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年羹堯這一個級別的官員被上級接見一定是要傳達皇帝的旨意,年羹堯之所以送給張廷玉的天麻在當時完全是一種禮儀,可在年羹堯來說那是探路,沒想到張廷玉拒收。

這是在《雍正王朝》的電視劇中的一個片段,年羹堯在四川提督的任上去南京“康熙帝行宮”述職的時候“上書房大臣張廷玉”代康熙帝接見了年羹堯,并且代替皇上傳達了旨意,這純屬朝臣差事往來。

可是年羹堯卻帶了禮物,雖然不是什么貴重物品,但是被張廷玉拒絕了!這可是號稱為“張中堂”的上書房大臣張廷玉是出了名的清水一碗,對任何人的禮物都不可能收,特別是下屬官員。

年羹堯有探路的嫌疑

我的看法:根據(jù)年羹堯的品德,他本來就是皇四阿哥胤禛家的包衣奴才,就是因為上竄下跳曾經(jīng)被皇四阿哥胤禛教訓過,墻頭草一個。

皇帝召見,上書房大臣張廷玉代理接見就說明張廷玉的話是代表康熙皇帝的圣旨。年羹堯的解釋是四川特產(chǎn),小小禮物不成敬意,可是在張廷玉的眼里就不是小事,出身于安徽桐城人的張家那是有家規(guī)的。

張廷玉的父親張英即是本朝出名的皇帝師父,張廷玉屬康熙帝近臣,豈能看不透年羹堯的心思?

年羹堯此舉大有試探、拉攏、繼續(xù)行賄之嫌疑,這就是年羹堯本性。

張中堂的巧妙的回贈

綾羅綢緞、時尚的水果,張廷玉都沒有收,單單收下了一包“天麻”,這就有學問了:

(1)理由是孝敬老母,體現(xiàn)了張廷玉的一片孝心,年羹堯看得見。

(2)出于禮貌,不至于讓年羹堯尷尬出門。

(3)按照張廷玉的家規(guī),他馬上回贈了年羹堯一只“湖筆”,筆乃文房四寶之物,不但高雅,更是讀書人必備品。

官場的腐敗就是由于像年羹堯的這種試探而一發(fā)不可收拾,張廷玉的做法讓年羹堯明白了此路不通。

即使張廷玉拒絕了年羹堯這一舉動也沒有使年羹堯得到教訓,在后來的日子里縱觀年羹堯的做派,不但辜負了雍正帝的期望,居功自傲不算,瘋狂斂財,花天酒地給他年羹堯埋下了伏筆,種下了禍根。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歡迎網(wǎng)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

最佳貢獻者
2

年羹堯從包衣奴才開始,一直到最終滅亡,有一點,卻值得大家學習,那就是他的送禮之道!

一、

可以說整部《雍正王朝》中,最會送禮的人就是年羹堯,而且每次送禮基本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該劇一開篇,年羹堯就給老四胤禛送上了大禮:

一方面他是早早迎在揚州碼頭,并替老四胤禛找到了鄔思道,更重要的是派出了自己的妹妹年秋月親自照顧鄔思道。

這份禮可是相當?shù)男酆,不管怎么說,當時的年羹堯好歹是一個偏將,卻自降身段,讓參將的親妹妹給一個戴罪且有殘疾的人當丫鬟,這種魄力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

這個舉動,果然感動了老四胤禛,并把他召回了京城,同時年秋月也成功的進入到了雍王府,為日后成為側福晉做好了鋪墊。

或許應了一句老話,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妹子套不住主上!

后來老四胤禛追繳戶部欠款失敗,在朝堂之上,康熙帝批評了他,同時把他帶來的田文鏡和年羹堯再次派了出去。

隨后又是一次年羹堯送禮場景,只是這個禮并不是實物,而是一面。

因為老八胤禩舉薦年羹堯為四川提督,年羹堯馬上登門謝恩,門房跟他說謝絕進入時,他說了一句:

“八爺這么想,奴才可不能不有所表示……八爺不讓我說感恩的話,我一句話不說,見一面就走!”

面對這個“禮”,老八胤禩果然非常受用,面露得意之色,給自己的畫蓋了一個。

寓意不言自明了,畫作是老八胤禩畫的,年羹堯是老八胤禩舉薦的,扣上了印,就暗示他們進了自己的碗里!從一側面也表明,面對老四胤禛的失利,面對其他陣營的拉攏,年羹堯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回禮。

假如他不去老八胤禩府上謝恩,最終的結局反而會同時被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懷疑!

二、

老八胤禩送了年羹堯一個四川提督大禮,年羹堯還了一個“面子”之禮。當然,老四胤禛也不是傻子,這一切也都看在了眼里。隨著熱河狩獵弘歷得到了金如意,老四胤禛心中又燃起了奪嫡的欲望。

回到住處就給年秋月一家抬了旗!

這個舉動是無意中發(fā)生的嗎?

當然不是,打算給年家抬旗一事老四胤禛早就預謀好了,只是遲遲等不到機會,好不容易碰到了弘歷被賞金如意。他就打了好幾桿子終于算是夠到了年秋月,賞了年秋月,就等于再次拉攏了一下年羹堯,這個道理,年羹堯不會不懂!

等到老四胤禛見到弘歷騎著康熙帝“大馬”寫字之后,這種奪嫡的欲望更加強烈。隨后就是太子復立監(jiān)國,先是把老十三胤祥的把柄握在手里,再次就想得到任伯安的百官行述。

在年羹堯受命去江夏鎮(zhèn)之前,他還送了一次禮,這次送禮可以說是他送禮的最高境界,也可稱為全劇最佳送禮典范!

首先,我們要考慮一下,為什么年羹堯要給張廷玉送禮?

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思考,此時的年羹堯其實是在猶豫的,到底要不要聽從老十三胤祥(實際是老四胤禛)的安排,去江夏鎮(zhèn)捉拿劉八女?還有去了江夏鎮(zhèn)之后,到底該怎么做,只是抓劉八女,還是屠了江夏鎮(zhèn)?

所以,此時的他急于想知道康熙帝的意思,通過康熙帝對自己的態(tài)度,也就知道他對自己的容忍度到底有多大,即使是賭一把,也得賭勝率大一點!

為了給張廷玉送禮,年羹堯也確實下了一番功夫,他送了四樣東西,分別是橘子,扇子,蜀錦和天麻。這四樣都是普普通通的東西,卻飽含深意,也代表他對張廷玉的態(tài)度。如果他認為張廷玉是貪官,送這禮物不被扔出來才怪!

三、

下面我來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這四件物品蘊含的深意:

首先橘子,橘子是當時年羹堯所在地的特產(chǎn),下級給上級送點土特產(chǎn)不算行賄,也容易讓上級接受。而橘子代表的意思就是吉,寓意平安,其實年羹堯送這件禮物,就是在詢問張廷玉,最近康熙帝有沒有聽到關于我的負面消息?

張廷玉也是高手,先是肯定了年羹堯在四川所做的成績,再次隱晦的提醒他,你平安不平安不是我說的算,你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動。

第二件禮物是扇子,這是文人雅士,或者是知己和好朋友之間互贈的禮物。這其實就是在跟張廷玉套近乎,你看咱倆都是進士出身,你張廷玉還是我的老師,能否指點一下。

張廷玉馬上聽出了話中有話,先是嚴厲警告年羹堯,咱倆的關系還沒有好到知己的程度,同時也告誡他,不要結黨,這不是鬧著玩的。同時友情提醒,你在四川戾氣太重,要注意做事的方式方法。

第三件禮物是蜀錦,這也是四川的特產(chǎn),寓意是前程似錦,其實年羹堯是在投石問路。意思是問,我年羹堯在康熙帝面前,是否還有機會再提升一步?

張廷玉再次肯定了年羹堯在四川的成績,同時也告訴他,功勞我記下了,能不能提升,得看你自己。

第四件禮物是天麻,是一幅藥材,寓意是良方。意思是問張廷玉,如果我年羹堯想要進一步提升,我該怎么做,請出個藥方?或者是如果哪一天,我年羹堯不小心做了錯事,你張廷玉能不能救我一救?

這個禮物,張廷玉收下了,一方面涉及到孝道,另一方面,也確實想指點一下年羹堯,于是還是勸他:

“希望你多一點仁心,少一點戾氣!”

隨后,張廷玉回贈了一盒湖筆,由此可見張廷玉的高明,你給我送禮,我當場就還,這樣互不欠人情!

四、

年羹堯獲知了康熙帝并不知道自己去江夏鎮(zhèn)此行的目的,而張廷玉又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于是就發(fā)生了血洗江夏鎮(zhèn)之事,也算是還老四胤禛給他家抬旗之恩。

只不過他這次回禮,也不吃虧,畢竟整個江夏鎮(zhèn)的財產(chǎn)他私吞了不少!

年羹堯完成這一切回京后,不忘給李衛(wèi)和高福一人一枚戒指,表面上是讓他們追求小翠。其實是在收買這兩個人,因為自從年秋月被抬了旗之后,就等于斷送了年秋月的愛情,所以年秋月把這個恨意發(fā)到了年羹堯頭上。年羹堯要想獲知雍親王府的事情,是需要眼線的,李衛(wèi)和高福就是他想收買的人。

只不過他沒有想到,反被老四胤禛反收買,李衛(wèi)被派到自己身邊監(jiān)視,高福也被毒死,至此年羹堯跟老四胤禛的隔閡開始出現(xiàn)。

這種隔閡知道西北戰(zhàn)事而變得復雜起來……

四福晉偷偷向年羹堯透露過烏雅氏的愛好,于是在烏雅氏壽辰的時候,年羹堯再次送上大禮,他這次送禮絕不是盡孝心那么簡單,而是想要更高的職務。

作為回禮,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同時推薦年羹堯任陜甘總督!

此時的年羹堯一看大將軍到了老十四胤禵手上,他心中對老四胤禛能否奪位也心存疑慮。這才有了他進京先去拜訪老十四胤禵,隨后又去拜訪老八胤禩,直到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調令被老四胤禛拿走了,才不得不去了雍親王府跪拜。

不要以為他是真心給老四胤禛洗腳,他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自己的調令,不然的話,最后他為什么面對洗腳水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給倒掉?

老四胤禛也不傻,當然看出了年羹堯的左右搖擺,為了進一步拉攏他,于是納了年秋月為側福晉!

至此,雍正帝即位之前的年羹堯算是徹底捆綁在老四胤禛這條戰(zhàn)船上了!

至于后面年羹堯又怎么跟老八胤禩、老九胤禟眉來眼去的,這是后話,我們有機會再談!

當然,劇中還有很多送禮的場景,比如蒙古王公給太子胤礽送金如意,比如李袚回京給三爺送雞血石,比如康熙帝大壽眾皇子送上的壽禮,比如老四胤禛死鷹事件之后給鄔思道送財寶,還有老十三胤祥送給鄔思道的如月……

一不小心又寫跑題了,類似的場景太多了,說白了,年羹堯送給張廷玉的禮物都是精挑細選的,只是沒有想到那一包天麻,卻換來的是張廷玉給他壓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樂趣,原創(chuàng)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3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zhèn)前,回京述職,張廷玉見了他一面。年羹堯給張廷玉送禮,清官張還真收了包天麻。這里頭有什么深意呢?其實,相比于送了什么,年羹堯此行的目的和所得才是重點。


年羹堯為什么要送禮?

年羹堯此番回京,名為述職,實則受四爺十三爺之命,前往江夏鎮(zhèn)捉拿欽犯劉八女,追蹤《百官行述》的下落。此時,年羹堯官至四川提督,在剿匪中表現(xiàn)出色,被朝廷記了一次大功,加三級記錄在案。

回京述職,雖然只是把年羹堯跨區(qū)辦案合理化的借口,但對有功在身的年羹堯而言,這也是一次面見大老板、邀功表現(xiàn)的好機會。年羹堯自然不會錯過。
年羹堯心里的算盤,能面圣最好。但大老板沒露面,見他的是張廷玉。張中堂也不是小角色,年羹堯當然也想趁此探探口風,聯(lián)絡感情,拍拍馬屁,抱抱大腿。

雖說張廷玉是清官,但年羹堯要拜見他,總不好空手而去。


為什么是天麻?

年羹堯此次帶給張廷玉的禮物,也是下了一點心思的。他的禮品清單,包括幾匹蜀錦、幾簍新鮮橘子、幾把竹扇,以及一包天麻

年羹堯在四川任職,送四川特產(chǎn)蜀錦、天麻合情合理(另有一說,天麻為治風之神藥,送天麻有“探風”之意)。進士出身的他,要拜見翰林前輩、清流領袖張廷玉,送幾把竹扇,當是讀書人之間經(jīng)常饋贈的雅物,也算附庸風雅。
不過,清官張廷玉最后只收了一包天麻,還回贈了年羹堯一盒湖筆。張中堂為什么只收天麻呢?

一來他受儒家正統(tǒng)教育,重孝道,這天麻是年羹堯指明要孝敬太夫人的一點心意。

二來他雖破例收了東西,但也回贈了禮,不是白收,不至于壞他規(guī)矩、毀他名聲。

三來這年羹堯受四爺提攜,又對朝廷有功,他也算多少給四爺一些面子了。


年羹堯此行的目的是否達到?

年羹堯此行雖沒見到康熙,也未能明確最高層對于江夏鎮(zhèn)捉拿劉八女一事是否知情、抱什么態(tài)度,但他從張廷玉那邊,也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信息。

張廷玉對于他治理巴州、康定之法,有所保留。叮囑他要以安撫為主,“多一些仁心,少一些戾氣”,還說“這不但是百姓的福份,也是你自己的福氣”。
張廷玉的這番勸告,以及他們見面的地點選在“觀音殿”,凸顯了年羹堯血洗江夏鎮(zhèn)的暴戾,也為年羹堯最后的結局埋下伏筆。

4

當時年羹堯應該是在四川提督任上,準備面圣述職,康熙遂派張廷玉代為接見。

應該說,這是年羹堯第一次有機會見到如此高級別的官員。之前雖然他與老四、老十三等皇親貴胄交情甚篤,但畢竟是主奴關系,算不得官場上的人際關系。此番與張廷玉的見面,恰好可以借機投石問路,趁機打通與這位上書房重臣的關節(jié),為自己的仕途鋪平道路。

對于送禮這件事,那可是大有學問,尤其是給一些清官送禮,你要是直接上銀票,那就別惦記著打通關節(jié)了,不被打出去就不錯了。所以說,給清官送禮難度更大,在這方面年羹堯顯然是行家里手。



看看年羹堯為張廷玉準備的禮品,有柑橘、蜀錦、竹扇、天麻。四樣都是四川土特產(chǎn)品,說是送禮,又沒送錢又沒送卡,就給您整點土特產(chǎn),頂多是饋贈,更算不得賄賂。你要說不算送禮吧,可這四樣東西卻樣樣指向性極強,尤其對清流名士的胃口。

柑橘,雖說一種水果而已,但并不是什么地方都盛產(chǎn),而四川恰好是重要產(chǎn)地。張廷玉如果笑納了,那好辦了,證明他好這一口,以后咱就投其所好。

不過張廷玉很警惕,沒收。

蜀錦,中國四大名錦之一,這個就貴重了。而且清流一般都是兩袖清風,對聲色誘惑避之不及。但往往清流也是心口不一的,表面板臉做樣子,內心卻是悶騷無比。萬一張廷玉就屬于這一類呢?或者他自己不喜歡,他某位女眷卻喜歡呢?要真是這樣,這下就把他拿下了。

不過,張廷玉也沒收。



竹扇,四川大熊貓出名,自然竹子也好,做成竹扇,更是遠近聞名。文人雅好,喜歡互贈竹扇,既顯得樸素,又顯得有境界,尤其在上面再題上詞,作上畫,更是件有面子的事,讀書人不就好這類互相吹捧的事兒嗎?萬一張廷玉收了,那證明他喜歡被人吹捧自己的清名,以后就可投其所好了。

不過,張廷玉還是沒收。

最后一件,天麻,這是一味藥材。怕張廷玉不收,年羹堯還刻意強調這是孝敬您老娘的,可以養(yǎng)身體用。這下把張廷玉嘴堵住了,你這不要那不要,老娘不能不要吧,而且孝順是一個讀書人必備的品質啊,你不得不收。更何況年羹堯是四爺胤禛的人,也是朝廷一方大員,頭一次上門就這樣讓人家吃癟也不好。



所以,張廷玉收了天麻,但無功不受祿,我回贈你一盒湖筆,既表達兩不相欠之意,又有君子之交有來有往之情。

臨別,可能是見年羹堯確有能力,但缺點也明顯,有惜才之意,又怕他走錯路,張廷玉遂買一贈一,又附贈良言一句:“希望你能多一點仁心,少一點戾氣!

送一回二,年羹堯這禮送得不虧啊,但他沒能把張廷玉的良言放在心上,真是可惜。

5

文/炒米視角

謝邀@日堯居k古史。

送禮是門學問,這里蘊藏了很多目的。


年羹堯是進士出身,絕對不是莽夫,我們來看看年羹堯是怎么送禮的。

張廷玉能歷經(jīng)康雍乾三朝,其過人之處,在于“謹言”、“慎行”、“博志”、“清廉”。所以康熙對張廷玉還是非常放心的。因此此次康熙南巡期間召見年羹堯,才有了這次代康熙見年羹堯的差事。

因為年羹堯此刻應該只是四川巡撫,還不是四川總督。實際江夏鎮(zhèn)事發(fā)后,才撤巡撫,升總督(權力更大)。年羹堯得知是張廷玉代圣面見。還是做了一番準備的。張廷玉深居簡出,此次應該是年羹堯能夠和張廷玉這種皇帝身邊人搭上交集的為數(shù)不多的機會之一。所以此次交集實為年羹堯在探路。

給“清流”送禮是個難題。

張廷玉是著名的”清流”,送錢是斷不會收,反之則辱的。所以錢是萬萬不能送的。但這不代表不可以送點“土特產(chǎn)”么!所以準備了柑橘、蜀錦、竹扇、天麻這類四川土產(chǎn),雖不值錢,但這心思就有點深了。因為送得好,就知道張大人好什么,所謂不怕你不貪,就怕你沒愛好。

試探張廷玉“口腹”癖好的柑橘;

柑橘乃四川特產(chǎn),四川有個特產(chǎn)叫“血柑”,剝開后,內如血,甘甜可口,此物奇在他處沒有。這樣一來,如果張廷玉好這口,之后跟張廷玉”親密接觸”的機會就更多了。

試探張廷玉”女色”癖好的蜀錦;

蜀錦更是四川特產(chǎn)中的戰(zhàn)斗機,中國四大名錦之一。杜甫的一首“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讓我們都記住了蜀錦。蜀錦艷麗,非常適合年輕女子剪裁穿戴。如張廷玉愛女色,必收此禮送小妾。

試探張廷玉“吃捧”癖好的竹扇;

四川的竹扇,雖然現(xiàn)在每個旅游景區(qū)都能看到,也極為便宜。但是送竹扇給文人,意義是不一樣的,這是夸張廷玉兩袖清風。如果張廷玉特別喜歡受捧,那他必受此禮。



沒理由拒絕的殺手锏“天麻”。

天麻是云貴川特產(chǎn),可以去風,乃家老肘邊常備之物。所以年羹堯也特意說這是送給張廷玉老娘的。這是在你身邊人打開缺口。你甚至可以連癖好都沒有,但你總不能不“孝順”吧!

果然張廷玉的“清流”名聲不白給,什么都不要。最后轉念考慮到年羹堯和四爺?shù)哪菍雨P系,權衡之后,收了”天麻”。但是轉手又贈還“湖筆”,以表示有來有去,此時但無虧欠。


“湖筆”用意也相當深刻啊!湖筆、湖筆,乃何必、何必之意。都是讀書之人,你卻要刀兵求前途;做人應該本分,你卻搞這些歪門邪道。并且名言,“希望你多點仁心,少點戾氣,這不但是百姓之福,也是你自己之!。

其實張廷玉還是挺厚道的,一包“天麻”換來這么多實在話。只可惜年羹堯聽不進去啊!


年羹堯不白給,手段了得;張廷玉更不白給,一眼就看穿年羹堯的“缺點”,乃至預見了他的命運。

6

中國古代的官場很復雜,明里暗里的規(guī)則很多。稍有不慎就會觸到霉頭,嚴重的可能會有滅頂之災。但是如果送的得當,恰好投其所好,也會是自己的仕途之路變得坦蕩一點,甚至攀上一個牢固的大靠山也是可能的。

就拿年羹堯見張廷玉送見面禮來說吧!

年羹堯根據(jù)四阿哥胤禛的安排,借著在四川任提督政績突出回京述職的機會,暗中帶人到江夏鎮(zhèn)完成一個重大任務,也就是殺了任伯安和劉八女,并把《百官行述》搞到手。

在完成這個任務之前,年羹堯要去南京行宮覲見康熙,面聽圣喻。

根據(jù)年羹堯的品級,見到康熙的機會不多,所以相信年羹堯還是做了很多的充分準備。

他在南京首先見到的是陪康熙南巡的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張廷玉在康熙朝后期算得上是康熙的心腹和重臣。

在中國古代的官場,下級官員拜見上級官員肯定要帶“見面禮”,這是慣例。

見面禮肯定要有,收不收要看情況。

但這個見面禮卻是大大的學問。什么學問呢?

那就是送什么和為什么要送。

年羹堯帶給張廷玉的見面禮有四樣:幾蔞橘子,幾只竹扇,幾匹蜀錦和一包天麻。

這幾樣東西還是很有講究說明年羹堯對張廷玉比較了解。一般情況下初次送禮基本上是“投石問路”。

通過第一次的投石問路,一般就可以知道收禮者的品性,愛好,脾氣,甚至軟肋。有了這些,那么在接下來的交往當中,投其所好就有的放矢。

這算是官場套路,幾乎是“屢試不爽”。至今好用。

年羹堯投石問路的套路用的中規(guī)中矩。

首先,幾蔞橘子算是四川的特產(chǎn),并且不算金貴,送特產(chǎn)不容易讓收禮者有壓力。

幾只竹扇更是讀書人的文雅之物原則上都不算什么禮物,文人之間相互贈送一些文雅之物,應該算是“紀念品”。

而幾匹蜀錦和一包天麻是“人情”——送給老夫人,說起來也就是晚輩的孝敬而已。

張廷玉看見這些禮品,明顯感覺是不高興,他很干脆的告訴年羹堯:亮公,你不該送我禮物。

張廷玉說話還是很有分寸,稱呼年羹堯“亮公”,是給年羹堯一個示好的信號——沒把他當外人。但同時也告訴他“不該”,這個“不該”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我不是你的上司,按規(guī)矩不應該,第二,我們不熟不是朋友,你沒必要。

但是年羹堯的一番話從場面上看也是非常得體:

先夸張廷玉:知道張大人是清如流水,很是敬佩。接著說:年某沒有把張大人當做上司,您是前輩的翰林,我是后進的進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是把您張大人當做我的老師,學生送老師禮物其實是尊師的表現(xiàn),也是符合圣人之道的。

這算是把“為什么要送禮”說清楚了:我不是巴結上司,而是尊敬老師。

另外,年羹堯解釋了這些禮物的意思,并著重說明 這蜀錦和天麻是孝敬老夫人的。

這樣一來,張廷玉如果一樣都不收,不僅僅是不給年羹堯面子,而且是不給四阿哥雍親王胤禛面子了,因為,年羹堯不僅僅是四川提督,還是雍親王胤禛的包衣奴才。

所以,張廷玉收下了那一包天麻。因為也只有這一包天麻最純粹。天麻是中藥材,對老年人養(yǎng)生有一定的幫助,這包天麻老夫人用正合適。

但是,一向謹慎的張廷玉,給年羹堯送了一支湖筆,以此作為回贈年羹堯,也算是對年羹堯孝敬他母親的感謝,來而不往非禮也!張廷玉做的滴水不漏,甚至在送年羹堯湖筆之前,特意告訴管家:你把我新近買的那只湖筆拿來。算是告訴年羹堯,我回贈你的禮物是我自己買的!

年羹堯算是徹底見識了什么叫“城府”,什么叫“含而不露”,什么叫“老謀深算”。

張廷玉對年羹堯和他玩官場這一套還是有所不滿,但是本著對年羹堯負責,也是對雍親王負責的態(tài)度,在表揚年羹堯在四川提督任上剿匪成績卓著,朝廷嘉獎的同時,也對年羹堯做了善意的但是很犀利的提醒:少一點殺心,少一點戾氣,對百姓好,也是對你好。

似乎暗示年羹堯在接下來要辦的事情上要有限度,不可亂殺無辜。

最后,張廷玉告訴年羹堯,皇上這一次沒時間見你,你先回京述職吧!

然后——端茶送客。

可惜的是年羹堯并沒有真的聽進去,在江夏鎮(zhèn),為了黑吃黑,他血洗了江夏鎮(zhèn)。

張廷玉看人,的確是目光如炬。這個年羹堯“殺心和戾氣”都很重。

7

首先說年羹堯送禮前我們要知道他是老四胤慎的家奴,實際上他剛剛奉老四胤慎(雍正)命抓了劉八娘回來就受到皇帝召見,所以一定程度上他是為老四送東西。

年羹堯得到皇帝召見此時無疑是又喜又憂的,喜是能夠有所機會得見皇帝,為以后仕途高深提供可能空間,憂是擔心自己血洗江夏的事處的太過,露了端倪,犯了圣怒。

后來知道是皇帝的翰林大學士張廷玉代圣接見,心里才定下心來,但是心里還是計上小九九打算給張廷玉送點禮物,一來是看看能不能和皇帝的臂膀之臣打好關系,二來是可以探探皇帝的口風,對江夏一事是否知曉。

但是張廷玉是清流之主,禮不宜過重,免得他通通拒絕折了彼此的面子,不可收拾,因此禮物應該以低廉的特產(chǎn)為主,且應該涉及到文人的人之常情,食、色、文、孝。

于是準備了四川獨有的血柑探其是否有此口食嗜好。

準備了蜀錦(女子用來剪裁為肚兜或貼身衣物的料子》探其是否因此為愛妾留下。

準備了幾把竹扇,探其是否如一般文人多好風雅之物。

最后的天麻是保底牌,主治老年中風,送天麻一來是抓住文人以孝為君子之本的特性,二來是送天麻給張老夫人預防中風,實際暗喻自己“探風”之意。

如果張廷玉收了他的禮,那代表萬事大吉,至少皇帝對自己江夏一事是不知情的。因為張廷玉這種人沒有收罪臣禮的可能。

至少在這件事情上年羹堯是很聰明的,吃定了張廷玉,禮物都不算貴重,收之無礙,可以探看清楚張廷玉走的是什么路風,而且前面三樣你可以不收,但是后面的天麻你總不能不收,它既非貴重之物,說白了是下屬對上司老母親的問候與孝順罷了,看在年羹堯是四爺?shù)呐诺姆萆,你怕不好折了四爺(shù)拿孀印?br/>

基于以上,張廷玉只收了天麻,為孝、為禮、也為了四爺?shù)拿孀,馬上轉手送了湖筆,這樣就不算受賄,禮尚往來嘛,互不拖欠,承了你年羹堯的禮,順了四爺?shù)拿孀樱瑢实垡埠媒徊。而且他也讀懂了張廷玉天麻“探風”的意思,直言“希望你少一點戾氣,多一些仁義。

很明顯,張廷玉看穿了年羹堯這個人的作風性格,乃至以后的走勢,甚至結局。他至少多少猜測到點江夏的事,但是言下之意皇帝是不知道的,否則迎接年羹堯的就該是怒斥與問責了,張廷玉與他離得遠遠的都來不及還會收他禮?

平心而論,年羹堯無疑是一個聰明人,但并非一個智慧的人。自古聰明人出將入相,飛黃騰達,但免不了嬌姿枉意,人心不足,如年羹堯、韓信之徒不得善終。智慧之人懂得見好就收,如范蠡、張良之類功成身退。

故太史公司馬遷所作《史記》有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編體,本紀為帝王紀錄,書表為國號、年體、制度紀錄,世家為王佐之相紀錄,列傳為英雄傳奇紀錄。他把張良歸入世家,韓信歸于列傳,主要還是就智慧與聰明來劃分的,歸根到底,年羹堯也只能算個聰明人,短視莽夫,一時雄宿,歸入列傳罷了。

年羹堯最終死于自己的嬌恣狂妄,不知收斂。他也只能算個聰明人,算不上智慧的人。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8

其實這個提問很牽強,那我也來牽強的回答一下吧。

第一,天麻的產(chǎn)區(qū)集中在云貴川三省,其中以川天麻更為上品,可以算作四川的藥材特產(chǎn)吧,年羹堯為四川總督,以本省特產(chǎn)天麻做禮品,合情合理。

第二,張廷玉清廉,如果送財寶古玩這類東西,必然不肯收,可藥材這類一般難以拒絕,尤其年羹堯是以給張廷玉母親張?zhí)蛉说拿x,張廷玉難以拒絕。

第三,天麻治療驚風一類病癥有奇效,不排除年羹堯此舉暗喻張廷玉“探風”之意,因為年羹堯是準備執(zhí)行四阿哥交給他剿滅江夏鎮(zhèn)的行動的,所以希望通過張廷玉事先探得皇上對自己的口風,看康熙是否已經(jīng)知情。

其實個人覺得送什么東西倒是無所謂,能借機和張廷玉多說幾句話,然后在從其中揣摩出哪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這個比較重要,送天麻湖筆只是個幌子吧。年羹堯是四阿哥的包衣奴才,張廷玉收下天麻,算是給了四阿哥面子,也若有若無的透露給年羹堯幾分康熙的“口風”,并且通過年羹堯在四川剿匪的經(jīng)歷,告誡其要“慎殺”,似乎在暗示年羹堯什么,似乎又什么都沒說,年羹堯通過張廷玉的話,了解到康熙對劉八女逃回江夏鎮(zhèn)和百官行述并不知情,更不知道自己要去剿滅江夏鎮(zhèn),那么可以一切照常進行,通過送天麻給張廷玉,已經(jīng)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9

在古代官場,送禮是門手藝,也是門學問。年羹堯顯然是個高手,既懂理論,又懂實踐。

給張廷玉送禮,老年送的是水果和天麻。給四爺福晉送禮,老年送的是奇珍異寶。這叫投其所好,讓人不好拒絕,或是不舍得拒絕。

張廷玉就是不好拒絕,畢竟水至清則無魚,沒必要拒人于千里之外。作為清官,張廷玉只收天麻,并回贈了湖筆,這樣就算君子之交,即便將來被人暗算,也能說得過去。

四爺?shù)母x就是不舍得拒絕,因為老太太要過生日了,她要替四爺置辦壽禮,這花錢的事情有人買單當然最好不過。

都說年羹堯貪,他這么送禮的人能不貪嘛。所以,四爺對福晉的行為非常震怒,擔心年羹堯會越來越腐敗。

不過,再擔心也是白搭,老年走了第一步,就等于最后一步了。




有文化氣息的歷史號,有軍事氣質的文化號,歡迎關注頭條號軍緣鑫播客。

10

天麻是一味中藥,可以理解為良方,藥方,也就是年羹堯向張廷玉請教方法。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