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從麥城突圍成功而回到成都,劉備會不會殺了他以正軍法?
我個人認為,盡管這個事情非常嚴重,因為,荊州丟了,就等于蜀國東部大半地盤失去,蜀國門戶洞開,但劉備仍然不會殺了關羽。理由如下。
一,劉備有高祖之風,一直以慷慨、仁義著稱。
雖然有很多人懷疑劉備慷慨和仁義是假仁假義,“外君子而內小人”,并且還弄出一個“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的歇后語,但始終拿不出真憑實據見證他假仁假義的人格。
據《三國志》載:劉備當初代理平原縣令兼平原國相時,本郡人劉平瞧不起他,以受其管轄為恥,于是派刺客行刺先主,刺客見到劉備時,竟然不忍下手,還將自己的來由告知了劉備。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信息:劉備的慷慨和仁義是深得人心,絕不是裝出來的。
劉備曾經說過:“女人是衣服,失去了還可以得到;兄弟是手足,失去就沒有了!
這些話或許會惹的女同胞們不高興,但在張飛、關羽、趙云這些純爺們的兄弟看來,是非常感動的。這話當時劉備是對長坂坡大戰(zhàn)后跑回來的趙云說的。劉備并且還摔了孩子。
趙云是后來的兄弟,算不上結義尚且如此,對關羽、張飛兩個結義兄弟來說,劉備的感情當然比趙云更加深厚。
咱們不妨用法律上經常運用的反證法證明一下,既然沒有證據證明劉備是假慷慨、假仁假義,那就只能相信他的真慷慨和真仁義。
二,張飛就曾經丟過徐州,劉備也沒把張飛怎么樣。
當初剛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張飛丟了徐州,弄得兄弟幾個四散奔逃,劉備投靠了冀州的袁紹,關羽被曹操捕獲,張飛獨自占了一個古城。后來,兄弟三人聚在一起,劉備就連責備張飛的話都沒有說過。
當然,這次關羽丟的是荊州,事態(tài)特別大。過去一直說荊襄九郡,荊州丟了,那可不是像當初張飛丟了徐州一樣。那幾乎是西蜀國的半壁河山。
但即使如此,劉備盡管心里窩火、痛惜,仍然不會殺了關羽。至少暫時不會。因此,關羽只要回來,劉備不但不會殺了關羽以正軍法,而且還會高興地說:“二弟,謝天謝地!萬幸啊,荊州丟了是小事,好歹二弟你沒事就好!
但劉備會遷怒于南郡太守糜芳和將軍傅士仁。
緊接著,劉備會把諸葛亮招回來,讓他出謀劃策,怎么想辦法,奪回荊州。
諸葛亮盡管不希望和東吳徹底翻臉,但東吳現在已經出兵奪回了荊州,孫劉聯盟實質上已經破裂。
因此諸葛亮不會明著反對兵發(fā)東吳,但會勸劉備先防止北部曹操偷襲。劉備認為諸葛亮說得有理,勉強同意了。
諸葛亮會在東北部重新布置重兵。然后,派使者出使東吳,向東吳要回糜芳和傅士仁這兩個叛徒。東吳為了不至于和西蜀徹底鬧掰,也會乖乖把糜芳、傅士仁交給西蜀處置。
西蜀殺了糜芳、傅士仁以后,劉備的氣會消除一部分。但他仍然會想著要奪回荊州。諸葛亮也一定會勸阻他說,現在東吳跟我們鬧翻,一定會加強戒備,并和曹操假意媾和,防止我們報復。我們不妨靜觀其變,看看形勢再說,然后尋找有利時機。
然而,盡管劉備被諸葛亮勉強說服了,但心高氣傲的關羽不僅丟了荊州,又失去了部隊,心情郁悶,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有可能會跟張飛借兵,私自去奪荊州。
關羽前腳一走,后腳張飛就會向劉備匯報。劉備仍然會點齊人馬,兵發(fā)東吳。
至于后來發(fā)生什么事,我個人覺得,和現在已經發(fā)生了的現實應該差別不大。
關羽被東吳圍困戰(zhàn)死了,張飛聽說關羽死了,加速進攻東吳部隊。東吳知道他的厲害,便避其鋒芒,張飛因為煩躁,便會打罵士兵,打罵完的士兵,還喜歡放在身邊伺候他。這是《三國志》描述張飛的性格和慣常做法,劉備曾經勸告過張飛一定要改掉這個毛病。但張飛依然我行我素,就是不改。故此,那些被張飛痛打過、并且威脅要殺了的士兵們還會像《三國演義》里描繪的那樣,乘張飛熟睡時殺了他。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