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里的果郡王,就是歷史上的和碩果親王,如果稱之為多羅郡王的話,那就是雍正六年以前的事情,看來導(dǎo)演是安排他在雍正六年以前死的,不過既然是電視劇我們也就不必糾結(jié)時間段問題了。
就生存狀態(tài)而言,都差不多,但是胤禮(后改允禮,統(tǒng)一稱呼胤禮,下文同)可不敢和甄嬛和什么交集,他是出了名的小心謹(jǐn)慎,且不參合爭儲,九子奪嫡期間更沒有拉幫結(jié)派看人站隊的行為,所以才能安安穩(wěn)穩(wěn)的度過雍正一朝。
康熙對這個兒子一般,到自己歸天也沒給過胤禮什么好處,胤禮的多羅郡王是雍正帝在雍正元年,也就是繼位不久就封的,可以說就是隨便找個由頭就封了,什么借口呢?景陵(康熙帝陵寢)裝飾的非常好,老十七出力不少,冊封允禮為多羅果郡王。
胤禮書畫作品
這么簡單?雍正可不是那么大方的人:
①胤禮和胤祥關(guān)系莫逆,受到胤祥大力推舉。
②不亂站隊,舉止規(guī)矩,居心端正。
③效皇不效黨,只忠于皇權(quán)。
④景陵“修飾甚好”。
⑤雍正初期無人可用,或說無人可信。(這點就不展開介紹了)
雖然貴為親王,其實和雍正其他寵臣受寵的路數(shù)一樣,比如:田文鏡,李衛(wèi),鄂爾泰都沒什么根脈,不搞黨爭,沒有小團(tuán)體,就只忠于皇帝,這些和果親王也很匹配,所以委以重任就不奇怪了。
影視形象雍正接納胤祥的建議封胤禮為多羅果郡王,管理:
武英殿
御書處
理藩院
前鋒營 統(tǒng)領(lǐng)
正黃旗 蒙古都統(tǒng)
鑲藍(lán)旗 漢軍都統(tǒng)
看這意思,雍正帝是缺人缺急眼了,胤禮身兼數(shù)職也是操勞的夠嗆。
鑲紅旗 滿洲都統(tǒng)(全兼)
八月初八,大社大稷,胤禮替皇帝行禮
八月初九,祭孔,胤禮替皇帝代為祭祀
哪能總使喚便宜人呢,雍正諭旨,果郡王年薪加一萬兩銀子,俸米照親王的級別給。
雍正四年
鑲藍(lán)旗 蒙古都統(tǒng)
稽查國子監(jiān)
影視作品形象到了雍正六年的時候,兢兢業(yè)業(yè)的胤禮,終于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多羅果郡王→和碩果親王
正黃旗蒙古都統(tǒng)、鑲紅旗滿洲都統(tǒng)、鑲藍(lán)旗漢軍都統(tǒng)、鑲藍(lán)旗蒙古都統(tǒng)四職,由胤禮一人兼任。
雍正七年,管理工部
雍正八年,總理戶部三庫
雍正十一年,管理宗人府
由上可以看出,雍正對胤禮的器重程度。雍正是個愛較真的脾性,如果胤禮有什么做的不好,或者能力不夠,雍正不會僅僅因為他是皇親等原因讓他身兼數(shù)職的。
雍正對胤禮信重到什么程度呢?就在雍正過世的當(dāng)年,他特地指派胤禮帶著寶親王弘歷(幾個月后的乾隆帝)和弘晝一起去苗疆辦事,其實就是散心游歷,旅途過程是否愉快不得而知,但乾隆很快就讓胤禮倒了霉。
乾隆帝剛剛給生母加了徽號,轉(zhuǎn)天就想到了果親王,永賜親王雙俸,免去便殿叩拜之禮,后又經(jīng)手打理刑部事務(wù),最終于乾隆三年去世。
影視形象以上是和碩果親王的基本資料,我們再來捋一捋:
從“出身”方面,表面上看胤禛、胤禩、胤禮差不多,都是被“抱養(yǎng)”的,胤禩少時比較討喜,胤禩成人后比較讓人放心,表面上哈。胤禮在史料上則相對著墨較少,但有一點,淑惠太妃肯定是非常疼愛胤禮的,每次掃墓的時候,胤禮都是嚎啕大哭,懊悔太妃去世的時候自己尚小,沒有盡責(zé)奉養(yǎng)太妃以盡孝道。
胤禮的生母宮女出身,雖不至平民,但父親也無非是個二等侍衛(wèi),其生母是在誕下胤禮的轉(zhuǎn)年才被封為嬪(雍正四年,為獎勵胤禮工作勤勉,封其母勤妃),也就是說生胤禮的時候僅僅是個貴人,以她的身份沒有資格撫養(yǎng)胤禮,所以康熙帝把胤禮交給淑惠太妃撫養(yǎng),淑惠太妃膝下沒有一兒半女,對胤禮的疼愛可想而知。
相關(guān)影視作品胤禮既避開了雍正帝所有猜忌,又承受了雙倍的母愛,童年想來過得不差,父親康熙對他一般,在他8歲的時候,曾經(jīng)帶他去大草原上蹦跶,參加活佛冊封典禮。胤禮24歲才得了一個中正殿知事做,爵位光禿禿,善意的猜測,也可能是康熙對他的保護(hù)吧。
一般來說,皇子中,才華橫溢的人一般會被追認(rèn)為“不務(wù)正業(yè)”,胤禮滿漢蒙藏語言精通,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精通,篤信佛教,精通顯密二宗。
雍正很放心,身兼數(shù)職還能把書畫才藝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想來,胤禮真是沒那么大閑工夫去搞黨爭了。
雖屬不務(wù)正業(yè),但是胤禮也知道迎合父親喜好,但此迎合非彼迎合,并沒有什么不良目的,因為在康熙帝死后,他也是一如既往的繼續(xù)著自己的“事業(yè)”,康熙喜歡董其昌和顏真卿的字,胤禮就寫顏魯公、董香光的字,后又整理康熙“遺作”中的書法,自成一家。
胤禮愛畫,曾為雍正帝和迖賴畫像,這方面的路數(shù),屬自成一家,他這個親王干的很舒坦,不用發(fā)愁能不能賣出去,也不考慮皇帝喜不喜歡,因為雍正天天忙得四爪朝天沒工夫欣賞他的畫作,好歹是個親王也不用附庸他人風(fēng)雅,所以他的畫作不拘一格,有一定藝術(shù)造詣。
相關(guān)影視作品雍正一朝,胤禮過得舒舒坦坦,但是結(jié)果卻不像字面上敘述的那么好。
乾隆繼位后:
雖然給了胤禮刑部差事,但同時解任其宗令和總理事務(wù)。
雖然賜給胤禮親王雙俸,但是四個月后又“坐事,罷雙俸”。
“諭總理事務(wù)王大臣,果親王為皇考宣力多年。向因氣體稍弱,圣懷時時體恤令在邸第辦事,以保護(hù)精神。”
果親王終在乾隆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丑刻卒,年四十有二,謚毅。
乾隆帝命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孝,因胤禮無子,特以弘曕入繼果親王一脈為嗣:
“諭:果親王喪事。著大阿哥永璜前往穿孝。令六阿哥弘瞻,襲封果親王!
總的來說,胤禮在乾隆朝伊始就是走下坡路的,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屬正,F(xiàn)象,以他的輩分在乾隆面前奉事,估計乾隆也不舒坦,也還算正常吧,做人方面夠聰明,一生安安穩(wěn)穩(wěn),安享親王待遇也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