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武周宰相狄仁杰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杰作為一個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xiàn)。


狄仁杰生于630年,今山西太原人。狄仁杰年輕時參加科舉,以明經(jīng)及第,被授為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的推薦,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儀鳳年間,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內(nèi)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后改任侍御史。 此后,狄仁杰不斷升官,之后成為武則天的宰相。

狄仁杰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解決了很多冤案。越王之亂后,武則天為懲治亂黨,定罪六七百家,籍沒五千余口。司刑使催逼狄仁杰行刑,但狄仁杰認(rèn)為判決有誤,請求延緩行刑。他密奏武則天,認(rèn)為一旦按此定罪,將牽連甚廣,何況這些人中有許多是被迫作亂,并非本心所為,可以赦免武則天便下詔赦免他們的死罪,改為發(fā)配豐州。囚犯們途經(jīng)寧州時,寧州父老在郊外迎接,道:“是我們的狄使君救了你們的命吧?”囚犯們遂相互攙扶著前往百姓為狄仁杰立的石碑前,痛哭流涕,而后又齋戒三日,方才離開寧州。他們到達(dá)豐州后,又為狄仁杰立碑,以頌恩德。

歐陽修這樣評價狄仁杰:武后乘唐中衰,操殺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仁杰蒙恥奮忠,以權(quán)大謀,引張柬之等,卒復(fù)唐室,功蓋一時,人不及知。故唐呂溫頌之曰:“取日虞淵,洗光咸池。潛授五龍,夾之以飛!笔酪詾槊。

武則天晚年想立侄子武三思為皇太子,詢問宰相們的意見。狄仁杰道:“我看天下人都還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廬陵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即唐中宗)不可。”武則天大怒。

狄仁杰說:“太宗皇帝櫛風(fēng)沐雨,親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傳于子孫。先帝將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現(xiàn)在卻要把天下移交給外姓嗎?況且,姑侄與母子哪個關(guān)系更親近?陛下立兒子為太子,千秋萬歲后可以配享太廟。若立侄子,從沒聽說有將姑姑配享宗廟的?”武則天對此很不高興,道:“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預(yù)!钡胰式軈s道:“王者四海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為四肢,猶如一個整體,況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

后來,武則天逐漸醒悟,派使者前往房州,將李顯秘密接回洛陽。她將李顯藏在帳后,然后召見狄仁杰,故意說起廬陵王之事。狄仁杰懇請意切,以致哭泣不止。武則天便將李顯喚出,對狄仁杰道:“朕現(xiàn)在將皇太子還給你!钡胰式苓殿^跪拜,又道:“太子回朝,但卻無人知曉,人言紛紛,如何才能讓人相信呢?”武則天便先將李顯安頓在龍門,然后按禮節(jié)迎回宮中。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狄仁杰,也許就沒有大唐后來的盛世。

武則天對狄仁杰言聽計從,乃至狄仁杰病死時,武則天廢朝三天,但是其本人男寵無數(shù),很多人就說狄仁杰應(yīng)該是武則天的男寵,兩人關(guān)系曖昧。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很多學(xué)者認(rèn)為可能性不大。

史料記載,狄仁杰最看不上武則天的男寵。有一次,武則天把南?みM(jìn)獻(xiàn)的集翠裘賞賜給男寵張昌宗,讓他當(dāng)面穿上,一起玩雙陸游戲。狄仁杰正好進(jìn)來奏事,武則天便讓他和張昌宗一起玩雙陸。狄仁杰道:“三局兩勝,臣用身上的紫袍賭張昌宗穿的這件皮袍子!蔽鋭t天笑道:“他這件皮袍價錢超過千金,您這紫袍無法對等!钡胰式苷溃骸拔疫@件紫袍,是大臣朝見天子時所穿的服飾,高貴無價;而張昌宗的這件皮袍,只不過是因?qū)櫺叶玫馁p賜。兩件相對,我還不服氣呢!”武則天只好應(yīng)允。張昌宗感到羞赧沮喪,氣勢不振,沉默無語,連連敗北,最后將集翠裘輸給了狄仁杰。狄仁杰出宮后,將集翠裘送給一個家奴穿上,策馬而去。

此外,公元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這一年,武則天67歲,狄仁杰60歲。67歲前,武則天還是皇后,皇家規(guī)矩森嚴(yán),那個時候的武則天可能不敢找情人。登基后,武則天找男寵,可能也要找年輕人,不會找狄仁杰。另外,根據(jù)史料記載,晚年狄仁杰身體非常不好,上朝的時候,還需要坐著輪椅,這樣的身體,武則天怎么會找一個病怏怏的人做自己的男寵呢?

最佳貢獻(xiàn)者
2

為什么武則天那么相信狄仁杰,而對親生兒子那么不相信,這個問題(秉燭讀春秋)是這樣理解的。狄仁杰比武則天的四個兒子能力都強(qiáng),武則天朝中的大事還得靠狄仁杰這樣的能臣去辦,而武則天的兒子們能力平庸且軟弱,強(qiáng)勢的母親怎會看上如此窩囊的兒子。就好比慈禧不相信親兒子同治帝一個道理。還有就是武則天欲廢李唐天下,建立武周新政權(quán),自然對李氏沒好感(也包括四個兒子)。下面我就這個問題展開分析。

狄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他和武則天(并州文水人)是老鄉(xiāng)。

狄仁杰第一次拜相是在長壽元年,由于政績突出,遭到酷吏來俊臣嫉妒而誣告,說狄仁杰等大臣謀反,刑部將他們逮捕下獄。多虧了武則天明察秋毫,相信狄仁杰不會謀反,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這期間狄仁杰為朝廷舉賢納諫,成為了高宗、武后的股肱之臣。由于狄仁杰在斷案和律法上有很大成績,他對于朝廷的法度和量裁度都比較重視。比如左威衛(wèi)大將軍權(quán)善才、右監(jiān)門中郎將范懷義誤砍昭陵(唐太宗的陵墓)柏樹,論罪應(yīng)當(dāng)免職,但唐高宗盛怒之下卻要處死他們。狄仁杰卻上奏辯護(hù),認(rèn)為二人罪不至死。唐高宗怒道:“他們砍伐昭陵柏樹,置我于不孝之地,必須處死。”狄仁杰直言道:“漢朝時有人盜取高廟玉環(huán),漢文帝想要滅其族。張釋之當(dāng)廷諍諫道:‘假如盜取長陵一抔土,又將如何治罪?’漢文帝因此只殺其一人。陛下的律法懸掛在宮外闕門上,罪不至死而要處死他們,如何取信于天下?現(xiàn)在只因誤砍一棵柏樹,便殺掉二位大臣,后世又將如何看待陛下?”高宗怒氣稍解,免去二人的死罪。

狄仁杰有復(fù)國之功,武則天稱帝后,欲立侄子武三思為皇太子,詢問宰相們的意見。狄仁杰道:“我看天下人都還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廬陵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即唐中宗)不可。”武則天大怒。

后來,武則天做了一個夢,便讓狄仁杰解夢。關(guān)于這個夢,史籍記載有兩種說法:

武則天夢到自己下雙陸(古代一種棋盤游戲),卻始終不能贏。狄仁杰道:“雙陸不勝,是因為沒有子了,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乃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動,天下就危險了。

武則天夢到一只大鸚鵡,兩翼全部折斷。狄仁杰道:“武是陛下的姓氏,兩翼是指二子。陛下現(xiàn)在只有廬陵王李顯、相王(武則天第四子李旦,即唐睿宗)二子,只要起復(fù)二子,兩翼便能振作。”

狄仁杰解完夢境,又道:先帝將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現(xiàn)在卻要把天下移交給外姓嗎?況且,姑侄與母子哪個關(guān)系更親近?陛下立兒子為太子,千秋萬歲后可以配享太廟。若立侄子,從沒聽說有將姑姑配享宗廟的?”武則天對此很不高興,道:“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預(yù)!钡胰式軈s道:“王者四海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為四肢,猶如一個整體,況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

在狄仁杰的極力斡旋下,終于復(fù)立原來的廬陵王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

狄仁杰所作所為令武則天非常敬重,常尊稱他為國老,從不直呼其名,她不讓狄仁杰行跪拜之禮,道:“每當(dāng)看到您跪拜的時候,朕的身體都會感到痛楚!

狄仁杰去世后,武則天痛哭道:“朝堂空矣!”經(jīng)常嘆道:“老天為什么要這么早奪走我的國老?吹酱耍苍S有人會說,武則天對狄仁杰那么信任,他倆之間是不是有男女私情呢?

公元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這一年,武則天67歲,狄仁杰60歲。67歲前,武則天還是皇后,皇家規(guī)矩森嚴(yán),那個時候的武則天可能不敢找情人。登基后,武則天找男寵,可能也要找年輕人,比如二張,不會找狄仁杰。另外,根據(jù)史料記載,晚年狄仁杰身體非常不好,上朝的時候,還需要坐著輪椅,這樣的身體,武則天怎么會找一個病怏怏的人做自己的男寵呢?

我在此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的狄仁杰的事跡,其實只是覺的武則天的四個兒子沒有啥大的事跡可寫。唯一可圈可點的李旦被其母兩立兩廢,可見其多么軟弱。其母篡奪李唐天下時,他的兒子居然都置身事外,多么悲哀。如果不是狄仁杰舉薦的丞相張柬之發(fā)動“神龍政變”。恐怕李顯、李旦能不能當(dāng)上皇帝還是個問題呢。

武則天的四個兒子分別是:

①孝敬皇帝(曾有廟號:唐義宗)李弘 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長子,永徽六年時,被封為代王;顯慶元年,改立為皇太子。上元二年暴卒。

②章懷太子(雍王)李賢 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則天第二子。李賢在胞兄李弘死后繼立為皇太子,后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武則天主政后,為防備廢太子在外有所圖謀,派遣酷吏丘神績赴巴州監(jiān)控。丘神績到巴州后將李賢拘禁,逼其自盡。武則天得知李賢死訊后曾在洛陽顯福門舉哀。

③唐中宗李顯 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唐中宗前后兩次當(dāng)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韋后毒殺,終年55歲。

④唐睿宗李旦 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禪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歲。

從以上可以看出,四個兒子中兩個人早死,剩下的兩個兩廢兩立。實在沒有閃光點。我就納悶了,武則天的女兒都比她的兒子能力大、野心大。尤其太平公主活脫脫就是其母武則天的性格和野心。

(文/秉燭讀春秋,??點贊點關(guān)注。)

3

武則天獨愛狄仁杰,是因為狄仁杰是眼光宏闊、德才兼?zhèn)涞囊晃浑y得的政治家。

狄仁杰剛出道時,擔(dān)任汴州參軍,當(dāng)時工部尚書閻立本是河南道黜陟使,也就是考核升降官吏的欽差。狄仁杰被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fā)現(xiàn)狄仁杰是一個正直的官員,于是推薦狄仁杰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法官),后升為大理寺的大理丞,相當(dāng)于最高法院的院長。

唐高宗多病,國政主要由皇后武則天處理。有一次,近衛(wèi)軍大將軍權(quán)善才與中郎將范懷義,誤伐太宗陵上的一株柏樹,唐高宗和武則天氣壞了,下令處斬,大理丞狄仁杰卻依據(jù)法律條文,當(dāng)面頂撞,力爭二人不應(yīng)該處死,最后高宗終于收回成命。過了幾天,狄仁杰就被提升為侍御史。這說明,狄仁杰在高宗和武則天眼中,是值得信任的。

因為憤恨大將張光輔貪婪和殘暴,狄仁杰曾經(jīng)指著張光輔的鼻子罵道,恨不得有尚方劍在手砍了他,自己雖死如歸。后來遭遇張光輔陷害,狄仁杰被調(diào)到復(fù)州做刺史,后又謫降為洛州司馬。

武則天自立皇帝的第二年,狄仁杰被召回朝中當(dāng)宰相。武則天對狄仁杰說,你當(dāng)?shù)胤焦贂r,有人誣告你,想知道是誰嗎?狄仁杰回答,陛下以為臣有過,臣當(dāng)改之;以為無過,臣之幸也。他不愿意知道誣告他的人是誰。武則天不禁稱嘆狄仁杰為“長者”,即特別忠厚的人。

武則天侄兒武承嗣顯赫一時,他認(rèn)為狄仁杰是他被立為繼承人的障礙之一,于是勾結(jié)來俊臣誣告狄仁杰,使其下獄。狄仁杰想辦法通過家人向武則天訴說冤情,雖然武承嗣屢次請求殺了狄仁杰,但都被武則天拒絕,她釋放了狄仁杰,把他降為彭澤縣令。

狄仁杰到彭澤任縣令,正值旱災(zāi),農(nóng)民顆粒無收,他為民請命,奏請減免彭澤一切租稅。武則天認(rèn)為他關(guān)心百姓疾苦,特予嘉獎,并下令免除彭澤農(nóng)民租稅。

在彭澤縣令任上,狄仁杰將前任拘捕的全縣包括死囚在內(nèi)的囚徒300人,逐一審問,辨悉冤情,全部放回家中過年,約期返獄。到期僅有兩個死囚遲到,一個因為大風(fēng)所阻,舟楫不通;一個是為母死治表,稍稽時日。狄仁杰以朝廷恩德及人,奏請朝廷免死開釋,都獲得準(zhǔn)許。這些囚犯預(yù)先約定返獄之日,每人懷土一兜,堆放在監(jiān)獄邊上,結(jié)果巍然成一小丘,后人稱之為“縱囚墩”,并于墩旁,建狄公生祠,用以紀(jì)念狄仁杰的盛德。

契丹首領(lǐng)李盡忠被漢官逼反,率領(lǐng)人馬進(jìn)入長城,打到河北境內(nèi),武則天因此調(diào)回狄仁杰,委任他為魏州刺史。這時,前任刺史已經(jīng)征調(diào)了大批農(nóng)民到魏州城來修筑防御工事,狄仁杰上任后,認(rèn)為敵人還在遠(yuǎn)方,也未必敢深入此地來,這樣過早疲累農(nóng)民,沒有必要。于是讓他們都回鄉(xiāng)生產(chǎn),百姓都很高興。不久,李盡忠被擊敗。為了表彰狄仁杰的工作,武則天即升狄仁杰為幽州都督,親賜紫袍、龜帶,還親手在紫袍上題了十二個字:“敷政術(shù),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

武則天想造大佛像,打算命天下僧尼每人每天捐獻(xiàn)一文錢相助。狄仁杰知道后,上疏力諫,他認(rèn)為此舉耗資很大,必然增加百姓勞役和財物的負(fù)擔(dān)。武則天又一次聽從了狄仁杰的意見,并且虛心地對狄仁杰表示了極大的敬意,說:“公教朕為善,何得相違?”

武則天在皇位繼承問題上,曾舉棋不定,皇位是傳給武姓呢,還是傳給李姓呢?她的侄兒武三思力勸她傳給武姓,武則天欲以武三思為太子,其他人都不敢反對,狄仁杰則主張傳給李姓,他說為了抗擊匈奴,武三思招募勇士,一個多月招募勇士不到一千人,而廬陵王李顯招募勇士,不到十日就招募五萬人,因此從民意來看,還是得傳位給李顯。

過了一陣子,武則天召見狄仁杰,狄仁杰又勸說道,各朝太廟,都是由本姓子孫奉祀祖宗,從來沒有侄兒奉祀姑母牌位于太廟的事。所以,皇位不可傳侄,必須傳子。武則天覺得狄仁杰說的有道理,于是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早年被廢為廬陵王的中宗李顯接了回來。

武則天晚年,越來越信任和敬重狄仁杰,滿朝文武無人可比。在大殿上朝見時,武則天總叫狄仁杰不用按常禮跪拜,并說:“每見公拜,朕亦身痛!苯(jīng)常呼狄仁杰“國老”而不稱名。

狄仁杰由于年高有病屢次請求告老還鄉(xiāng),武則天總是挽留,并叫狄仁杰不要和其他宰相一樣到朝內(nèi)值班住宿,囑咐其他大臣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

71歲時,狄仁杰病逝。武則天非常悲傷,甚至痛哭出聲,她流著眼淚嘆息說:“朝堂空矣!”從此,每遇國家有大事,朝中大臣們一時不能決斷時,武則天總是嘆息:“天奪吾國老,何太早耶!”她追封狄仁杰為文昌右相,謚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狄仁杰司空。唐睿宗時又追封狄仁杰為梁國公,后人因此稱為狄梁公。

狄仁杰的主張和措施,都能注意到讓百姓安居樂業(yè)。所以,不論是在朝廷還是在地方作官,狄仁杰都受到百姓的支持與愛戴。寧州、豐州、豫州、彭澤、魏州等地的人,為了紀(jì)念好官狄仁杰,建了他的德政碑或生祠,這不僅在唐朝,就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從總體來說,武則天能認(rèn)識和倚重狄仁杰幫助她治國的德行和才能,在重大決定上屢屢聽從狄仁杰的建議,也證明她是一位有心胸和作為的皇帝。

4



武則天最愛的男人是誰

從武則天的第一任男寵馮小寶的出現(xiàn),到二張兄弟的受寵,到控鶴監(jiān)的建立,大量養(yǎng)男寵。



我們看到的武則天只是在享受性快樂,又哪來的情感付出呢,當(dāng)然不會有愛情!誰是她的最愛,我想只能是在她的身邊最近,而且相處時間最長的男人。

采取上面的排除法,一個很重要的人物露出水面,這個男人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在李治當(dāng)政時期,就出現(xiàn)在武則天身邊,武則天做皇帝除了炒作自己是彌勒佛之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跟后期狄仁杰的力舉有關(guān)。

武則天在狄仁杰的心里除了敬重和仰慕之外,當(dāng)然還有幾分喜歡,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歡,何況武則天是如此的出類拔萃,超俗且風(fēng)華絕代。

寫到這里我想,四大美女不把武則天列在內(nèi),可能就是考慮她的另類吧,她的美麗不屬于塵世,大唐的男人只能仰慕......。



而武則天當(dāng)政時期,罷免了75位宰相,可是偏偏狄仁杰相安無事。

這又需要怎樣的心胸來包容

狄仁杰曾受武承思誣陷,當(dāng)時武則天信以為真,因為武承思畢竟是自家人,但是武則天并沒有將狄仁杰殺死,而是貶罪流放。



此舉無疑是在挖武則天自己的心頭肉,其中有太多的依戀和不舍。

后來真相大白之后,又把狄仁杰接回來。



在武則天成就女皇的血腥之路上,殺姊屠兄,肅清李唐皇親宗室,連自己的兒女都不放過,可又為何對狄仁杰網(wǎng)開一面,只能用寵愛有加這個詞來概括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后期的狄仁杰廢掉了武則天的控鶴監(jiān),還有武則天一生信奉的禮佛,狄仁杰所仰仗的靠山,其實就是出自武則天的寵愛!



他們彼此愛慕,但又不忍心彼此受傷害,武則天的地位還有狄仁杰在百姓中的威望,導(dǎo)致他們不能相愛,彼此只能仰望!這又需要怎樣的一種感恩與尊重,一路走來,陪伴武則天的只有狄仁杰!后來狄仁杰病重,武則天無數(shù)次探望,最終還是沒留住狄仁杰先她而去。



大唐空曠了,沒有人能超越武則天,也沒出現(xiàn)第二個狄仁杰!



結(jié)語:歷史上武則天曾經(jīng)是一手遮天的人物,狄仁杰也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他們倆的那些恩怨情仇也隨歷史的轉(zhuǎn)移而遺落在過去,我們無法還原他們之間的真是事跡,但我們從過往的歷史古籍中還是能了解一些她們的關(guān)系不一般,只是歷史記載比較少而已。

5

謝謝邀請,對狄仁杰的接觸最多的應(yīng)該是一部《神探狄仁杰》,元芳,你怎么看?

狄仁杰是武則天時期宰相,從政后,經(jīng)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狄仁杰為官,以百姓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拯救無辜,關(guān)心民生。敢于違背君主的旨意,而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quán)勢的本色。居廟堂之上,思民生之多艱。


狄仁杰剛正廉明,執(zhí)法不阿,兢兢業(yè)業(yè)。判決了大量的案件,為民除害,并無冤訴者,是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為了維護(hù)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顏直諫。

對于與武則天的關(guān)系,我認(rèn)為應(yīng)該無此事。一個嫉惡如仇的臣子,一個獨領(lǐng)風(fēng)騷的女皇。難以想象。不過前人之事,后人難料。

6

個人都?xì)v史了解不多,大多都是看電視得知,電視中只是講武則天對狄仁杰是器重,乃是當(dāng)時不可缺少的人才。至于他兩人有何其他關(guān)系,那就得扒扒歷史或者是野史。

7

昨天正在寫狄仁杰的職務(wù)的小文。

狄仁杰是個很聰明的人,即有原則,又不迂腐。應(yīng)該說他對武則天很了解,又能看透這位女皇的身后事。侄子不可能比兒子親,最后還是要傳位給李顯或李旦,這也是他極力建議和提示武則天的。有了這個大方向,所謂武周還是李唐,所以做好日常,就是為了恢復(fù)大唐。

狄仁杰初拜相以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受到來俊臣的誣陷,被貶謫。再召回,以鸞臺侍郎復(fù)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再晉拜納言,兼右肅政御史大夫。突厥入侵,詔為河北道行軍元帥。再授內(nèi)史。……這些官名在神探狄仁杰中經(jīng)常聽到。

狄仁杰七十一歲去世,贈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追贈司空。睿宗又封梁國公。

看看他與武則天關(guān)于繼承人問題的對話:

(武)召謂曰:「朕數(shù)夢雙陸不勝,何也?」(狄)對曰:「雙陸不勝,無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危矣。文皇帝身蹈鋒鏑,勤勞而有天下,傳之子孫。先帝寢疾,詔陛下監(jiān)國。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為后。且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后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购蟾形颉

元芳,你怎么看?

8

女皇武則天為什么這么信任狄仁杰?

狄仁杰是中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宰相,他以睿智、善于斷案著稱,他一生經(jīng)歷了唐代三位著名的皇帝,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杰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輔國安邦,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

說起來,狄仁杰和武則天還是老鄉(xiāng),都是山西人,前者在并州,后者在文水,兩地相距不算太遠(yuǎn)。不過狄仁杰成為武則天最信任的大臣不是因為二人的同鄉(xiāng)關(guān)系,而是因為他的卓越才干和剛直不阿的性格。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杰升任大理丞。大理丞是專管司法的官職,狄人杰一到任就展示出了驚人的斷案能力,短短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牽扯到的人多達(dá)17000,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大神探。而且他正直清廉的作人風(fēng)格,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稱頌。


這時的唐高宗已經(jīng)體質(zhì)變?nèi)酰坏貌辉诒澈笊鹨坏篮熥,請武則天坐在后面指揮自己。唐高宗不比父親李世民,很多事情的處理上欠缺名君風(fēng)范,比如儀鳳元年,武衛(wèi)大將軍權(quán)善才與和左鑒門中郎將范懷義誤砍干了一件蠢事,竟然誤砍了太宗陵寢的柏樹。老子的墳地被人動了,高宗自然不是一般的生氣,當(dāng)即命令治二人的死罪。


唐高宗在位的晚期,高宗皇后武則天因為干練多才,逐漸掌握了最高權(quán)力,于684年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狄仁杰由此開始了長達(dá)十年的宰相生涯。狄仁杰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是興復(fù)李唐皇室,要實現(xiàn)這一愿望,就必須設(shè)法對武則天施加影響,改變她對兩個兒子的看法,使李顯與李旦兄弟能夠擺脫被囚禁的地位。后來,曾被狄仁杰舉薦的張柬之,在武則天彌留之際發(fā)動“政變”,復(fù)大唐國號,唐朝復(fù)國。


但是對于治世之才,身為上位者的武則天,一直是以禮相待。這是胸懷大的緣故吧。狄仁杰去世。武則天親自為他主持喪禮,廢朝三日,這是當(dāng)時人臣的最高待遇。

9

電視系列連續(xù)劇《神探狄仁杰》讓大唐名臣狄仁杰火了一把,特別是“元芳,你怎么看?”,成為年度網(wǎng)絡(luò)熱詞。

真實的狄仁杰,和電視劇中的形象一樣聰明與睿智,只是比武則天小7歲,而且比武則天早死4年,也沒有大將軍李元芳和蠢蠢的曾泰這個三角聯(lián)盟。狄仁杰的過人之處,既有政治原則,忠于李唐,去世之前還在為李家復(fù)辟做前期準(zhǔn)備,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fù)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朝中安插親信張柬之,可謂老謀深算。

同時,狄仁杰卻不像有的人那么強(qiáng)硬與迂腐,堅決不給武則天新周服務(wù),以至于有的人被誅殺。時間久了,武則天對狄仁杰非常器重,多次稱贊他為“國老”。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是踏踏實實從基層干起來的。任職期間,因為來俊臣的誣陷,曾經(jīng)遭到貶謫,重刑之下,不得已說: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

之后在彭澤縣做縣令,個人履歷豐富,史稱政務(wù)熟稔:

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fù)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善于處理司法案件,思維縝密、精力旺盛且不畏權(quán)貴。

即使狄仁杰因為忤逆武則天,女皇帝也沒有殺他。狄仁杰在原則性問題上非常正直,受到女皇帝的欣賞,雖然得罪了一大批朝臣,最后也是善終,做到了內(nèi)史閣員,類似于宰相。久視元年(700年)病死,武則天追贈狄仁杰為文昌右相,謚號文惠。一代女皇帝偏愛狄仁杰,也是愛才、惜才之舉。

歷史傳訊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xué)人社區(qū)。我們立足于原創(chuàng),書寫歷史,資鑒現(xiàn)實,努力建設(shè)為一個有情懷和質(zhì)量的新傳播媒體。

10

雄才大略,英雄所見相同,惺惺相惜,絕非是男女私情那么簡單的。政治理想抱負(fù)遠(yuǎn)大,預(yù)事觀點接近,深刻了解對方的優(yōu)缺點,一個是知人善用的女皇,一個是老謀深算知進(jìn)知退的治國良臣,是真正的英雄愛好漢,彼此欣賞互相倚重的君與臣。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