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zhàn)時由于法國向德國納粹的投降,后來逐漸淪為了德國傷兵后方療養(yǎng)院,也將固若金湯的諾曼底海灘拱手讓給了德國納粹。1944年6月盟軍發(fā)動了諾曼底登陸戰(zhàn),準備用武力給德國沉痛教訓的時候到了。

當時負責駐守的德國官兵約138萬人,盟軍集結(jié)了約284萬人,戰(zhàn)爭的慘烈程度史無前例,最終以盟軍的慘勝而結(jié)束。德軍陣亡官兵23019人,受傷67060人,198616人被俘或失蹤,盟軍陣亡45000人,受傷和失蹤人員高達17萬余人。
由于戰(zhàn)爭太過慘烈,在盟軍炮火狂轟亂炸
之下難免也會有漏網(wǎng)之魚,也因此給德國提供了誕生,像“奧馬哈海灘之獸”之稱的塞弗羅這種戰(zhàn)爭狂人的機會,當時年僅20歲的他在這次戰(zhàn)役中藏身于WN62碉堡中,共有4184名美國士兵就是倒在了這塊碉堡沖鋒陣地前,其中半數(shù)以上的子彈都是塞弗羅一人發(fā)射出去的。。
也正是盟軍這種重大傷亡,給了大家諾曼底碉堡炸不毀的假象。其實是這些碉堡不被直接命中,還真是難以被清除,再加上有些地形本來就是被轟炸的死角,僥幸幸存下來的還是有可能的,不然盟軍就沒法取得最終的勝利了




現(xiàn)在通過遺址再回想當年戰(zhàn)爭場面,才更能體會到和平的重要性,被野心膨脹的政治家,最終會給他的民族和國人帶來最慘痛的經(jīng)歷和教訓。大家怎么看呢?

最佳貢獻者
2

當時盟軍的艦炮對有些碉堡確實無法打爛,當時德國在其境內(nèi)修建的碉堡最堅固的外墻達到3.5米,歐洲現(xiàn)在還可以看見這些碉堡,不過作為景點供游人參觀。下面圖片是德國當時修建的碉堡。

(網(wǎng)傳:長度達到了70米,寬度也是70米,成正方形,高度39米,厚度達到3.5米,為了防止空軍的突襲,四個炮樓上還有高射炮,而這些高射炮每分鐘就可以設(shè)計8000發(fā)子彈)

美國人不想第一個攻進柏林,其中一點原因就是考慮到德的碉堡堅固、傷亡太大。可想而知德國在盟軍有可能追登錄的諾曼底,修的碉堡也差不到那去。

下面資料來自于百度百科

“年輕時期的海恩.塞弗羅陸,是WN62碉堡的機槍手。6月6日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不計其數(shù)的盟軍登陸艇逼近奧馬哈海灘,盟軍士兵蜂擁而出,企圖涉水登上海灘。當海水剛剛漫過盟軍士兵膝蓋的時候,塞弗羅的上司下令開火。塞弗羅用機關(guān)槍不停地向大批挺進的美國士兵發(fā)射子彈,在長達9個小時中幾乎沒有一刻停止過。他的機關(guān)槍槍管最后變得通紅燙手,不得不另換機槍,當換下的火紅槍管扔到一旁時,碉堡旁邊的干草立即被巨熱引燃。在那場戰(zhàn)斗中,塞弗羅殺紅了眼,美國士兵像潮水一樣涌向塞弗羅所在的碉堡,又像潮水一樣倒在地上,鮮血染紅了整片海水和沙灘。

塞弗羅稱,9個小時里他用光了12000發(fā)子彈,海水被尸體的鮮血染紅了。機槍子彈用完了以后,他又用自己的步槍繼續(xù)射擊打400發(fā)子彈。他說:“我?guī)缀跸麥缌艘粋團的登陸部隊,周圍的海水都染紅了,我能聽見美軍指揮官在喇叭里面歇斯底里的喊叫。我看見當機槍子彈打在海灘上水花四濺,當這些小噴泉接近那些美國兵的時候,他們開始倒下,很快,第一具尸體開始漂浮在漲潮的海浪上,不久,所有的美國兵趴下開始射擊!

據(jù)說,共有4184名美國士兵中彈倒下,而其中至少一半死亡人數(shù)都應(yīng)該由塞弗羅一人的機關(guān)槍所致。

"后來,經(jīng)過記者的走訪,才得知。一切只不過是一名德國軍迷的虛假言論加上媒體的炒作而已。賽弗羅可能造成了一些美軍士兵的傷亡,但塞弗羅并沒有真正消滅如此多的盟軍士兵。"(百度百科)

小編認為:6月6日天當天“賽弗羅可能造成了一些美軍士兵的傷亡,但塞弗羅并沒有真正消滅如此多的盟軍士兵!边@個推斷可信,不可能一個人就會造成2000多人的傷亡,據(jù)有關(guān)料顯示當時有15座碉堡,塞弗羅的碉堡位于最中間,這就形成交叉火力,還有炮火、步兵、障礙、地雷等,有可能后來好事之人把美軍當天傷亡的總?cè)藬?shù),全部算在塞弗羅的名下。據(jù)資料顯示,美軍當天傷亡3000人左右,如果一個人就拿下2000,哪么其他的火力都干啥去了。

不管怎么說,從這可以看出德國碉堡的堅固成度,當時艦艇普遍使用的穿甲彈和高爆彈,穿甲彈一般是攻擊艦艇而用,高爆彈對這些碉堡很可能無用的。再說當時艦艇的穿甲彈,可能也打不穿這這些碉堡。

1944年大修后的西弗吉尼亞號:彈種:穿甲彈AP Mark 5 (1016 kg) 高爆彈HC Mark 13 (862 kg) bCZ7j$ WN 射程:36760米(AP Mark 5) J =7 1o M( 36730米(HC Mark 13) 8 穿甲能力(側(cè)裝甲):t> 20000碼(18228米):412mm m 863S },


建造中的衣阿華號(BB-61)前炮塔Mark 7型406mm炮管組件,左起膛管,身管,套管,外管。16英寸炮彈,左起彈體,彈帽,成品。型號:16英寸/50(406mm)Mark 設(shè)計時間:1939年 , 服役時間:1943年 ,穿甲彈, 穿甲能力(側(cè)裝甲): 20000碼(18228米):509mm ;30000碼(27432米):380mm

從以上兩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艦炮要想打穿這些碉堡幾乎是不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菲律賓戰(zhàn)役中,日本盤踞在一座號稱超級碉堡的“戰(zhàn)列艦碉堡”。這座“戰(zhàn)列艦碉堡”是最為典型的易守難攻的碉堡,這本是美國人的,在1942年被日本人占領(lǐng),美國一直沒辦法,最后在艦炮的火力壓制下,美國人給碉堡倒灌汽油,據(jù)說灌了幾萬升。最后把鬼子都火葬了。

所以,二戰(zhàn)時一些碉堡艦炮確實沒有辦法。



3

首先要說一下,二戰(zhàn)期間德軍在諾曼底并沒有巨型碉堡,實際上由于沒有預料到盟軍的登陸點會選擇諾曼底,德軍在諾曼底的防御遠不如加萊,所修筑的鋼筋混凝土工事數(shù)量有限,也只有一些火炮的炮壘和機槍碉堡,而且這樣的工事大多規(guī)模不大,不能算巨型碉堡,很多只有100毫米以下火炮,大部分中口徑火炮都是露天陣地,只有一些掩體掩護。

當然這些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防御性能還是不錯的,其中最大的厚度大約在兩米左右。這個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工事能抵御10英寸口徑火炮的直接命中,雖然還是無法防御盟軍戰(zhàn)列艦上的大口徑主炮,但是在遠距離上戰(zhàn)列艦很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小目標,要直接命中更是只能靠運氣,而且即使打中以后也也難以判斷是否徹底摧毀了目標,所以在諾曼底登陸時,很多鋼筋混凝土工事依然完好無損。

當然,如果軍艦低近射擊的話,這些工事還是難以抵御艦炮的火力。以奧馬哈灘為例,戰(zhàn)斗初期由于擔心霍克角上德軍的155毫米火炮,美國驅(qū)逐艦不敢靠近射擊,準確率很低,結(jié)果德軍的工事大多完好無損。但是在確認霍克角上的155毫米火炮只是一個偽裝的假陣地以后,美國驅(qū)逐艦迅速靠近岸邊,將射界內(nèi)的德軍工事逐一敲掉。不過在艦炮射擊死角的工事,還是需要步兵靠近以后實施爆破。

如果是精心建設(shè)的大型碉堡,那要打掉就比較困難了,比如加萊附近的林德曼炮臺,在和英國人的對射中共被命中45發(fā)炮彈,但是炮臺并未受到嚴重損傷,還有土倫港外一個裝有兩門340mm大炮的裝甲炮塔,盟軍多次出動戰(zhàn)列艦、巡洋艦對其進行攻擊,發(fā)射了上千發(fā)8英寸以上炮彈,但是還是只摧毀了其中一門火炮。

所以實戰(zhàn)中海軍軍艦對工事的炮擊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如果德軍真的在諾曼底構(gòu)筑了大量工事的話,盟軍的登陸行動將受到更大的損失。

部分被摧毀的德軍工事


一個完好的炮壘

4

諾曼底地區(qū)并沒有特別大型的巨型碉堡,因為德軍的防御重點并沒有放在這里,這里最具有威脅的就是位于劍攤附近的德軍100毫米火炮碉堡和奧克角上的155毫米火炮碉堡,這種鋼筋混凝土工事厚度在2米左右,如果被盟軍的戰(zhàn)列艦上的主炮直接命中也是可以摧毀的。

當時德軍部署在奧克角有6門155毫米重炮,其中四門已經(jīng)安置在了封閉的鋼筋混凝土炮臺中,另有兩個炮臺還未來得及建造。盟軍對這個緊部署在海波線的堡壘進行了猛烈的轟炸和艦炮射擊,確實摧毀了這些鋼筋混凝土碉堡,但是無法確定這些碉堡是否還能使用,里面的火炮是否已經(jīng)被炸毀。事實上德軍只損失了一門火炮,另外五門仍舊完好無損,最終盟軍為了確保徹底摧毀這些重炮,決定派遣一支突擊隊空降到堡壘附近予以摧毀。當時德軍已經(jīng)將剩余的五門火炮撤到內(nèi)陸,顯然是忌憚盟軍的強大艦炮和轟炸打擊,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被突擊隊所發(fā)現(xiàn)并摧毀了。

部署在劍攤上的德軍100毫米火炮碉堡同樣是被英軍的一支空中突擊隊空降到附近予以摧毀的,這說明盟軍的艦炮和轟炸雖然可以摧毀一部分的德軍大型碉堡,但是大部分的德軍碉堡還是在盟軍的火力下幸存了下來,畢竟炮彈直接命中這些碉堡幾率實在是太低了,為了徹底消除德軍重炮的威脅,盟軍不得不派出空降部隊實施地面上的直接占領(lǐng)。

所以無論是空中大規(guī)模的轟炸還是軍艦上艦炮的轟擊都無法做到徹底摧毀諾曼底地區(qū)德軍的大型鋼筋混凝土碉堡,至多只能是摧毀其中的一部分。

5

巨型碉堡無法被海軍艦炸爛,這個問題其實誤導了不少人!也給我們帶來了疑問。


那么,今天從我的角度和了解,簡單明了的說說這個問題!在此就不用再談戰(zhàn)爭情況了!垂直問題!
首先,世上沒有炸不毀的碉堡!沒有過不去的河!只是諾曼底地區(qū)地處法國巴黎與海濱之間,諾曼底人擅長建筑,因此在諾曼底隨處可見各種風格的城堡建筑!那么,在軍事防御上,建一座堅實的碉堡就不在話下!更何況是用在軍事上,無疑在這上面又廢了大功夫!這是其一!

其二,諾曼底在建這座巨型碉堡前,通過各方面的專家及工程師研究并選址修建!這就是地形優(yōu)勢導致海軍艦無法摧毀重要因素!


如果海軍艦,在炮轟時稍微有點偏差的話,即使轟炸的碎片對它而言簡直就是皮外傷!


就因為它的建設(shè)優(yōu)勢,所以才無法百分之百命中,更何況有后方的強大援軍的支持!

只是個人觀點!請多指教!謝謝!

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艦炮當然是可以摧毀的,但不可能全部摧毀。

其實諾曼底灘頭的巨型碉堡很少,少數(shù)碉堡主要是防止海軍重炮對付敵人大型軍艦的。

而更多的是大量中小型碉堡工事、戰(zhàn)壕、無數(shù)散兵坑等等的野戰(zhàn)工事。這些工事太多太小,很難全部摧毀甚至全部發(fā)現(xiàn)。

開戰(zhàn)以后,盟軍首先用轟炸機進行飽和轟炸。

恐懼留下大量未爆炸彈,可能會影響登陸作戰(zhàn),所以轟炸機投彈較遲,都投到海灘1公里以外的地方。

所以,灘頭縱深陣地被破壞較大,一線陣地反而沒有破壞。



隨后就是盟軍軍艦使用大口徑艦炮,進行對岸炮擊。

但根據(jù)情報,德軍部署了不少150毫米以上重炮,又設(shè)置了很多水雷。所以,這些軍艦都是在較遠距離開炮。

登陸當天天氣不佳,嚴重影響了炮擊精度,炮彈落點不佳。

當時的軍艦炮擊,只是摧毀了部分的碉堡,還剩下很多。

以當時艦炮精度來說,這種摧毀概率已經(jīng)不錯了。

所以,在盟軍在奧馬哈登陸時,德軍仍然有不少碉堡和其他野戰(zhàn)工事沒有受損,可以頑強抵抗。

于是,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

當時盟軍坦克上不去灘頭,嚴重缺乏直瞄炮火掩護。

軍艦發(fā)現(xiàn)登陸部隊長達2個小時沒有聯(lián)絡(luò),直到情況不妙。

17艘驅(qū)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155毫米海岸炮擊沉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在近距離為登陸美軍提供火力支援。

好在德軍155毫米火炮是假的,真的火炮已經(jīng)因躲避空襲而撤離。

于是驅(qū)逐艦精準炮擊,一個個摧毀德軍碉堡工事。

中午,在空軍偵察機指揮下,美軍的戰(zhàn)列艦和巡洋艦也參加了炮擊。

持續(xù)不斷的炮擊,這才大體摧毀了奧馬哈的德軍大部分工事,由此登陸成功。

7

主要原因不是艦炮威力的問題,而是艦炮能不能命中的問題,對于當時的火控式技術(shù)來說要求艦炮精確的命中目標,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海軍艦艇打擊固定目標時的命中精度并不是很高,可以說往往是瞎貓碰的時候的級別的,而且當時來說盟軍參與艦炮火力準備的火力,不是讓人們想象的那樣。那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組織工作。

在部隊登陸之前,艦炮使用可以隨意,但是能否精確的定位目標實在是個問題,往往會有一定的殘存目標,等到了部隊開始登陸的時候,大口徑艦炮,也就是203毫以上的艦炮,實際上退出戰(zhàn)斗了,因為在讓出航線,讓登陸艇進入,至于在遠距離上進行射擊,也不行,主要散布區(qū)域太大。如果在步兵開始發(fā)出攻擊,很可能打到步兵部隊當中,往往無法有效的給部隊提供支援。

當?shù)顷懖筷犛錾蠁栴}時。發(fā)現(xiàn)火力點時,往往沒有大口徑艦炮來支援了,這個時候往往只有驅(qū)逐艦的127毫米的火炮來實行支援,可以保證不誤傷己方,射程,威力等嚴重不足。

8

艦炮當然能摧毀碉堡了,就大西洋防線上那些碉堡 根本擋不住艦炮,驅(qū)逐艦主炮都能有效摧毀這些碉堡,dday戰(zhàn)列艦炮轟效果不大是因為沒有有效的空中/地面引導,射擊精度太差。很多都砸在海岸兩三公里以外的區(qū)域了,以奪取奧馬哈登陸場的戰(zhàn)地為例子,幾十公里外的戰(zhàn)列艦的主炮沒有造成太大威脅,真正進行有效壓制的驅(qū)逐艦。

驅(qū)逐艦冒險前出到海岸一千米的距離對德軍工事進行直瞄射擊,有效壓制了德軍火力,給奧馬哈的美軍才打開了突破口。

9

大口徑艦炮當然可以轟塌諾曼底海灘的鋼混地堡,但前提必須是直接命中。但艦炮并不是坦克炮那樣的直瞄火炮。坦克瞄具就在坦克炮旁邊,而且一對一專用,瞄具光軸指哪兒火炮軸線就指哪兒。戰(zhàn)艦正常交戰(zhàn)距離則大多通過指揮儀指揮全艦各處火炮,測算出目標坐標再傳給各炮塔。這種瞄準主要是炮群覆蓋大目標而不是單炮精瞄點目標。就算戰(zhàn)列艦冒險(觸雷擱淺被反擊擊傷)接近到直瞄距離(各炮塔也有直瞄能力),但戰(zhàn)艦在大海上顛簸搖動,所以也很難直接命中地堡。

10

直接命中必定摧毀。當初德軍設(shè)計大西洋壁壘時對艦炮威脅就是忽略的,主要防御登陸艦搶灘、海灘單兵武器和一般火力。艦炮雖然威力強大但因為設(shè)置在戰(zhàn)列艦和重巡洋艦上因為排水量大在目標距離上有一定距離加上瞄準靠炮手技術(shù)經(jīng)驗和普通器械,所以對于點對點的命中率微乎其微,艦炮主要任務(wù)就是大規(guī)模攻擊摧毀障礙物、壓制火力、心理震懾。對于碉堡要看運氣。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