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永遠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司馬遷多的,肯定也有與真實不符的,現(xiàn)在就來分析一下。

如果以焚書坑儒來定性秦始皇是暴君的話,焚書是絕對要批判的,因為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壞的一個先例,就是文化專制。至于坑殺了四百六十個儒生,或者說四百六十個術(shù)士,這一點在歷代皇帝中間,秦始皇絕對不是殺人最多的。

笫二從這個秦朝的嚴刑酷法來講,秦朝的法律的確是嚴酷的,但是西漢開國有一個叫漢承秦制,其實劉邦完全繼承了秦朝的苛法,但是沒有人說漢高祖劉邦是個暴君。所以從很多方面來看,秦始皇定性為暴君,很大的一個因素在于他二世亡國。就是秦朝一共才存在了兩代皇帝,而秦王子嬰在位才四十六天,所以魯迅先生說秦始皇實在是冤枉得很。

除司馬遷寫秦始是暴君外,其實還和賈誼《過秦論》關(guān)系非常密切,因為賈誼的《過秦論》把秦始皇定性為暴君,而《過秦論》又是一個流傳干古的經(jīng)典,影響了后世很多人,所以秦始皇是暴君的帽子就這樣越戴越牢了。

第三個是勞民傷財論,前有孟姜女哭長城,后有幾十萬苦力修阿房宮,這都出自司馬遷之手,但是新近的考古證明阿房宮異沒有建成,孟姜女哭的也不是秦長城,因為秦長城也只是為了抵御匈奴修建了一小部分。

還有就是秦始皇在位37年,卻從未妄殺一位將軍大臣,試問哪個皇帝不殺功臣,數(shù)來數(shù)去就只有秦始皇。說他苛政猛于虎,他卻允許犯人農(nóng)忙時放假四十天,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保護人犯權(quán)利的法律。司馬遷還說陳勝,吳廣因為遲到而不能活命,所以揭竿而起,然而經(jīng)過考證,當時遲到僅僅是罰款。

他統(tǒng)一六國,結(jié)束了持續(xù)百年的戰(zhàn)爭,后百姓帶來了安居樂業(yè),他廢分封行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興修水利,造福萬民,萬里長城護佑華夏,南征北越北擊匈奴,他推行以法制國,但與儒家提倡的以德治天下的思想相悖,所以他在儒生的眼中就成了逆天而行的暴君,其實他這沒有后來的這些皇帝暴,就因為他是英雄,但是氣短而被背冤上干年。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