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都是描寫古代三國時期的歷史類著作。
那《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到底是什么關系呢?我們先來了解這兩部著作的一些基本信息。
1、《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一部關于三國時期的紀傳體史書,以《魏書》、《吳書》、《蜀書》分別成書,在北宋年間被人合輯作《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
核心的一句話:此乃正史!
我國古代新王朝建立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前朝修史,所謂“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方面是為了傳承華夏之文明,在沒有經(jīng)過修飾和沉淀的時候進行編史,且編者多位前朝遺老,以保證史書內(nèi)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此謂“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另一方面是為了宣稱新王朝的正統(tǒng)性,以有道伐無道,對前朝進行客觀的總結(jié)、思辨、評價,此謂“興朝而修勝國史”。這一傳統(tǒng)基本在唐朝修訂晉史形成,晉朝雖然還沒有這樣的習慣,但是被授官為著作郎的陳壽,為了完整地呈現(xiàn)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歷史全貌,責無旁貸以編著三國史為己任,嘔心瀝血十余年,才完成這部紀傳體國別史。
《三國志》這部書取材精審,對史實經(jīng)過認真的考訂、慎重的選擇,對于不可靠的資料進行了嚴格的審核,不妄加評論和編寫。比如對孫策之死,舍棄《搜神記》等書上的妄誕傳說,只記孫策為許貢的刺客以至重傷而死。陳壽擔任晉朝官職,故而尊魏國為正統(tǒng),但本身卻是蜀國故臣,對故國頗有感情,卻不隱諱劉備、諸葛亮的過失,記下了劉備以私怨殺張裕和諸葛亮錯用馬謖等事,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也如實記錄,保持了對史實的客觀記載和評價。
2、《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別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創(chuàng)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群雄割據(jù)到魏、蜀、吳三國建立后交織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魏臣司馬家族一統(tǒng)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核心的一句話:此乃演義!
《三國演義》成書時已經(jīng)是明朝初年,朝代演繹已經(jīng)過了一千多年,三國時期的各個事件和人物都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重新理解和重新認識,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市井販夫,都可以著夾雜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來講述那段歷史。比如作為正統(tǒng)的曹魏慢慢被蜀漢替代,黑臉的曹操一步一步變味了大白臉,諸葛亮越來越被神化而進妖,等等。
羅貫中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是以《三國志》為基礎,廣泛吸收各類傳說、話本、戲曲等內(nèi)容,經(jīng)過自己的再加工再演繹才形成現(xiàn)在的三國故事。為了塑造某些人物,很多史實都被整合、借用、夸大、編造,比如華雄實際被孫堅及其部下斬殺,被加工成關羽“溫酒斬華雄”;擔任魏國司徒的王朗,經(jīng)學大家,豐麗博敞,怎么也想不到幾百年后被編造出孔明罵死的下場;“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美周郎也不能想到自己一生意氣風發(fā),落個氣的吐血身亡的下場。這些都是為了藝術效果而進行的加工。
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和我們現(xiàn)在所讀的版本不一樣,已經(jīng)很多很多代文人的修改和校訂,僅流傳下來的就有27種,F(xiàn)在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是毛綸、毛宗崗父子在嘉靖本上進行修改后的版本。
3、二者的關系
(1)《三國志》是史家正宗,是珍貴的歷史資料;《三國演義》是通俗歷史演義小說,為優(yōu)秀的文學創(chuàng)作。二者時間相差上千年,羅貫中在創(chuàng)作時充分借鑒了《三國志》,且小說也取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2)《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為三國歷史的廣為流傳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在悠長的歷史河流中,這段歷史時期持續(xù)時間并不算長,無論是廣義的從184年黃巾之亂,還是從220年曹丕稱帝,到280年三家歸晉天下一統(tǒng),寥寥不過數(shù)十年。我國歷史中并不乏大混戰(zhàn)年代,春秋戰(zhàn)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時期也是波瀾壯闊,英雄輩出。但是論及在老百姓中的傳頌之廣,影響之深,無出三國之右,這都是《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功勞。
(3)《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群眾基礎還是有差別。《三國志》是文言體,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比較晦澀,難以直接閱讀!度龂萘x》語言通俗,精彩絕倫,劇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鮮明,廣受大眾的喜愛,是我國乃至東亞地區(qū)讀者最多的歷史小說。大部分人了解三國歷史的最根本來源都是《三國演義》,當然現(xiàn)在有電影、電視劇、繪本等,但基本上都是基于《三國演義》的再創(chuàng)作。
綜上所述,這兩部書都是不可多得的史學瑰寶,如果你想了解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去讀《三國演義》吧,這已經(jīng)夠了。如果你還有興趣繼續(xù)作深入研究,可以去讀一讀《三國志》,讀不下去的話,再重新把《三國演義》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