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岳飛共有五個兒子,長子岳云早在十二歲之時被安排到部隊里鍛煉,加入了張憲的隊伍,因為張憲是岳飛的嫡系部隊,屬于岳家軍,岳家軍是抗金主力,所以岳云建立不小功勛,一再得到晉升,歷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

但也因此被牽連,在23歲那年跟父親岳飛一起被殺。

岳雷是岳飛的次子,岳飛被害時年僅16歲,所以沒有被牽連,被流放到云南。

岳飛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在父親被害后隨母親流放到了嶺南。

有人看到這里,一定大惑不解。因為古代政治斗爭是非常殘酷的,勝利者為了防止失敗者卷土重來嗎,不但要殺了他們本人,還要株連九族,殺了他們的妻子兒女,連襁褓中的嬰兒都不會放過。

秦檜是個大奸臣,在殺了岳飛之后,為什么沒有斬草除根,難道就不怕岳飛的兒子日后報仇雪恨?

其實秦檜只是宋高宗手下一個打工仔,沒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害岳飛,更沒有害岳飛子女的動機。

秦檜賣國是賠本買賣

有人說,岳飛是主戰(zhàn)派,秦檜是主和派, 是賣國賊。

岳飛是主和派的障礙,不殺岳飛就無法跟金兀術(shù)何談,所以殺了岳飛。

首先,岳飛是在1142年被害的,秦檜在1138年就當了宰相,權(quán)勢如日中天。汪精衛(wèi)是在國民政府中不得志當漢奸的,當漢奸后就成為偽政府一把手,跟蔣介石平起平坐,比原來混的好,所以才當了賣國賊。

秦檜賣國后能達到什么好處,不至于讓他當金國宰相吧,即便如此,也沒有大宋宰相權(quán)力大油水足,這又是何苦呢?

秦檜賣國沒有理由,但是主和卻是真的。

主和不見得就是錯

主和就是和平,就是不要戰(zhàn)爭。我們不是都說愛好和平,反對戰(zhàn)爭嗎?

歷史上主和就是罪過嗎,澶淵之盟簽訂后,保證了遼宋百年和平,不是被高度評價嗎?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實力自己的敵人,量力而行跟敵人和談不可以嗎?

宋金戰(zhàn)爭到岳飛被害時,已經(jīng)打了17年,這是什么概念。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呢。

主和到底是昏庸還是明智?

說到主和,秦檜都會被當成元兇,其實秦檜只是替罪羊,宋高宗趙構(gòu)是堅定的主和派。

哪一個皇帝愿意屈辱稱臣,國破家亡,趙構(gòu)主和是大勢所趨,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選擇。

由于趙匡胤是江山是武力奪取的,宋朝皇帝不想有一支強大軍隊,而且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宋朝在跟北方游牧民族交手中一直處于下風,這是由來已久的,不是一朝形成的。

趙構(gòu)執(zhí)政之時,面對后金的威脅大宋軍隊無能為力。岳飛的軍隊從1128年到1141年,跟金兀術(shù)進行了數(shù)百次戰(zhàn)斗,僅僅收復了鄭州洛陽,黃河以北都在金兵控制之下。如果岳家軍真的像傳說那么所向無敵,也不至于十幾年都沒有消除金兵威脅。

連年戰(zhàn)事,軍費開支巨大,百姓生靈涂炭,民不聊生。

而朝廷向百姓征收軍餉,百姓肯定不堪重負,怨聲載道,就會反抗,就會揭竿而起。(比較著名的就有吉州彭友、李滿起義,虔州陳颙、鐘超起義,洞庭湖楊幺起義)

為了穩(wěn)定,必須鎮(zhèn)壓起義,而鎮(zhèn)壓起義,同樣需要軍餉,軍餉哪里來,增加稅賦。而一旦大規(guī)模起義爆發(fā),南宋就做不到偏安了。

面對這樣的局勢,宋高宗決定向金議和。那些叫喊戰(zhàn)斗到底的,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秦檜跟岳飛韓世忠一樣,都是為了大宋江山著想,只不過皇帝的主張是主和,秦檜的有了用武之地。

秦檜在決定為推行宋高宗主和政策赴湯蹈火時,害怕宋高宗變卦,自己當了背鍋俠給宰了,幾次三番拒絕了宋高宗的主和使命,直到確信宋高宗鐵心何談才決定是實施。

《宋史》對趙構(gòu)和他的紹興和議評價很高,把他和漢光武帝劉秀相提并論,說他是"中興守成之明君"。

岳飛做了幾件事都犯了大忌

提出政治口號

岳飛作為一個軍人,就有保家衛(wèi)國的職責,主戰(zhàn)是沒有錯的。但是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不應該喊出"迎二圣"的政治口號。

如果你這樣喊,皇帝并沒有這樣喊,那就是目無皇帝,任何一個皇帝都無法容忍。

而且你喊了,皇帝沒有喊,等于告訴天下人,皇帝不想迎接二圣。

插手接班人問題

其次,岳飛插手接班人問題。接班人問題是文官考慮的問題,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許軍人干政,插手接班人問題,除非你想當曹操了。

何況在1129年,有將領苗傅和劉正彥發(fā)動過兵變,逼迫高宗退位,由于韓世忠等人勤王,高宗才得以復辟。對于岳飛越俎代庖,插手朝政高宗心有余悸,恐懼岳飛很正常。

妄議皇帝、不服從命令

1139年(紹興九年)正月,宋廷宣布大赦天下,以慶祝跟金國"和議"的成功。

岳飛接到赦書之后,讓自己的手下張節(jié)夫起草了一份《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服從皇帝跟金國達成的和議,誓要"唾手燕云,復仇報國",這明擺著要對抗朝廷了。

其次,朝廷加封岳飛為開府儀同三司官銜,一連發(fā)了三個紅頭文件,都不買賬——"雖三詔而不受"。

他在辭書中說:"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捎柋喪浚攤洳挥;而不可論功行賞,取笑夷狄。"

直到宋高宗對他說好話,岳飛才勉強服從。(特下"溫詔",飛才不得已受之。)

之后,岳飛又上書要辭去軍職,字里行間對朝廷議和再次表達不滿,"對和議之事不無諷剌之意"。

濠州大敗,岳飛指斥乘輿,批評皇帝:"國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官家就是指皇帝)

綜上所述,岳飛被害是自己不知道收斂,太過于張揚惹惱了皇帝,要不然韓世忠也是主戰(zhàn)派為什么能善終?

岳飛后人的安危,其實也跟秦檜無關(guān)

岳飛后人沒有被株連,也不是秦檜的什么功勞,是趙構(gòu)依法行事。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寬厚的王朝,宋太祖趙匡胤曾立下法律,君臣共治天下,不殺士大夫,所以政治斗爭再激烈,朝廷不對官員下殺手,最多是流放。

宋欽宗的時候,腦子一時發(fā)熱。殺了臨陣脫逃的童貫,老爸徽宗還為此后悔不已,被俘后還專門交待趙構(gòu)不要濫殺大臣。

官員不會被殺頭,家屬更沒有被株連的慣例,所以趙構(gòu)就沒有為難岳飛后人,也算是依法治國,但是跟秦檜沒有關(guān)系,殺與不殺,老實講,他沒有那么大的權(quán)力。

最佳貢獻者
2

岳飛是被冤殺的,連殺他的理由都是“莫須有”。一般來說朝中有一個大臣被殺了,這個大臣的全家,基本上都是沒有好下場的。尤其是武將,大部分被殺的人,都是滅族的。

韓信是滅族,彭越是滅族,英布是滅族,藍玉是滅族......。

那么,岳飛被殺之后,秦檜有沒有對岳飛的后人下手呢?

再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宋朝的刑罰,要知道宋朝對讀書人和士大夫是很友好的,基本上刑不上士大夫的。

趙匡胤開了一個好頭,他就沒有殺開國功臣,為了解除這些功臣的權(quán)力,他選擇的是“杯酒釋兵權(quán)”。

所以,能混到上流社會的人,在宋朝基本上是不會被處于刑罰的。

岳飛當時混的圈,肯定是夠得到士大夫的,屬于是上流社會的人物。所以,對于岳飛這樣的家庭,只要不是謀反的重罪,基本上都是能夠活命下來的。

岳飛死得不明不白,不管是皇帝趙構(gòu),還是秦檜,都沒有理由加害人家的家人了。不過,他們還是對岳飛的家人有懲罰的。

岳飛是有兩個妻子,總共是五個兒子。

岳飛的第一任妻子是給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就是眾所周知的岳云,另一個就是岳雷。

岳飛之所以會娶第二任妻子,就是因為第一任妻子嫌他太窮了,又常年在戰(zhàn)場上廝殺,根本顧不上家里,所以,就選擇了改嫁。

岳飛的第二任妻子姓李,給他生了3個兒子,2個女兒。

在岳飛被殺之后,岳飛的第二任妻子就被流放了,流放的地點就是今天的云南省。李氏也就是流放了20年吧,后來岳飛的案子被平反了,岳飛的妻子重新受到了優(yōu)待。結(jié)果來看還是不錯的。

事實上岳飛這個級別的人,想討要幾房妻妾還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吳階等人還給他送過小美女,只不過他們都嫌棄岳飛這個人太窮了,所以,也就離開了岳飛。只能說岳飛的心思并不在家庭上,而是想要雪恥報仇。

不成想這也成為了他的悲劇,他遇到了一個不想打仗的皇帝,一個怕死了秦檜。

我們在看看岳飛的兒女的下場是怎么了?

岳飛的長子是岳云,他是經(jīng)常和岳飛一起出征的,而且岳飛每一次打仗都是讓岳云打先鋒,岳云絕對是一個悍將,往往越是這樣的人,越容易被人陷害。

在趙構(gòu)和秦檜抓岳飛之前,他們就先把岳云從部隊里直接給抓走了,然后把岳云給殺害了。

等于是岳云和岳飛都是被秦檜給破害,當然了幕后的主持人就是宋高宗趙構(gòu)。

岳飛的次子是岳雷,由于他的年紀不大,在岳飛被殺之時,他只有16歲,所以,他也是被流放到了云南的。

岳飛的另外三個兒子就更小了!

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岳霖、岳震、岳霆。

他們?nèi)齻也是在岳飛死后被流放到了云南,后來岳飛案件被平反,岳霖被朝廷重用當了官,他搜集了岳飛生平的事跡,著書立說讓更多的后人了解到了岳飛。

其他兩個兒子,也是被朝廷重用了。

總體來說岳飛的幾個兒子,除了岳云和他一樣都是被冤殺的,其他的都是不錯的。

其實通過皇室里的人,對岳飛家人的處置,也可以看出岳飛真的是被趙構(gòu)和秦檜陷害的, 若是他真的謀反了,他的家人肯定也是會被滅族的。

事實上通過對他的家人的處理,可以看出岳飛死于“莫須有”。

那么,為何趙構(gòu)要殺了岳飛這個功臣呢?

大致有以下原因:

1、《紹興和議》簽訂了,宋和金之間沒有戰(zhàn)爭了,這個時候沒有了外部矛盾,皇帝就開始整治武將了。

2、岳飛的功勞太大了,尤其是在宋朝,武將功勞大是會被猜疑的。要知道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武將,他得皇位就是篡權(quán),穿上龍袍就說自己是皇帝了。

趙構(gòu)很怕岳飛的能量太大,會效仿趙匡胤,所以,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

3、岳飛脾氣很大,而且和趙構(gòu)不和。

岳飛每一次出征都是大喊,搗毀黃龍,迎回二主。

每一次岳飛出征趙構(gòu)都是很擔心的,因為若是把兩個皇帝給迎回來,趙構(gòu)這個皇帝就當不成了,這是趙構(gòu)不愿意看到的。

每一次岳飛和趙構(gòu)有了爭執(zhí),他就辭職不干了,等于是趙構(gòu)拿岳飛這個人沒有辦法;实鄄幌矚g控制不住的武將,留著不如殺了。

4、秦檜的煽風點火

岳飛和秦檜都是大臣,岳飛若是太過于鋒芒了,會掩蓋秦檜的光芒的。秦檜根本容不下岳飛,為了能夠青史留名,所以,他要把岳飛給干掉。

以上這些原因,足夠讓皇帝把岳飛給殺了的。

3

話說岳飛的妻子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岳飛有兩個妻子。一個是劉氏和他生過兩個孩子,在孩子子12歲的時候兩個孩子和岳飛上了戰(zhàn)場,后面劉氏就改嫁了。然后是一個李氏,叫李娃的和岳飛有三個孩子。最后岳飛在權(quán)利爭奪中死去以后一起征戰(zhàn)的大兒子也受到了牽連,入了牢獄,另一個女兒自殺了。李娃和三個孩子則是被朝廷流放到了邊疆地區(qū)嶺南一帶,這一流放,就是整整二十一年。但是她十分堅強,也十分樂觀,將三個孩子一個人撫養(yǎng)成人,并且教育的非常的好,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有擔當?shù)呐,是岳飛上一個妻子比不了的。后來在1162年,岳飛的冤案終于被平反,她也是結(jié)束了流放的生活,最后在定居江州,結(jié)束了自己75歲高齡的一生。另外一個版本就是岳飛只娶了李娃一人,在岳飛死后李娃帶著三個孩子孩子被流放嶺南。二十一年的流放之路, 后來岳飛被平反宋高宗良心發(fā)現(xiàn),下詔對岳飛妻兒解除拘禁。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內(nèi)禪,宋孝宗登基不久即宣布為岳飛平反。最后在1162年李娃62歲,岳霖33歲,岳震28歲,岳靄24歲。宋孝宗頒旨:岳霖復右承事郎(正九品、文職)、岳震、岳靄補保義郎(正九品、武職);岳甫、岳申、岳經(jīng)、岳緯、岳綱、岳紀一并補為承信郎(從九品、武職)。這說明秦檜并沒有趕盡殺絕。但至此以后秦岳后人嚴禁通婚。

4

岳飛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也是唯一被宋高宗趙構(gòu)為了自己的的江山,犧牲掉的大將。得知岳飛被殺掉,金國的軍事將領十分驚喜,連續(xù)好幾天辦舞會、開Party進行慶賀,自己失去了一位強敵?梢哉f,宋高宗趙構(gòu)殺岳飛,辦了一件他的宿敵金國想辦但是怎么也辦不到的事兒!親者痛、仇者快!

岳飛先后有兩個妻子。岳飛16歲那年,他娶了第一個妻子劉氏。后來岳飛從軍打仗,留下劉氏照顧母親。劉氏卻先后兩次改嫁。劉氏嫁給了韓世忠軍中的一個押隊,韓世忠一度想讓岳飛把劉氏接回去,岳飛只是派人送500貫錢給劉氏。

岳飛后來又娶了李氏(李娃)。李娃聰明賢惠,堪稱岳飛的賢內(nèi)助,在歷史上留下來很好的名聲。

而岳飛一共有五個兒子,分別是云、雷、霖、震、霆。

其中,岳云、岳雷是岳飛的第一個妻子劉氏所生。


先說說岳云:

岳云是歷史上少有的少年英雄。他12歲就加入父親的軍隊,在張憲部隊里當了一名小卒。在一次和將士訓練騎馬登山的過程中,馬失前蹄摔倒在地。岳飛看了大怒,立刻下令把岳云推出去斬首。其他將士求情,岳云還是被打了100軍棍。

在戰(zhàn)斗中岳云手持兩柄鐵錘(鐵錘槍),總能率先登上敵城,被稱作“贏官人”。他在收復金國占領的隨州、鄧州的戰(zhàn)爭、和偽齊的歷次戰(zhàn)爭以及平定楊夭穩(wěn)定后方的戰(zhàn)爭中,都立下赫赫戰(zhàn)功。這些戰(zhàn)功,岳飛一律隱瞞不報,張俊知道這個情況,堅持給岳云報功。張浚知道這些事兒以后,也說岳飛這樣做雖然避免了父子榮寵,雖然顯得很廉潔,但是并不公平。南宋朝廷也幾度要賜給岳云官爵,岳飛一律拒絕。這些,岳云毫無怨言。《宋史》上說,岳云是岳飛的養(yǎng)子。但是,岳飛對岳云有功不報、小過嚴懲,可謂十分嚴格,岳云作為岳飛的嫡長子,岳飛如此嚴格的要求他,從傳統(tǒng)人情世故角度還是封建道德角度來看,應該是岳飛的親子。

岳飛被賜死在獄中后,岳云和張憲被斬首在鬧市,才23歲。

岳云娶妻鞏氏,生下兒子岳甫、岳申。

其中岳甫在祖父岳飛平反后,官至吏部尚書,很有影響。

岳申也當了保義郎。

在《說岳》里,岳云是天上雷部正神轉(zhuǎn)世。岳云是岳家軍“四猛八大錘”中的金錘將。八大錘分別是:金錘將岳云(擂鼓甕金錘)、銀錘將嚴成方(八棱梅花亮銀錘)、銅錘將狄雷(青銅倭瓜錘)、鐵錘將何元慶(鐵八卦鑌錘)。

再說說岳雷:

岳雷和岳云是同母兄弟。岳飛被害那年,岳雷只有16歲,岳飛被構(gòu)陷下獄,一度絕食。南宋朝廷把岳雷找來,讓他照顧岳飛。岳雷在獄中照顧侍奉岳飛,岳飛才開始吃飯了。岳飛被害,岳雷和繼母李氏一起被發(fā)配流放到云南。

在《說岳》里面,岳飛死后,岳雷再次掛帥掃北,最終滅掉金國,替岳飛報了仇。

李娃嫁給岳飛后,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岳霖、岳震、岳霆。

岳霖是李娃和岳飛生的第一個兒子,也是岳飛的第三個兒子。岳飛被害那年,岳霖只有12歲。岳飛昭雪之后,岳霖進入仕途,并獲得宋孝宗的接見。岳霖請求歸還高宗當年所賜岳飛的御札,手詔,孝宗皇帝同意了這一請求。在各方的幫助下,岳霖即著手搜集岳飛遺文,修編成書,可惜還沒完成,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岳珂繼承他的遺志,繼續(xù)搜集整理岳飛遺文遺事,著有《吁天辯誣》、《天定錄》,結(jié)集為《金佗粹編》(28卷,續(xù)編30卷),為岳飛辯冤,是研究岳飛的重要資料。

岳霖也有兩個兒子,分別是岳琛、岳珂。

其中岳琛把伯父岳雷贍養(yǎng)送終。

四子岳震五子岳霆

岳飛被害那年,岳震,只有7歲。岳霆(初名岳靄),只有5歲。這兄弟兩被家人帶過長江,改姓鄂,過起了隱姓埋名的日子。岳飛平反以后,這哥倆也被南宋政府授予了官職。

需要指出的是,岳震、岳霆哥倆關(guān)系特殊的好。岳震生了6個兒子,岳霆則生了三個兒子,下邊這叔伯哥兒九個的字,順序分別是:念一、念二、念三到念九。而且死后,這哥倆合墓葬在一起的。

岳震的六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岳瓚、次子岳琯、三子岳玭、四子岳琚、五子岳躊、六子岳璇。

岳霆的三個兒子是長子岳蹯、次子岳與、三子岳琨。

總體來說,岳飛被害,除了長子岳云一同被害之外。其它的四個兒子都受到一定的迫害,但是都保住了性命。岳飛沉冤昭雪,岳飛的這些子孫,先后被授予一定的官職,基本上都得到了朝廷的善待?梢哉f,岳飛的后人子孫繁盛,綿延不絕,成為一個龐大的姓氏。

其中清朝大將軍岳鐘琪,是岳霖的后人,岳飛二十一世孫。他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剿滅青海叛亂、穩(wěn)定西藏,建立大功,平定大金川。在清朝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戰(zhàn)功顯赫,成為一代名將。

又:

??這個字念yà。就是把“岳”字上下顛倒而來。國內(nèi)有極其少的人就是這個姓。有專家推測說,可能就是岳飛的后人為了避免受到迫害,改做這個姓氏。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