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劉聰死后,漢趙分裂成了三部分,分別是關中的劉曜,河北的石勒,平陽老巢的劉粲。

劉粲是劉聰?shù)膬鹤,是漢趙的正統(tǒng)皇帝,名義上是劉曜和石勒的頭兒。但是劉粲這個人太不成器,當了皇帝沒幾天,就把劉聰草草安葬,然后就把主要心思都花在他爹那些妃子身上。至于朝政,劉粲沒當回事。

當時漢趙的司空靳準見劉粲昏庸,就設計把他殺了,順帶著把包括劉曜的母親和兄長等在內(nèi)的一票漢趙劉氏宗親也殺了。


惹了天大的麻煩,靳準自知這件事無法蒙混過關。于是他就睜眼說瞎話,說自己殺得都是匈奴人,號召漢人老百姓跟隨他趕走匈奴人,并且他向東晉上書請求庇護。(靳準自己也是匈奴人)

靳準的舉動,東晉朝廷當然不信了。為了表決心,靳準就親自率領大軍征討石勒。

劉曜聽說靳準殺了劉粲以及自己的母兄,就出兵討伐靳準,并且他還自立為帝,以漢趙皇帝自居。當時靳準正在打石勒,劉曜在西面抄他老巢,他被兩面夾擊,被打的很慘。

不久后,靳準的幾個弟弟為了保命,就把靳準給賣了,并且還把傳國玉璽送給劉曜,開城投降了劉曜。

石勒聽到這個消息,氣炸了。他一向?qū)㈥撞环䴕,就命令侄兒石虎為先鋒,猛攻漢趙都城平陽,最后一把火把平陽給燒了。

劉曜聽說石勒居然把首都燒了,當時也是急眼了。就派人罵石勒,說現(xiàn)在朕是皇帝,你燒了皇宮,朕住哪?

石勒表面上賠不是,但心里很不爽,大罵劉曜算哪門子皇帝?反正他不承認。從這個時候開始,劉曜和石勒的關系就從一開始的面和,心不和變成了面不和,心也不和。

之后,劉曜還想拉攏一下石勒,就遙封他為藩王。石勒本來就是割據(jù)一方的實權派,劉曜封不封他,他都是事實上的藩王,所以對于劉曜的冊封,他心里很不滿。不過,既然劉曜主動給臉,他也不能不兜著,所以他還是派了使者去長安恭賀劉曜即位,并給劉曜獻上很多珍貴禮物。

事情到這里,大家假模假樣的恭維一番,本來就完事了。然而石勒派去的使者團中有個叫曹平樂的門客,貪圖富貴,偷偷的對劉曜說,石勒派我們來這里,表面上是來給陛下道賀,其實是讓我們當間諜的。待我們摸清楚了關中的虛實后,石勒就會來打您!

劉曜聽了這話,勃然大怒,然后下旨把石勒派來的使團一齊斬首,只有一個叫劉茂的人逃了回去。   

劉茂逃回去后,向石勒哭告劉曜屠殺使團的情況,石勒大怒,命令殺死叛徒曹平樂的三族,停止對劉曜的進貢。

之后石勒干脆就召集部將,表示自己想單干,自立為王。大家是個什么意見?

眾人一聽,您要稱王啊?那好!您稱王了我們都是開國元勛,我們都同意。

于是石勒就在襄國自立為王,也把國號叫做趙國。為了和劉曜的趙國區(qū)分,這個趙國被史學家叫做“后趙”。劉曜的則是“前趙”。



石勒和劉曜翻臉后,并沒有馬上開戰(zhàn),而是采取了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的策略,先防守,后進攻。所以前幾年都是風平浪靜。

劉曜看石勒沒來打自己,就把注意力放到了隴西一帶,對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橫征暴斂。激起民眾的反抗。雖然這些反抗后來都被平定了,但這給前趙后來的滅亡埋了一個坑。

公元325年,居住在河套地區(qū)的原來依附石勒的北羌王盆句除投靠劉曜,石勒的部將石佗發(fā)兵雁門關征討,俘虜了三千多人準備回國。劉曜聽說后,下令追擊,在追擊中擊敗石佗,并殺掉了六千多后趙軍隊。

至此,前趙和后趙終于是結了仇,石勒決定跟劉曜干到底。

石勒剛和劉曜結仇的時候形勢十分不妙。南面和東晉有著漫長的邊境線,祖逖的北伐軍不斷壯大,勢頭咄咄逼人。山東的原漢國大將曹嶷被石勒封鎖后也就地稱王,對石勒早就不懷好意。北方狀況更糟,有鮮卑三虎之稱的遼西慕容氏、幽州段氏、代國拓拔氏對石勒的領地不斷蠶食。當時的后趙可謂是四面受敵,所以石勒不敢跟劉曜硬鋼。

不過,此時情況不一樣了。祖逖死后(就是聞雞起舞的那位),東晉壓力解除;北方段氏打內(nèi)戰(zhàn),對石勒沒有威脅;至于青州的曹嶷在發(fā)現(xiàn)周圍的反趙勢力都被平定后,其部將就把他綁了送給石勒當了投名狀。(石勒把曹嶷以及其部將全殺了,一共三萬人)

所以此時的石勒沒有任何外患,他唯一的敵人就是劉曜。



325年6月,劉曜感覺石勒要來打自己,就先發(fā)制人,派遣重甲士兵五千,精兵一萬進攻河東重鎮(zhèn)孟津。石勒早就等這個機會了,遂即就讓石虎領四萬騎兵增援,把劉曜的部隊殺了個精光!

劉曜聽到前線大敗的消息后,親自率領部隊援救。石虎聽說,也率三萬騎兵前來廝殺。

不過劉曜的親兵戰(zhàn)斗力很強,來勢洶洶,石虎的先鋒一見到劉曜的先鋒就被嚇跑了。石虎也感覺這一仗毫無勝算,正準備撤退回襄國?烧l知道,劉曜的部隊晚上駐扎后突然炸營,士兵逃跑了一大半。劉曜只好退到澠池,石虎不戰(zhàn)而勝。(所謂炸營,就是士氣潰散了,大家趁機自相殘殺,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殺完了趁夜逃跑)

更搞笑的是,到了第二天晚上,劉曜的部隊居然又炸營了,上下一片混亂,于是劉曜只好率領昏昏沉沉的殘部逃到長安。讓石虎白撿個大便宜。

此一戰(zhàn),前趙軍未戰(zhàn)先亂,莫名其妙的發(fā)生兩次炸營,損失慘重,可謂是元氣大傷。

劉曜退回長安后,決定重整旗鼓,待整頓部隊后再反擊。不過他還沒動,隴右被他欺負的少數(shù)民族和前涼國主張駿就來報復了。這幫人趁劉曜虛弱之際,紛紛獨立,又給劉曜的后背捅了一刀子。

公元326年,石虎帶領四萬精銳趁勢進攻前趙的河東(今山西南部)一帶。河東五十多座縣城守將看到劉曜打敗仗了,都紛紛投降石虎。這時輪到劉曜陷入危機了,西北的張駿、西方的楊難敵、西南的李雄都開始在邊境囤積重兵,準備趁石虎進攻關中時分上一杯羹。

劉曜知道形勢不妙,就仔細研究了一下邊境形勢。他認為目前的頹勢都是石虎那個殺千刀的導致的,只要趕跑了石虎,別人就不怕了。于是劉曜集結了關中全部可以調(diào)動的兵力,除了留一部分防衛(wèi)隴西外,其余全部派出去進攻石虎。

這一戰(zhàn)劉曜十萬大軍,士氣雖然不高,但人多勢眾。石虎碰到這十萬多人的部隊,根本就抵擋不住,被連續(xù)追殺了二百里。

石虎慘敗,他先前攻克的前趙府縣又紛紛投降了劉曜。石勒聽說前線慘敗,只好宣布襄國戒嚴。然后他集結了六萬多步兵和四萬騎兵,親自率領,與劉曜決戰(zhàn)。

當時,劉曜把部隊都集結到了洛陽。石勒的謀士對他講:劉曜深入我境內(nèi)千里,必定支持不了多久,大王最好不要親自動手。

石勒對此有不同意見,他認為:劉曜軍隊的士氣還是有的,只不過劉曜在士氣高漲時沒有盡快進攻,現(xiàn)在竟然停在了洛陽。如果他在成皋駐扎,利用關口消磨我的士氣,那是上策;在洛水駐扎,利用洛水與我對峙,消磨我的銳氣,是中策,可現(xiàn)如今他卻在洛陽坐守,坐等我跟他對攻,這就是下策了。他在等我,而我方部隊已經(jīng)養(yǎng)好精神,F(xiàn)在我就是要一股銳氣殺過去,一戰(zhàn)干掉他。

之后,石勒兵分三路進攻成皋。當后趙的十萬大軍抵達成皋關時,竟然發(fā)現(xiàn)關上真的無人防守,石勒聽說后,喜出望外,拍著腦袋大叫:“這是天意!”

再之后,石勒催動部隊急行軍到洛陽城扎寨。等他看到洛陽西連綿十幾里的劉曜大營的時候,便胸有成竹地對部下說:“你們可以提前祝賀我了!”

石勒在摩拳擦掌,準備大決戰(zhàn)時,劉曜卻昏庸到了頂峰,他在洛陽天天就是喝酒,部將勸諫他,他就把提意見的部將一律斬首。后來他的前鋒部隊和石勒的小股兵力作戰(zhàn),活捉了幾個俘虜,俘虜說:“大王親自來了,人很多啊。”

劉曜頓時嚇得變了臉色,命令部隊收縮,打算抱團應戰(zhàn)。

過了兩天,石勒命令石虎率領三萬步兵從北面出城往西進攻劉曜的中軍,部將石堪、石聰率領八千騎兵從西面出城往北進攻劉曜的前鋒。這時的劉曜居然還在喝酒,聽說石勒出兵進攻,他為了表示自己的鎮(zhèn)定,就又喝了幾大斗酒,方才迎戰(zhàn)。

混戰(zhàn)開始后,雙方的部隊浴血搏斗,劉曜看著雙方廝殺,感覺很過癮,然后他就喝干了手中的酒,率領親兵居然就沖入了戰(zhàn)團。

由于劉曜是皇帝,他親自出戰(zhàn)必然是鑼鼓喧天,紅旗招展。所以很快,石勒的部隊就看到了劉曜的御旗,知道劉曜親自上陣。然后石勒大軍立即圍了上去——不打雜兵,專門攻劉曜的御駕。

古代的軍隊,陣型一亂,必然要潰散。后趙的軍隊專攻劉曜御駕,所以前趙的軍隊立刻就大亂。劉曜被亂兵裹走,戰(zhàn)馬掉到附近河里的冰窟窿里,轉(zhuǎn)眼間就凍住了,連人帶馬都動彈不得。

一會時間,后趙的追兵殺過來,追兵一看水里面的就是劉曜,然后就把他活捉了。



劉曜被活捉后,石勒停止追擊,他派醫(yī)生給劉曜治傷,并帶回襄國軟禁了起來。

石勒暫時沒殺劉曜,當然不是因為他心慈手軟,而是他想讓劉曜寫信給長安守軍,讓前趙的殘部投降。

劉曜雖然昏庸了一點,但還算個爺們。他拒絕了石勒的要求,惹得石勒非常不滿。不久后,石勒下令將劉曜處死,并派兵攻打長安。   

當時守長安的是劉曜的小兒子劉熙,他沒有劉曜的本事,把所有工作都交給他的哥哥劉胤來代勞。然而劉胤比劉熙還無能,當石勒的軍隊打過來時,劉胤就攛掇劉熙趕緊遷都天水,凡是出言勸阻的大臣一律斬首。

等石勒軍隊不費吹灰之力進駐長安后,劉胤卻突發(fā)奇想,糾集了幾萬人要反攻長安。石勒聽說這事,就讓石虎率他的四萬常勝軍增援,石虎揪著劉胤就打,把從沒指揮過軍隊打仗的劉胤都嚇傻了,扔下部隊就跑。

最后,劉熙、劉胤等前趙貴族百官約三千多人全部被活捉,并活埋。歷時二十五年的漢趙政權自此滅亡。

漢趙滅亡后,石虎帶著傳國玉璽回到襄國向石勒請功。石勒收到傳國玉璽,群臣向他請求進帝位。石勒再三謙讓,先自稱天王,到了第二年才稱帝,封兒子石弘為太子,侄子石虎為太尉,大封群臣。自此,石勒這個奴隸出身的羯族人終于成了中原的皇帝。

最佳貢獻者
2

五胡十六國時,在中國北方大地上并存著兩個政權,前趙和后趙。他們的君主分別是劉曜和石勒。最終,兩人在洛陽進行了一場大決戰(zhàn)。這場劉曜和石勒在洛陽的決戰(zhàn),不但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戰(zhàn)斗,而且還是五胡十六國時,前趙和后趙之間的決戰(zhàn)。這場戰(zhàn)役的成敗,直接決定了兩個國家的命運。最終,劉曜戰(zhàn)敗,前趙隨之滅亡。那么,這場戰(zhàn)役是如何發(fā)生的,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這要從兩個趙國建立說起。公元318年,劉漢政權的皇帝劉聰病死。他手下的大將劉曜趁機起兵,自立為帝,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它控制著晉南和關中一帶地區(qū)。

而原本也是劉漢的將領石勒,也慢慢勢力強大,占據(jù)了幽、冀、青、并四州之地,并于公元319年建立后趙。這樣,前后趙之間的戰(zhàn)爭不可避免。

戰(zhàn)役的起因。

在隨后的時間里,雙方在交界的地區(qū),尤其是洛陽、晉南地區(qū)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zhàn),各有勝負。到了公元328年六月,石勒派手下大將石虎率軍四萬攻略前趙的晉南地區(qū)。石虎順利占領了前趙五十多縣,遂進攻蒲阪,威震關中。七月,劉曜親自率領精銳出潼關渡黃河進擊石虎。石虎被迫撤退。

八月,劉曜在高侯追上石虎,大破石虎軍。石虎軍枕尸二百里,退往朝歌。劉曜隨后轉(zhuǎn)兵南下,渡黃河圍攻金鏞。

石勒的決策。

在當時,石勒手下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不要輕動,坐觀其變。另一種意見是,集中主力,南下洛陽與劉曜決戰(zhàn)。在《資治通鑒》里面是這么記載的:

冬,十一月,后趙王勒欲自將救洛陽,僚佐程遐等固諫曰:“劉曜懸軍千里,勢不支久。大王不宜親動,動無萬全。”勒大怒,按劍叱遐等出。
乃赦徐光,召而謂之曰:“劉曜乘一戰(zhàn)之勝,圍守洛陽,庸人之情皆謂其鋒不可當。曜帶甲十萬,攻一城而百日不克,帥老卒怠,以我初銳擊之,可一戰(zhàn)而擒也。若洛陽不守,曜必送死冀州,自河已北,席卷而來,吾事去矣。程遐等不欲吾行,卿以為何如?”對曰:“劉曜乘高候之勢,不能進臨襄國,更守金墉,此其無能為可知也。以大王威略臨之,彼必望旗奔敗。平定天下,在今一舉,不可失也。”勒笑曰:“光言是也!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決策里,坐觀成敗其實是對當時的實際情況不了解才做出的建議。這些人只看到后趙軍剛剛大敗,想要躲避劉曜的鋒芒。因此,想用金鏞來消耗劉曜的銳氣,為下一步反擊做準備。

可是他們沒有看到,劉曜在取得大勝之后,不敢跟蹤追擊,直接進攻石勒的老巢。反而回過頭去攻打背后的金鏞。這說明,劉曜對石勒是十分畏懼的。他沒有勇氣在背后有敵人的情況下,直接進攻石勒的根本。

如果讓劉曜拔掉了背后的釘子,以乘勝之軍來進攻石勒在河北的根本。用石勒的話來說,就是大勢去矣。因此,石勒果斷決定,親自率領軍隊,去與劉曜決戰(zhàn)。這樣就使得劉曜陷入內(nèi)外夾擊的不利態(tài)勢。

在進軍途中,石勒又對劉曜的將來行動做了預判。他認為劉曜有三個可能采取的方案:

勒謂徐光曰:“曜盛兵成皋關,上策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陽,此成擒耳!

結果,“十二月,乙亥,后趙諸軍集于成皋,步卒六萬,騎二萬七千!笔赵诔筛逈]有遇到劉曜的軍隊。石勒高興的舉手指天,又加在額頭,說道“天!”然后倍道進軍洛陽。

這個時候,劉曜根本就沒有防備石勒的援軍。他天天飲酒賭博,不撫士卒。有勸諫的皆斬。直到得知石勒親自到來才吃驚色變,撤圍預備抵御。

就這樣,戰(zhàn)役還沒有開始,劉曜就已經(jīng)陷入了被動不利的地位。

洛陽之戰(zhàn)。

決戰(zhàn)的前一天,石勒望見劉曜的十幾萬人馬列陣在洛陽城西,南北長達十幾里。石勒大喜,對左右說,“可以賀我矣!庇谑锹暑I步騎四萬進入洛陽。

次日,石勒部署對劉曜的進攻。主要方式是利用劉曜布陣的錯誤。兵力分布過廣,兵力分散。而自己左有洛陽城,右有金鏞城做依托,可以集中兵力突進劉曜的中軍,而不必擔心劉曜的左右兩軍的夾擊。石勒的部署如下:

中山公(石)虎引步卒三萬自城北而西,攻趙中軍,石堪、石聰?shù)雀饕跃T八千自城西而北,擊趙前鋒,大戰(zhàn)于西陽門。勒躬貫甲胃,出自閶闔門,夾擊之。

而劉曜戰(zhàn)前又因為嗜酒而喝得大醉,原來的坐騎又突然無故不能伸腿,只得騎了一匹小馬。在石勒軍的進攻下,前趙軍大潰。曜昏醉退走,馬陷石渠,墜于冰上,被瘡十馀,通中者三,為石堪所俘獲。石勒遂大破趙兵,斬首五萬馀級。

戰(zhàn)后,石勒讓劉曜給他留守長安的太子劉熙寫信,諭令速降;劉曜卻給劉熙與諸大臣寫信說,“匡維社稷,勿以吾易意也!庇谑鞘毡銡⒘藙㈥。

結語:

洛陽之戰(zhàn),是前后趙之間的決戰(zhàn),它決定了中國北方的歸屬。在這次戰(zhàn)役中,石勒在戰(zhàn)略決策上和戰(zhàn)役指揮上都高于劉曜一籌,因此取得了應該得到的勝利。

在戰(zhàn)略決策上:石勒判明,劉曜打敗石虎后,不敢乘勝追擊,直指石勒的老巢襄國,與石勒決戰(zhàn),表明他的內(nèi)心膽怯。而南下進攻金鏞又分散了劉曜的兵力,增加了自己的疲勞。石勒自己固守的金鏞又能夠為自己提供有利條件。因此,石勒定下了正確的決戰(zhàn)決策。

在戰(zhàn)役指揮上:石勒針對劉曜布陣過寬,兵力分散的缺點,定下了集中兵力,突擊劉曜的中軍,中央突破的戰(zhàn)法。正確的戰(zhàn)役指導使得后趙軍順利的取得了勝利。

反觀劉曜,麻痹大意,對石勒的動向既不預判,又不防備。在石勒近在眼前才做準備,已經(jīng)手忙腳亂。而在戰(zhàn)役時,劉曜又因為喝酒誤事,實際上是放棄了指揮,這一切都最終造成了劉曜的慘敗。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3

劉曜和石勒都是南北朝初年的皇帝。一個前趙皇帝名。一個后趙皇帝石勒后趙開國皇帝,字世龍,羯族人但漢化已經(jīng)很深,就是一個流浪兒,司馬衷當政的時候,并州發(fā)生民亂,饑民四處暴亂,石勒長的又高又壯,被有錢人四處販賣。最后被賣給一個叫師歡的人為奴,由于經(jīng)常被販賣,心生厭恨,于是組織一群亡命之徒,打家劫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只亂匪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到后來居然自封官員,石勒打著成都王司馬穎的名義,自封為掃虜將軍,石勒居然敢?guī)е蝗悍送竭M攻鄴城,把西晉宗室司馬騰給宰了,劫掠以后殺奔兗州。兗州刺史茍希名字不咋地,打仗可真不弱,帶兵把石勒這只亂匪殺的大敗,石勒走頭無路,帶著殘兵敗將投奔當時最大的軍閥劉淵,劉淵大喜,立即加封石勒為輔漢將軍,總督山東諸軍事,一年前還是一個被販賣的奴隸,如今已經(jīng)是一個國家的將軍,人生的奇妙莫過于此了。

劉淵,字元海,正宗匈奴冒頓單于直系后裔。但自稱為漢室宗親,劉淵已經(jīng)基本漢化。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石勒官拜平定東大將軍,平晉王(平定西晉)從土匪到王爺,石勒自己也許都想不到自己的人生如此詭異。劉淵死后劉聰繼位。劉曜是劉聰?shù)闹蹲樱赣H早亡,是劉淵給養(yǎng)大的。劉曜武藝過人,西晉朝廷的兩位帝王,實際上是他親自領兵擒拿的,對大漢可謂戰(zhàn)功赫赫。公元319年,劉昭告天下。把國號由漢改為趙,(史稱前趙)也就是前趙的最后一任皇帝。

趙王石勒,正式起兵攻取劉曜的地盤和防區(qū)。派兵攻取雁門關,俘虜數(shù)千人,面對石勒的挑釁,劉曜親自出征,石勒讓自己的侄子,16國里的頭號混蛋石虎迎戰(zhàn),劉曜在金谷宿營時候,無故夜驚,軍營潰散,劉曜只好退兵長安,石虎乘勝追擊,劉曜再敗,一萬五千被坑殺。經(jīng)此一敗,劉曜大病一場,。公元329年,后趙石勒派石虎領兵4萬攻取蒲板,劉耀只有帶病迎敵,劉由大陽關渡黃河,攻取金庸城,石虎大敗,戰(zhàn)死的兵卒橫尸遍野二百多里,劉倔黃河水灌石勒的軍營,石勒的部將紛紛投降。但劉沒有直接攻取石勒的老巢襄國,最后導致了失敗。

石勒得知全軍潰敗,便要帶兵直接攻取劉曜的長安,來個圍魏救。大臣徐光反對,并提出意見,劉曜臨襄國不取,而守金庸,這說明劉曜已經(jīng)無能為力了,只要主上直取洛陽,必勝。石勒從善如流,立即親自領兵四萬直奔洛陽。劉曜因為前面打的太順,便停兵不前,天天在軍營飲酒。這時傳來消息,石勒已經(jīng)到黃河了,劉曜立即增兵滎陽,但為時已晚,雙方在洛水相持,石勒觀察劉曜軍營,哈哈大笑道,你們可以向我道喜了,石勒不管劉屯兵滎陽,直接攻取洛陽,然后,讓石虎,石堪,石聰對劉曜行程夾擊之勢,一番混戰(zhàn),由于劉酒醉,失足落水,被石堪活捉。

這位活擒西晉兩位皇帝的劉曜,當年是何等風光,何等榮耀,如今卻為階下之囚,歷史的反轉(zhuǎn)就在一瞬間。當年,劉曜,石勒都是劉淵一殿稱臣,如今兩位皇帝面對面也是歷史的巧合,石勒讓劉曜給劉熙寫信,投降,并非西晉司馬家族,有匈奴本色,立即書寫,:與諸大臣維護社稷,勿以我為念。石勒大怒,斬殺劉曜。

消息傳到長安,太宗子劉熙不是大怒,而是大懼,想放棄長安逃跑,大臣胡勛勸阻,劉胤不敢殺石勒,卻敢殺胡勛,然后棄城逃跑,石勒不費一兵一卒戰(zhàn)領長安,立即派兵追殺劉胤,所謂戰(zhàn)斬草比必除根。石勒的侄子沿路追殺,將前趙軍君臣全部活捉,石虎殘暴,將所有前趙皇族,乃至匈奴五部嫡系五千多人全部活埋。匈奴的嫡系血脈就此斷絕。

至此,從劉淵建漢稱帝,到劉曜被俘,一共傳了三代(劉淵,劉聰,劉)立國27年(304—331)。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4

318年七月,劉聰病死,其子劉粲繼立,史稱隱皇帝。劉粲繼位后,因其荒淫無度,沉湎酒色,置朝政于不顧,悉數(shù)將其交由外戚靳準決斷,因此一月后劉粲就被靳準誅殺。



此時,漢趙內(nèi)部存在著三股勢力:

  1. 靳準。他在殺死劉粲后,自稱漢天王,據(jù)平陽。
  2. 劉曜。劉粲被殺前,他拜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封漢中王,據(jù)長安。
  3. 石勒。劉粲被殺前,他就是漢趙勢力最大的地方諸侯,據(jù)襄國。
在靳準誅殺劉粲后,石勒就率先命張敬率五千兵作前鋒,自己親率五萬兵討伐靳準。此后,在十月,鎮(zhèn)守長安的劉曜發(fā)兵攻靳準,并于赤壁即位為帝,史稱昭文帝,同時為了拉攏石勒,他又特意下詔加封石勒為大司馬、大將軍,加九錫,增封十郡,進爵為趙公。



隨后,石勒率軍進攻平陽,數(shù)十萬各族百姓紛紛降于他。十一月,靳準派人向石勒請和,而石勒卻將這位使者交到了劉曜的手中,向他表明靳準根本無歸附的意思,希望借此讓劉曜與靳準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讓他們兩敗俱傷,可劉曜卻并不上當,他放了這位使者,然后讓他告知靳準:“只要他愿降,一切都既往不咎”。

而后,靳準勢力因在該向誰投降一事上發(fā)生內(nèi)訌,不久靳準被靳康等人誅殺,靳明被推為新主,之后靳明向劉曜請降。與此同時,石勒見自己的陰謀非但沒成功,反而讓劉曜得了便宜,他自然是憤憤不已,于是他就率兵猛攻平陽,靳明見抵不過,只得是閉門不出,隨后就向劉曜求援。此時,劉曜與石勒雖早已互相不對付,但在表面上,石勒還是劉曜的臣子,他們還沒有完全的翻臉。如此,當劉曜派兵接靳明等出城時,石勒并未阻止。



319年,靳氏叛亂終被平定,劉曜正式繼漢趙帝位,而因漢趙都城平陽被石勒所占據(jù),劉曜只得宣布遷都長安,并改國號為趙(此前國號為漢),史稱前趙。與此同時,不久劉曜與石勒的沖突開始明朗化,最終在石勒的使者王脩被劉曜所殺后,劉石正式?jīng)Q裂。同年十一月,石勒稱大將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于襄國即趙王位,正式建立趙,史稱后趙。

隨著石勒的正式反叛,前趙喪失東土,獨存西境,勢力大損。

當然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曜的勢力雖較之劉淵、劉聰時期有所衰退,但好歹根基還在,再加上劉曜這人在十六國時期還算是個雄主,他的能力并不差,所以自劉曜登基后,前趙的實力開始緩慢的恢復。



320年,劉曜派大將游子遠平定關中、隴右地區(qū)的叛亂,最終在成功招降虛除權渠這股最強大的反叛勢力后,“至是莫不歸附,西邊遂平”。而后劉曜又親率二十余萬大軍逼降涼州張氏政權,讓其稱臣于前趙,自此關隴地區(qū)皆為前趙所控,實力大增。

324年,石勒開始對劉曜發(fā)起全面進攻,石勒是勝多敗少,但幾次大戰(zhàn)卻是各有勝負。

先勝后敗

  1. 325年,石勒派石他率先對前趙發(fā)起攻擊。初期石他擊潰依附于前趙的北羌王盆句除,俘虜三千多部,牛羊等兩萬多只。但后期隨著劉曜的反擊,石他軍被劉曜麾下大將劉岳擊敗,主將石他當場隕命,所部一千五百余人被斬,五千多人掉入黃河淹死。


先敗后勝

  1. 326年,劉曜聯(lián)合東晉司州刺史李矩、潁川太守郭默進攻后趙石生,不久劉曜攻克后趙的盟津、石梁,斬首后趙軍五千余人。此后,石勒率四萬步騎兵參戰(zhàn),劉岳戰(zhàn)敗,并被圍困。之后,劉曜親自率軍援救劉岳,石虎率領三萬騎兵抵擋劉曜,前趙前軍劉黑在八特坂大敗石虎的部將石聰,幾乎全軍覆沒。但不久,因劉曜軍內(nèi)部突然發(fā)生動亂(尚不知原因),石虎乘機攻向劉曜軍,劉曜軍近乎全軍覆沒,只好逃會長安。
  2. 328年,石勒派石虎率兵四萬西上蒲阪攻打前趙,劉曜盡發(fā)精銳迎戰(zhàn)石虎,兩軍戰(zhàn)于高侯,石虎大敗,其部將石瞻被殺,后趙軍陳尸200余里,前趙軍繳獲后趙軍物資數(shù)以億計,石虎四萬大軍全軍覆沒。而后劉曜乘勝追擊,據(jù)金墉,直驅(qū)洛陽。隨后,石勒親率后趙全部精銳,在洛河與劉曜十萬大軍對峙。此時,可以說是關乎著兩國最后命運的時刻,可劉曜非但不積極應對,反而是在軍中喝的酩酊大醉,致使前趙喪失了絕佳的進攻時間,最終被石勒所敗,并被生擒,而后被殺。

完勝

  1. 325年,后趙石生擊敗趙河南太守尹平,石生掠前趙5000人而還。


其實從以上的戰(zhàn)績來看,石勒并不比劉曜高明多少,在對戰(zhàn)中,雙方各有勝負,沒有誰能有絕對的實力能夠壓的過對方。可以說劉曜會敗在石勒的手中,不是因為石勒有多厲害,他的謀略有多高,只是因為劉曜過于麻痹大意了。

328年的那場戰(zhàn)爭,初期劉曜可謂是勢如破竹,殺得石勒大軍丟盔棄甲,四處逃竄,本來若是他一鼓作氣,直驅(qū)洛陽,恐怕石勒真的就只能是選擇棄洛陽而逃了,可是此時的劉曜卻并沒有這么做,他選擇了觀望,并且直知喝酒,而不知防御。當時石勒在進攻劉曜時就說道:“劉曜設大軍于成皋關防御,是他的上策;列兵于洛水阻截則次之;坐守洛西,就會讓我生擒了”,此時的劉曜在防御石勒時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于洛西列陣。



此后,劉曜在對峙期間非但沒有積極應對,更是在軍中飲酒作樂,這般作為自然更是讓他離失敗不遠矣。如此,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都出現(xiàn)嚴重的錯誤,劉曜焉能不敗呢?

5

“二趙”洛陽之大戰(zhàn),與其說是后趙國君石勒打敗了前趙皇帝劉曜,莫不如說劉曜是被自己打敗的——酩酊大醉上戰(zhàn)場,迷迷糊糊瞎指揮,焉能不。

劉曜為五胡十六國初期前趙皇帝,身高九尺三寸,雄武過人,一箭能洞穿寸厚鐵板,時號“神射”,尤好兵書,自比戰(zhàn)國名將樂毅;而且富文采,工草隸,稱得上文武雙全。

328年七月,后趙君主石勒命令侄子中山公石虎率軍四萬西進,攻打前趙河東(黃河以東地區(qū),秦漢時指今山西省西南部)之地。石虎

揮師直取戰(zhàn)略要地蒲阪(今山西永濟市西南蒲州鎮(zhèn))。

后趙是自前趙派生出來政權,石勒原為前趙大將,319年冬脫離匈奴前趙自立門戶,據(jù)幽、冀建立羯人后趙政權。時北方只有前、后趙兩大政治勢力,故而頗有淵源的“二趙”便成了生死冤家,互掐死磕。

蒲阪位于黃河東岸邊,有渡口名蒲阪津,歷為戰(zhàn)守必爭要地。劉曜見蒲阪有危,立時親率精銳十萬自衛(wèi)關北濟黃河,反擊石虎救援蒲阪。石虎兵少懼戰(zhàn),慌忙率軍回撤;劉曜緊追不舍。八月,前趙軍于高候原(今山西運城市安邑鎮(zhèn)北)追上后趙軍,隨即揮師強力攻殺。石虎慘遭大敗,倉皇逃奔朝歌(今河南淇縣)。后趙將士枕尸二百里,遺棄軍需物資數(shù)以億計。

劉曜得勢不饒人,揮師自大陽津渡過黃河,圍攻洛陽,全力攻打外圍據(jù)點金墉城。金墉城為洛陽西北角上一小城,城小而固,易守難攻,是洛陽城的支撐點,歷為攻戰(zhàn)戍守要地。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劉曜以水為軍,掘開洛陽城西北的千金堨引水灌注城池;然而城池固若金湯,百余日也未能攻克。攻城同時劉曜分遣將領攻打汲郡(今河南衛(wèi)輝市西南)、河內(nèi)郡(治野王縣,今河南沁陽市)。后趙滎陽太守、野王太守相繼舉城投降了前趙,前趙的觸角逼近了襄國(今河北邢臺市西南,時為后趙國都),襄國為之大震。

十一月,石勒集結畢兵馬,做出增援洛陽部署,他命石堪、石聰?shù)葘㈩I率領所部合兵于滎陽,令石虎進據(jù)滎陽城東北之石門;自率四萬步騎自大堨(古渡口,在今河南延津縣北)渡過黃河,救援金墉城。

十二月初一,后趙各路大軍會聚于成皋關(在今河南滎陽市西北汜水鎮(zhèn)西,自古為黃河以南東西交通孔道于戰(zhàn)爭要塞),計有步軍六萬,騎兵二萬七千。石勒命令士兵卷甲銜枚疾進,抄荒僻小路

日夜兼程,進抵至鞏縣、訾邑(今河南鞏義市西南)間。

重兵圍困小小的金墉城,劉曜樂觀地認為破城是早晚的事,故而異常輕松,每日與寵臣喝酒下棋,甚是愜意。直至聞報石勒親率大軍渡過黃河前來馳援,劉曜這才將心思用到正事上。他決定增強洛陽防務,切斷黃馬關(在汜水鎮(zhèn)西),同時下令撤回圍困金墉城的部隊,集結兵力,指揮十余萬大軍在洛陽城西擺開南北長十余里的陣勢,嚴陣待敵。石勒見金墉城之圍不戰(zhàn)自解,大喜,率領四萬步騎進入洛陽城。

初五日,石虎率步兵三萬自城北向西進發(fā),攻擊前趙中軍;石堪、石聰?shù)葘㈩I各率八千精騎自城西向北進擊,攻打前趙前鋒,雙方大戰(zhàn)于西陽門(洛陽城西面南頭門)。酣戰(zhàn)之時,石勒披堅執(zhí)銳率軍出擊閶闔門(在今洛陽市東北,即漢晉洛陽故城西城北門),以夾擊敵軍。

劉曜雖才兼文武,國家治理得也不錯,但有個大毛病,那就是自小便貪杯嗜酒,而且酒癮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大增,簡直到了離開醇酒便生不如死的程度,即便是大戰(zhàn)在即,也是狂飲不已。出戰(zhàn)前,劉曜便飲酒數(shù)斗,他醉醺醺跨上平日常騎的赤色戰(zhàn)馬,誰知坐騎卻無緣無故腿部抽筋,頭也抬不起來,也不知是來了什么毛病。劉曜無奈,只好換騎一匹小馬,這工夫,他又將一斗多酒灌進肚子里。劉曜醉醺醺策馬來到西陽門,指揮部隊將軍陣遷移至平川地帶。

臨戰(zhàn)移陣極易授敵以隙,是兵家之大忌。后趙大將石堪反應快,見戰(zhàn)機來了,立時率領精騎狂飆般沖殺過來。陣型不整的前趙軍經(jīng)不住滾滾鐵流的沖蕩,頓時大亂奔潰,回潮竟將昏醉中的皇帝也裹卷著潰退下來。胯下小馬在體型巨大的劉曜重壓下,有些不堪重負,鐵蹄一打滑,陷進石砌的渠溝中,將醉咕隆冬的劉曜狠狠地甩到了冰面上。任你再雄武虓勇,爛醉如泥摔倒冰面上的大英雄也變成了大狗熊,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追殺而來的后趙將士對毫無反抗意識與能力的劉曜毫不手軟,眨眼間,前趙皇帝身上十余處受傷,其中洞穿傷三處,簡直成了血人。

洛陽一役,前趙皇帝劉曜落馬重傷被俘,五萬多將士殞命沙場,優(yōu)勢兵力的前趙敗得一塌糊涂。

傷勢嚴重的劉曜被馬車載回襄國,安置于近旁的永豐小城。石勒讓舊主劉曜寫信招降其太子劉煕。劉曜不愧是個硬漢子,敕令太子與諸位大臣道:“匡扶社稷,不要因為我被俘而改變心志!”石勒見舊主人不肯屈服,怒甚,不久將其殺害。

前趙兵敗,皇帝被俘,國勢驟衰,太子劉煕苦苦支撐著前趙這副爛攤子,但也僅僅撐持了幾個月。翌年九月,死纏爛打的后趙軍到底將劉煕俘殺了,立國二十五年、歷四主的前趙亡。

劉曜天資虓勇,具文武才,馳騁疆場,戰(zhàn)績驕人:破晉都洛陽,遷晉懷帝至平陽;攻關中,再破晉都長安,俘晉愍帝,滅西晉;平定內(nèi)亂,殺竊國賊,撥亂反正,稱帝改號。惜其酗酒無度,最終栽在了酒上!岸w”洛陽之戰(zhàn),前趙兵力優(yōu)于后趙,劉曜又是一個知兵善戰(zhàn)的優(yōu)秀軍事統(tǒng)帥,盡管對手是同樣杰出的統(tǒng)帥石勒,但劉曜若不是醉酒上陣,若不是臨時起意遷移軍陣授敵以隙,前趙即便不能獲勝,但起碼不至于大。挥鹿谌姷膭㈥赘粫漶R重傷被俘,落得個身死國滅的可悲下場。

故而可以說,洛陽大戰(zhàn),劉曜是被自己打敗的,敗在他須臾也離不開的“瓊漿玉液”上。

6

上天總是眷顧勢力更強,謀劃更全的一方,洛陽之戰(zhàn)劉曜兒戲般失敗,背景原因是合格政治家與不合格政治家的博弈,加上第一次洛陽之戰(zhàn)劉曜精銳喪失,才讓石勒快速打敗劉曜

屠各非胡與號胡為國人

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劉曜始終以匈奴屠各為核心,所以在漢趙政權中不僅有胡漢分治,還實行胡胡分治,也就是所說的屠各非胡。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劉曜將石勒稱為“大胡”,還有一些記載如“告宣等召集五部,引會宜陽諸胡”等。可以看到涉及到五部屠各與其他胡人族群時,區(qū)別很明顯,所以作為漢趙統(tǒng)治核心的五部屠各將自己與六夷分裂,這就造成政治上的分裂。

后來由于劉乂事件,漢趙的統(tǒng)治聯(lián)盟已經(jīng)分裂,然而劉曜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會用武力壓服。

相比之下石勒在這方便的行動更符合當時的北方實際情況。

石勒“號胡為國人”,這就讓北方諸胡有了共同的身份認同,比漢趙的多民族聯(lián)盟還要更進一步。這讓石勒的統(tǒng)治基礎與民族號召力超過了劉曜。

事備躬親與主次有序

用事備躬親來形容劉曜有點太褒義,但是劉曜的確大小事務都過問。

大到戰(zhàn)爭方面,劉曜屢次御駕親征,小到內(nèi)政事務上,也要做出“指示”。而石勒這個領導要成熟的多。

后趙政權建立后,石虎勇猛能征善戰(zhàn),又是羯族親信,石勒就讓石虎統(tǒng)領軍隊,對外征戰(zhàn)多交給石虎。張賓為首的士大夫等善于治理內(nèi)政,就由他們掌管內(nèi)政。而石勒只在后漢的戰(zhàn)略方向以及內(nèi)部均衡上著手,穩(wěn)穩(wěn)的控制住后漢國內(nèi)局勢。

第一次洛陽之戰(zhàn),劉曜精銳盡失

第一次洛陽之戰(zhàn)時,劉曜派劉岳支援李矩,劉岳攜并州之勝的威勢把石生圍在金墉城,然而石勒不顧并州情況,派石虎率領4萬精銳鐵騎支援,劉岳不得不撤退。

這次的戰(zhàn)斗算是決戰(zhàn)局的前戲,劉曜也意識到這一點親率大軍支援,然而上天跟劉曜開了兩個大玩笑。

劉曜駐扎金谷與石虎對峙,誰也沒預料到,劉曜軍隊炸營,部隊潰散,劉曜只得后撤整頓,然而軍隊再次炸營,劉曜不得不撤退到長安,沒有了支援劉岳等人稱為石虎案板上的魚肉,石虎破城之后,9000多俘虜全部坑殺,劉岳等80多個將領被送到襄國。

這一次失敗對于劉曜的打擊巨大,因為失去的是劉曜的精銳,史載劉曜回到長安后“素服郊哭,七日乃入城,因憤恚成疾”。這也導致洛陽決戰(zhàn)時,劉曜“帶甲十萬”攻不下一城

等到第二次洛陽之戰(zhàn)時,劉曜實際上敗相已成,與石勒決戰(zhàn)居然還喝酒喝得上不去馬,這種情況,要么是劉曜真的已經(jīng)糊涂了,要么是心理素質(zhì)不行。

7

劉曜是誰?

說起劉曜,大家可能都不太知道,這也難怪,因為劉曜所處的那個時代雖然動亂,但是并不為中國現(xiàn)在的影視劇作品喜歡,古代的小說和歷史也很少以它為藍本,仿佛是故意不提,畢竟西晉滅亡到北魏建立這百年間,中國北方實在太混亂,漢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劫殺,中原百姓十室九空,這也是史書都不愿意提及的原因吧

劉曜就是南北朝前趙最后一位皇帝——前趙襄宗

都說是末代皇帝,其實劉曜是被石勒打敗而滅國的,原來石勒也是當時的地方實力派和劉曜早有矛盾,咸和年間,石勒準備充分,出兵三路進攻劉曜,十二月石勒后趙諸軍集結于成皋,不見劉曜設防,軍隊迅速開至洛河。劉曜忙陳兵十萬干洛西,石勒遂命石虎引兵自洛陽城北而西攻劉曜中軍,命石堪率兵自城西而北,由劉曜前鋒,石勒自出洛陽閶闔門,夾擊劉曜,前趙軍隊大潰。劉曜在退兵時馬陷石渠墜于冰上,身上被創(chuàng)十余處,為石堪生俘。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8

劉曜是如何被石勒打敗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介紹一下劉曜和石勒,這倆人一個是史稱“前趙”的皇帝,一個是“后趙”的皇帝。

劉曜是南北朝時期,匈奴建立的漢國皇帝劉淵的侄子,劉曜自幼父母雙亡,是劉淵把他撫養(yǎng)大的。劉曜從小就與眾不同,膽識過人,非常聰明,一次和劉淵一塊打獵,突然電閃雷明,其他人都嚇的躲了起來,只有劉曜非常從容的站在劉淵身邊,劉淵認為這孩子將來不簡單,會成為象曹操那樣干大事的人,稱贊劉曜“吾家千里駒”,劉曜長大以后,胸懷大志,志向遠大,他喜歡讀史書典籍,并且精于騎射,力大無窮,常將自己與古代的名將相比。公元304年,劉淵建立了匈奴漢國,命劉曜領兵作戰(zhàn),劉曜一路所向披靡,立下了汗馬功勞,公元311年,劉曜和大將石勒、王彌一起占領了洛陽,對西晉的官員和百姓進行了屠殺,并俘獲了晉懷帝。公元318年,匈奴漢國發(fā)生政變,在位皇帝劉粲被其妃子勒氏的父親靳準所殺,當時駐守在長安的劉曜,親率大軍平叛,在途中遇到逃出來的太保呼延晏和太傅朱紀,在他們的勸說下,自立為帝,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劉曜是前趙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前趙唯一的一位皇帝。

石勒,原名匐勒,是羯族人,幼時家境貧寒,被賣身為奴,他也是一個創(chuàng)造了從奴隸到皇帝神話的傳奇人物。石勒繼承了羯族人善騎射的本領,自幼身體強壯,武藝出眾。在做奴隸時因善于相馬,認識了當?shù)貪h族豪強汲桑,汲桑給他取了個漢名叫“石勒”。因當時社會混亂,汲桑、石勒決定起兵造反,他們想盡辦法籠絡人員招兵買馬,通過劫獄救監(jiān)獄的犯人、收留逃亡的士卒等,很快聚集了一幫人,其中著名的有王陽、夔安、支雄、趙鹿等十八人,號稱十八騎,也成為石勒起家的班底。隨著勢力逐漸壯大,汲桑和石勒為了練兵,決定攻打鄴城,因守城的司馬騰不得人心,再加上石勒確實勇猛,最終攻下鄴城,殺死了司馬騰。這一戰(zhàn),震驚了西晉朝庭,派出老將茍晞前來征討,汲桑、石勒寡不敵眾,汲桑戰(zhàn)死,石勒領著剩下的人逃了出去,帶人投靠了剛建立匈奴漢國的劉淵,這也開始了劉曜和石勒兩個強人的同事生涯。劉淵剛建立政權正值用人之際,對石勒帶人來投,當然高興,就封石勒為輔漢將軍。投靠劉淵后,石勒顯現(xiàn)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在與西晉的作戰(zhàn)中,攻無不克,屢立戰(zhàn)功,贏得了劉淵的信任,同時也在軍中建立了較高的威望。在公元318年,匈奴漢國發(fā)生政變后,劉曜自立為帝,建立前趙政權,石勒在平叛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劉曜封石勒為趙王。但是,隨著石勒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已不甘于居匈奴漢政權之下了,自立獨霸一方,才是他的最終目標。公元319年,石勒自稱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后趙”。形成了兩趙并立的局面。

公元324年,石勒派石他進攻劉曜,雙方正式拉開戰(zhàn)幕,劉曜派劉岳在河濱與石他交戰(zhàn),斬殺后趙主將石他,第一次交戰(zhàn)劉曜方取得了勝利。公元328年,石勒命令石虎率四萬大軍向劉曜的河東郡發(fā)起進攻,劉曜安頓好后方后,決定御駕親征,石虎見劉曜親自帶兵,再加上人多,心有畏懼,便向后撒退,劉曜乘勝追殺,大敗石虎,劉曜借機南下洛陽,挖開洛陽西北大堤,水灌金墉城,后趙的一些地方官員見狀,紛紛向劉曜投降。這時的石勒一看形勢于己不利,也決定親自出征,遭到大臣的勸阻,石勒到寺廟征求佛圖澄的意見,得到了如果出征,能活捉劉曜的暗示,石勒大喜,率步兵六萬,騎兵兩萬多人北上。此時的劉曜因為一直沒有攻下金鏞城,部隊逐漸懈怠,劉曜愛酗酒的毛病又犯了,整日飲酒賭博。石勒分兵三路向劉曜夾擊,劉曜倉慌應戰(zhàn),臨上陣前剛飲了不少酒,這時侯劉曜的戰(zhàn)馬又突然抽筋不能騎了,只得臨時更換一匹小馬,就這樣,劉曜臨行前還不忘再飲一斗酒,臨時換的小馬不堪重負,將強壯的劉曜摔下馬,再加上此時劉曜已處于醉酒狀態(tài),后趙的士兵用刀槍將劉曜扎成重傷,被后趙大將石堪生擒活捉了,前趙士兵被斬殺五萬多人。石勒將劉曜帶回襄國,讓他寫信勸其子劉熙投降,劉曜卻寫信告訴劉熙不要因為自己輕易投降,石勒一看非常生氣就將劉曜殺掉了。不久,石勒派石虎進攻退守上邽的劉熙,俘獲劉熙及其宗室和大臣等三千余人,石虎將他們?nèi)繗⒌,建國僅十一年的前趙滅亡。

石勒只所以能打敗劉曜,與石勒能夠重用漢族人才有關,他建立了考試制度,唯才是舉,曾下令如果俘虜是讀書人,就不準殺害;他善于學習,總結吸取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在前趙劉曜安于現(xiàn)狀時,石勒已經(jīng)悄悄開始擴大地盤積蓄實力了,后趙在石勒的經(jīng)營下出現(xiàn)了繁盛的局面。當然,這也與劉曜建國后迅速腐化有關,他大興土木,耗費了大量財力,性格高傲,聽不進不同意見,比如他戰(zhàn)前飲酒,大臣皆不敢勸,因為誰膽敢勸諫,將會被他以妖言惑眾斬首,這誰還敢給他提意見?不敗才怪。




9

我是六菠蘿,閩南小生一枚。

劉曜的死是很戲劇性的。

無論從前趙的國力、軍力還是劉曜本人的能力,并不比石勒差,在戰(zhàn)爭初期,石勒甚至腹背受敵,不得已才“御駕親征”。

但運氣對于劉曜來說“渴望而不可得”:首先,在黃河邊決戰(zhàn)時劉曜部隊發(fā)生夜驚,而且不止一次,使得士氣大落;其次,劉曜愛喝酒。無論是平時還是戰(zhàn)時,開不開心都喝,所以大戰(zhàn)時劉曜屬于“酒壯慫人膽”,卻最終迷迷糊糊手無縛雞之力地被后趙俘虜。

10

劉曜遇上石勒,就像是兩頭厲害的猛虎混在一起終日廝殺,只有更厲害的那一只才能活下來。

這兩位都是五胡十六國前期的胡人梟雄,手上沾滿了鮮血。不過,盡管劉曜戎馬一生、能征善戰(zhàn),但最終還是輸給了更厲害的對手石勒。

(劉曜的前趙與石勒的后趙)

公元328年,劉曜追殺石勒的養(yǎng)子石虎,從山西境內(nèi)一直追到河南洛陽。石勒也從成皋發(fā)兵迎擊劉曜,最終俘虜劉曜。石勒的軍隊兵分三路夾擊劉曜,在洛陽外城擊潰了劉曜的軍隊。劉曜在逃跑的過程中,因為醉酒而失足落馬,本來已經(jīng)身負重傷,結果又遇到了追兵。

兩軍交戰(zhàn),一方的主帥被俘無疑是大事?蓜㈥撞粌H被俘,還丟了自己的腦袋。洛陽一戰(zhàn),劉曜慘敗被殺,這位匈奴梟雄就此殞命!

劉曜是何許人也?為什么會兵敗身亡呢?

劉曜是匈奴人,他的養(yǎng)父就是發(fā)動永嘉之亂的“屠各匈奴”首領劉淵。公元304年,劉淵在山西離石起兵反晉,揭開了西晉末年“五胡入侵”的慘狀。

劉曜作為劉淵的養(yǎng)子,因為作戰(zhàn)勇猛,深受劉淵的看中。在劉淵、劉聰父子攻滅西晉的過程中,劉曜立下了大功。311年,劉曜奉命進攻西晉王朝的首都洛陽,當時的晉王朝已經(jīng)被八王之亂掏空了,根本擋不住匈奴人的攻擊,節(jié)節(jié)敗退。晉懷帝攜帶后宮妃嬪躲進皇城不敢出來,而外城位斷糧缺水,早就扛不住了。

當天下午,劉曜就攻破洛陽城門了,然后帶領匈奴士卒殺進皇宮,前后殺害了西晉的王公大臣、百姓一共3萬多人,制造了一場慘烈的屠殺。攻下洛陽城后,劉聰(劉聰是劉淵的兒子,劉曜是劉淵的養(yǎng)子)將晉懷帝司馬熾殺死,并將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羊獻容以及一些晉朝的宮女賞賜給劉曜做妾。

此后,劉曜率領匈奴的軍隊深入關中各地,先后擊破晉朝的南陽王司馬模、長安的晉愍帝司馬鄴(西晉末代皇帝)等。316年,西晉最后的據(jù)點長安城被匈奴人攻破,西晉徹底滅亡。此時。距離晉武帝司馬炎統(tǒng)一三國僅僅過去了不到36年。

與此同時,還有一名能征善戰(zhàn)的羯族將領石勒也在厲兵秣馬,攻略河北。石勒是羯族人,奴隸出身,曾經(jīng)投靠過劉淵、劉聰父子,相當于是劉曜昔日的同僚。不過,石勒的野心更大,他采取漢人謀士張賓的建議,攻下了黃河中下游的17州,以河北的襄國作為根據(jù)地。史稱“張賓輔主據(jù)河北”!

匈奴的君主劉聰病死后,太子劉粲繼位。劉粲比起父親更加殘暴昏庸,并且與自己的幾位庶母、先帝劉聰?shù)腻訑牧藗惱砭V常,讓人詬病。雖然匈奴人本身就有“收繼婚”的野蠻習俗,可是新君主劉粲是個十足的昏君,最后死于大臣的謀殺。鎮(zhèn)守長安的中山王劉曜平定了這場叛亂,自己繼承了皇位

這樣一來,石勒就非常不樂意了。劉曜雖然是匈奴的皇親國戚,但是與石勒一樣,都是當年劉淵、劉聰、劉粲的部下,F(xiàn)在劉曜率先稱帝,第一個不服從他的就是昔日的老同僚石勒。

劉曜以長安為首都,建立了五胡十六國中的前趙;石勒以河北的襄國為首都,建立了五胡十六國中的后趙。雙方足足打了10年,互有勝負,誰也滅不掉誰。

劉曜可能覺得自己戎馬一生、滅掉西晉、平定羌氐,始終不肯受制于人,于是向石勒發(fā)起全面進攻。公元328年,匈奴的君主劉曜率領前趙軍隊從山西運城追到河南洛陽,羯族君主石勒也率領后趙的主力軍隊開進洛陽。由于劉曜臨陣輕敵,作戰(zhàn)時飲酒過量,結果兵敗被殺死。

328年的洛陽之戰(zhàn),劉曜先勝而后敗,在洛陽撤退時墜落下馬,被石勒的軍隊俘虜。劉曜本來就是勇猛的匈奴人,不肯向羯族屈服,所以被羯族君主石勒砍下首級。石勒的后趙國攻入關中,消滅了劉曜的前趙國,統(tǒng)一了華北地區(qū)。不過,混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才剛剛開始。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