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曾國藩到底是“圣人”還是“屠夫”的認知,要看你站在什么樣的立場上去看待,你若站在滿清統(tǒng)治者的立場上曾國藩就是“圣人”,你若站在破他殺掉的人的立場上,那就是“屠夫”。
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兩面性的,關鍵在于他服務于誰,維護的是誰的利益,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就是從不同的方向去看待問題。就在幾十年前我國人民還都一致認為斯大林是共產(chǎn)主義的先驅,反法西斯斗爭的英雄,但近幾十年不斷受到歐美媒體的影響,斯大林已經(jīng)從我們過去的英雄變成積極實施大清洗,鎮(zhèn)壓不同政見的劊子手,是專制主義的大魔頭。
曾國藩是近代中國政壇的重要人物,他的主要功績就是在太平天國起義后,積極影響清廷的號召,回鄉(xiāng)辦起團練組建了湘軍,然后帶領湘軍同太平軍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最終剿滅了太平天國,恢復了清朝的統(tǒng)治,被譽為同治中興的名臣。
記在我們小時候在學歷史課時,那時候歷史書上對農(nóng)民起義定位很高,認為是封建地主階級壓迫的結果,是官逼民反。因此在講到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軍時把他講的很壞,認為他是漢奸,是替清廷賣命的走狗,在其母剛死守孝期未滿,便哭著向咸豐皇帝上折子,主動請纓回家練兵。說他在練兵過程中把不聽話的窮苦老百姓者殺了,他用的人都是此壞鄉(xiāng)紳,他的將領都是平時無惡不作的流氓。
在剿滅太平軍的過程中心狠手辣,無惡不作,連幾歲的小孩都不放過。在剿滅太平天國后把大量財物搬到湖南,他的湘軍將領在湖南強購老百姓土地,把老百姓都趕到山溝溝里,這使許多老百姓失去了土地,變成雇農(nóng)貧農(nóng),因此在后來的北伐戰(zhàn)爭中湖南才會有那么多窮苦百姓加入農(nóng)會,迎接新民主主義革命?傊谀菚r曾國藩是個無惡不作的封建衛(wèi)道士、偽君子,清廷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的劊子手、流氓。
不知何時市面上開始流傳曾國藩的書——《曾國藩家書》,慢慢的曾國藩的名聲好起來,太平天國反而壞起來,說洪秀全是邪教,滅人性、禁人欲,實行男女分治不讓人結婚,說太平天國起義造成江南死亡一億人,是中國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輿論宣傳也慢慢倒向曾國藩,說他是中國近代第一完人,治學嚴謹,作人和藹,是孔孟之后的唯一“圣人”等。說曾國藩不僅救了清朝,而且救了中國,要沒有曾國藩中國必將陷入太平天國的邪教統(tǒng)治中。并且不斷引用蔣介石、毛澤東對曾國藩的評價,把曾國藩贊為中國近代第一人。
這兩種不同的評價也反映了中國人自改革開放以來對事物的不斷認知,同時也是對古代王朝農(nóng)民起義性質的認知。在革命年代我們強調(diào)的是“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歌頌被壓迫人民的反抗精。改革開放后我國進入了快速建設期,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增長,進入兩千年以來生活越來越幸福,所以人們十分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穩(wěn)定、安靜的社會局面,因此在思想上不愿接受戰(zhàn)爭、接受動亂,所以才會贊譽平定動亂恢復國家秩序的曾國藩。
我國有句古話叫“成王敗寇”,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我國還有一句話叫“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是非功過任由后人評說”,至于曾國藩是“圣人”還是“屠夫”,每個人的認知都會不一樣。但總體上曾國藩維護了清朝的統(tǒng)治,延續(xù)了清朝的壽命,恢復了當時的封建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