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赤壁之戰(zhàn)時,他身體是否強壯的上場殺敵,這個不了解,史書也沒詳細記載。但他在赤壁之前,與赤壁之戰(zhàn)同一年的208年時,確實是身體還可以。

在公元208年,劉表病重時,劉琦曾前去探望,他人是好好的,身體沒問題。

探望沒過多久后,劉表病逝,劉琮繼任荊州牧時,劉琦這個時候也應該是健康的。據(jù)史書記載,當時劉琦得知劉琮繼位后,大怒,甚至準備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劉琮,只不過因為曹操后來南下,才放棄了攻打。不過劉琦既然能大怒,還有精力想著打仗討伐,這證明身體應該是不賴。

但他在公元209年,赤壁之戰(zhàn)后,就突然因病去世了。不到一年時間,他的身體變得如此之差,很多人不能理解。

其實一年、半年身體變差不是沒可能。身體若是不照顧好,不懂節(jié)制,別說半年,就是一禮拜,底子不好的人也會有生命危險,就像如今很多新聞里,很多人不懂節(jié)制,上網(wǎng)打游戲猝死那般!

劉琦雖然慈孝,但能力真的很平庸,他也沒什么抱負。曾想與劉琮爭荊州,也是他氣不過而已,畢竟長子嘛!如果他真有雄心壯志,曹操也不會說“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著名演義小說家蔡東藩也說過“曹操謂劉景升諸兒,與豚犬等,原非虛言。”豚犬不單指劉琮一人,也指劉琦。

劉琦沒有稱霸的雄心壯志,事業(yè)劉備又幫他打理。他什么都不用愁了,得以肆意玩樂,沒有節(jié)制,天天沉浸于酒色當中,最終身體被掏空,而加上當時醫(yī)療條件又不好,早亡再正常不過了。

有人猜測劉琦死的早可能是就劉備所為,這個可能性有,但概率極低。殺人注重殺人動機,但劉備沒有殺他的動機。

當時劉備就是以劉琦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的,他能很順利奪取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四郡,劉琦這個劉表之子的招牌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加上劉琦能力平庸、軟弱,也沒有野心,說難聽點很容易控制,劉備沒有理由殺他。殺了劉琦,最受傷的是劉備,他沒有了名正言順掌握荊州的理由。劉琦就好比曹操手里的漢獻帝,不過劉琦還比漢獻帝聽話、溫順。

因此,劉琦基本是屬于病亡的。

最佳貢獻者
2

說劉琦因酒色過度去世,那是寫三國演義的明朝人自己腦補的。


正史上無論是《后漢書》還是《三國志》其實都沒寫劉琦酒色過度,就直接寫”卒“,死因不明。


說劉琦是被劉備坑死的其實也沒有道理,

要知道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大軍退卻,但仍然占領襄陽和樊城等荊州北方最繁華的地帶,孫權和劉備都拿不下來,于是只好在荊州南部下功夫,劉備好容易得到荊南四郡有了塊容身之地,缺乏的就是一個朝廷名義,以劉琦之名得到了荊州刺史的位置,可過一年劉琦就死了。那前一年得到的荊州刺史地位不是白得了么?


所以劉琦早死對劉備在政治上是非常不利的,一是喪失了大義名分,二是這么快就卸磨殺驢(麥子都沒磨完呢,卸什么磨殺什么驢?)會讓屬下的荊州勢力寒心。


另外,如果劉琦的死真的充滿疑點的話,那么同樣對荊州有圖謀的曹操和孫權勢力為何沒有趁機放出流言?要知道漢獻帝正常死去時,蜀漢這邊可是流傳他被曹丕殺掉了。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劉琦之死其實在那個年代屬于很正常的事,實在沒啥好說的,于是就用了一個簡單的”卒“。


那真實死因是什么?


我們來看看,劉琦死去的209年,當時荊州發(fā)生了什么。

我從知網(wǎng)下載的歷史學論文《建安年間全國疾疫及其防治》里有這樣一句話:


從建安元年(196 年)開始,到獻帝建安十四年(209), 全國爆發(fā)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疫病,人口大量死亡,著名的醫(yī)學家張仲景家族就是直接受害者。張仲景此時為長沙太守,該家族共有二百多人,感染瘟疫而死去者就有2 3 之多, 其中, 患傷寒病而死者又占7 /10 。這是他終于完成其醫(yī)學巨著《傷寒論》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別忘記了在208年,赤壁之戰(zhàn)的一個背景,就是曹軍中疫病流行。


可見在這段時間里,荊州無論南北,都屬于瘟疫流行地區(qū),這樣看來劉琦去世是不是在那個時代正常多了?

3

劉琦是劉表的正妻陳氏所生,為劉表的長子,長相酷似劉表,劉表以前在中央工作,在48歲的時候才出任荊州刺史當了地方官,所以陳氏應該是劉表為央官時娶的老婆,娘家應該在北方,在荊州沒什么勢力,陳氏去世后,劉表迎娶了荊州名流蔡諷的女兒做妻子。

蔡諷有兩女一子,長女嫁給了諸葛亮的岳父——教女有方的黃承彥,次女嫁給了劉表——為荊州刺史夫人,兒子蔡瑁是劉表手下的水軍大將,這個家族確為豪門大戶,真正名震荊襄,蔡氏過門后,肚子爭氣,為劉表生下了劉琮,劉琮又娶了蔡氏的親侄女,這讓蔡氏在荊襄地區(qū)風光無限,風頭無兩。

劉琦母親去世得早,又無地方勢力支撐,父親又垂垂老去,所以,經(jīng)常受到后媽的打壓與排擠,而后舅手握軍權,所以自己動彈不得,蔡氏又經(jīng)常在劉表身邊進劉琦的饞言,劉表要依賴聲名顯赫的蔡氏家族穩(wěn)定地方,也不方便阻撓蔡氏對劉琦的詆毀,天長日久,劉表對劉琦的好感也煙消云散了。

或許,這樣的環(huán)境下,讓劉琦心灰意冷、有了極度的失落感吧?他每天小心翼翼地活著,愁腸百結時,借酒消愁,讓灑精麻痹自己,天長日久,逐漸地搞垮了自己的身體。

劉琦為防止蔡氏迫害,曾問計諸葛亮;三國演義有描述,他處心積慮地把諸葛亮引到閣樓上,令人抽去梯子,下跪逼迫諸葛亮為自己指條生路;按理諸葛亮不應該管劉表家事,但諸葛亮考慮幫助劉琦也是為劉備軍事集團留一條后路,所以,在上不沾天下不挨地的閣樓上,諸葛亮為劉琦指出了生路,讓他向劉表申請自己去屯守江夏,這樣就可以遠離蔡氏的打擊,保護自身安全了。

公元208年,劉表死后,劉琮繼位,曹操率軍南下,劉琮投降;劉、孫聯(lián)軍火燒赤壁,曹操敗走;劉備以漢之左將軍的名義上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并借他的名義占領了荊南四郡;209年,劉琦駕鶴西去了,死因很可能是為逃避現(xiàn)實,縱情聲色犬馬,沉溺酒精之中無力自撥而至。

4

史載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善任,有英雄之器,極具人格魅力,主張“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諸葛亮人品高潔,志存高遠,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而劉琦對劉備諸葛亮言聽計從,顯然劉備諸葛亮是不會害死劉琦的,即劉琦之死與劉備、諸葛亮無關,史書《三國志》記載劉琦是得病去世。

劉琦缺乏雄心壯志,能力平庸,對劉備諸葛亮都非常信任。曹操南下之前,劉琦身為荊州牧劉表的長子,在與同父異母弟劉琮的爭斗中處于下風,有性命之憂,曾經(jīng)于公元208年春向諸葛亮尋求自保之策。在諸葛亮的啟發(fā)下,劉琦為了避禍,領兵外出擔任江夏太守,原江夏太守黃祖那個時候剛剛在與東吳孫權集團的戰(zhàn)斗中陣亡。

公元208年夏,劉表病逝。劉琮繼任荊州刺史,旋即向率領20萬軍隊大舉南下的曹操投降,受到曹操的厚待。此時,荊州風云動蕩,形勢詭譎。劉備眾人離開樊城,向江陵奔逃。

劉備逃經(jīng)襄陽時,不忍心拿下劉琮,放棄了趁機占領整個荊州的大好機會。因劉備寬厚仁義,素有賢名,襄陽、樊城的十多萬民眾以及劉琮的左右下屬、眾多士人,則蜂擁出城追隨劉備一起奔逃。

【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蹦笋v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此到當陽,眾十余萬,輜重數(shù)千兩,日行十余里】

劉備隨即兵分兩路,一路一萬多人的水軍,乘坐數(shù)百艘戰(zhàn)船,由關羽率領走水路,另一路兩千多親兵,由劉備張飛諸葛亮帶領走陸路。此時,在江夏率軍駐防的劉琦,必然是惶惶不安,緊密觀察局勢,他與劉琮不和,此時定然不能投奔曹操,只能時刻準備著投奔、追隨劉備。

劉備一行人帶著大批百姓,行動遲緩,每日只能行走十多里路。

有人勸劉備趕快甩下百姓,迅速趕往城堅壕深、物資豐富的江陵。因劉備不忍心拋棄民眾,遂予以拒絕。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在途經(jīng)長坂坡時,劉備等人被曹操五千虎豹騎追上,老婆、孩子被沖散,幸被趙云尋回;因母親落入曹軍手中,徐庶被迫離開劉備,歸附了曹操;張飛帶領二十多個騎兵,在一處小溪橋頭嚇退了曹軍,劉備等人得以跑到漢水邊的一個渡口,搭上了關羽船隊,改道前往夏口,途中遇上了前來匯合的劉琦。當時劉琦手下有一萬多人,一起追隨劉備,抵達夏口。此前在長坂坡逃跑時,遇上了從東吳前來打探消息的魯肅。時年二十八歲的諸葛亮則與魯肅一起,渡過長江,面見孫權,經(jīng)過一番慷慨陳詞,堅稱曹操必敗、鼎立之勢可成,說服孫權締結了孫劉聯(lián)盟,建立了以劉備為總指揮的孫劉聯(lián)軍。

【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皺啻髳偅辞仓荑、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此后就是赤壁之戰(zhàn)。劉備率領五萬聯(lián)軍,一舉大破二十多萬曹軍。曹操經(jīng)華容道逃跑到南郡,安排好各項事務后,燒毀剩余船只,返回北方。

接著,周瑜、程普、魯肅帶領三萬吳軍發(fā)起了攻打曹仁的南郡之戰(zhàn),此時周瑜在該戰(zhàn)役的吳軍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劉備軍隊初期沒有參戰(zhàn)。曹仁雖然不足一萬人,但由于周瑜、程普不和,吳軍作戰(zhàn)不利,損失慘重,周瑜甚至右肋中箭,遭受重創(chuàng)。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派遣張飛帶領二千軍隊協(xié)助周瑜攻城,同時安排關羽帶領數(shù)千軍隊負責去阻截曹操派來的各路援軍,周瑜則派遣部將蘇飛帶領一千吳軍跟隨關羽作戰(zhàn)。

作為交換,孫權同意劉備攻打零陵、桂郡、長沙、武陵。這荊南四郡原本是劉表的地盤,后來隨劉琮投降了曹操,當時劉巴就是代表曹操、劉琮來協(xié)調各郡縣投降以及接收事宜。孫權見關羽、張飛正在協(xié)助己方軍隊作戰(zhàn),而劉備身邊只有一萬多人,缺少得力干將,以為劉備將難以拿下這四郡。

在諸葛亮的策劃下,劉備先是表封劉琦為荊州刺史,接著跟諸葛亮、劉琦一起,帶著一萬多軍隊就往荊南四郡進發(fā)。結果,這四郡太守得知劉表的長子、新任荊州刺史劉琦與漢左將軍劉備一起來了,于是紛紛歸降。

【權既宿服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劉備集團輕易拿下荊南四郡后,本可乘勢拿下交州,但劉備停兵了,因為前面是蒼梧郡,而蒼梧太守吳臣,是劉備多年前的老朋友,兩人已經(jīng)建立了同盟關系。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負責督管零陵、桂郡、長沙三郡,征收錢糧稅賦、招募訓練軍隊。

孫權目瞪口呆,趕忙進妹以固好。趁著劉備籌備婚事期間,暗地里派遣步鷙率軍繞過劉備,秘密進入交州,以“外附內逆”之名突然斬殺吳臣。士變兄弟驚慌失措,舉交州歸附孫權。

不久,歷經(jīng)一年多激戰(zhàn)的周瑜、程普、魯肅、關羽、張飛等人趕走了曹仁,終于奪取了江陵城。孫權授周瑜為偏將軍、任南郡太守,率四千兵駐守江陵。此時,劉琦病逝。劉備被手下一幫人推舉,擔任荊州牧,這一年是公元209年。

劉備接著前往東吳,面見孫權,要求“督荊州”,以便于對抗荊北曹軍為名,索要江陵城。魯肅堅持孫劉聯(lián)盟,建議接受劉備的要求,但周瑜等人堅決反對,周瑜甚至建議趁機軟禁劉備,吞并劉備的部眾,收服關羽、張飛歸由自己使用。魯肅為此與周瑜爭吵,周瑜異常生氣,強烈要求孫權剝奪魯肅的部眾,轉交給呂蒙,“權許之”,但呂蒙予以拒絕,魯肅得以保住了部眾。

考慮到劉備集團難以對付,且曹操力量依然強大,孫權拒絕了周瑜軟禁劉備的建議,但也沒有把江陵交給劉備,而是把江陵城附近的油江口交給了劉備。劉備離開時,孫權乘坐飛云大船送別,期間兩人密談,談及周瑜“文韜武略,萬人之英,故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劉備集團隨后在油江口筑城,改名公安城,作為自己的治所。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shù)萬口稽顙。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

這個時候,周瑜江陵駐軍對劉備集團處處刁難、威逼;同時,荊北曹軍對劉備集團虎視眈眈;劉備每次去與孫夫人同房,都要從護衛(wèi)孫夫人的一百多名持刀佩劍的女兵前面經(jīng)過。劉備壓力山大,提心吊膽。這是一段倍受煎熬的狼狽日子。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隨后周瑜向孫權提出西取益州、并吞張魯、聯(lián)合馬超、伺機進取北方的建議,“權許之”,但周瑜在返回駐地途中“病卒”,臨終前寫下遺書向孫權推薦魯肅接替自己的位置。這說明,周瑜最終向堅持孫劉聯(lián)盟的魯肅妥協(xié)了。

【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馬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這個時候,荊北曹軍控制區(qū)的民眾不堪忍受曹軍的壓榨,紛紛向公安逃跑。公安地域狹小,劉備難以安置,遂再次向孫權要求“督荊州”。在魯肅的建議下,為了讓劉備集團替東吳把守西北邊界,抵御曹軍,以便東吳集中軍力于合肥方向,于是孫權同意把江陵城移交給劉備。劉備則把原屬長沙郡的漢昌縣留給孫權作為補償。孫權把漢昌單獨設郡,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龐統(tǒng)原本在周瑜江陵治所擔任功曹,就在這個時候隨同江陵城一起歸入了劉備陣營。

此前,劉備表封孫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孫權則表封劉備為荊州牧,算是正式承認了劉備對荊州的管轄權。

【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備領荊州牧,屯公安!

5

謝邀。劉琦怎么死的?史書上并沒有明確記載,你說他死于酒色也是一種可能。史書沒有記載劉琦哪一年出生,接照劉表享年68歲推斷,劉琦作為劉表長子,享年應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古代平均壽命不到四十歲,劉琦的壽數(shù)也屬正常,未必是不正常死亡。

如果說存在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那么毫無疑問是劉備干的。因為只有劉備與他利益最相關。公元209年劉備表奏劉琦為荊州刺史,并借用他的名義奪取四郡。同年劉琦去世。就時間而言,劉備謀殺劉琦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劉備仍需要劉琦的影響力來鞏固對地盤的控制,不太可能這么心急。何況,劉琦如果被劉備所害總會留下蛛絲馬跡,劉備想隱瞞,曹操不會放過。

所以,劉琦應該是因病去世。

6

劉琦是劉表的長子,生母為劉表的正妻陳氏,因長相酷似劉表而受寵。劉表在48歲的時候才代替王睿為荊州刺史,之前一直在京城為官,所以陳氏應該是劉表未到荊州時娶的老婆,在荊州沒有什么人脈。

陳氏不久去世,劉表為獲取荊州士人的支持,迎娶了荊州豪族蔡諷的女兒為后妻。蔡諷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長女嫁給了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次女嫁給了荊州刺史劉表,兒子蔡瑁是劉表手下大將,可以說名震荊襄地區(qū)。蔡氏后來為劉表生下了幼子劉琮,又讓劉琮娶了自己的親侄女,進一步鞏固了蔡氏在荊襄地區(qū)的地位。劉表自然不敢怠慢。

這時的劉琦雖然身為長子,但母親去世,在荊州沒有勢力,自然受到后媽和后舅舅的極力排擠。50多歲的劉表每天被蔡氏吹枕邊風,再加上要倚靠蔡瑁,慢慢地對劉琦也沒啥好感了。也許在這個時候,極度失落的劉琦只能以酒色麻痹自己,搞垮了自己的身子。

劉琦自知會被蔡氏加害,于是找已經(jīng)出山的諸葛亮幫忙。諸葛亮和劉琦之間是表兄弟的關系,但與劉琮是親表兄弟,按常理說諸葛亮應該不會幫助劉琦才是。但諸葛亮考慮到蔡氏排擠劉備,幫助劉琦也是為劉備多留一條路,所以讓他屯守江夏,借以避開蔡氏的鋒芒。

208年,劉表去世,蔡氏和蔡瑁擁立劉琮為荊州牧,還不讓劉琦前來奔喪,氣的劉琦要帶兵進攻襄陽。就在這個時候,曹操率大軍南征,劉琦只好獨自逃命去了。赤壁之戰(zhàn)曹操戰(zhàn)敗,左將軍劉備上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并以他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這時的劉琦好比漢獻帝,雖然是個荊州刺史,但毫無實權可言,只能聽任劉備。209年,劉備在荊州站穩(wěn)腳跟后不久,劉琦就病逝了。

至于劉琦的死因,我認為應該是病逝。一是因為劉琦很可能在被排擠的時候沉迷酒色,搞垮了身子。二是因為赤壁之戰(zhàn)時,荊州一帶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疫病,劉琦極有可能染上了瘟疫。至于他是不是被劉備害死的,我認為可能性不大,劉備奪取劉璋的地盤后尚且沒有對劉璋下殺手,何必要殺一個對他言聽計從的劉琦呢?

7

古時候,醫(yī)學不發(fā)達,哪怕是普通的傷風感冒都可以要了人的命,故人的平均壽命都很短。三國時期,曹操、劉備也只活了六十多歲,諸葛亮只活了五十多歲,曹丕、馬超等均只有四十多歲。象孫權七十一歲這樣的壽命在當時是極少的了。劉琦活了快四十歲了,應該達到了當時的平均壽命。所以劉琦的死亡,在當時應屬正常。當然,劉琦能活長久些,對劉備的事業(yè)更有幫助。但歷史沒有如果,也不必去討論。

8


劉琦真的是因為酒色過度而亡嗎?

廢長立幼非王道,劉琦遭難荊州危。劉琦為東漢末年荊州劉表的長子,是劉表與正妻陳氏所生,因長相酷似劉表,深受喜愛,但心陳氏早亡,劉表又迎娶了荊州豪門望族的女兒菜氏,蔡氏也給劉表育有一子,名為劉琮。因蔡氏在當?shù)氐膭萘姶螅钪饕瞧湫值懿惕堅收莆涨G州大部分兵馬,訓練水師,在荊州可謂一手遮天,荊州除了劉表就是蔡瑁張允掌權。蔡氏一心想推舉自己的兒子做荊州之主,而廢長立幼會導致荊州動蕩,因此劉表也是左右為難。于是蔡氏就聯(lián)合自己的親戚意圖謀害劉琦,劉琦不得已而率兵駐守江夏。


赤壁之戰(zhàn)后,孫劉聯(lián)盟抗拒曹操,劉琦配合劉備集團在江夏根據(jù)地作為盟軍的后盾,當時劉琦可謂生龍活虎。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和東吳槍戰(zhàn)勝利果實,諸葛亮乘周瑜與曹操決戰(zhàn)之際,命趙云偷襲了荊州,事后魯肅受命前去荊州劉備處討說法,意圖要回荊州,劉備托詞說荊州之主為劉琦,劉備取荊州只是為之子鞏固祖業(yè)。


劉備并讓劉琦面見魯肅,魯肅雖然不是神醫(yī),但一眼就看出來劉琦身患重病,面色蒼白,當時魯肅給出的結論是,劉琦長期貪圖酒色,疾病纏身,而卻如魯肅所料想的,不到一年的時間,劉琦果然病逝。劉琦在赤壁之戰(zhàn)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不久就一命嗚呼,以下根據(jù)幾種不同的說法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第一種說法,認為劉琦是因為壯志未酬,又飽受壓制和摧殘,胸無大志才會貪圖享樂。劉琦自從后母過來之后,就飽受后媽蔡氏的欺凌,處處排擠,時時刁難,劉表因懼怕蔡氏在荊州的勢力,并不敢多說話,后來劉表病逝,蔡氏親戚和劉琮獨霸荊州,甚至都不愿讓劉琦前來吊喪,劉琦當時是悲痛欲絕。劉琮投降曹操后,很快被安放在根據(jù)地兗州,蔡瑁張允也被曹操斬殺,可以說荊州已經(jīng)不在是劉氏的天下,劉琦再一次絕望。


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和東吳乘機攻占荊州,劉琦雖然駐兵江夏,但受劉備的管制,最主要是劉琦自己心里也明白,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做荊州之主的,在夾縫中生長的劉琦于是破罐子破摔,從此一蹶不振,開始誤入歧途貪圖酒色,最終身體被掏空,而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也不好,就一命嗚呼了。


第二種說法劉琦是死于傳染病。赤壁之戰(zhàn)后,哀鴻遍野,血流成河,由于古人處理瘟疫和細菌感染的能力不強,來不及處理的尸體逐步傳播役情,于是在赤壁之戰(zhàn)后,荊州一帶爆發(fā)了一場大瘟疫,不治而死者不計其數(shù),而這次大瘟疫也被很多史料記載,三國很多將軍士卒也都死在這次災難。于是人們推測,劉琦在赤壁之戰(zhàn)后就臥床不起,身患重病,剛好與這場大瘟疫相吻合,很有可能是被傳染了疾病,不治而亡。


第三種說法劉備集團為了自身利益,極力壓制劉琦,劉琦抑郁而終。這種說法也有他不足之處,大家看看即可不要當真。說劉備為了自己之利而殺劉琦,有點不太可能,但是劉備的部下就不會這么想了,劉備的部下想讓劉琦出點狀況也是很有可能的。畢竟整個赤壁之戰(zhàn)都是劉備集團在努力周旋,而劉琦本人也沒有什么大的才能,后期收到壓制,劉琦本人也知道恢復荊州抑郁而終。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你是如何看待劉琦之死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9

我覺得劉琦應該是自然死亡的,古代人壽命都不長,劉琦沉迷酒色,加上本身身體也不太好,故過早的病逝了。對于有人說劉琦被劉備害死,我覺得不可能。因為首先劉琦死了,對劉備集團沒有任何好處,他活著越長久,對劉備越有利。因為劉琮已經(jīng)投降曹操了,而劉琦是唯一合法的荊州繼承人。如果劉琦繼承和控制了荊州集團,劉備將獲取更大的利益,將兵不血刃的控制整個荊州,而東吳也無話可說,畢竟荊州是劉琦家的。其次,劉琦一死,孫權立刻發(fā)難,立即討要荊州,劉備當然不想白給,這麻煩導致一連串的惡果。呂蒙白衣渡江,奪取荊州,關羽被殺,導致劉備集團元氣大傷。而荊州被奪,關羽被殺,劉備大怒之下報仇,結果夷陵之戰(zhàn)大敗,劉備白帝托孤。最重要的是,荊州一失,一連串的惡果導致了更為嚴重的情況,就是劉備集團沒有了荊州,只能割據(jù)在地形相對封閉的四川盆地,失去了與魏抗衡和牽制東吳的前沿基地,所以諸葛亮后面北伐也只能六出祁山,而不能從荊州出發(fā)了。劉琦死了,我覺得最大的收益人是孫權,因為奪取荊州之后,東吳消除了關羽的威脅,全據(jù)長江,進可攻,退可守,實力大增,從此開始天下三分!

10

歷史上劉琦就這個點沒的,也沒更改死期的劇情需要,小說只要給劉琦去世一個解釋就可以了。

竊以為劉琦在世對劉備更有利。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