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現(xiàn)象自古以來就有,根據(jù)考古資料,早在新石器時期,有些貴族的墓葬,就有被盜現(xiàn)象,文獻中記載被盜的最早的大型墓葬為商朝第一代王商湯之冢,距今約3600年,由此可見“盜墓史”其實就是一部另類的“中國喪葬文化史”。在歷史,也出現(xiàn)了很多奇葩的“盜墓賊”,下面和大家說幾個身份尊貴的盜墓賊。
曹操——“摸金校尉”的創(chuàng)始人
為什么盜墓現(xiàn)象這么猖獗呢?在中國古代我們一直崇尚死者為大的觀點,向人們灌輸禮儀思想。但是在厚葬習(xí)俗的影響之下,那些埋在地下的真金白銀,驅(qū)使著一批又一批亡命之徒拋卻所有的禮儀廉恥,拋卻所有的道德觀念,毅然決然的走向盜墓行列,這其中不法眾多歷史名人,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曹操了,在東漢末年,動蕩的社會條件下,群雄并起,爭奪天下,軍餉成了軍閥們最為頭疼的一件事。這是兩漢貴族墓葬中陪葬的金銀成了他們下手的目標,為此曹操還專門設(shè)立了一個官職名——摸金校尉。兩漢貴族中的墓葬中,能埋藏多少財富,看看2015年公布的江西;韬钅乖嶂谐鐾恋哪切┥习俟锏慕鹱印⒊蓢嵱嬎愕你~錢,才讓我們知道什么叫做“厚葬”。
劉去——盜墓單單為了樂趣
除了曹操之外,在盜墓史上,還有一個人奇葩的存在,那就是廣川王劉去。這個劉去是誰呢,他是漢景帝的曾孫,廣川繆王劉奇的兒子,漢武帝時被封為廣川王。這個廣川王除了性格殘暴外,還有一個癖好,那就是盜墓。他所在封地在現(xiàn)在河北山西一代,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你曾經(jīng)有眾多諸侯國,貴族墓葬也非常多,幾乎都遭到了劉去的破壞。劉去平時喜好聚集一些無聊少年游玩打獵,做事放蕩無羈,沒有節(jié)制。封國內(nèi)的古墓,無一例外,全都被他挖掘過。他盜墓既不是為了墓葬中的錢財,也不是為了泄私憤,盜墓就是單單為了樂趣,這也是盜墓史中的一個奇葩所在了。
乾隆——“盜墓”的皇帝
想不到吧,這位耄耋天子,十全老人也做過這樣的事情。這里的盜墓和前面說的還不大一樣,還沒到把人家陵墓打開,見到棺槨的程度。那是怎么回事呢?乾隆繼位后不久,就開始為自己百年之后著想了,明世宗永陵的享殿被乾隆盯上了。為什么呢,因為這座享殿用的全部是金絲楠木,香氣襲人,沁人心脾,蚊蠅不近,而且不刷漆而光澤油亮,不雕飾而紋路精美。乾隆一心想把這些木頭拆下來,用在自己的裕陵中。但是作為前朝皇帝的陵墓,不是說拆就拆的,而且大清律中明確規(guī)定:挖明墳者死。他就想了一個點子,以修葺明十三陵為由頭,將永陵的金絲楠木享殿給拆了,將這些珍貴的木材用在了自己的裕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