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朝宋武帝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雖然這么說,但他其實不如曹操厲害,而且還是個小人。

事實上,除了“卻月陣”以外,也沒太多為人稱道的戰(zhàn)績。最糟糕的是,作為政治中心人物,站在權利頂點,不僅對政治不甚敏感給后代留下了爛攤子,而且還是個小人。這也從側面說明,劉寄奴的水平遠遜于曹操。

劉寄奴在三十歲以前,一直都是中下級軍官,絲毫未曾展現出什么才華。一直到了晉安帝隆安三年,劉寄奴升任中高級軍官,參與討伐晉安之亂,才算開始嶄露頭角。

劉寄奴沒有自己的訓練有素的“子弟兵”,作為光桿司令,他自己雖然活下來了,但是克死了很多隊友。

晉安之亂后,劉寄奴總算光彩了一次,以寡擊眾,只用三個月就干掉了桓玄。然后劉寄奴就腦子進水了,一直到死都沒好轉。

OK,這一次,劉寄奴克隊友的本色再次顯露無遺。曾經追隨劉寄奴的將軍,也只剩下王鎮(zhèn)惡、蒯恩、王弘等人活了下來。

按理說,這些人是劉寄奴的鐵桿親軍,劉寄奴應該好好對他們吧?

不不不,劉寄奴可做不到“同飲班珠尼河水”那樣的論功行賞,他讓后來投靠他的徐羨之、謝晦、檀韶等人力壓了自己的親軍,厚此薄彼,厚待后來者,委屈親近之人。

然后,晉廷封劉寄奴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使持節(jié),掌徐青二州刺史,加錄尚書事,劉寄奴不接受。

于是,像蒯恩、王弘、劉敬宣等人就開始疏遠劉寄奴。跟著你混有什么意思?就為了啃窩頭嗎?

這家伙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劉寄奴像誰呢?像明末帝朱由檢,有功不賞,胡亂封官。

這也為后來劉宋大亂埋下了隱患。

劉寄奴的戰(zhàn)術當然還是有水平的。雖然前期克隊友,但也的確打了很多勝仗,最終打下了江山。包括智擺卻月陣,這也是很強的,是軍事經典?墒撬暮翊吮”诵∪俗鳛闅Я艘磺。

劉寄奴沒當幾年皇帝就掛了。在他去世以前,安排了四個顧命之臣:徐羨之、謝晦、傅亮、檀道濟。

這里頭沒一個是從開頭陪著劉寄奴打天下的親軍,都是“后來居上”者,都是坐直升飛機來的。

當時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親軍都在世,但是硬是讓這些功績更小的人踩在了頭頂。

所以,劉義符、劉義真被廢被殺,沒人理會。

其三子劉義隆是靠自己跟王鎮(zhèn)惡王弘的關系,才籠絡了一批人,剪除了權臣。

我們想,如果曹操對最早投靠他的武將都不好,慢待夏侯惇夏侯淵曹仁許褚典韋于禁李典……反而對后期投靠他的武將拼命封官,讓徐晃、張遼、張郃、文聘等人地位比前面那些將軍地位高,還會不會有人喜歡曹操?

劉寄奴為什么不招人喜歡?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跟隨他一輩子,為他賣命打天下的人,最終并沒有得到什么厚待,后期投靠他的人,各個高官厚祿,位高權重,壓制原來的功臣。

《三國》里,曹操厚待關羽,不也招致部下不滿了?可是劉寄奴做得比曹操還厲害。并且后期投靠劉寄奴的那些家伙哪能跟關羽相比?

劉寄奴沒有知人之明,不識善惡,不分好壞人,把徐羨之、謝晦、傅亮這樣的人留給兒子,把國之棟梁棄如鄙履。他哪點比得上曹操?

劉寄奴這個家伙,可能是歷代以來最奇葩的開國君主,比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還要瘋狂,凡是給他立下大功的,他都不重視;凡是后來投靠他的,只要立一點小功勞就拼命提拔。

再想想曹操是怎么大宴銅雀臺的。劉寄奴拿什么跟曹操比?胸懷肯定是比不上了,比胸肌嗎?

名氣?劉寄奴也配?就這種貨色,雖然打仗厲害,但這種為人,文人們怎么可能喜歡宣傳他呢?

最佳貢獻者
2

一代奸雄曹操之所以名聲大噪,響譽海內外,主要是得益于羅貫中的經典小說《三國演義》。試問,在中國,有幾個人沒有閱讀過《三國演義》,既使沒有看過,也有可能聽過評書《三國演義》。作為《三國演義》中的主角,曹操自然會家喻戶曉,也就是情理之中。

反觀劉裕,雖然在歷史上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但是提及劉裕事跡的書籍少得可憐。也就是《二十四史》中的《后唐五代史》有所提及。但是《二十四史》屬于收藏類大型圖書,只是具有學術研究價值,其普及率遠不及《三國演義》。

綜上,我認為,雖然劉裕比曹操厲害,但是從知名度的角度來看,肯定不如曹操。主要是因為曹操屬于《三國演義》里的主要人物。

而《三國演義》廣為人知,這也就造成曹操比劉裕更出名。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