弱,恰恰相反,而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太強了。與其對陣,發(fā)現(xiàn)抵擋不住,就趕緊奪路逃跑。而呂布這個人性情驕矜狂傲,虛榮心極強,喜歡堂堂正正地陣前廝殺,以展示自己超群的能力,而不愿意采取突襲或者施放冷箭的方式。大家都知道,呂布的箭法是非常高明的,如果他想以弓箭取勝,以他一百五十步外一箭穿心的強悍射術,天下又有幾人能躲過他的神箭?

呂布有一項能力是其他武將都無法相比的,就是以一已之力獨當兩員“超級猛將”的合力夾攻而不落敗。這一點無論是悍勇無匹的張飛、力大刀沉的關羽、殺將如斬瓜切菜般的趙云、勇霸西涼的馬超都不具備的。

比如虎牢關之戰(zhàn),呂布在與張飛“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的情況下,再獨挑張飛和關羽兩將的合力進攻,“戰(zhàn)到三十合,戰(zhàn)不倒呂布”。劉關張?zhí)覉@三兄弟悉數(shù)上陣,“轉(zhuǎn)燈兒般廝殺”,仍然需要“三人圍繞戰(zhàn)多時”,方才擊退了呂布。

再如濮陽城之戰(zhàn),許褚揮刀上陣,與呂布交鋒,“斗二十合,不分勝負”,觀戰(zhàn)的曹操就說“呂布非一人可勝”,立即派上軍中的另一位“超級猛將”――典韋出陣助戰(zhàn),“兩將夾攻”。隨后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一齊殺出,六將圍攻,呂布方才“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那么,如果曹軍其他四將不出,仍然由許禇和典韋兩將繼續(xù)戰(zhàn)斗,能夠擊敗呂布嗎?咱們就來分析一下。

許禇獨戰(zhàn)呂布時,書中說“斗二十合,不分勝負”,大家可能會感覺到有點別扭,交鋒僅二十個回合,就用“不分勝負”這個詞語來形容,是不是有點過于勉強了。在《三國演義》中,這個回合數(shù)的平手比較少見,類似的還有張苞與東吳戰(zhàn)將李異之間的那次廝殺,也是二十合“不分勝負”,但大家知道,李異這廝不過是東吳的一個水貨“萬夫不當”而已。黃忠隨劉備征吳時,與東吳大將潘璋有過一次對戰(zhàn),書中說是“交馬數(shù)合,不分勝負”,但黃忠一發(fā)力,潘璋就“料敵不過”,拔馬敗走了。所以說,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并不能體現(xiàn)戰(zhàn)況旗鼓相當,同時也暗示了其中一方維持戰(zhàn)況的能力上限。

二十回合后,許禇的情況令人擔憂,觀戰(zhàn)的曹操都說“呂布非一人可勝”,直接派出了麾下戰(zhàn)斗力最強的典韋上陣助戰(zhàn),“兩將夾攻”。這也說明連曹操都能看出來許禇的情況不妙,戰(zhàn)斗形勢非常惡劣。

隨后,曹軍陣中,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齊出,“六員將共攻呂布”,擊退了呂布。大家可以想,如果許禇和典韋在場面上占據(jù)優(yōu)勢,那么就應該象虎牢關之戰(zhàn)時的桃園三兄弟一樣,只需要再派一名將領出場,三人圍攻就足以取勝了。但曹軍六將齊出,說明典韋和許禇即使在合力夾攻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半分優(yōu)勢。

許禇和典韋的武力值非常接近,兩人曾在葛陂之戰(zhàn)時有過一次較量,“從辰至午,不分勝負”,稍歇片刻后再次廝殺,“直戰(zhàn)到黃昏”,仍然旗鼓相當,難分高下。由此可以確定,典韋與許禇的實力相差甚微。

大家都知道,土山一役,許禇、徐晃兩將合力阻截關羽,被關羽“奮力殺退二人”。關羽發(fā)力的情況下,能以一敵二擊退許禇、徐晃,說明關羽的戰(zhàn)斗力肯定在許禇之上。而張飛曾三戰(zhàn)許禇,每次都是碾壓狀態(tài),把許禇摁得一點脾氣都沒有。那么張飛+關羽組合的戰(zhàn)斗力肯定要比許禇+典韋的組合要強悍的多。而關張兩將合力夾攻尚且“戰(zhàn)到三十合,戰(zhàn)不倒呂布”,這就相當于“許禇+典韋+徐晃+某曹將”合戰(zhàn)呂布的情況下,在三十合內(nèi)無法取得優(yōu)勢。那么,顯而易見,僅憑“許禇+典韋”的二人組合對陣呂布將毫無勝算。

結(jié)論:如果曹軍陣中其他諸不參與圍毆的話,僅憑許禇、典韋兩將,根本無法對呂布構(gòu)成足夠的威脅,雙方勝負還在兩可之間。

最佳貢獻者
2

典韋、許褚聯(lián)手最多擊敗呂布,但是不可能殺死他。

呂布是《三國演義》中公認的第一高手,他唯二的兩次失敗,一次是在虎牢關下被劉關張三人聯(lián)手擊敗,一次是濮陽城下被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圍攻擊敗。由此可見要擊敗呂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這不是說必須這么多人圍攻呂布才能擊敗他?紤]到演義中劉備的武藝最多只有二流水平,和呂布的武藝差距巨大。實際上光關羽、張飛兩人聯(lián)手足以打敗呂布。

許褚在演義中雖然面對關羽、張飛時表現(xiàn)都不佳,典韋的水平則和典韋相當。不過總體來說典韋、許褚也可以算頂尖層次的存在,和關張二人差距不大。兩人聯(lián)手擊敗呂布顯然沒什么問題。

但是擊敗呂布和殺死呂布是兩個問題。演義中一方即使不敵,如果及早發(fā)現(xiàn)差距的話想跑路還是辦得到的。比如于禁遇到馬超只能堅持八九個回合,一樣可以安全脫身。

呂布和典韋、許褚的差距顯然沒這么大,加上他有赤兔馬,打不過跑還是可以的。

3

題主問的,這是指的活呂布還是死呂布?

要是死呂布,許褚典韋上去一招就殺了!甚至根本用不上倆人,隨便一個就行;況且也用不了一招!因為呂布本來就是死的,死人是一般不必要再殺的!

如果是活呂布,他縱然真的不敵許褚典韋二人的夾擊雙打,騎著赤兔馬的活呂布打不過難道還不能逃跑啊?非得等著讓那倆憨小子把他給活活拍死,腦殘了啊?

再說了,從《三國演義》的整體描寫而言,對陣呂布戰(zhàn)績最好的是張飛,而不是典韋、許褚二人!據(jù)《三國演義》書中所述,在徐州之戰(zhàn)時,張飛曾經(jīng)單挑呂布一百多回合,后因見呂布勢大無法取勝而退走;而典韋、許褚二人也曾經(jīng)聯(lián)手雙打與呂布對戰(zhàn)過,結(jié)果是沒占到一點兒便宜;典韋對陣呂布二十來個回合,曹操就看出勢頭不妙,怕典韋落敗而不得不趕緊命手下眾將一擁而上群毆呂布,這也就是說,典韋單挑在呂布手下恐怕支撐不過三十回合!如此兩相比較,則若是在同樣對陣呂布的情況下,張飛的戰(zhàn)斗力無疑要強過典韋許多!

另一方面,可以關羽與許褚相比較:白馬之戰(zhàn)時,河北名將顏良、文丑罵陣挑戰(zhàn),張遼、張郃等曹營大將紛紛落敗,且有多名戰(zhàn)將被二將斬于馬下!當此用人之際,當時身居一線的許褚竟然畏首畏尾,隱跡藏形而不敢應戰(zhàn),直至最后曹操迫于無奈,才不得不差人回許都搬請關云長前往以解白馬之危。云長到白馬后,出戰(zhàn)對敵河北軍馬時,一刀斬顏良,不三合而誅文丑,威震天下曹操軍中無人可敵、敢敵的河北兩大名將,竟無一人可堪關公三合之敵!砍瓜切菜般地斬殺二將,較之于許褚的怯陣畏敵不敢出戰(zhàn),關羽無疑要高出幾個層次!

我的意思也就是說,許褚、典韋二人夾攻呂布的戰(zhàn)斗力,絕對不可能強得過兄弟同心、生死與共的關羽、張飛二人合力搏殺呂布!而呂布既然在劉關張三人的合圍攻擊下都能安然而退來去自如,難道說在許褚、典韋手中竟然無法逃出升天?若果如此,豈非真要滑天下之大稽?

綜上,他們兩人夾攻擊殺活呂布的可能性,也是基本不存在的!這跟多少回合、多少招沒有一毛錢兒的關系!久戰(zhàn)之下,要么是槍長馬快的呂布擊殺他們,要敗的話就只能是呂布撥馬逃走,不會被那倆憨貨給殺掉的!

4

呂布,字奉先,三國演義中第一高手,24名將之首。曹操曾先后對呂布的武功有兩次評價,分別為“呂布英勇無敵”和“呂布非一人可勝”。確實如此,虎牢關前,劉關張三英經(jīng)過數(shù)十回合,才擊敗呂布,濮陽城外,許褚、典韋等曹營六將齊心協(xié)力,才成功打跑呂布。這說明,要想戰(zhàn)勝呂布,最少需要像劉關張那個級別的三人,或者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個級別的大將。

然而,許褚、典韋、夏侯惇等曹營六將雖然干凈利索地打跑呂布,卻勝之不武;⒗侮P劉關張三英打呂布已經(jīng)有點不地道了,如果六人“欺負”一個人,那就更加勝之不武了。

曹營六將之中,最厲害的大將應該是許褚和典韋兩人。如果許褚和典韋這兩個曹營最厲害的大將聯(lián)手大戰(zhàn)呂布,多少回合能殺得了呂布?

許褚和典韋兩人聯(lián)手夾攻呂布,多少回合也殺不了呂布。他們兩人甚至不是呂布的對手,依據(jù)演義中相關內(nèi)容,分析如下。

其一,許褚和典韋兩人武功不一定比關羽、張飛厲害。

虎牢關前,呂布連續(xù)斬殺方悅和穆順,又擊敗武安國和公孫瓚。張飛看到公孫瓚有危險,于是拍馬出戰(zhàn)。他和呂布大戰(zhàn)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看到之后上場,擔心張飛有所閃失,不顧以多欺少上去幫助張飛。兩人夾攻呂布,又過了三十回合,還是不分勝負。這時,劉備沉不住氣了,上去幫助關羽、張飛兩人攻打呂布。

劉關張三人才成功擊退呂布,如果只是關羽、張飛兩人,即使再打五十回合,也不一定能夠擊退呂布,而第三人劉備是壓倒呂布的最后一顆稻草。

許褚和典韋兩人武功雖然厲害,是曹營之中最厲害的兩人,比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厲害多了。但是許褚和典韋兩人和關羽、張飛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他們兩人再厲害,也不一定是關羽、張飛這兩個“萬人敵”的對手。

因此,許褚和典韋兩人聯(lián)手不一定勝過關羽、張飛,也就也不會打敗呂布。

其二,典韋善于步戰(zhàn),騎馬大戰(zhàn)呂布,戰(zhàn)斗力大打折扣。

許褚和典韋兩人,許褚善于馬上作戰(zhàn),但是典韋不善于馬戰(zhàn),而是一員優(yōu)秀的部將。在一次戰(zhàn)斗中,曹操被呂布軍隊擊敗,四散奔逃無人救援曹操的時候,典韋挺身而出,手抓數(shù)十支小戟沖向呂布軍隊。

當時呂軍萬箭齊發(fā),箭如雨下,而典韋卻毫無畏懼,告訴隨從,在他距離敵人只有十步、五步的時候提醒他。典韋距離敵人只有五步時,突然扔出自己手中的數(shù)十支小戟,干掉對面的弓箭手,解救了曹操。

在宛城之戰(zhàn),由于張繡降而復叛,夜襲曹營,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幸好有典韋的掩護,曹操才順利逃走。典韋的雙戟被偷,只能拿著普通腰刀對敵。他守在前門,張繡士兵來一個,死一個。最后張繡軍隊萬箭齊發(fā),才射死典韋,但是在典韋死后良久,張繡士兵也不敢上前查看。

以上兩場戰(zhàn)斗表明典韋步戰(zhàn)無敵,如果呂布不騎馬,與典韋進行步戰(zhàn),也不一定能打過典韋。但是現(xiàn)在是在馬上,典韋戰(zhàn)斗力大打折扣,和呂布差得太遠了。

因此,許褚和典韋兩人與呂布進行馬戰(zhàn),由于典韋不太擅長,戰(zhàn)斗力發(fā)揮有限,所以兩人也不一定打敗呂布。

結(jié)語

曹操看了許褚和呂布大戰(zhàn)二十回合后,說了一句“呂布非一人可勝”,說明許褚一個人是打不過呂布的,但是他卻一口氣派出了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五人,這說明曹操認為只派出一個人援助許褚,也拿不下呂布,這才一口氣派出五人。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zhàn),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因此,雖然許褚和典韋是曹操手下最厲害的兩員大將,但是他們兩人武功不一定比關羽、張飛兩人厲害,無論多少回合也殺不了呂布,甚至敗在呂布的手上。想要戰(zhàn)勝呂布,許褚和典韋還需要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四人的輔佐,才能夠辦到。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與正史無關。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quán)刪除。)

5

六將圍攻都殺不了呂布,許褚和典韋兩人夾攻自然也殺不了呂布!



呂布作為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曾經(jīng)遭遇過二次最危險的包圍戰(zhàn),第一次是在虎牢關外“三英戰(zhàn)呂布”,當時呂布被張飛、關羽、劉備三人圍攻,雖然說呂布沒有取勝,但是面對張飛、關羽這樣的超一流武將外加劉備這樣一個三流武將,呂布最終也是全身而退,其實力可見一斑。



第二次是在濮陽之戰(zhàn)!當時曹操麾下六員猛將圍攻呂布,最先出馬挑戰(zhàn)呂布的就是許褚,二十回合后,曹操又叫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前去幫助許褚,從而形成了“六打一”的局面,要知道許褚、典韋、夏侯惇都屬于超一流武將,而夏侯淵、李典、樂進也都差不到哪去,面對這樣的一個超強陣容,呂布雖說沒有勝算,但是他能全身而退,可見其三國第一猛將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

“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北悴畹漤f助戰(zhàn),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

那么,在這六將之中,許褚和典韋夾攻呂布,多少回合能殺呂布呢?


在唐古看來,他倆人根本殺不了呂布,呂布不殺他倆人就算好了,下面我來說說其中原因:

許褚和典韋雖然都是曹操手下最厲害的猛將,但是許褚只跟呂布斗了二十回合,曹操就叫典韋去幫許褚,由此可見二十回合后,許褚已經(jīng)呈敗象了。

而典韋跟許褚的武力值都在伯仲之間,在收復許褚時兩人曾大戰(zhàn)三次,前兩次都是打成平手,第三次典韋詐敗才使得許褚落入陷阱被擒。因此典韋如果跟呂布單挑也應該保持在二十回合至五十回合這樣。

這樣看來,許褚和典韋去夾攻呂布,也只能保持在一百回合不敗,一百回合過后,兩人將被呂布反殺,到時不是他們殺呂布,而是呂布殺他們了!

喜歡請關注點贊共同探討!

6

其實三國呂布也不是神,人們把他吹捧得這么利害。整部三國演義中,呂布只是在劉:關:張三將合圍中能逃脫,人們就把他吹捧成天下無敵的貨。未必。

7

如果僅僅是以典韋和許諸聯(lián)手戰(zhàn)呂布的話,我認為是打不贏呂布的。

呂布是三國公認的第一武將,而典韋和許褚是曹操陣營武力值最高的兩位將領,并且深受曹操的信任。

那么許褚和典韋聯(lián)手能否擊殺呂布?

我認為是不可能。

在三國里面,曹操陣營曾與呂布有過一場戰(zhàn)斗,當時是在濮陽城外,許褚和典韋夏侯惇等六名武將,車輪戰(zhàn)呂布才打跑了呂布,這很明顯就可以看出呂布要比許褚、典韋聯(lián)手更強。

而且呂布還有一次戰(zhàn)敗是在虎牢關外的時候,也就是著名的三英戰(zhàn)呂布。

當時張飛最先出戰(zhàn)呂布,眼看著張飛就要不支的時候,關羽打馬出戰(zhàn),隨后又是劉備三人一起打贏了呂布。

很顯然,許褚和典韋的組合甚至都不如關羽和張飛組合,所以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典韋和許褚戰(zhàn)不贏呂布的。

8

六將群毆呂布,尚且讓他全身而退,如果只有許褚、典韋雙戰(zhàn),不要說什么多少回合殺呂布,而是多少回合被呂布殺。題主是許褚的粉還是典韋的粉?不喜歡風流倜儻的呂布,喜歡一身是毛的猛男?啊……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在虎牢關前,是見過呂布之勇的,識人之明是曹操的強項,因此作為十八路諸侯最堅定討董卓者,在汜水關前遇華雄、虎牢關前遇呂布,都令手下眾將當了“縮頭烏龜”,堅決不出馬單挑,因為知道打不過,不派出去送死。愛惜將領、收買人心的同時,也保存了實力。

為爭山東之地,曹操再遇呂布,這時曹操又收了典韋、許褚這兩員猛將,兩人武功為曹營首屈一指的,曹操當然倍加珍惜。對兩人能力,曹操是專門考查過的,放任兩人大戰(zhàn)了一天,平局收場。

許褚這時是初生牛犢,又急于立功掙表現(xiàn),故每戰(zhàn)爭先,單挑多是他打頭陣,典韋則在曹操身邊保障曹操安全。許褚碰上呂布,自是不知天高地厚,又第一個沖了上去。戰(zhàn)不幾合,這時許褚已露敗象,再不救援必死于呂布戟下,曹操當然急了,又知呂布之能,連身邊大保鏢典韋都派上都知道贏不了,才又加上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這才勉強把呂布打走。不知題主那里看出許褚、典韋能殺呂布?

還可以用劉、關、張三英戰(zhàn)呂布對照一下,張飛第一個沖上去,和呂布戰(zhàn)了五十回合。許褚后來和張飛交過手,明顯不敵張飛,二三十回合差點被張飛殺了。這樣推導,許褚能在呂布面前,撐到二十合就已是極限。關、張雙戰(zhàn)呂布尚不能拿下呂布,而關羽強于張飛,或者至少不弱于張飛,典韋與許褚相當,這么比典韋與許褚是一定打不過呂布的,兩人聯(lián)手能再撐50合就不錯,過了50回合,赤兔馬前就多了兩具一臉毛的尸體。題主得心疼了!

上來助陣的,除了典韋外,夏侯惇兄弟也不弱的,進不了超一流武將,一流還是算得上的,以曹操的算計,加上這兄弟倆都還贏不了,才又搭上李典、樂進,這幾乎是曹操的全付身家了。曹操征戰(zhàn)無數(shù),可他核心將領還是十分愛護的,多以最新降將去試水,故如李典、樂進這種武力不高,但忠心耿耿的早期將領,很少有枉死陣前的,這也是曹操的用人之道,當學習之。




9

這個問題有些模糊,具體是典韋和許褚夾擊,多少回合能殺了呂布?還是許褚,典韋外加另外的濮陽四將,能殺了呂布?既然如此,不如兩者都分析一下吧。

首先說許褚和典韋,要回答他們能不能殺了呂布的前提,是他們能不能擊敗呂布?雖然許褚,典韋都和呂布屬于同一個層級的武將,但是在超一流武將中,呂布在頂端,許褚,典韋敬陪末位的。再看濮陽之戰(zhàn),許褚先是和呂布打了二十回合平手,隨后曹操說呂布非一人能敵,于是命令典韋夾擊。于是,二人夾擊呂布不知幾回合,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一來就不由分說,一擁而上了。所以,從場面上來說,下風的應該是許褚和典韋,否則四將完全可以等曹操的命令再夾擊。不過這倒是可能說明了一個情況,許褚,典韋兩人中一人很可能處于危險的境地,而且大概率就是就是典韋。



這里的理由有二,第一,從戰(zhàn)績對比來說,許褚的武藝還要勝過典韋一些,單單說初出茅廬的許褚就能和曹操的護衛(wèi)大將典韋打平,就可以看出許褚更有潛力這點,其余的大飛熊多次分析過,這里不贅述;第二,許褚是剛加入曹營不久,沒什么根基。典韋則是由夏侯惇舉薦的,于是成為曹操的護衛(wèi)大將,也是愛將,只有典韋有危險,夏侯惇才會不顧一切沖上去夾擊。而夏侯惇又是曹操最重要的宗室大將,他都沖上去了,夏侯淵,李典,樂進自然不能退縮了;所以,許褚和典韋打不過呂布的,更不要說能不能殺了呂布了,反而如果沒有四將的一擁而上的夾擊,恐怕典韋撐不了多少回合,就岌岌可危了。



再說六將圍攻呂布,原文是“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拔馬回城”。所以,呂布對六將是打輸了,但是不是輸在武藝,而是真正的“雙拳難敵四手”。這點和三英戰(zhàn)呂布不一樣,張飛和關羽即便不是鼎峰,也是頂級高手。先是張飛打了呂布五十回合,呂布體力損耗,隨后關羽夾擊三十回合,原文是“戰(zhàn)不倒呂布”,可見占了上風;隨后,劉備上前助陣,其實是給了呂布緩沖空間,因此呂布是“招架不定”,最后能逃出生天,也是靠著給劉備虛晃一擊,倒拖大戟跑了;不過,雖然濮陽六將不是因為武藝壓過呂布,但是呂布如果血戰(zhàn)到底,肯定比虎牢關更為兇險。



因為呂布繼續(xù)打下去,那么就必須得最大化的斬將,以減少招架不過來的壓力。首當其沖應該是武藝在一流左右的李典,樂進,夏侯淵。于禁,樂進曾經(jīng)和呂布不幾回合就被打敗了,李典和于禁差不多,所以呂布殺他們需要十回合左右,但是由于應付不了其他幾個將領,應該會受幾處輕傷或者中等程度的傷;隨后,呂布一人戰(zhàn)四將,殺一流的夏侯淵可能要八回合(受傷影響,夏侯淵在一流中也稍微強點),殺強一流的夏侯惇,起碼要十回合(呂布曾經(jīng)幾回合擊敗夏侯惇,但是這時體力耗損,傷勢影響),但是一樣還要負傷;所以,殺完四將,傷勢嚴重的呂布,面對許褚,典韋,最多也就是十回合了。

綜上所述,如果單是許褚加典韋戰(zhàn)呂布,是無法獲勝的,因為久了典韋可能被呂布所傷或者所陣殺;假如是六將圍攻呂布,恐怕四十五到五十回合左右,被對手陣殺,但是曹營也要付出四將的代價。

10

呂布,是東漢末年實力較為強悍的武將,在虎牢關之戰(zhàn)和濮陽之戰(zhàn)時,曾多次受到其他武將的圍攻。許褚和典韋,是曹操的左右護衛(wèi),負責保護曹操的安全。但在宛城之戰(zhàn)的時候,典韋為了保護曹操安全撤退主動斷后,最后力竭而亡。

許褚和典韋雖然只是曹操的左右護衛(wèi),但是他們在曹營眾將的武力排行中都是能夠排得上號的。那么,如果讓許褚和典韋來夾攻呂布,他們能夠多少回合內(nèi)殺得了呂布?答案是殺不了,在濮陽之戰(zhàn)時,包括許褚和典韋在內(nèi)的六武將都殺不了呂布,更何況僅僅是許褚和典韋兩人。

在濮陽之戰(zhàn)的時候,呂布曾兩次被曹魏六將所圍攻。但是,呂布最后都能夠安全撤退。

第一次: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北悴畹漤f助戰(zhàn),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第二次:呂布縱馬趕來,炮響處,堤內(nèi)伏兵盡出: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李典、樂進驟馬殺來。呂布料敵不過,落荒而逃。

通過曹魏六將對呂布的圍攻情況來看,呂布最好的結(jié)果就是遮攔不住,撥馬回城;而最壞的結(jié)果,也只是落荒而逃。所以,當六將圍攻呂布都拿不下呂布,許褚和典韋又怎么可能殺得了呂布。

再說,許褚和呂布交戰(zhàn)二十合而不分勝負。而且典韋和許褚的實力相當。當初在葛陂之戰(zhàn)的時候,典韋和許褚交戰(zhàn)多時,但是最后都難以分出勝負。最后,要不是典韋按照曹操的吩咐,去引誘許褚到曹軍的埋伏之地,恐怕最后都拿不下許褚。

所以,在許褚和典韋兩人實力不相上下的情況下,二人應該考慮的是能和呂布打多少回合而不分勝負,而不是多少回合內(nèi)殺得了呂布。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