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謝邀請,我是余雯雯,一個愛歷史的女生,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不足之處,錯誤之處還請大家見諒,給我指出來。

民國時期,李宗仁,黃紹竑,白崇喜三人,被人稱為“廣西三杰”,這三人都是接受過近代軍事教育的軍校畢業(yè)生,既能帶兵打仗,又有一定的政治,軍事謀略,在新桂系起家和統(tǒng)一廣西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有趣的是,論學歷李宗仁在三人之中是最低的,僅為廣西陸軍速成學習畢業(yè),而其他兩人,除了上過廣西陸軍小學,還上過武昌陸軍預備軍官學校,還有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論政治謀略李宗仁比不上黃紹竑,論軍事謀略和軍事指揮藝術,李宗仁不如白崇禧,那為啥李宗仁能成為新桂系集團的第一把手呢?

第一:李宗仁是新桂系的奠基者和第一功臣

新桂系的發(fā)跡地是玉林和梧州,起家資本是李宗仁的定桂軍,和黃紹竑的討賊軍,1921年的時候,孫中山令陳炯明進兵廣西,討伐舊桂系,在成功后,時在桂軍林虎部(由黃業(yè)興統(tǒng)率)任統(tǒng)領的李宗仁率所部兩營及另外數(shù)連潰兵共千余人避入粵桂邊境的六萬大山,靜觀事變。李所統(tǒng)率的這支隊伍,便是新桂系起家的最初本錢。來年,陳炯明反叛孫中山,將在粵軍撤回啦廣東,李宗仁乘機率部進駐玉林,后來在玉林招兵買馬,可以說李宗仁是新桂系的起家的第一功臣,后來黃紹竑率領的原屬馬曉軍部的殘兵投靠了李宗仁。

還有就是李宗仁治軍嚴謹,不侵擾群眾,為人隨和,處事公道,寬宏大度,能忍人所不忍吧。

可能出于上述的原因,李宗仁才是新桂系三杰中的老大吧。以上也只是我的不成熟的觀點,見笑了,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聊聊你所知道的,我是余雯雯,一個愛歷史的女生,歡迎大家的關注!

最佳貢獻者
2

從歷史原因上看,李白黃結成“新桂系”同盟的時候,李宗仁實力和勢力是最大的,他當時是駐玉林地區(qū)的廣西自治軍第二路軍司令,不但有六個縣的地盤,還有3000多人槍。而黃紹竑和白崇禧不過是投奔過去的“模范營”營長,被李宗仁改編委任為所部第二支隊。后來李宗仁部隊得番號第五旅,黃紹竑是3團團長。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李宗仁就是老大。



從招牌上看,新桂系宣布效忠廣州革命政府后,孫中山1924年命建“廣西全省綏靖督辦公署”,任命李宗仁為督辦 ,黃紹竑為會辦,白崇禧為公署參謀長,就是司令副司令參謀長的意思,實際上這新桂系三杰的座次這個時間段已經(jīng)定型了。

從政治水平上看,李宗仁對大局的把握也高于白黃兩人,從統(tǒng)一桂境到投靠孫中山國民黨,從誓師北伐到完成中國表面上的統(tǒng)一,李宗仁都是最后下決心者 ,始終是新桂系的政治領袖,如果黃紹竑不是因為跟白崇禧鬧矛盾投奔國民黨中央系,白崇禧只能是桂系三把手。



從性格因素看,李宗仁作為仨人中年長者,對黃白二人尤其是白崇禧是非常包容的,李宗仁性格仁厚、舉止穩(wěn)重,這方面蔣介石也是很佩服的,所以跟李宗仁換帖成了盟兄弟。反觀白崇禧,雖然號稱軍事上的“小諸葛”,但實際上行事比較莽撞,做大的決策時往往很輕率,1936年的“兩廣事變”就是一例,白崇禧不顧李宗仁勸阻,一定要跟陳濟棠合謀反蔣,結果敗的一塌糊涂。

1948年蔣介石“行憲”出任中華民國總統(tǒng)時,桂系包括白崇禧在內(nèi)全部支持李宗仁競選“副總統(tǒng)”,充分說明李宗仁在新桂系里的政治地位是穩(wěn)固的老大。第二次反蔣失敗后白崇禧與黃紹竑鬧翻,也一直是李宗仁在勸和,最終三人沒有翻臉散伙,黃紹竑人在南京心還是在桂林。



解放軍席卷江南前,黃紹竑主和,白崇禧主戰(zhàn),李宗仁持中。最終黃紹竑和李宗仁回歸大陸,白崇禧單槍匹馬去了臺灣。

3

其實桂系能屹立在國民黨錯綜復雜的派系勢力之間而不倒是有原因的,除了依靠桂軍的軍事支持外,最大的原因還在于李白黃三人的苦心經(jīng)營和團結一致,而他們?nèi)送瑸楣疖姷念I袖,其中李宗仁無疑坐的是頭把交椅,而他又是憑什么能讓白崇禧和黃紹竑心甘情愿的做其副手呢?這就要追溯到他們的出身了。



李白黃三人同是廣西人,而且他們?nèi)斯餐厴I(yè)于廣西陸軍小學,可以說他們是同學,在這三人中間,李宗仁為最年長者,而他們?nèi)说陌l(fā)家,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團體,其中在他們這個團體創(chuàng)業(yè)之初,李宗仁的實力是最強的,所以從某一個方面來說,這三人的聯(lián)合也可以說是黃紹竑和白崇禧選擇追隨了李宗仁,這就奠定了李宗仁在日后桂系中不可動搖的地位。當然了,在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也是不易的,因為他們這個團體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并不被別人看好。



不看好的原因有很多,因為廣西境內(nèi)早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軍閥勢力,那就是舊桂系軍閥陸榮廷,而且還有其他外部勢力的虎視眈眈,但無一例外的是,以李宗仁為首的新桂系居然完成了廣西境內(nèi)的統(tǒng)一,此后,新桂系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對廣西的統(tǒng)治,并且一度將勢力蔓延到廣東、湖南、湖北等地,當然了,桂系這個地方派系能一度做大的最直接原因還是來源于領導層,這便是李白黃三人的精誠合作。在這三人中間,李宗仁具有領袖氣質(zhì),白崇禧擅長軍事,而黃紹竑則以政治謀略見長,這三人組成的團體可謂是天衣無縫,如果按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團體來說,李宗仁更具有代表一個公司形象的氣質(zhì),能領導一群人去創(chuàng)業(yè),而白崇禧擅長的是運營,黃紹竑則擅長宣傳。當然了,這些原因我認為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我認為李宗仁能坐桂系頭把交椅,靠的還是他自己的政治野心和極高的權力欲望。從李白黃三人的性格來說,白崇禧被稱為小諸葛,他對于政治是不熱衷的,他更像個軍人,而黃紹竑一心用政治為桂系謀出路,而且不贊成軍閥混戰(zhàn),這從他日后的出走就可以看出,但是李宗仁不一樣。他多次反對老蔣,目的就是為了奪權,他是有著成為國家領袖的志向的,而不是區(qū)區(qū)一個桂系首腦,但他的這種抱負,卻被老蔣防范了一生,直到國民黨敗退的時候才過了一把代總統(tǒng)的癮,而他的這種政治野心在渡江戰(zhàn)役前體現(xiàn)的淋淋盡致,妄圖劃江而治,但解放軍又豈能讓他的陰謀得逞,沒過多久,桂系的二十萬主力被消滅,國民黨在大陸徹底失去了政權,失去桂系軍事力量支持的李宗仁最后只得逃亡美國。

而我認為,拋開其他因素不談,這三人的組合確實完美,尤其“李白”二人的天衣無縫,更是奠定了桂系日后的崛起,但是他們終歸擺脫不了被消滅的宿命。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您的關注,我的努力!

4

可以先說下桂系在民國歷史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影響力。

在民國舞臺上要能演出,首先要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這是基本條件。這一點很多人都做到了,但不是所有人都持續(xù)做到了。持續(xù)做到的,除蔣系外,桂系、晉系、西北馬家軍都做到了,其他人都沒做到,因此只能稱雄一時,做不到幾十年都一直在舞臺上不落幕。

但在舞臺上不落幕不代表就有全國影響力,比如馬家軍,也就是盤踞西北而已,在全國政治舞臺上是說不上話的,晉系除個別人之外(如徐永昌、傅作義)也不行,至少閻老西沒有做到。所以,這里面還有格局的問題,說清楚些就是政治家的胸懷。

桂系一直有老桂系和新桂系之說。老桂系以陸榮廷為代表,是典型的地方實力派,一生所求就是保住自身地位,這一點比云南蔡鍔的格局差太遠,所以現(xiàn)在傳頌蔡松坡而無人緬懷陸榮廷,因為蔡將軍為國體而爭,最后死去也間接因為此事。而新桂系則不同,不論黃、李、白在能力上有什么樣的偏重,其心志都是志在全國,個人如能在其中當權,那是最好,如不能,輔助好老大搞好全國的這一盤棋,也是極好的。所以在新桂系身上大家能看到很多與就軍閥不一樣的東西,他們沒有被民國的軍政體系徹底利益化。他們一直追求的都是他們認為的中華民族最好的前途和路徑,個人榮辱在其中并沒有放在第一位,否則你無法理解蔣隱退后白仍然堅決抵抗(不要被影視劇誤導,守江必守淮就是白說的,解放軍渡江后的抵抗不代表白真的就認為能與解放軍抗衡,如果白看不到這點,他也坐不上蔣掌權時全軍參謀長和李黨政時國防部長的位置)且最后去臺,因為他在守護他心目中最好的路徑,不愿意留大陸是因為兩地相比他認為蔣的路數(shù)更符合他心中的道路。而與此形成顯明對比的是,閻老西死守山西地盤最后被無情碾壓,傅以民族大義為蔣所倚重,也為新中國所善待,馬家軍最后甚至成了惶惶喪家之犬。所以,桂系生命力如此旺盛,這與新桂系極寬廣的政治胸懷息息相關,其為當權者或猜忌或重用(主流還是重用)也是因為此。諸位可以想想,就全國一盤棋來說,常校長要猜忌閻老西嗎?要猜忌馬家軍嗎?不存在的,了不起了需要的時候關注或者敲打下,其他時候就放一邊涼快著。

所以,格局決定政治家的地位和使命。陰謀固然不少,但胸有大格局可以讓陰謀就算贏戰(zhàn)術也得不了戰(zhàn)略優(yōu)勢,否則何以解釋老蔣也奈何不了德鄰當選副總統(tǒng)呢?

5

這個桂系三杰,確切點說應該是新桂系三杰,在歷史上桂系主要是以廣西為統(tǒng)治基地,以廣西籍軍政人物為主要代表的軍閥集團,以時間和代表人物可以劃分為舊桂系和新桂系。

在新桂系崛起的過程中,李宗仁部勢力比較大

其中舊桂系就是以陸榮廷為首,新桂系才輪到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很多人認為新桂系很厲害,怎樣怎樣,實際上舊桂系的陸榮廷也不差,一度占據(jù)兩廣,只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最后陸榮廷墻倒眾人推,長江后浪推前浪,一點點被新桂系給取代了。

把他們?nèi)齻人放在一起比較,實際上也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三個人李宗仁學歷最low,是在廣西陸軍速成學堂畢業(yè),1913年畢業(yè)擔任準尉見習官,開始升遷,而黃紹竑和白崇禧后來到保定軍校去深造了,畢業(yè)后,回到廣西后都從少尉開始干起,也就是見習排長。

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樣,處處充滿戲劇化,縱橫大學畢業(yè)剛找工作的時候一個月1600,小學同學都開奧迪了,時至今日,我也就是騎個電動車,讀書讀得好,不如社會入得早啊,這種現(xiàn)象在他們?nèi)齻人身上演繹最深刻。

1917年白崇禧擔任見習官,黃紹竑擔任連附,1918年白崇禧和黃紹竑都升任連長,而李宗仁1916年擔任排長,比他們起步都早一點。

到1921年秋,黃紹竑和白崇禧幾乎同時升任營長,后該部被陸榮廷給繳械了,白崇禧受傷去廣州養(yǎng)傷,1923年黃紹竑希望擺脫陸榮廷向外發(fā)展,在獲得廣州國民政府支持后,成立廣西討賊軍,而李宗仁則1921年的時候就帶領一千多部隊退到玉林地區(qū),在粵軍的支持下開始獨自發(fā)展,有了自己的根據(jù)地。

1923年黃紹竑和白崇禧找李宗仁的時候,李宗仁的勢力最大,而且是黃白二人去找李宗仁,所以,李宗仁的話語權最強。

新桂系希望獲得孫中山的支持,李宗仁和粵軍的淵源更深

在1923年李宗仁的定桂軍與黃白成立的廣西討逆軍開始合作,但這并不是合并,兩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消滅盤踞潯江一帶的陸云高部,占據(jù)西江上游。

1924年5月,兩軍乘桂系軍閥陸榮廷與沈鴻英在桂林交戰(zhàn)之際,決定采取聯(lián)沈攻陸,把最強的陸榮廷打敗,然后再與沈鴻英決戰(zhàn),當年6月全殲陸榮廷部主力,進占南寧。這個時候兩軍才開始合并,李宗仁的不是定桂軍嘛,黃白不是討賊軍嘛,于是這個合并之后的軍隊就是定桂討賊聯(lián)軍,要是討賊軍厲害的話,估計就是討賊定桂軍了,李宗仁任總指揮。

隨后孫中山任命李宗仁為廣西省綏靖督辦公署督辦,黃紹竑為會辦,白崇禧為公署參謀長?梢娫诤蛷V州方面,還是李宗仁的名頭比較響,實際上在1921年的時候,李宗仁就接受過粵軍的改編,后來粵軍撤出廣西后,李宗仁才改稱定桂軍。

黃紹竑善某政治,白崇禧善某軍事,只有李宗仁善于總覽全局,從這方面來說,選李宗仁當團隊老大其實也是對的,從后來的情況也可以看出,只有李宗仁能夠穩(wěn)住團隊,白崇禧雖然能力超群,卻只適合當個參謀,主持不了大局。黃紹竑醉心于政治,后來在不出賣新桂系的條件下,投靠了蔣介石,新桂系實際上只剩下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就是李白。

6

廣西能有新桂系,可以說黃紹竑、白崇禧、李宗仁是不可缺少的三個主要人物。無疑,他們?nèi)齻人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

正是在他們?nèi)齻人的指揮下,他們先后打敗了陸榮廷,沈鴻英等舊系軍閥的。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李宗仁他們在統(tǒng)一廣西之后,實行的一些列措施,得到了廣大民主的支持。

他們興辦學校,發(fā)展經(jīng)濟,真正的讓廣西民眾得到了實惠。這是他們能夠立足廣西, 并且迅速占領廣西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為什么三個人之中,李宗仁成為了新桂系的領頭羊了呢?

說實話論軍事指揮才能,李宗仁不如白崇禧,論政治才能,李宗仁不如黃紹竑。

但是,偏偏就是這個政治才能中等,軍事才能中等的李宗仁,成為了新桂系里每個人都服從的老大。

為什么偏偏就是李宗仁呢?

這個真的不是太好說清楚,正如同漢朝時期的開國皇帝劉邦,蕭何,張良和韓信,那個不比他劉邦強。

但是,劉邦這個從無賴起家的人,卻一直都是整支隊伍里的老大。

你說這個要往那里去說理。

若是非要為李宗仁為什么能當領頭羊說個理由。

我覺得這個理由就是李宗仁的威望相對來說高,比較得民心,即使黃紹竑和白崇禧,對他也是比較認同的。

說白了就是李宗仁比較會做人,雖然他的政治才能不是那么突出,他的軍事才能不是那么拔尖。但是,他也不差,只能說是和黃紹竑,白崇禧比起來差那么一點。

再一個就是黃紹竑北伐的過程中,就退出新桂系了,他沒有堅守到最后。這就是李宗仁能夠穩(wěn)坐新桂系老大交椅的主要原因。

白崇禧對比李宗仁來說,他的城府,以及政治能力,就差的多了。

對于李宗仁來說,白崇禧就是他政治面前的一桿槍。你看李宗仁和蔣介石之間的矛盾,那一次白崇禧沒有摻合。

可以說蔣介石的幾次下野,都是白崇禧從中做梗的原因,而最后得利的反倒是李宗仁。不得不說李宗仁在這方面比白崇禧要高名很多。

還有國民黨敗退之后,蔣介石退守臺灣。

這時候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將面對何去何從的選擇。從這次選擇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白崇禧不如李宗仁來。

李宗仁知道自己和蔣介石的矛盾,所以,他沒有去臺灣,而是去了美國。他明白自己在美國,就能獲得自由。去臺灣就是生死未卜。

白崇禧面對的也是同樣的問題,但是,白崇禧選擇的是去臺灣,他覺得他對蔣介石還有有,他繼續(xù)去給蔣介石效力。

可惜的時候,他太過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了,蔣介石都快膈應死他了,在大陸的時候,蔣介石不能對他動手,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還能為蔣介石所服務。

可是,到了臺灣不打仗了,就不是白崇禧說了算了。

所以,白崇禧一到臺灣,他就被蔣介石給軟禁了起來,無論白崇禧到哪里,都有特務在后面跟蹤他。

他想申請出國,蔣介石不準許。

最終白崇禧不得不留在臺灣,并且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臺灣。

所以,這就是白崇禧不如李宗仁的地方,這也就是為什么李宗仁,能成為新桂系領頭羊的原因。

7

因為新桂系由李和黃白(前身廣西陸軍模范營)組成,黃白在早期發(fā)展過程中,一度極為困難,得到李的支持幫助才重新發(fā)展壯大,在統(tǒng)一廣西戰(zhàn)爭中,李,黃白兩支大軍會師廣西,時黃白發(fā)展壯大,部下有人提出干掉李,兩軍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李當黃白面前提出,為統(tǒng)一廣西大局,原棄軍返鄉(xiāng),將軍隊交黃白,此舉令黃白極為感動,當即尊李為首,承諾永不反悔,奠定了桂系合作基礎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