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薛寶釵為何會落選皇家選秀?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很好奇,認(rèn)為薛寶釵是選不上才賴在賈家不走要嫁給賈寶玉的。選上了就會另攀高枝,看不上賈家了。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薛家很可能是自己放棄了選秀的,我們先看看原著怎么說,再簡單分析下。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dá)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xué)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通過上面這段描寫,我們可以得出三點判斷。

一,薛家的商人身份太低,選不了皇妃。

薛家進京,薛寶釵待是皇帝“將不是出之隆恩”才有的機會,不然薛家是沒有機會的。原因在于薛家不是八旗子弟!都t樓夢》雖然標(biāo)榜“無朝代年紀(jì)可考”,但可以證明是清朝的制度,薛家第一代紫薇舍人只能算皇家的資助人,薛家后人就算當(dāng)官也都是極小的經(jīng)濟類閑官,作為皇商,雖然有錢,卻無地位,不能像元春一樣選皇妃的。


二,薛寶釵選秀選的是公主、郡主的伴讀。

薛家皇商的地位,充其量只能算“名家”之女。

所以薛寶釵的資格只是選公主、郡主陪讀,薛蟠打死了倒霉鬼馮淵,搶了香菱,想進京瀟灑是主要的,避禍和陪妹妹待選不過是順帶腳的事。因為薛家根本也不想讓薛寶釵選上。


三,薛寶釵根本不會進宮伺候公主。

薛家當(dāng)時也是江河日下。“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伙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漸亦消耗!薛家全靠薛寶釵在內(nèi)里幫助母親強支撐罷了。這樣薛寶釵怎么可能去選那沒地位,沒好處的公主伴讀。不過是虛應(yīng)事故,進京點個卯,暗中花點錢走動一下完事了。所以我們看,薛寶釵進京后就再也沒有了待選的消息。

綜上這三點,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薛寶釵沒資格選嬪妃;一個雞肋般的公主郡主伴讀對薛家沒有吸引力;薛家只是虛影事故,消極候選,甚至暗中動用手段自動放棄了資格。所以,不要把薛寶釵選秀太當(dāng)回事,她和賈元春進宮是兩碼事!

我是君箋雅,多歧為貴,看我眼中的紅樓夢和你們有何不同。歡迎關(guān)注我的頭條號!

最佳貢獻者
2

薛寶釵是怎么落選的,書上沒有直接說,我們也問不著曹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反正是落選了。有人說后來并沒有說究竟有沒有落選啊,只是通過薛家長期住在家賈家猜出來的。其實,作者在第七回,就告訴了我們結(jié)局了。

第七局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劉姥姥的事,正好王夫人去了薛姨媽那兒,于是周瑞家的也去了。跟寶釵聊了一會兒天以后,跟王夫人回了劉姥姥的事。然后就聽到薛姨媽吩咐她一件事。

薛姨媽忽又笑道:“你且站住。我有一宗東西,你帶了去罷!闭f著便叫香菱。只聽簾櫳響處,方才和金釧頑的那個小丫頭進來了,問:“奶奶叫我作什么?”薛姨媽道:“把匣子里的花兒拿來!毕懔獯饝(yīng)了,向那邊捧了個小錦匣來。薛姨媽道:“這是宮里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姊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兒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蓖醴蛉说溃骸傲糁o寶丫頭戴罷,又想著他們作什么!毖σ虌尩溃骸耙棠锊恢,寶丫頭古怪著呢,他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

書上只這么簡簡單單地說到宮花一事,前面也沒交待后面也沒給出緣由,我們?nèi)滩蛔『闷娴叵胍獑枺哼@宮花是哪里來的?薛家雖然是皇商,平時也只會由薛家給皇宮里送各種采購的物品,宮里不會隨隨便便的將物品散發(fā)到外面來。而且,薛姨媽說“這是宮里的新鮮樣法”,說明這十二支宮花是新得不久的,并不是薛家保存已久的寶貝。

這是不是間接告訴我們寶釵落選了,宮里對來參加選繡的姑娘總得有點什么樣的表示,于是每人發(fā)十二支宮花,這是皇家賞賜的,表示著皇家的恩寵。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去參加某一場比賽,沒有取得好名次,也沒拿到獎金,只是拿了一個人人有份的紀(jì)念品。而宮花,就是落選后的紀(jì)念品。

也許對于不在乎選秀能否上得了的姑娘來說,選上更好,選不上也就當(dāng)見識一場,留著這些紀(jì)念品,將來回憶的時候,也可以當(dāng)作是一種談資。

但是,對于一心向往著更高更好的薛寶釵來說,這種落選就是她人生的失敗和恥辱,這就很好解釋為什么這十二支宮花為什么寶釵一支都不留全部要送掉的原因了。放在家里看到了,就會感覺心頭扎了個刺啊。

因為宮花來歷存疑,我只好存如此解釋。相比于后來元春給了寶釵紅麝串,寶釵就隨即戴在手上給人看了,說明寶釵真的不像她媽說的那樣古怪到從來不愛這些花啊粉啊什么的。

宮花和紅麝串,兩樣物件,一個代表著否定,一個代表著肯定。否定的東西要扔得越遠(yuǎn)越好,而肯定的東西自然要隨即戴上。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問答就點擊關(guān)注我吧。

3

紅樓夢里,寫到薛蟠一家進京,有一個目的就是“送妹待選”,但前八十回中直接描寫寶釵選秀失敗的文字卻蹤跡難尋,但是似乎有兩處暗示。

第一處是在第七回的“送宮花”。周瑞家的去薛姨媽處向王夫人回稟劉姥姥事宜,薛姨媽安排她把宮花送給姑娘們帶。在《甄嬛傳》選秀時,被選中的沈眉莊、甄嬛、安陵容等都是“留牌子、賜香囊”,而其他未被選中的姑娘是“撂牌子、賜花”。薛姨媽給姑娘們送的花恰好就“宮里頭的新鮮樣法”。

第二處是在第三十回中,當(dāng)寶玉與寶釵開玩笑,把她的“體豐怯熱”比作了“楊貴妃”,登時惹得寶釵大怒,可能因為選秀失敗的陰影在寶釵心中仍是揮之不去的。那么“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的寶釵為何會落選呢?

一是祖上背景不夠強大。古代的選秀,雖是充實皇帝的后宮,為皇家開枝散葉,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一種“政治聯(lián)姻”。比如《甄嬛傳》中的華妃之所以能夠入宮為妃,還長期受寵,架空皇后,關(guān)鍵原因就是年羹堯的累累軍功為皇上穩(wěn)固了政局。

從祖上的功勛看,寶釵的祖上是“紫微舍人”,也叫“中書舍人”,明清兩代在內(nèi)閣的中書科中,的確設(shè)有中書舍人一銜,但職權(quán)已大為下降,僅事繕寫文書。何況“一朝天子一朝臣”,薛家祖上的影響已經(jīng)是“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助力寶釵選秀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是家庭出身不夠匹配。自古以來,在婚姻中就有“門當(dāng)戶對”之說,何況是尊卑有別、等級森嚴(yán)的封建時代。從家庭現(xiàn)狀看,薛家雖有“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財力,但是作為重農(nóng)抑商的封建時代,自有“無商不奸”的偏見,這樣的“商賈”出身似乎與皇家的匹配度不夠。

況且,薛家的生意在不學(xué)無術(shù)的薛蟠手中,已經(jīng)是半死不活的了,影響力一天一天地在衰敗。

再者,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自古就不乏拜高踩低、敷衍趨勢的小人。漢代的王昭君因為沒有給宮中的畫師毛延壽送禮,而被其故意畫丑,在臉上畫了一顆“克夫痣”,因而落選漢元帝,擁有盛世美顏的她卻落了個匈奴和親的命運。

寶釵父親早逝,朝中雖有舅舅王子騰,但是確非直系至親,沒有人操心費力地為寶釵上下打點、疏通關(guān)系,在競爭激烈的選秀中,勝算會有幾成?

三是身體素質(zhì)不夠健康。在第七回中,寶釵對周瑞家的說“只因我那種病又發(fā)了,所以這兩天沒出屋子”,而且是“為這病請大夫吃藥,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銀子錢呢。憑你什么名醫(y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

古代選秀中,對身體條件要求非常嚴(yán)格,不要說有久治不愈的頑疾了,哪怕就是身上有疤痕、痣、狐臭等等的小毛病都會被刷掉的。所以,寶釵的身體條件似乎也很不達(dá)標(biāo)。

四是社會關(guān)系不夠清白。沒有父親的庇護也就罷了,關(guān)鍵是寶釵還有個“呆霸王”哥哥薛蟠,實屬“沒事找事”型的。明知道進京是為了妹妹的“待選”,還為了一個小丫頭,而與人爭搶,草菅人命,惹上了官司。

這樣歷史不清白的主要社會關(guān)系,在寶釵選秀的“政審”中,無疑就是個擦不掉的“污點”,拖累寶釵選秀失敗。

作者:溫暖前行。歡迎關(guān)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4

現(xiàn)在有很多男人會說,在釵黛之間選擇的話一定會選寶釵,其實是沒有真的遇到,遇到了你一定不會選。

原因是寶釵表現(xiàn)的太完美了,完美到什么程度呢,如果道德有標(biāo)準(zhǔn)的話,寶釵就是衡量的標(biāo)尺,準(zhǔn)確無誤,是一個理想模式,但是她只是道德的理想模式,卻不是跟人相處的理想模式,真跟她待在一起是不舒服的,所有的人在她面前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

寶釵一心想成為皇妃,甚至她既然從小是按道德的楷模打造出來的,那么她都應(yīng)該當(dāng)皇后?墒腔噬闲璨恍枰@樣的人呢。寶釵沒看上寶玉,在寶釵眼里,寶玉不求上進,不能支撐門戶,不能光宗耀祖,她給寶玉定義為富貴閑人,她看上了寶玉的富貴,瞧不上他是個閑人,那皇上呢,更加的富貴閑人了,寶釵就能瞧得上了?一樣也是看不上的。這就是寶釵不得男人喜歡的地方,她不僅是道德規(guī)范的標(biāo)尺,還自帶了糾錯功能,表現(xiàn)為她會不停的在你耳邊勸勉你,告訴你你有哪些不足,或者她就是不說,她本身也能襯托出你有多不完美。皇上選后宮是干嘛的,是放松自己的,風(fēng)花雪月的,在前朝煩了一天,你說他是喜歡聽寶釵給他講道理呢,還是喜歡看哪個妃子拿著花鋤一邊流淚一邊葬花呢。所以皇上是不會選擇寶釵的,大多數(shù)男人也都不會選擇她,選了也得躲著,常在妾室屋里,少接觸,因為跟她待一起不舒服。我想這就是她落選的原因。

5

我覺得應(yīng)該是元春賜婚前不久落選的吧!若她仍然在選秀名單上,元春應(yīng)該不敢賜婚!沒經(jīng)過參選,名單上的應(yīng)該都不能自行婚配!

她應(yīng)該是立志要入宮的!薛父已去,薛蟠不著調(diào),薛家娘兒仨迫切需要政治助力,至少來保住薛家的家業(yè)!薛家兄弟姊妹眾多,應(yīng)該有薛蝌一樣正派又有野心的兄弟,對薛蟠手里的祖業(yè)虎視眈眈!薛家又是皇商,在外的競爭也肯定是很多的!薛蟠就那樣兒了,寶釵又是個女孩子,唯一的保障就是寶釵的婚配!

薛家對寶釵的優(yōu)勢是很自信的!寶釵對自己的信心也是很足的!“好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這一是她自身的優(yōu)勢:品德,相貌,博學(xué)……另外,寶釵參選,肯定是知會了元春的,希望元春助力!元春肯定也是很樂意的呀!兩姊妹可以在宮中互為依靠!況且薛家無人在仕途,寶釵入宮也只能跟王家賈家互為依靠!宮外有了這兩家的助力,宮內(nèi)再有已是貴妃且有盛寵的元春幫忙,寶釵得寵,似乎是極可能的!

再有,有元春的先例在前,元春初入宮中就是女史,跟寶釵的侍讀差不多吧!我們看多了宮廷劇,自然覺得這女史侍讀不值一提,伺候人的!但在書里,這可是了不得的福分,且看冷子興怎么說“現(xiàn)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去了”,元春能以女史的身份升妃,寶釵等人可能覺得,自身條件也是不差元春的吧!

落選的可能性就很多了吧!薛蟠有打死人的案底,若是賈王兩府的競爭對手存心阻攔,這事肯定能扒出來!而且阻攔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已經(jīng)有了個元春了,還能再讓他們多個娘娘不成!再有,宮里皇上也是要平衡的吧,已經(jīng)有了個元春做娘娘了!

再有,賈王兩家應(yīng)該沒給使上力!薛蟠肯定是心有余力不足!王家跟薛家是很疏遠(yuǎn)的!從寶釵母子進京開始,王家就從來沒有拜訪過,也從不邀請娘兒仨,鳳姐兒在府里也沒怎么跟寶釵母女親近過!賈家也就王夫人吧,鳳姐兒冷而待之,賈璉肯定也懶得出頭,況且能力也有限!賈珍倒是有點門道,但也沒見他有幫過寶釵的痕跡!賈母待客是足夠熱情,但也沒見有幫寶釵參選的言語和行動!無人幫忙,又出身皇商,怎能不落選?

端午節(jié)前后,寶釵一改往日的沉穩(wěn)!變得很是心浮氣躁!寶玉根據(jù)豐滿怯熱,說了一句像楊妃的話,寶釵便勃然大怒,俐齒伶牙的發(fā)作一番“只是沒有一個好兄弟做得楊國忠的”,說明寶釵是有怨的,怨沒有外力相助吧!

再有元妃賜婚,此時寶釵來京不過數(shù)月吧!賜婚肯定有喜愛寶釵,有遵從母意的心意!但主要的,我覺得還是有點愧疚吧!也許元春答應(yīng)或承諾幫忙,但并沒有幫上!彼時賈府正如日中天,元春剛剛選妃!就算看不上黛玉,也應(yīng)該有更好的選擇!寶釵孤兒寡母,薛蟠一個惹禍精,著實算不得好對象!

6

寶釵落選原因很多,首當(dāng)其沖是她的背景條件不足。一是門弟地位不夠;入宮選的是公主和郡主陪讀,對身份要求比較高,多是世家子女和書香門第。寶釵家從商,就不是陪讀首選。雖說薛家是皇商,薛家也就是寶釵爺爺以錢奉主,得到紫薇舍人的官職,但卻不能世襲。薛家后輩能力平乏,薛蟠更是能力不足,也沒能經(jīng)營出色。薛家男無功名業(yè)績,女無誥命。寶釵入宮做陪讀,對她未來陪讀的主子而言,她不是得力助力。二是寶釵個人能力不夠;論才情、女工和樣貌等方面,寶釵在待選人員中都不夠出眾。也不易得選。三是她本人也不是特別愿意得選;以寶釵的條件入宮并不能得到特別好的份位,如果落選,特別是第二、三輪落選的女子;槭录茨茏灾鬟x擇,名聲也不會太次。何況寶釵只是備選,只有其他參選人實在拿不出手才會選上她。得選希望極其渺茫。

7

薛家進京時,書中交代其進京因三件事,其次是送寶釵待選,其二是為了探親,最后是入宮報銷舊賬。

可直到薛家進賈府后,一直都沒有關(guān)于寶釵選秀的只言片語,莫說過程,連個結(jié)果都沒有。直到第七回才出現(xiàn)了宮花,很多人認(rèn)為這宮花是寶釵選秀后帶回來的鼓勵獎,但根據(jù)后文我們知道,無論如何,寶釵肯定與皇宮無緣了才會長住賈府。那么寶釵為了落選?



首先,如果寶釵真的選秀,那寶釵什么時候選秀的呢?其實在進入賈府前就進行了,而且是選完后才來的賈府。

在第三回黛玉進府后,第二天早晨黛玉前來王夫人房中,王氏姑侄兩正念著王子騰的來信,大意是薛蟠準(zhǔn)備入京,但路上打死人,現(xiàn)在應(yīng)天府審理。可知黛玉進府時,薛蟠正有案在身的。

可有一次寶玉與黛玉賠不是是,說到:“我們兩自小一處長大,她才來,我豈不知親不間疏的道理?”。這句話中透露一個信息,就是黛玉寶玉相處很長時間后,寶釵才入的賈府。因書中第三回第四回黛玉寶釵分別進府,容易給人完成兩人后腳跟前腳進的賈府。



如此就說明,薛蟠因為打死人在路上花費了很長的時間,那么這長時間中發(fā)生了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薛寶釵落選是肯定的了。

那么薛寶釵為何落選?我想很大緣故就是因為薛蟠的命案。薛寶釵有青云志,卻被哥哥將前途一刀斃命,多少耿耿于懷,所以寶玉將其比作楊貴妃時,寶釵便惱怒起來:“我是想成為楊貴妃啊,可我卻沒個好兄弟做的楊國忠的”意思明顯,我的貴妃夢因為哥哥泡湯了。

其次就是寶釵根本沒有選秀,而是借選秀的由頭進京,攜“金玉良緣”直取賈家親事。

8

薛家進京的目的是送寶釵進京待選公主、郡主入學(xué)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寶釵為什么要進京待選?

原因是拯救頻臨沒落的薛家。薛父早死,留下一子一女和一個寡婦。兒子不成器,女兒才貌超群。

當(dāng)年薛父對女兒寄予厚望,認(rèn)真培養(yǎng)女兒,希望有朝一日女兒飛上枝頭變鳳凰。薛寶釵在父親死后,一心一意幫助母親薛姨媽操持家務(wù)。

女孩子的最大夢想就是成為皇帝的女人,寶釵也是一個有遠(yuǎn)大志向的女子。她的理想是“送我上青云”。

入宮待選就是一個進入皇宮,接近皇帝的好機會。賈元春是國公府的女兒,進宮的時候也是女官。如果寶釵進宮當(dāng)了女官也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憑借寶釵的容貌、才華、心胸和手腕,寶釵一定能脫穎而出。即使不能成為皇妃也是公主、郡主身邊的近臣,也是有一定權(quán)利和地位的,對薛家還是有幫助的。

由于上述原因,薛家決定送寶釵進京待選。

薛家為了寶釵能順利入選做了很多功課。

首先主動進京,沒有跟隨秀女大部隊進京。清朝規(guī)定【各旗選送的秀女,要用騾車提前送到京城。秀女們抵達(dá)京城后,在入宮應(yīng)選的前一天,坐在騾車上,由本旗的參領(lǐng)、領(lǐng)催等安排次序,稱為“排車”】。

其次“金玉良緣”之說。寶釵的金鎖要和玉相配,京城里有玉的皇帝,皇帝的玉璽。如果皇帝知道這個信息,一定會為了江山永固,娶了這個有著吉讖的女子。

那么薛寶釵為什么沒有選上呢?

1、選秀的要求是德行和門第。

薛家在進京之前為了爭奪婢女打死人這件事雖然被賈雨村掩蓋下來,但是紙包不住火,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雖然賈家多方周旋,事情沒有鬧大,但是取消了寶釵的待選資格。寶釵或許沒有來得及參加排車就被淘汰,也就是寶釵沒有進入初試就淘汰了。

也許寶釵直接參加了排車,初試時,因為薛家的商人身份給寶釵減分,所以被淘汰。

2、寶釵進宮的最大支持者王子騰在寶釵進京前,去外地上任了。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在寶釵待選上沒有使上力。

由于種種原因,寶釵盡管出類拔萃,但命運不濟,沒有選上秀女。

9

寶釵落選應(yīng)該有好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她沒有一個像樣的哥哥,沒有在她競選的時候為她在宮中打點,而且薛蟠還在爭搶香菱的事情上出了人命,牽扯到了一樁命案,雖然后面通過賈雨村擺平了這件事,但是肯定有影響,要知道皇家在選妃或者公主和郡主的陪讀上要求是很嚴(yán)格的,有這么一件事,必然會影響寶釵的競選,因為政審?fù)ú贿^,類似于現(xiàn)在的公務(wù)員資格審查。

就像寶釵在被寶玉說像楊妃后,寶釵一改往日的好脾氣,當(dāng)場大怒,紅著臉冷笑道:“我倒象楊妃,卻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這可以看出來,此時的寶釵已經(jīng)落選。

其次,寶釵博學(xué)多才,相貌美麗,是封建社會大家閨秀的典范,自身很優(yōu)秀,競選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身為皇妃的姨表姐賈元春肯定不希望寶釵當(dāng)選,以免這個表妹進宮以后和自己平起平坐。寶釵不進宮,元春便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再者寶釵是皇商之女,雖然家里很有錢,但是要知道那時候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而皇家競選的要求又很高,所以她落選也有這個可能性。

10

我覺得可能是受到商人身份的牽累。

清朝的時候,重農(nóng)輕商極為嚴(yán)重,因此,身為商人之女的薛寶釵很可能會在這一方面處于劣勢。一說起商人,就讓人想起“無商不奸”“無利不起早”,印象自然不會很好。而且薛寶釵老爸病故得早,只有這么一個不成器的哥哥,難免在朝廷里被人歧視。此其一。

另一方面,薛寶釵可能因為性格原因而無法入選。畢竟每個人口味不同,像王熙鳳一樣的性格的人一般不會喜歡薛寶釵這樣的,而寶釵也未必甘心受其驅(qū)使。

總而言之,薛寶釵落選是不爭的事實,而薛姨媽送的宮花也說明了這一點。寶釵為此可能還病了一場,從此薛姨媽只好轉(zhuǎn)移視線,將注意力集中在賈寶玉身上。于是就有了“金玉良緣”的鬼話。

事實沒有如果,只有結(jié)果和后果。

薛寶釵為什么落選不重要,落選后的選擇才決定了她一生的命運。

欲知更多《紅樓夢》詳情,歡迎關(guān)注頭條號:半瓣花上閱乾坤。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