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軍對東京的轟炸一共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轟炸行動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個階段的轟炸是1942年對東京的報復性轟炸,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1942年1月,羅斯福向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下達了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的命令,美國海軍總司令歐內(nèi)斯特·約瑟夫·金 和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叫尼米茲 將軍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對日轟炸的計劃,決定把轟炸地點選擇在日本首都東京。

之所以選擇對東京進行轟炸,是為了提振當時美軍的士氣,同時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軍隊在日本本土上發(fā)動過攻擊。美國的這次行動,雖然是轟炸,但本質(zhì)上是一場“政治戰(zhàn)”。

1942年4月,經(jīng)過一系列緊張而細致的準備,美國開始實施對東京的轟炸。


執(zhí)行轟炸任務的是美國飛行員杜立特中校和他的戰(zhàn)友。4月18日,杜立特和他的戰(zhàn)友駕駛16架B-25米切爾型轟炸機,原計劃從距東京880公里的時候從航空母艦甲板上起飛,執(zhí)行任務后降落在中國,卻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擴大警戒線,臨時改變計劃提前300公里起飛。

此舉讓執(zhí)行任務的飛機陷入了被動,因為B25轟炸機載油量小,本來油量就非常緊張。提前起飛讓 執(zhí)行轟炸任務的16架飛機中一架轟炸機在半路就耗盡燃油,迫降在海參崴。

而由于情報溝通失誤,在美軍開始轟炸后,中國方面還沒有做好迎接的準備,當美軍飛機到達中國后由于濃霧,飛行員根本找不到機場。剩下的15架飛機分別在中國江浙和安徽等地迫降,飛行員全部跳傘,一些人落在了淪陷區(qū)。

75名飛行員中一人被日軍殺害,六名飛行員被日軍俘虜,兩名飛行員降落時遇難,四名飛行員降落在新四軍控制區(qū)被送到重慶,其他飛行員降落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被中國軍民救助,后返回美國。


這次執(zhí)行轟炸任務的飛機由于航程和飛機性能的限制,對日本的轟炸更多的是象征性的。 雖然沒有造成很好的打擊效果,但卻告訴了日本人民——這場由你們挑起的戰(zhàn)爭,你們不要想讓自己置身事外!

第二次東京轟炸,才是真正致命的決定性轟炸

不久,美國的空中戰(zhàn)神B—29轟炸機問世,并開始在部隊服役。B-29轟炸機時速能達到500公里以上,飛行高度達到1萬米以上,一次加油能飛行6400公里,作戰(zhàn)半徑達到2400公里,一次可以攜帶9噸炸彈。

這種轟炸機的性能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德國和日本的戰(zhàn)斗機難以望其項背。高射炮射程不足,戰(zhàn)斗機速度不夠,根本無法有效攔截。

看到這種飛機,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的將軍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美國終于可以對日本進行有恃無恐的轟炸,那種擔心轟炸后不能安全返航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1944年6月,47架B-29從成都起飛,轟炸目標是日本九州的八幡鋼鐵廠。雖然這次攻擊目標并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但這47架全部順利完成轟炸任務,安全返航。

1944年的11月24日,急不可耐的美軍飛行員終于接到對東京打擊命令,他們駕駛88架轟炸機帶著對日本法西斯的仇恨對東京的目標進行了狠狠打擊。為了造成震懾效果,他們選擇在白天進行轟炸,但同時為了躲避日軍防空火力,飛機只在在1萬米高空投彈,命中率只有10%,參與這次行動的飛機全部安全返航,只有一架飛機受了輕傷。

當時美軍在太平洋附近還沒有等軍事基地,從中國大陸起飛的飛機又面臨補給問題,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保證燃油,所以B-29從中國發(fā)動的轟炸,對日本的打擊效果有限。

直到美軍攻占了接近日本的馬里亞納群島后,美軍第20航空隊被編制到了到第21轟炸師,開始籌備對日本本土的大規(guī)模轟炸。

美軍在歐洲曾使用白天精確轟炸戰(zhàn)術,但因日本屬于島國,高空云彩厚,投彈能見度低。準確率低,不適合精確轟炸戰(zhàn)術,最終美軍選擇了在夜間使用燃燒彈進行地毯式轟炸。

美軍轟炸機采取了在1萬米以上的高度對日本大城市的目標進行轟炸。由于日本多森林,房屋多是木質(zhì)結構,美軍的燃燒彈轟炸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軍的燃燒彈轟炸行動自1945年2月23日全面展開,持續(xù)兩天。當天晚上174架B-29轟炸機從美國太平洋馬里亞納的軍事基地起飛,不久便到達東京上空,在東京投下大量凝固汽油燃燒彈,將東京方圓2.5平方公里的一切物體化為灰燼。


第二波轟炸在在3月9日至10日展開,美軍派出的轟炸機數(shù)量上次多了一倍,每架飛機攜帶八噸左右的燃燒彈,從馬里亞納群島出發(fā),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長達兩小時的持續(xù)轟炸。第二次轟炸焚毀的面積超過40平方公里,東京四分之一的面積變成一片廢墟。

超過2千噸燃燒彈產(chǎn)生的高溫,讓燃燒區(qū)域內(nèi)包括建筑物在內(nèi)的物體燃起了熊熊大火,近17萬棟建筑物被燒毀,8萬多人死于大火,10萬人燒成重傷。100多萬人無家可歸。轟炸計劃中的22個既定目標全部摧毀。此次行動三百多架轟炸機里僅有9架轟炸機敵人被擊落,5架受傷后在迫降在海面。42架受傷后和其它飛機安全返回。

美軍大轟炸后,東京的日本當局僅僅是大火之后的清理工作就進行了將近一個月。

(遭到轟炸后的東京)

隨后美軍出動數(shù)百架轟炸機分別在3月12日、13日和16日對日本名古屋、大阪和神戶幾個城市分別進行了大轟炸。 5月26日470架B29轟炸機再次轟炸東京,造成7400多人死傷,20多萬間房屋被燒毀。

接連不斷的轟炸讓東京一半的地區(qū)被焚毀,市內(nèi)經(jīng)濟陷入癱瘓。對日本全國產(chǎn)生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徹底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有的朋友好奇——美國人擁有原子彈后,為什么沒有扔到東京,而是扔在了廣島和長崎呢?原因就在這,因為東京當時已經(jīng)是一片廢墟,沒有轟炸的價值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滔天的火焰讓日本人清醒了過來,日本內(nèi)閣開始把投降問題擺到桌面上。

關于美軍飛行員的傷亡,早期的轟炸中75名飛行員有3人犧牲,還有1名被俘后不幸死亡,有71飛行員名生還。此后對東京的幾次轟炸,由于是高空飛行,(后來的轟炸中,日軍已經(jīng)失去了防空能力。)前后有9架飛機墜毀,百名飛行員喪生,其余都安然無恙。

最佳貢獻者
2

因為美國對日本的禁油政策和日本自身不斷膨脹的野心。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自此,原本與二戰(zhàn)并無直接關系的美國被拖入戰(zhàn)爭,美國正式宣布對日作戰(zhàn)。

日本偷襲珍珠港

此次珍珠港戰(zhàn)役,雖然打擊了美國的軍事基地,造成大量傷亡,炸沉炸傷美軍艦艇40余艘,炸毀飛機20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zhàn)艦“亞利桑那”號被擊中沉沒。但是也成功引起了美國方面的怒火,成了后面美軍轟炸日本的導火索。

原本在太平洋地區(qū)占有優(yōu)勢地位的美軍經(jīng)此一戰(zhàn)開始不斷收縮,戰(zhàn)爭的接連失敗引起了國內(nèi)不滿情緒的瘋長。為了挽回美軍的顏面,美國決定打擊日本的銳氣,讓他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那么,對于軍事科技更先進的美軍而言,打擊日本最好的方法無疑是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美軍一共對日本本土進行了兩階段的大規(guī)模轟炸。

美軍空襲

第一階段就是“杜立特空襲”,為什么叫杜立特空襲?因為當時是杜立特領導79名飛行員乘坐“大黃蜂號”和“企業(yè)號”去轟炸日本東京的,當時的美軍沒有能力進行遠距離奔襲轟炸。只能用航母將轟炸機運送到指定范圍內(nèi)才可以執(zhí)行任務,原本計劃在距東京880公里的時候從航母上起飛,這樣的話,飛機的燃料剛好夠飛到中國機場。

但是,由于日本海軍突然擴大了警戒范圍,導致美國艦隊被提前發(fā)現(xiàn),4月18日,16架經(jīng)過改裝的B—25米切爾型轟炸機在距離東京1200公里的地方提前起飛。雖然油量緊張,再加上距離的變動和裝載量的原因增加了轟炸的難度,但是,B—25轟炸機依然在轟炸日本東京之后成功返航。

美軍B—25轟炸機

盡管在執(zhí)行任務中遇到日本防空炮的猛烈攻擊,但是沒有任何一架飛機被擊落,只有一架受到輕傷。戰(zhàn)斗結束后,飛行部隊如約飛到中國機場,途中有一架飛機因為燃料問題被迫迫降蘇聯(lián)人控制的海參崴。機組上的飛行員全都安全著陸,但是五名飛行員被蘇聯(lián)人羈押了一年多之久,當然最后還是成功脫離。

另外十五架飛機雖然抵達了中國機場,但是由于美國高層并沒有事先和老蔣交待,導致中國方面完全不知情。美軍飛機抵達中國境內(nèi)時,苦于沒人引導降落,導致無法定位機場的確切位置,在油盡后紛紛選擇跳傘保命。其中有兩名飛行員溺水死亡,一名墜崖身亡,其余七十二名飛行員均在中國境內(nèi)成功降落。

空襲

在中國跳傘的大部分飛行員都被中國人救回,但是仍有八名飛行員降落在日本的控制區(qū)內(nèi),三名飛行員被日軍當場擊斃,剩余五名在日軍的折磨下,一名因病去世,剩余四名在1945年被美軍救回。被中國救助的72名飛行員中,有28人選擇留在中國,并參加了后來的緬甸作戰(zhàn),不幸的是這次有8名飛行員再也不能活著返航了。其余的則轉移到歐洲戰(zhàn)場,死亡10人。

第一階段的轟炸結束后,對日本的第二階段轟炸隨之開始。這一次的轟炸美軍方面研發(fā)出來新型的B—29轟炸機,時速可以達到500公里以上,可以直達一萬米高空,一次加油可以飛行6400公里,能攜帶9噸的炸藥在半徑為2400公里的范圍內(nèi)執(zhí)行任務。

二戰(zhàn)美軍飛行員

這種轟炸機的問世,給美國空軍方面滿滿的“安全感”,在當時日本和德國都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飛機,在萬米高空之上飛行,進出日本如入無人之境。

自新型飛機問世以來,1944年6月開始,美國不斷的對日本東京進行大規(guī)模轟炸,一共派出660架次左右的飛機執(zhí)行任務,在所有執(zhí)行任務的飛機中一共有九架被擊落,百名飛行員喪生。

在這兩階段對日本東京的轟炸中,除了早期被日軍殺害的四名飛行員,再加上三名意外死亡的飛行員,還剩余73名飛行員,最后他們的結局如何,上文也提到了。至于第二階段的飛行員,死亡比例在眾多飛行員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旧弦话賯飛行員里只有一兩個回不了家。

3

當年日本襲擊珍珠港后,美國對日本東京實施了報復性轟炸。當時的日本基本沒什么防空能力,美國對東京的轟炸,可以說是單方面的碾壓,如入無人之地。日本毫無還手之力,任憑美國把它的頭按到地上摩擦。

美國一共出動16架轟炸機,共80名機組人員。在整個轟炸過程中,美國飛機全都完好無損,因為日本的防空炮根本就打不到他們。而日本的戰(zhàn)斗機一方面缺少飛行員,另一方面也沒美國的飛機先進,飛行高度沒有美國飛機高,所以對美國的轟炸一點辦法沒有。

美國的80名飛行員離開日本的時候毫發(fā)無損,只有2個人在前往中國迫降的時候不慎落水淹死,還有1個人掉落懸崖摔死,最后生還的有77人。

因為日本距離美國太遠了,所以當時的轟炸機是從航母上起飛的。但是執(zhí)行完轟炸任務后,燃料是不夠他們再飛回去的。所以按照原定計劃,轟炸完了飛機是要飛到中國重慶或海參崴的。

前面一直都很順利,但是到了中國境內(nèi)的時候遭遇了波折。他們飛到中國境內(nèi)后燃料告急,再加上當天的天氣情況非常不好,最后不得已只能選擇在淪陷區(qū)迫降。這些飛機有的落到了浙江,有的落到了江西,還有一架落在了海參崴。

這些美國飛行員受到了中國百姓的救助,但隨后小鬼子對這些飛行員進行了大肆搜捕,有許多人被鬼子抓住。而幫助過他們的老百姓也遭到了小鬼子的報復。

落在海參崴的幾人也被蘇聯(lián)方面扣押。因為當時蘇聯(lián)和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日本不想蘇聯(lián)把這幾人交還美國,蘇聯(lián)也不想跟日本鬧翻。后來美國賄賂了一個蘇聯(lián)特工,又經(jīng)過英國的協(xié)助,最終救出了這幾人。

而迫降大中國境內(nèi)的飛行員,他們中有幾人最后被鬼子殺害,大部分都在日本投降后被解救,不過在被關押期間也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最后活下來的有73人。

4

美國轟炸東京一共有兩次。

第一次,1942年4月2日80名美國陸軍航空兵飛行員駕駛16架B—25中型轟炸機在杜立特上校率領下從航空母艦起飛空襲東京。這次空襲除了對日本國民在精神和心理造成巨大打擊外對東京造成的組織損失十分輕微。因為是出其不意,所以等日本人反應過來準備還擊時美軍飛機已經(jīng)貼著海平面遠去,沒有一架飛機被擊落。

但是由于美軍是提前發(fā)起行動,飛機燃料不夠到達預定的著陸機場,最后被迫棄機跳傘或迫降。包括杜立特在內(nèi)的80人當中,有1人在跳傘時當場犧牲,2人失蹤,8人被俘虜后有3人被殺害、1人病死于獄中、4人戰(zhàn)后生還。還有1架飛到了西伯利亞著陸,5名機組人員被蘇聯(lián)人扣留13個月釋放。剩下64人在中國著陸被中國軍民成功營救。

因此整個空襲行動有73人得以生還并返回美國。

第二次,李梅火攻東京。

太平洋戰(zhàn)爭進入第3個年頭,即1944年,日本?哲娫谔窖笊媳幻儡姷某林卮驌粝鹿(jié)節(jié)敗退。面對距離戰(zhàn)線越來越近的日本本土,美國祭出了在歐洲打擊德國的法寶——戰(zhàn)略轟炸。

1944年下半年,美軍攻占馬里亞納群島后,將這里建造可以起降重型轟炸機的機場,準備對日本實施更大規(guī)模的轟炸。而此時美軍最大的戰(zhàn)略轟炸機B—29也有數(shù)百架入役,可以執(zhí)行大規(guī)模戰(zhàn)略轟炸任務。

進駐關島的美軍第20航空隊的第21轟炸機隊司令李梅少將決心動用麾下334架B—29重型轟炸機攜帶燃燒彈趁夜轟炸東京。

1945年3月9日下午,334架B—29戰(zhàn)略轟炸機在3000余名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駕駛下從關島基地騰空而起,編成巨大的飛行編隊后朝著日本東京飛去。

駐扎日本本土的日軍飛機約5000架,其中3000架自殺機。但是飛行員奇缺,其素質(zhì)更不能和戰(zhàn)爭初期的飛行員相比。因此,美軍此次空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東京1/4的市區(qū)化為一片灰燼,27萬幢建筑被毀,8萬余人葬身火海,10萬人被嚴重燒傷。而334架美軍飛機僅有9架B—29被擊落,47架負傷但是安全返回基地。

5

毫無疑問,美國轟炸東京是一場單程機票,有去無回。

但是當時的美國軍方也給這批勇士指出一條生路,那就是執(zhí)行完任務之后,直接飛到中國,在中國降落!

但是他們面臨的困難遠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因為被日本人發(fā)現(xiàn),他們提前起飛,飛到浙江后天氣惡劣等一系列不利因素,轟炸東京確實是成功了,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的。

杜立特空襲一共出動16架改裝后的B-25轟炸機,每架轟炸機上共有5名機組人員80人。這些飛機除了有一飛到了蘇聯(lián),其他的人都成功的飛到了中國,80名機組人員中有3人在迫降跳傘時犧牲,只有8人在降落后被日軍俘虜,其中3人被日軍處決,1人在監(jiān)禁中病逝,其余4人活到了戰(zhàn)爭結束。這是他們犧牲了的人數(shù)。

其余70名機組人員中,被蘇聯(lián)扣押的5人輾轉伊朗回到美國,其他人中留在中緬印戰(zhàn)場執(zhí)行任務的有28人,其中5人在隨后幾年的戰(zhàn)爭中犧牲。大多數(shù)人都在行動后回到了美國,其中19人轉到北非戰(zhàn)場參戰(zhàn),9人轉到歐洲戰(zhàn)場參戰(zhàn),最終活到二戰(zhàn)結束的共有61人。

所以說這一次的行動其實美國并沒有損失多少人。

6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挑起太平洋戰(zhàn)爭后,美國海軍進行了極富想象力的報復舉動,即派出16架經(jīng)過改裝的B-25轟炸機,由杜里特中校率領,用“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裝運,在盡可能抵近日本本土的位置起飛,于1942年4月18日對日本東京實施了轟炸。

(搭載在“大黃蜂”上的B-25轟炸機)

因為轟炸機所攜帶的油量有限,且不可能在航空母艦上著艦降落,當初計劃在轟炸完東京之后,所有飛機飛往中國浙江衢州機場著陸,但由于“大黃蜂”號編隊在航進過程中提前被日方發(fā)現(xiàn),所有轟炸機提前起飛,油料不足支撐,另外美軍向中國通告時沒有考慮到時差的問題,預告中方接應的日期為4月19日,實際上轟炸機編隊抵達衢州上空時為4月18日,因而又沒有得到地面導引支援,最終大部分飛機墜毀,人員跳傘著陸。

(1942年4月18日,杜里特航空隊從“大黃蜂”號起飛轟炸東京)

(1942年5月1日,“空軍之母”、國民政府航委會秘書長宋美齡在重慶向脫險的美方人員授予云麾勛章)

總計杜里特轟炸隊共16架B-25轟炸機,其中15個機組迫降在中國浙江、江西等地日占區(qū),1個機組迫降在蘇聯(lián)。所有80名成員中,3人在迫降跳傘時犧牲(1人摔落懸崖,2人溺亡),8人被日軍俘虜(其中3人被日軍槍斃處死,1人在獄中餓死,4人生存到戰(zhàn)爭勝利),其余降落在中國的生還人員被中國軍民救援,送往大后方重慶,降落在蘇聯(lián)的機組后被蘇聯(lián)移交美方。

7

轟炸東京再結合電影珍珠港,題主說的肯定是獨立特空襲。

參加獨立特空襲的美軍飛行員

獨立特空襲,是美國在1942年4月18日,向日本本土進行的首次空中轟炸攻擊任務,以作為對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報復。雖然這次空襲對日本造成的損失并不大,但是戰(zhàn)略意義卻很大。

美軍的原定計劃是,于4月19日在距離日本約450海里的海域讓轟炸機升空。16架B-25轟炸機將在下午起飛,在傍晚時轟炸東京和橫濱一帶的幾座城市。具體分配是:10架轟炸東京,3架轟炸橫濱,其余3架分別轟炸名古屋、大阪和神戶。

被俘的美軍飛行員羅伯特·L·海特

但是在1942年4月18日清晨,美軍在距離日本約650海里的海域被一艘日本警戒船發(fā)現(xiàn)。雖然美軍巡洋艦迅速地將其擊沉,但是艦隊截獲到無線電警報已被發(fā)出的消息。杜立特中校決定讓全部轟炸機提前起飛,這就導致燃料不足,難以飛到位于中國的預定機場。

在對日本城市進行轟炸過后,這16架B-25飛往中國。其中一架轟炸機由于燃料消耗過大,降落在蘇聯(lián)海參崴。剩下15架轟炸機,雖說燃料比較緊張,當時預計將會在距離中國海岸217公里的海面上迫降,但是由于后來風向改變,這15架轟炸機分別在浙江、安徽和江蘇等地墜毀或者迫降。

在中國的美國飛行員

參加此次任務共有80名飛行員(一架飛機上有5人),其中5人,在蘇聯(lián)降落后被扣押(避免外交上的麻煩,當時蘇聯(lián)與日本并未開展),后經(jīng)伊朗回國。剩下在中國迫降的75人中,有3人在迫降或者跳傘時死亡,被日軍俘虜有8人,其余64人,均被中國軍民軍民救助,輾轉到達重慶及桂林然后回到美國。后來被日軍俘虜?shù)?名飛行員中,有3人被處死,1人在被關押時死亡,剩下4人在戰(zhàn)后返回美國。

8

珍珠港事件后美軍首次派出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因帶隊指揮官為詹姆斯·杜立特爾中校,所以史稱杜立特爾轟炸。

參與杜立特爾轟炸的一共有16架B-25型轟炸機,機上人員共80人,其中52名軍官,28名士兵。69人被成功營救生還,1人跳傘失敗遇難,2人溺水身亡,8人被日軍俘虜。被俘的8人中,3人被日軍處決,1人病故,其余4人在南京被關押到1945年8月由美軍成功解救。

16架B-25型轟炸機情況如下:

  1. 第17轟炸大隊機號40-2344 機長詹姆斯·杜立特爾中校,轟炸目標東京,墜毀于中國衢州以北
  2. 第34轟炸中隊機號40-2268 機長威廉·法羅中尉,轟炸目標名古屋,墜毀于中國寧波以南
  3. 第34轟炸中隊機號40-2303 機長哈羅德·沃斯頓中尉,轟炸目標東京,墜毀于中國南昌以南
  4. 第37轟炸中隊機號40-2247 機長埃德加·麥克爾羅伊中尉,轟炸目標橫須賀,墜毀于中國南昌以北
  5. 第37轟炸中隊機號40-2278 機長威廉·鮑爾中尉,轟炸目標橫濱,墜毀于中國衢州東北
  6. 第37轟炸中隊機號40-2292 機長特拉維斯·胡佛中尉,轟炸目標東京,墜毀于中國寧波
  7. 第89偵察中隊機號40-2249 機長羅斯·格林寧上尉,轟炸目標橫濱,墜毀于中國衢州東北
  8. 第89偵察中隊機號40-2250 機長理查德·喬伊斯中尉,轟炸目標東京,墜毀于中國衢州東北
  9. 第89偵察中隊機號40-2267 機長羅納德·史密斯中尉,轟炸目標神戶,迫降于中國常熟水面
  10. 第89偵察中隊機號40-2297 機長約翰·希爾格少校,轟炸目標名古屋,墜毀于中國上饒東南
  11. 第95轟炸中隊機號40-2242 機長埃德加·約克上尉,轟炸目標東京,降落在蘇聯(lián)沃茲德維任卡機場
  12. 第95轟炸中隊機號40-2261 機長特德·勞森中尉,轟炸目標東京,迫降于中國常熟水面
  13. 第95轟炸中隊機號40-2270 機長羅伯特·格雷中尉,轟炸目標東京,墜毀于中國衢州東南
  14. 第95轟炸中隊機號40-2282 機長埃弗里特·霍爾斯特羅姆中尉,轟炸目標東京,墜毀于中國上饒東南
  15. 第95轟炸中隊機號40-2283 機長戴維·瓊斯上尉,轟炸目標東京,墜毀于中國衢州西南
  16. 第95轟炸中隊機號40-2298 機長迪安·霍馬克中尉,轟炸目標東京,迫降于中國溫州海面


跳傘失敗的是40-2270號機格雷機組的空中機械師兼炮手利蘭·法克托爾下士。溺水和被日軍俘虜?shù)氖?0-2298號機霍馬克機組和40-2268號機法羅機組的10人,其中40-2298號機霍馬克機組的投彈手威廉·迪特爾上士和空中機械師唐納德·菲茨莫里斯中士在飛機水面迫降后溺亡,兩個機組的其余8人被日軍俘獲。日軍荒唐地以殺害日本平民的罪名在上海龍華槍決了機長迪安·霍馬克中尉、羅伯特·格雷中尉和炮手哈羅德·施帕茨下士。其余5人被繼續(xù)關押,羅伯特·米德爾中尉在關押中因病去世。

16架B-25轟炸機中唯一一架完好降落在機場的是40-2242號機。因蘇聯(lián)當時與日本處于中立狀態(tài),蘇聯(lián)政府無法將對日作戰(zhàn)的約克機組公開合法地交還給美國。蘇聯(lián)內(nèi)務人民委員部派人以蛇頭身份將5人從蘇聯(lián)伊朗邊境帶出蘇聯(lián),送往英國駐伊領事館。

64名美軍飛行人員受到了中國軍民的大力營救和無私幫助。

參加杜利特爾轟炸的80人全部被授予優(yōu)異飛行十字獎章,傷亡人員被授予紫心獎章,2人因救助戰(zhàn)友被授予銀星獎章,詹姆斯·杜利特爾被授予榮譽勛章。

他們在接下來的戰(zhàn)爭中,12人在15個月內(nèi)因飛行事故遇難;28人繼續(xù)在中緬印戰(zhàn)區(qū)作戰(zhàn),5人陣亡;19人在地中海戰(zhàn)區(qū)作戰(zhàn),4人陣亡,4人被俘;9人在歐洲戰(zhàn)區(qū)作戰(zhàn),1人陣亡;2人因傷退出現(xiàn)役。

日軍為報復美軍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搜捕被救的美軍飛行員,摧毀中國東南沿海接納美軍飛機和營救美軍飛行員的能力,于數(shù)日后發(fā)動了浙贛戰(zhàn)役。日軍在此次戰(zhàn)役中使用了包括慘無人道的細菌戰(zhàn)在內(nèi)的各種手段殘酷屠殺了25萬中國平民。

9



這是一個一直在當時國民黨國防檔案中保存的機密,珍珠港事件的以后,美國的二戰(zhàn)總指揮艾森豪威爾秘密會見了蔣介石,進行了四個小時的長談。蔣介石回國后,挑選了十七名剛從英國培訓歸來的飛行員去了美國,在美國進行了三個月的強化訓練。



轟炸日本的計劃,對當時的美國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轟炸機從航母起飛,就失去了秘密轟炸的效果,日本也會不顧一切地在海上空中抵抗轟炸日本的行動。美國決定啟用中國107機場,對日本實施最后的轟炸。

在這里,要提到當時的中國飛行員李云翔,李云翔乃李云龍的哥哥,留學德國慕尼黑軍事學院,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飛行員,在德國的畢業(yè)飛行考核中,以第一名的身份被德國空軍柏林一師錄用為第一大隊隊長,李云翔一心報效祖國,拒絕了德國的留用,德國并沒有讓李云翔回國,愿意用30輛坦克和500挺重機槍換李云翔留在德國。

深得蔣介石信任的戴笠,反復向蔣介石說明中國需要這樣的空軍人才,軍事裝備可以發(fā)展,人才難得。蔣介石采納了戴笠的見議,在戴笠的運作下,通過各方努力,李云翔回到了祖國。

1945年7月16日,美國提前派到中國42名機組人員,兩個星期后,18架 B —29轟炸機秘密飛向中國107機場,8月4日晚,日本特戰(zhàn)隊對107機場進行了瘋狂進攻,中國軍隊不惜一切代價,與日本116師團進行了九個小時激戰(zhàn),有四名美國飛行員負傷,飛行編隊隊長豪迪負傷,豪迪正是負責投扔原子彈的飛行員,而投擲原子彈對飛行技術,投彈時間都有嚴格要求,不是一般飛行員可以勝任的。

面對8月六號的廣島轟炸計劃,美國已經(jīng)沒有時間調(diào)整飛行員,他們想到了李云翔,只有李云翔的飛行技術可以擔當投扔原子彈的要求。為了世界的和平,李云翔接受了任務。其實在美國的計劃里,根據(jù)原子彈的爆炸氣流,也無法排處機毀人亡的后果。



李云翔在美國飛行員的伴飛下,利劍般飛向日本廣島,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把日本軍國主義送上了不歸路。李云翔用他出色的飛行技術,順利完成任務,安全返航。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國在對日本的轟炸中,被擊落戰(zhàn)機137架,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遇難492人,其中被俘16人,被救32人。

10

參加戰(zhàn)斗的80名飛行員中,共有73人活著到達安全區(qū)域。他們中,最長壽的,一直活到了2015年。其余犧牲的飛行員中,1人死于戰(zhàn)斗,2人跳傘后落入海水中死亡。8名被日軍俘虜?shù)娘w行員中,3人被日軍處死,1人關押期間病死。

按照最初的設想,戰(zhàn)斗結束之后,飛機將飛往最近的海參崴,但是這一計劃被蘇聯(lián)拒絕。因為蘇聯(lián)和日本簽署了中立協(xié)議,而且此時蘇聯(lián)的兵力,全都部署在對德作戰(zhàn)的前線。蘇聯(lián)擔心得罪日本后,領土會受到日本的攻擊。

中國政府同意開放5個浙江的機場,讓美國飛機停留加油后,再飛到陪都重慶。為此次轟炸行動,美軍出動了“大黃蜂號”和“企業(yè)號”兩艘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執(zhí)行轟炸任務的是16架B-25B米切爾中型轟炸機,沒有戰(zhàn)斗護航。

1942年4月18日晨7時許,戰(zhàn)斗部隊在離日本650海里處,被日本哨艇發(fā)現(xiàn)。哨艇雖被美國軍艦擊沉,但警報已經(jīng)發(fā)出。因此,轟炸行動不得不比計劃提前10小時。轟炸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時,距日本還有170海里,比計劃的戰(zhàn)斗飛行距離,也遠了許多。

美軍飛機于當?shù)貢r間中午時分到達日本上空,轟炸了東京、橫濱、橫須賀、名古屋、神戶等地的軍事和工業(yè)設施。雖然遭遇防空火炮,但是沒有一架戰(zhàn)斗機被擊落,只有一架輕度受傷。戰(zhàn)斗結束后,飛行部隊按計劃飛往中國。

但是其中一架飛機,由于油料幾乎耗盡,不得已在海參崴著陸。5名飛行員,被蘇聯(lián)人羈押了1年多。然后,他們被送到距離伊朗邊境32公里的土庫曼斯坦小城。在克格勃的幫助下,他們從這里“逃”到伊朗,進入英國領事館。當時,伊朗在蘇聯(lián)人的控制之下。

另外15架飛機,全部飛抵中國。但是由于此時天已黑盡,燃油不夠,加上天氣不好,一架飛機撞上山崖,一架掉入海里,其余13架在不同地方迫降。成功跳傘的飛行員們,得到了中國軍隊和平民的大力幫助,替他們治傷,然后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

為防止華東各省再次成為美軍襲擊日本的基地,同時也為了尋捕美軍飛行員,日本軍隊在我國沿海一帶發(fā)動了“大須鯨行動”。這一地區(qū)的所有機場被摧毀,發(fā)現(xiàn)美國飛行員蹤跡、物品的農(nóng)舍和村莊被燒光,1萬名平民被殺害。

73名活著抵達重慶或其他安全地區(qū)的飛行員,28人傷好后留在中國,參加了后來的滇緬戰(zhàn)役,8人在戰(zhàn)斗中犧牲。其他的回美國休整之后,轉往歐洲戰(zhàn)場。他們之中,有10人沒能看到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4個被日軍俘虜?shù)娘w行員,于 1945年8月被美軍接回。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