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謝邀請。

制造原子彈,離不開科學家的艱辛,更離不開地質學家的萬水千山拔涉的勘探取樣。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原料鈾礦是地質學家在我國境內的廣東北粵韶關發(fā)現(xiàn)的礦床,雖然含量比很小,總算解決了原子彈的核原料。

最初,中蘇蜜月時期,蘇聯(lián)提供原子彈樣品,圖紙,核原料,因政治上的原因,導致中蘇關系出現(xiàn)裂隙,蘇聯(lián)撒走了專家及樣品,圖紙,核原料,是一位蘇聯(lián)專家冒著生命危險把關鍵的數據交給了中方的科學家。后來,根據蘇聯(lián)專家的數據反復整合,由數百位頂尖的珠算高手成千上萬次驗算,最終數據被百位珠算高手驗算歸零,攻破了擋在我們面前的壑溝,成功了。

接下來,核原料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地質學家踏遍中國,總算在廣東的北粵韶關大山深處探得鈾礦 。

經過奮戰(zhàn),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于1964年10月16日15時,在倒計時10,9,8,7,6,5,4,3,2,1,0,在新疆的羅布泊上空爆炸成功。

中國繼美,蘇,英,法后,第五個擁核國。

歷史幾乎眷顧先來后到,這五個先擁核國者都是五常國。

英國的第一顆原子彈于1952年10月3日,在澳大利亞沿海的蒙特貝洛停泊的船上爆炸成功,是第三位擁核國。

法國的第一顆原子彈,于1960年2月13日在西非撒哈拉大沙漠的賴加奈100米的高塔上成功爆炸,是第四位擁核國。




最佳貢獻者
2

中國是自己找到的鈾礦。英國和法國的原子彈是在自己的海外殖民地進行試爆的。 英國是在澳大利亞,法國是在塔希提島。

3

老一輩地質工作者和普通群眾合力發(fā)現(xiàn)探明的,有不少同志因此而犧牲

1954年10月,一塊特殊的礦石從廣西送進北京中南海,在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最高領導面前做匯報。時任地質部副部長劉杰手持蓋革計數器進行探測表演,儀器發(fā)出響聲證明了這塊礦石是鈾礦石的身份。這塊礦石堅定了老一輩領導人自主發(fā)展原子能的決心,這塊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礦石也被命名為“開業(yè)之石”

早在1943年,我國地質學家南延宗在廣西省鐘山縣黃羌坪調查錫礦石,礦區(qū)石壁上發(fā)現(xiàn)有很多極其鮮艷的黃色粉末狀礦物,當即用小刀刮取少許帶回桂林。隨后他邀請吳磊伯先生一起用顯微化學分析、定性分析比較法、放射性試驗之照片感光法等手段進行鑒定,最終確定為磷酸鈾礦、脂狀鉛鈾礦和瀝青鈾礦。這是我國第一次發(fā)現(xiàn)鈾礦,更加可貴的是,南延宗先生根據根據鈾礦與鎢、錫共生在花崗偉晶巖脈中的規(guī)律,以及我國地質和礦產分布,預測廣西、江西、湖南都有發(fā)現(xiàn)具有較大鈾礦的可能,這為我國后來的鈾礦資源尋找指明了方向。而開業(yè)之石,也正是1954年劉杰副部長帶領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和蘇聯(lián)專家拉祖特金,沿著南延宗的路線發(fā)現(xiàn)的。

1955年1月,在經過充分聽取專家意見以及論證之后,黨中央正式作出了建立和發(fā)展我國原子能事業(yè)的戰(zhàn)略決策。先后成立9個工作組,重點奔赴廣西、湖南、江西和新疆(前蘇聯(lián)鈾礦主要集中在接近新疆的哈薩克斯坦)去尋找鈾礦床。不僅如此,還充分發(fā)動群眾,根據鈾礦的特征,發(fā)動群眾尋找具有“黃色晶體”等特點的礦石,地質工作者根據群眾提供的礦石進行鑒別,并根據情況進行二次勘探。而在人跡罕至地區(qū),則完全靠工作隊人員爬山涉水,按照比例尺劃分網格,一點一點的地毯式搜索勘探過去。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到1960年發(fā)現(xiàn)12處符合勘探條件的鈾礦床。

三礦五廠是我國核工業(yè)發(fā)展的基礎和里程碑,當年數萬名科研工作者和技術工人隱姓埋名,告別親人,進入這些只有數字代號的秘密設施內,默默的為兩彈一星奉獻一生。而這三礦分別是湖南郴縣鈾礦(711礦)、湖南衡陽大浦鈾礦(712礦)、江西上饒鈾礦(713礦),雖然他們大多已經廢棄,但他們的歷史貢獻永不磨滅。

鈾礦是一種分布非常不均的礦藏,全世界80%的鈾礦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和南非這四個國家。英國核計劃相比較下最為順利,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原本就是英國領地,有著特殊關系。而英國實際上也是“曼哈頓計劃”的參與者,1943年丘吉爾和羅斯福簽訂了《魁北克協(xié)定》,美國在曼哈頓計劃成功后要與英國共享技術。但是1946年杜魯門簽署《原子能法》終止了與英國合作,讓英國暴跳如雷,只得自行宣布核計劃。但是缺乏資金等原因,讓英國進展相當緩慢,1949年蘇聯(lián)引爆其第一枚原子彈后成為第二個核武器國家,更是讓英國非常尷尬。

不過蘇聯(lián)成功研制原子彈,讓美國意識想要獨霸核武器的野心破產,同時英國影響控制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這幾個主要鈾礦產地,美國想要增加原子彈數量,獲取更多鈾礦石也需要和英國合作。于是1950年雙方重新開始合作,英國把核原料直接送到美國,用美國鈾濃縮工廠濃縮提純,很快英國于1952年在靠近澳大利亞西海岸蒙特貝羅島上泄湖里成功引爆了第一枚原子彈“藍色多瑙河”。

對比英國,法國核計劃要艱難的多,不過法國在核物理方面本身基礎相當不錯,比如居里夫人和她的鐳研究所就在法國巴黎。法國的原子彈之父貝特朗·戈德施密特正是居里夫人的最后一任助手,他也參與了“曼哈頓工程”,鈾分離以及钚提取工藝正式他開發(fā)的。1945年,貝特朗·戈德施密特受政府委托創(chuàng)建法國原子能委員會,雖然政局不穩(wěn)和資金短缺,但在戈德施密特領導下依然在穩(wěn)步推進,1948年建立法國第一個核反應堆,1950年提取到少量钚。

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后,法國正式開始大規(guī)模的進行核武器研發(fā),1958年戴高樂執(zhí)政后,雄心勃勃的戴高樂更是把核武器計劃推到重中之重。1960年,法國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的撒哈拉沙漠中,成功引爆了其第一枚原子彈“藍色跳鼠”。法國的核試驗基地最初是放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但隨著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的爆發(fā)并最終獲得成功,法國把核試驗基地轉移到南太平洋上的法屬波利尼西亞。

4

1955年,我國秘密組建了兩支專業(yè)的鈾礦勘探隊伍:新疆519中隊,以及中南309中隊。這兩支隊伍是新中國最早的鈾勘探隊

蘇聯(lián)給咱們培訓的人才

中國第一批原材料是在云南臨滄地區(qū)發(fā)現(xiàn)礦石的

法國人是在阿爾及利亞的撒哈拉沙漠第一次核試驗

而英國是當初就參加了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因此,英國不需要核試驗。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