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從故宮的北門神武門出了宮,準確說是被“趕”出了宮,而這時宮內哭聲一片,溥儀和婉容、淑妃文秀倒是沒哭。
宮女太監(jiān)哭的最傷心,他們站在這座秀女們曾經(jīng)入宮必走的順貞門口(如下圖)
他們目送著溥儀的轎車駛向遠方,知道一切都完了,是自己完了!
“為何哭”
宮女太監(jiān)們?yōu)楹我弈?難道真是為了大清朝的結束而哭嗎?
在末代太監(jiān)孫耀廷的回憶錄里,我們看到了當時溥儀出宮的很多細節(jié):
1924年的一天,溥儀悠哉的來到儲秀宮找婉容,見婉容還沒起床,便和太監(jiān)孫耀廷踢了會毽子,可沒曾想,這一踢卻成了他在紫禁城最后的休閑。
當年的辛亥革命把他們愛新覺羅家族搞倒,結束了封建帝制,可按照優(yōu)待條件,溥儀小朝廷還可以居住在乾清門以后的內廷區(qū)域,可以養(yǎng)太監(jiān)宮女。
而到了1924年,直系軍閥將領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干脆把溥儀直接攆出紫禁城,在孫耀廷的回憶錄里,寫下了這么一個情節(jié):
“溥儀的老爹攝政王載灃在御花園遇到了準備出逃的兒子兒媳,而他的腦袋上還戴著三眼花翎的頂戴,結果載灃仰天長嘆:‘大清國算完了’,隨后將這頂戴直接扔在了御花園的草叢中!
大清國完了!溥儀和婉容文秀被安排上了不知道去向何處的轎車。
而這時他們的身后,無數(shù)的太監(jiān)宮女卻沒法上車,他們哭,大哭,頓時整個紫禁城成了一座淚城。
他們不是為了大清國的完蛋而哭,而是為自己!
在以往的邏輯中,大清國完了沒事,換個王朝接著伺候就行,可這次不是了!這次沒有王朝可換,是一個新的國家,這個國家不再需要皇帝,不再需要宮女,不再需要太監(jiān)!
不需要了!這意味著自幼就入宮的太監(jiān)宮女們沒了活路!
他們對于外面的世界完全不知,沒有生活的技能,估計連街上的路都不認識;他們害怕,恐懼,據(jù)說當時有的太監(jiān)直接出宮就跳筒子河里淹死了。
那一天,紫禁城變成了眼淚,這是恐懼、無助和迷茫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