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善任,有英雄之器,極具人格魅力,主張“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諸葛亮人品高潔,志存高遠,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而劉琦對劉備諸葛亮言聽計從,顯然劉備諸葛亮是不會害死劉琦的,即劉琦之死與劉備、諸葛亮無關,史書《三國志》記載劉琦是得病去世。
劉琦缺乏雄心壯志,能力平庸,對劉備諸葛亮都非常信任。曹操南下之前,劉琦身為荊州牧劉表的長子,在與同父異母弟劉琮的爭斗中處于下風,有性命之憂,曾經(jīng)于公元208年春向諸葛亮尋求自保之策。在諸葛亮的啟發(fā)下,劉琦為了避禍,領兵外出擔任江夏太守,原江夏太守黃祖那個時候剛剛在與東吳孫權集團的戰(zhàn)斗中陣亡。
公元208年夏,劉表病逝。劉琮繼任荊州刺史,旋即向率領20萬軍隊大舉南下的曹操投降,受到曹操的厚待。此時,荊州風云動蕩,形勢詭譎。劉備眾人離開樊城,向江陵奔逃。
劉備逃經(jīng)襄陽時,不忍心拿下劉琮,放棄了趁機占領整個荊州的大好機會。因劉備寬厚仁義,素有賢名,襄陽、樊城的十多萬民眾以及劉琮的左右下屬、眾多士人,則蜂擁出城追隨劉備一起奔逃。
【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蹦笋v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此到當陽,眾十余萬,輜重數(shù)千兩,日行十余里】
劉備隨即兵分兩路,一路一萬多人的水軍,乘坐數(shù)百艘戰(zhàn)船,由關羽率領走水路,另一路兩千多親兵,由劉備張飛諸葛亮帶領走陸路。此時,在江夏率軍駐防的劉琦,必然是惶惶不安,緊密觀察局勢,他與劉琮不和,此時定然不能投奔曹操,只能時刻準備著投奔、追隨劉備。
劉備一行人帶著大批百姓,行動遲緩,每日只能行走十多里路。
有人勸劉備趕快甩下百姓,迅速趕往城堅壕深、物資豐富的江陵。因劉備不忍心拋棄民眾,遂予以拒絕。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在途經(jīng)長坂坡時,劉備等人被曹操五千虎豹騎追上,老婆、孩子被沖散,幸被趙云尋回;因母親落入曹軍手中,徐庶被迫離開劉備,歸附了曹操;張飛帶領二十多個騎兵,在一處小溪橋頭嚇退了曹軍,劉備等人得以跑到漢水邊的一個渡口,搭上了關羽船隊,改道前往夏口,途中遇上了前來匯合的劉琦。當時劉琦手下有一萬多人,一起追隨劉備,抵達夏口。此前在長坂坡逃跑時,遇上了從東吳前來打探消息的魯肅。時年二十八歲的諸葛亮則與魯肅一起,渡過長江,面見孫權,經(jīng)過一番慷慨陳詞,堅稱曹操必敗、鼎立之勢可成,說服孫權締結了孫劉聯(lián)盟,建立了以劉備為總指揮的孫劉聯(lián)軍。
【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皺啻髳偅辞仓荑、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此后就是赤壁之戰(zhàn)。劉備率領五萬聯(lián)軍,一舉大破二十多萬曹軍。曹操經(jīng)華容道逃跑到南郡,安排好各項事務后,燒毀剩余船只,返回北方。
接著,周瑜、程普、魯肅帶領三萬吳軍發(fā)起了攻打曹仁的南郡之戰(zhàn),此時周瑜在該戰(zhàn)役的吳軍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劉備軍隊初期沒有參戰(zhàn)。曹仁雖然不足一萬人,但由于周瑜、程普不和,吳軍作戰(zhàn)不利,損失慘重,周瑜甚至右肋中箭,遭受重創(chuàng)。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派遣張飛帶領二千軍隊協(xié)助周瑜攻城,同時安排關羽帶領數(shù)千軍隊負責去阻截曹操派來的各路援軍,周瑜則派遣部將蘇飛帶領一千吳軍跟隨關羽作戰(zhàn)。
作為交換,孫權同意劉備攻打零陵、桂郡、長沙、武陵。這荊南四郡原本是劉表的地盤,后來隨劉琮投降了曹操,當時劉巴就是代表曹操、劉琮來協(xié)調各郡縣投降以及接收事宜。孫權見關羽、張飛正在協(xié)助己方軍隊作戰(zhàn),而劉備身邊只有一萬多人,缺少得力干將,以為劉備將難以拿下這四郡。
在諸葛亮的策劃下,劉備先是表封劉琦為荊州刺史,接著跟諸葛亮、劉琦一起,帶著一萬多軍隊就往荊南四郡進發(fā)。結果,這四郡太守得知劉表的長子、新任荊州刺史劉琦與漢左將軍劉備一起來了,于是紛紛歸降。
【權既宿服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劉備集團輕易拿下荊南四郡后,本可乘勢拿下交州,但劉備停兵了,因為前面是蒼梧郡,而蒼梧太守吳臣,是劉備多年前的老朋友,兩人已經(jīng)建立了同盟關系。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負責督管零陵、桂郡、長沙三郡,征收錢糧稅賦、招募訓練軍隊。
孫權目瞪口呆,趕忙進妹以固好。趁著劉備籌備婚事期間,暗地里派遣步鷙率軍繞過劉備,秘密進入交州,以“外附內逆”之名突然斬殺吳臣。士變兄弟驚慌失措,舉交州歸附孫權。
不久,歷經(jīng)一年多激戰(zhàn)的周瑜、程普、魯肅、關羽、張飛等人趕走了曹仁,終于奪取了江陵城。孫權授周瑜為偏將軍、任南郡太守,率四千兵駐守江陵。此時,劉琦病逝。劉備被手下一幫人推舉,擔任荊州牧,這一年是公元209年。
劉備接著前往東吳,面見孫權,要求“督荊州”,以便于對抗荊北曹軍為名,索要江陵城。魯肅堅持孫劉聯(lián)盟,建議接受劉備的要求,但周瑜等人堅決反對,周瑜甚至建議趁機軟禁劉備,吞并劉備的部眾,收服關羽、張飛歸由自己使用。魯肅為此與周瑜爭吵,周瑜異常生氣,強烈要求孫權剝奪魯肅的部眾,轉交給呂蒙,“權許之”,但呂蒙予以拒絕,魯肅得以保住了部眾。
考慮到劉備集團難以對付,且曹操力量依然強大,孫權拒絕了周瑜軟禁劉備的建議,但也沒有把江陵交給劉備,而是把江陵城附近的油江口交給了劉備。劉備離開時,孫權乘坐飛云大船送別,期間兩人密談,談及周瑜“文韜武略,萬人之英,故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劉備集團隨后在油江口筑城,改名公安城,作為自己的治所。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shù)萬口稽顙。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
這個時候,周瑜江陵駐軍對劉備集團處處刁難、威逼;同時,荊北曹軍對劉備集團虎視眈眈;劉備每次去與孫夫人同房,都要從護衛(wèi)孫夫人的一百多名持刀佩劍的女兵前面經(jīng)過。劉備壓力山大,提心吊膽。這是一段倍受煎熬的狼狽日子。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隨后周瑜向孫權提出西取益州、并吞張魯、聯(lián)合馬超、伺機進取北方的建議,“權許之”,但周瑜在返回駐地途中“病卒”,臨終前寫下遺書向孫權推薦魯肅接替自己的位置。這說明,周瑜最終向堅持孫劉聯(lián)盟的魯肅妥協(xié)了。
【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馬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這個時候,荊北曹軍控制區(qū)的民眾不堪忍受曹軍的壓榨,紛紛向公安逃跑。公安地域狹小,劉備難以安置,遂再次向孫權要求“督荊州”。在魯肅的建議下,為了讓劉備集團替東吳把守西北邊界,抵御曹軍,以便東吳集中軍力于合肥方向,于是孫權同意把江陵城移交給劉備。劉備則把原屬長沙郡的漢昌縣留給孫權作為補償。孫權把漢昌單獨設郡,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龐統(tǒng)原本在周瑜江陵治所擔任功曹,就在這個時候隨同江陵城一起歸入了劉備陣營。
此前,劉備表封孫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孫權則表封劉備為荊州牧,算是正式承認了劉備對荊州的管轄權。
【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備領荊州牧,屯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