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漫《姜子牙》,終于在國慶節(jié)上映。

電影上映前曾發(fā)布了“蘇妲己”版預告,可以看出,蘇妲己與以往歷史中“禍世妖后”的形象不同。片中的她年紀尚幼年就被迫嫁予紂王,成為封神大戰(zhàn)的祭品。影片以蘇妲己和另一個女性角色小九兩人傳達出,“每個無辜之人都不該被犧牲”的觀點。

這是對蘇妲己形象的一次全新解讀。在中國歷史上,蘇妲己的形象變遷,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商紂王的“背鍋俠”

最初,蘇妲己的形象只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女人,而并非一個狐貍精。

按《尚書》記載,武王進攻朝歌前作牧野之誓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唯婦人言是用……”這個所謂的“婦人”,就是妲己。武王的意思是,商紂王受到這個女人的魅惑,聽信這個女人的指使,才變?yōu)橐粋殘暴無道的昏君。

《國語·晉語一》云:“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于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薄秴问洗呵铩は茸R覽》亦云:“商王大亂,沉于酒德,辟遠箕子,爰近姑與息,妲己為政,賞罰無方,不用法式,殺三不辜,民大不服!

那么,她是如何”賞罰無方,不用法式“的呢?書中進一步說明:“糟丘酒池,肉圃為格,雕柱而桔諸侯,不適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huán),截涉者脛而視其髓,殺梅伯而遺文王其醢,不適也。文王貌受,以告諸侯。作為琁室,筑為頃宮,剖孕婦而觀其化,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

看來妲己是個惡毒心腸的女人,做起事來完全沒有下限。不過,連《尚書》都沒記載的上古之事,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呂氏春秋》是怎么知道的呢?

這些文獻還只是批評妲己無德干政、敗壞國事,但均未稱她為狐貍精。到了西漢,歷史學家依然只是陳述妲己的罪狀,從未將她跟妖魔鬼怪聯(lián)系起來。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說,商紂王“好酒淫樂,嬖于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西漢中期的焦延壽《易林》中說“噬嗑之豫:羸裎逐狐,為人觀笑。牝雞雄晨,主作亂妖。”漢末的劉向作《列女傳》,則將諸如炮烙、剜心之罪都扣到妲己頭上,“自古圣王必正妃匹;妃匹正則興,不正則亂。夏之興也以涂山,亡也以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 ,亡也以妲己。周之興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關雎起興,思得淑女以配君子。夫雎鳩之鳥,猶未嘗見乘居而匹處也。夫男女之盛,合之以禮,則父子生焉,君臣成焉,故為萬物始。君臣、父子、夫婦三者,天下之大綱紀也。三者治則治,亂則亂!

在中國古代社會里,男性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失敗,文人們便把女人,尤其是美女拉出來當”背鍋俠“。你看,西周滅亡的責任,就要周幽王的寵妃褒姒來承擔。司馬遷就認為,褒姒是龍的口水被宮女踩到,懷孕而生,天生就是來滅亡西周的。褒姒何其冤枉,就這么笑了一下,就要背上千古罵名。

妲己的遭遇跟褒姒一樣。

傅藝偉版妲己

妲己成為狐仙

到了東漢,讖緯神學大行其道,妲己的畫風也變得怪異起來。

所謂讖語,就是托名鬼神,預決吉兇。而緯書,則是攀附經文的一種詮釋學說。中國臺灣學者陳槃經過研究認為,讖緯學說起源于先秦的符應說,通過陰陽家的發(fā)展,在漢朝天人感應學說的背景下,形成了儒學的神學化運動,也就是大量讖緯出現(xiàn)。

東漢明章二帝時期,趙曄撰《吳越春秋》,描述大禹三十而娶涂山白狐所化之女為妻。這說明在東漢前期,已有狐仙與君王婚配之說。東漢后期,襄楷致漢桓帝的上書中,將妲己出世與葉公好龍、星宿與朝官、黃老浮屠之祠等相類比:“殷紂好色,妲己是出;葉公好龍,真龍游廷……”

可見當時民間已經流行妲己本為狐仙的傳說。妲己之所以產生人狐之變,一是源于中國古人對狐貍淫蕩、狡猾、險詐等擬人化習性的傳統(tǒng)認識,一是對女人是禍水、美女是妖孽的傳統(tǒng)評價。

但是請注意,為什么這時的妲己不是狐妖,而是狐仙?

妲己何德何能,可以被稱為”仙“?這與漢代思想有關。簡言之,妲己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擁有漢儒所推崇的某些德術結合的特質。

首先,作為妖獸的狐貍竟被儒生賦予“三德”,從而具備了成仙的可能性!抖Y記·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笨追f達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處。雖狼狽而死,意猶向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薄墩f文解字·犬部》:“狐,妖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則丘首!边@些儒生把狐貍描繪的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五講四美三熱愛,形象無比的高大上。

其次,漢代盛行陰陽合氣、龍虎交媾結精成丹信仰,而他們又相信狐貍精能取人精氣以煉仙。應劭《風俗通義》記載,男子鄭奇被假借婦人之尸的老狐貍精所勾引,與其棲宿交接,結果被狐精盜采精氣,以致亡精腹痛而死,清晰地呈現(xiàn)了東漢盛行的龍虎(陰陽)合氣房中煉仙信仰。那么,狐貍精如何”盜采精氣“呢?它們通過截人頭發(fā)以取精氣,《列異傳》中說:“舊說貍髡千人,得為神也!

因此,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邏輯鏈條,即妲己是狐妖,而狐妖有采精煉仙之術。她從商朝時死亡算起,直到東漢,已逾一千多年。按《真誥》有關之尸解術,“易世煉化,改氏更生者……皆受書,為地下主者,二百八十年乃得進受地仙之道矣”。也就是說,妲己已經獲得修煉成仙的資格。

溫碧霞版妲己

妲己成為狐妖

一個反面人物,一下子羽化飛仙,這讓當時的很多人心里無法接受。

當時有一部分儒生認為,即使妲己有修煉成仙的資格,也不會真的修仙成功。因為妲己喪盡天良,壞事做絕,這樣道德敗壞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仙人的。

山東費縣潘家疃漢墓前室的畫像石中,就有狐貍精“蘇妲己”及“周公殺蘇妲己”題記畫像。妲己是商朝人,周公是西周人,周公怎么可能去殺妲己?其實,畫像呈現(xiàn)的不是現(xiàn)實世界,而是漢代鬼界酆都六天宮的一部分:在死而入冥后的“受事之日”或“罪考吉兇之日”必經的第一天宮,周公作為“北帝師”、武王作為“鬼官地斗君”,對妖魔鬼怪施以“斬鬼”“滅形”的終極懲處。

畫中,一身戎裝的周公拔劍怒對蘇妲己,作拔劍欲斫之狀,妲己則執(zhí)笏恭對。蘇妲己長著毛絨絨的大狐貍尾巴,出現(xiàn)四道彎曲,上翹及肩,而衣裝華麗尊貴:上衣寬袖,滿綴圓形紋飾;下裙修長合身,其細密絨毛紋飾,刻畫極精致。畫中狐尾屈曲,也有來歷。漢代《焦氏易林》中記載“老狐屈尾,東西為鬼。病我長女,坐涕詘指,或西或東,大革易誘!

對了,陪同妲己一起接受審判的還有另外兩個被扣上“禍國殃民”帽子的女人——妺喜和褒姒。這三代孽嬖非獨不得入朱火宮受化、不得鬼職,其鬼亦為圣人所任之鬼官所斬。

到了魏晉南北朝,妲己是狐貍精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北朝李暹注《千字文》“周發(fā)殷湯”句:“一入朝歌,捉得紂,殺之。捉得妲己,付與召公,令殺。召公見其姿容端正,一嘆而百美,不忍殺之。留經一宿,太公謂召公曰:‘紂之亡國喪家,皆由此女,不殺之,更待何時!’乃以碓剉之,即變作九尾狐貍!

另外,漢代劉向在《列女傳》中對妲己的批判,“百姓怨望,諸侯有畔者。紂乃為炮烙之法,膏銅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輒墮炭中,妲己乃笑。比干諫日:‘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紂怒,以為妖言。妲己曰:‘吾聞圣人之心有七竅!谑瞧市亩^之。囚箕子。微子去!

這些記載,也使得后人覺得,蘇妲己真是變態(tài),肯定是妖精吧。

到了明代長篇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妲己是狐貍精的形象,算是定了型。按照作者的觀點,妲己一遇紂王,便會將“成湯六百年基業(yè)送于他人”。小說中,紂王帶領群臣去女媧宮參拜,發(fā)現(xiàn)女媧圣像后竟起了邪念,還題了歪詩。女媧一氣之下,決定滅亡商朝。她命軒轅墳里的千年狐貍精、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等三妖設法進入紂王后宮,在女人堆里鬧風雨。這千年狐貍精附身在冀州侯蘇護女兒妲己的身上,隨著妲己進宮,此后,妲己就魅惑了紂王。紂王不再理會朝政,還跟妲己一起干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最終,周武王率軍伐紂,取得成功,而女媧卻不講信用,不但不給狐貍精論功行賞,還把她交給姜子牙斬首。

可以說,《封神演義》讓妲己恃寵而驕、心理變態(tài)、殘忍毒辣的絕代艷后兼千年狐貍精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實,何止是妲己的形象被徹底污名化,商紂王也一樣。顧頡剛曾經對商紂王進行過一番考證,發(fā)現(xiàn)他的七十多種罪名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后人強加上去的,根本經不起推敲。

潘家疃漢墓前室南壁上的“狐貍精”蘇妲己

那么,蘇妲己究竟是誰?

蘇妲己并不姓蘇,而姓“己”!疤K”是有蘇國的意思,有蘇國的人都姓“己”,而“妲”則是“女兒”的意思!疤K妲己”的意思,就是“有蘇國己家的女兒”。

也就是說,這個被后世認為天生媚骨、美艷絕倫,且荒淫無道,罪行累累的狐貍精,我們連她真實的姓名都不知道;蛘哒f,在那個女性地位低下的時代,她根本就沒有名字。

這就是為什么司馬遷在寫《史記》時,盡管搜集了海量資料,但在寫妲己的地方,只有十幾個字。

蘇妲己變?yōu)楹偩螅@個形象直到現(xiàn)在一直未變。無論是傅藝偉飾演的妲己,還是溫碧霞飾演的妲己,都是狐媚惑主、殘害忠良、禍害人間的反面形象,讓觀眾看得牙根癢癢。

這次的國漫巨作《姜子牙》,重新詮釋蘇妲己形象。也許在這部電影之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文學和電影作品給我們塑造一個全新的蘇妲己,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電影《姜子牙》中的蘇妲己角色海報

參考資料:

1、姜生《狐精妲己圖與漢墓酆都六天宮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

2、呂不韋《呂氏春秋》,中華書局,1991年版

3、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

4、胡珊珊《羅蘭·巴特符號學視域下狐妖影視形象探析》,云南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5、俞志慧《歷史真實,或者政治正確──文獻記載與文本解讀的兩種取向》,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年

6、許仲琳《封神演義》,中華書局,2009年

最佳貢獻者
2

蘇妲己、妹喜、褒姒等等,被看成是禍國殃民的代表,這些女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具有無法形容的女性魅力,她們媚若春花秋月,燦若繁星連綴,總之這些女人都是媚骨天成,天生而成的“紅顏禍水”。

特別是妲己更是背上了“狐貍精”的罵名,成為了“狐貍精”的“祖師爺”。可是真實的妲己并不是千年“狐妖”,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俘虜而已。

一個為了部落而犧牲的女子,可能會有一些手段,但是要操縱一個意志健全的帝王,筆者想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妲己的出身與命運決定了她后來的人生

古代出生的女子,是沒有把握自己命運的機會的。

妲己雖然是商紂王的寵妃,但是她也不是天生的“狐貍精”,在帝辛對外征戰(zhàn)時討伐了一個叫有蘇的地方,這個部落有一個絕色美人,那就是蘇妲己。

果然男人在什么時候都是不能拒絕美女的,于是這個部落戰(zhàn)敗后,就有人獻上美女了,蘇妲己因為麗質天成,所以被獻了上去,她只不過是作為討好帝辛的禮物被送了出去而已。

其實從這些記錄可以看出來,蘇妲己的出身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只不過比別的女子多了一樣東西而已,那就是美貌,女子的美貌在那個沒有任何權利的時代僅僅是一個禮物。

蘇妲己是被當做禮物獻給了帝辛,帝辛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既然能討伐這么多的部落,證明他也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區(qū)區(qū)一個蘇妲己怎么能左右他的思想呢?

這只不過是后來的人,為男人的亡國找了一個理由而已,讓女子背上“禍國殃民”的罪名。

至于后來那些紂王迷戀于妲己美色的故事,也只不過是一種開脫。

傳說中的妲己

傳說中妲己的罪狀是讓人發(fā)指的,可是春秋時期子貢卻提出了不同看法:“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后世言惡則必稽焉!

意思是紂王本身不善,所以后世才會如此流傳,和蘇妲己半毛錢關系沒有。

大家看到的蘇妲己是為狐貍精,多半是來源于《封神演義》,這本書本身就是神魔類的小說,為了表現(xiàn)商紂王的昏庸無道,就一定會安排一個魔幻的開始。

歷史上的蘇妲己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而已,而在《封神演義》中,她被冠以了“狐貍精”的惡名,把酒池肉林、炮烙大臣的罪名都安排在了她的身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蘇妲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她能夠跳跳舞唱唱歌哄好帝辛就不錯了,還有什么額外的能力去左右朝政呢?

再說帝辛又豈能讓一個女子所左右?亡國這件大事,男人是不愿意一力承擔的,總要牽扯一個“紅顏禍水”出來,結果第一個被牽出來的蘇妲己,就成了“罪魁禍首”,也背負了“狐貍精”的千古罵名。

3

三人成虎。

縱然妲己再怎么貌美年輕,有手段有計謀,堂堂一國之君怎么可能對沒有家世背景的俘虜言聽計從。正是因為這一點說不通,富有想象力的廣大人民就給打給冠上了狐貍精的稱號。把一切解釋不了的現(xiàn)象都推給神明或者是妖魔鬼怪,非常符合人們的心態(tài)。



妲己原本的身份

妲己是有蘇氏之女,有蘇氏被商紂王打敗之后,商紂王向有蘇氏索要的一大批戰(zhàn)利品,其中包括了牛羊豬馬等畜生以及一個叫“妲己”的美女。其實妲己本來只有一個字叫“妲”。后來由于妲己這個名字比較順口,就逐漸地流傳下來。妲己確實年輕貌美,她用自己年輕的身體和美貌的臉龐折服了已經進入中年的商紂王。紂王對這個貌美的女子言聽計從,安樂思淫欲,這樣的生活使得紂王一步步的走向了荒理朝政的亡國之路。

商朝時期雖然實行的依舊是一夫多妻制度,可當時的婦女地位很高,究竟有多高:商朝出現(xiàn)了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位女將軍婦好,不僅是一位女將軍,更是當時的王后,而且有自己的封底,據(jù)說婦好的丈夫武丁很多妻妾都武上馬安天下,文可提筆定乾坤。這在后來的封建王朝中幾乎是不可想象,除了像武則天和呂雉寥寥幾位女性之外沒有女人能夠達到對國家影響力如此巨大的地步。


縱觀歷史記載,每個朝代滅亡都不乏紅顏禍水的存在。封建社會的文人墨客大多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極其嚴重,他們對一些歷史事件的看法特別是關于女性角色多有偏頗。把亡國的責任推到一個弱女子身上,符合了人們獵奇的心理,所以這種說法就慢慢的流傳了下來。

4

妲已,蘇姓,妲已原本是有蘇氏諸候之女,原本是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的大美女.紂王在征戰(zhàn)中獲得妲已的,據(jù)《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說明妲已原本就是紂王征戰(zhàn)的戰(zhàn)利品.而這個女神般的俘虜?shù)淖罱K成為所傳說中的淫蕩的禍國殃民的狐貍精,自著歷史和文化的根源.


首先妲已出自以狐貍為圖騰的部落.

中國遠古時代都是有圖騰的,如黃帝的有熊國的圖騰是熊,殷商的圖騰是玄鳥,西周的圖騰是鳳凰,而有蘇氏的圖騰據(jù)說就是九尾狐。這就是妲已成為狐貍精的最初根源.有此基礎,再加上紅顏禍水的文化。在一代一代的傳說中,妲已最終變成了《封神演義》中的狐貍精.


其次,紂王自得到妲已后,從一個文武雙全,開疆有為的君主,開始轉向了荒淫無道.

其實紂王原本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文武雙全,資辨捷疾,開疆拓土,首納東南為中華之域。也就是說現(xiàn)在繁榮的魔都只所以是我們中華的,紂王開拓之功不可沒.

但就這樣一個英武有為的君主,自獲妲已后,畫風開始了突變,他愛酒,愛寶物,愛享樂,更愛美人.

他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百姓錢財,修建起高大宏麗的鹿臺,里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閑”,徹夜長飲,歡嬉達旦。真可謂荒淫之極。

他對妲已極端寵愛,在美人面前,耳根子又特別軟,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

往往這種時候,天下又非常的難以穩(wěn)定,百姓抱怨,諸候謀反。不失時機,妲己又給紂王出了一個維穩(wěn)的狠招,就是懲治犯人的“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銅柱橫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沒走幾步就紛紛掉進火紅的炭火里,活活燒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掙扎慘叫,妲己 “乃笑”。如何笑,是大笑,還是冷笑,還是狐貍似的奸笑,就不得而知啦.總之,迷惑紂王做出這種荒淫無道之事,這是后世把她當成狐貍精的事實依據(jù).



最后,傳統(tǒng)的紅顏禍水文化是催化妲已變成狐貍精的理論基礎.

所謂的紅顏禍水文化,就是說美女是一切禍害的根源,其中的三個重要事實依據(jù)就是,夏亡寵妺喜,商亡寵妲已,周亡寵褒姒.依照這理論,周武王姬發(fā)在伐紂開始就把罪責任加到了妲已身上:"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于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笨纯醇q王是多么的無辜,他只是錯在特別寵愛妲已罷啦,如此禍害殷商的妲已,不狐貍精也狐貍精啦.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